《我的家》优秀教学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9-23 19:23:15

《我的家》优秀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情感、知识、技能)

1、得要尊敬老人、爱爸爸、爱妈妈。

2、能正确、清楚、响亮地用一句话回答自己家的地址,家里有哪几个人。

重点能正确、清楚、响亮地各用一句话回答课后三个问题。

难点用普通话正确练说。

教具准备录音机、投影片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揭示课题,提出听说要求。

1、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今天这接课就请每个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出示课题:4 我的家(听说训练)

2、出示投影片:小朋友,这是*的家,我们先仔细看图,在介绍*的家和自己的家时,发音要正确,说话要清楚,声音要响亮,别人在介绍时要注意认真听。板书:正确、清楚、响亮

(二)、指导看图,学习说话。

1、我们先让*来介绍一下他的家。播放录象。

(小朋友,你们好!我叫*。我的家在农村。我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共五口人。)

2、*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根据小黑板上的问题回答。小黑板出示题目:家在那儿?家里有那几个人?

3、你们听到了,刚才*说得多好啊。说话完整,发音正确、清楚、响亮。看那个小朋友能学着他的样子介绍一下*的家。

(1)、指导说第一个问题:*的家在哪里?引导学生由近及远,从院子里到院子外仔细看图,知道*的家在农村。

(屋顶有烟囱,屋后养着猪,爷爷拿着锄头等。)

a、指名说:*的家在农村。

b、同桌互说。

(2)、指导说第二个问题:*的家里有哪几个人?要注意从年长的说起。

A、指名说:*的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他自己,共五口人。

B、师生回答。

C、同桌问答。

4、下面我们就学着丁顶的样子来介绍自己的家。(在小黑板的问题前加一个“你”)

(1)、指导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

(说清家庭住址。家在农村的要说清楚住在**镇**村。家在城镇的要说清在**路几号。)

先让学生自由练说。师生回答。

师:你家在哪儿?

生:我家在**镇**村。

最后开小火车练说。

(2)、指导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要说清家里有哪几个人,应该从年长的说起,最后说自己。

A、让学生自由练说。

B、指名试说。要求说话完整,发音正确、清楚、响亮。

C、指名小组“开火车”

D、同桌互相自我介绍。

(3)、把一、二两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四)、再次看图,学习说话。

1、我们再来看图:*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小黑板出示: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可以播放录象:*:我爸爸是医生。我妈妈喂猪,干农活。早晨,爸爸骑着自行车去上班。妈妈在后门口喂猪。我背着书包到学校去上学。临走时,我很有礼貌地对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再见!”

2、看,丁顶多有礼貌呀,我们小朋友也要向*学习尊敬老人,爱爸爸、妈妈。

3、谁来说说*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

4、看谁最能干,看着图连起来说说:*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几个人?早晨他们做些什么?

5、可以抽五名学生上台表演。

(五)、按课后第三个问题学习说话。

1、你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2、像*一样,连起来说说:你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几个人?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六)、师生共同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我们还懂了什么?

(做一个尊敬老人,爱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板书:

我的家 我家在——正确

我家有——清楚

爸爸是……

妈妈是……响亮

拓展阅读

1、小语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乡、热爱自然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美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搜集关于泉水的其他资料,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珍珠泉”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师在黑板上写“泉”:引导生查字典理解意思,

2,用课件请大欣赏世界各国奇异的名泉,

(图文并茂,同时将课后资料袋的内容涵盖进去)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请生介绍珍珠,并猜测此泉为什么叫珍珠泉,

二、初读课文,自主质疑

生根据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要求:

1,有困难的字词尝试用查字典或四人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问题,

2,读出问题来,读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四人小组内互相解决,遇到稍难的问题可保留,

三、抓住主线,探索交流

1,为什么此泉名叫“珍珠”呢?下面请大们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思考以后在小组上交流,

2,全班交流,估计生从以下语句找到理由,师相机引导:

⑴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⑵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⑶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泼洒了多少珍珠啊!

3,品读以上语句,想象画面,

4,选择以上一处抄上画简笔画,并在旁边配上自己赞美的句子(如):

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图略)这真是一群调皮的珍珠泡泡,仿佛看见他们在愉快地生长,快乐地舞蹈,开心地欢笑,你看,还笑得咧开了大嘴,咂咂地叫……

四、展开阅读,体验情感

1,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不仅仅表露在这珍珠样的水珠间,还有一些地方也引起作者的无限热爱呢?找找看,

2,根据生回答引导习二、五自然段,先用“喜爱珍珠泉是因为它()”来表述情感,再用“喜爱珍珠泉不仅因为它(),更重要的是它(),”

3,出示“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们村的珍珠泉!”让生细细品读,并说说自己读出了“”的怎样的情感,

其实,作吴然还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叫《歌溪》,老师把它发给大,请课外抽时间好好读一读,思考一下,与这篇文章对比,有什么相似点,

2、小语文

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字词。

2、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3、懂得遇到困难要认真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重难点:

朗读、感悟课文;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具准备:

小矿泉水瓶子多个,小石子若干,小剪刀一把(用于分组实验);动画课件一组(帮助生理解、朗读感悟课文)各色五角星多个(用于随机激励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上节课们认识的生字你们还记得吗?让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出示幻灯片,复习生字)

2、读词语。

3、练习:猜一猜,连一连。

二、出示第一幅图

1、看图:小朋友看这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小朋友请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找出来认真读一读。

3、谁愿意读给大听?(指名读)

4、出示幻灯片(第一自然段),谁能读出乌鸦十分口渴、非常着急的语气?

5、指名读。

6、自由读。

7、齐读。

过渡语:这只乌鸦确实非常着急,可光着急也没有什么用啊,得想想办法呀,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三、出示第二幅图

1、谁来说一说乌鸦想到什么办法呢?

2、指名读。

3、看图体会乌鸦喝水时的高兴的心情。

4、出示字幕(第2、3自然段),谁能用高兴的语气来读?

5、指名读。

6、谁愿意做这一只快乐的乌鸦,说说你用了什么好的办法呢?

7、老师演示,同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8、哪位同说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回答)

四、读整篇课文

五、拓展

1、讨论乌鸦喝水办法的缺点?

2、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做呢?小组内讨论,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好。

六、板书

19.乌鸦喝水

喝不着水——想办法——喝着水

3、小语文

1、自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生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从内容体会思想。

3、通过对课文的感悟,体会父亲坚毅、自信和勤劳的品格。

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深入理解。

通过对描写父亲言行词句的理解,体会课文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

反复朗读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读中感悟,读中理解,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深化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多媒体电脑、课件。

1课时。

一、(出示课文插图)看图激趣,导入新课

们看,就在这一片荒凉的山坡上,居然有“一块碧绿的翡翠”,这就是父亲的菜园。(板书)荒山上怎么会有这样的菜园呢?读完课文,大就会明白了。

二、自课文,整体感知

1、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开垦菜园的?他又是怎样开垦菜园的?

2、勾画出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想想从这些词句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研讨,深入理解课文

1、组内交流自收获,组长负责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疑点、难点。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习成果:

讨论问题:

⑴ 引导生注意理解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没有了新鲜的蔬菜,对一个普通的农来说,就像婴儿断了奶”。体会菜园对们一的重要性。此外还要明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们这里要找一块可以当菜园的地,是相当困难的。”

⑵ 着重引导生抓住文中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从中体会父亲在开垦菜园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劳动,感受父亲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坚毅、自信、勤劳的品格。

四、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深入领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

(出示课文插图)

望着荒凉的山坡上那“一片碧绿的翡翠”,你此时心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可能只从“父亲真伟大”“真佩服父亲”“父亲的精神值得习”等表面认识来谈。师可引导生抓住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从内心真实地感受父亲身上的那种坚毅、自信和勤劳的品格。更深一步地懂得: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付出辛苦,遇到困难、挫折不气馁,永远保持自信,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五、以本文为例,生自己总结一下“从内容体会思想”的读书方法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

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读书方法,阅读一篇写人或记事的文章,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板书设计】

28父亲的菜园

坚毅

荒凉的山坡 没有气馁 一块碧绿的翡翠

信心十足

4、小语文

第一课时

知识技能:

1、 正确读写12个生字。

2、 正确读写“特邀、年幼、钱包、钥匙、旅行、动弹、拒绝、思维”等词语。

3、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自悟,讨论交流,体会这次班会的“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童年的童真,童趣,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体会这次班会的“趣”。

难点:体会老师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

具:课件、投影仪(片)、生字卡

方法:导析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激趣导入

1、导语:同们,你们喜欢开班会吗?那么,你认为怎样的班会才有趣呢?今天们就来开个以“奇思妙想出发明”为主题的班会吧!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生围绕课题质疑

二、创设情境,让生初步感知

1、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将“奇思妙想出发明”几个大字展示在生面前。

2、现在,你就是班会中的一员了,你有怎样的奇思妙想呢?

3、小组将同们的奇思妙想进行归纳、整理。

4、全班汇报

5、师小结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圈画出生字、生词。

生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相互指正。

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词义。

师点拨较难的生字生词。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师生共议,巩固明确

5、生抄写生词。

出示生词卡:特邀、年幼、钱包、钥匙、旅行、动弹、拒绝、思维

13、有趣的班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生词。

2、让们随作者一起走进“奇思妙想出发明”班会的会场吧!

二、精读课文----感悟班会的“趣”

1、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你认为有趣的内容。

讨论:这次班会的“趣”体现在哪些地方?

生独立思考后,参与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汇报。

投影出示下表,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奇思妙想 功能

们的奇思妙想

的奇思妙想

(1)填好后,与小组同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2)评一评,在这些奇思妙想中,你对哪一项最感兴趣?为什么?

2、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1)说说班主任开这次主题班会的目的。

(2)投影出示句子:

发明,从来不拒绝那些奇思妙想的设想。只要敢于去想,即使实现不了也没什么要紧,重要的是锻炼们突破条条框框的思维能力。

生大声齐读这段话。

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说说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指导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生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发明创造也是源自奇思妙想的。

点击查看更多《我的家》优秀教学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63536.html

热门阅读

  1. 家乡的春节六年级优秀作文600字
  2. 母爱记叙文500字
  3. 谈物理探究学习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论文
  4. 秦皇岛山海关燕塞湖的导游词
  5. 开学第一课班会的教案
  6. 万众一心的成语造句
  7. 小学生六一儿童节诗歌朗诵稿
  8.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案
  9. 抗战胜利0周年赞美祖国的诗歌
  10. 创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总结范文
  11. 校园读书节宣传标语35条
  12.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模板
  13. 年度考核自我评价范文
  14. 朋友结婚的祝福语句
  15. 怎么样写读后感范文
  16. 201年除夕夜跨年简短祝福语
  17. 三月桃花水教案
  18.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僧孺遇仙》
  19. 房屋销售委托书模板
  20. 人生哲理故事:苍蝇与蜜蜂
  21. 《天上的街市》优秀教案
  22. 衷心的中考加油201祝福短信
  23. 四十年同学聚会感言范文
  24. 有意境的好句子
  25. 9月10日祝老师教师节祝福语2016
  26. Unit 13 Rain das ae e sad教案
  27. 酒店房间租赁协议书
  28.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全诗原文及鉴赏
  29. 庞统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30. 感恩祖国征文1200字
  31. 大学毕业生自荐信的范文
  32. 关于风的句子与段落
  33. 中华古代好诗词
  34. 我爱童话故事手抄报
  35. 关于羊年小年的微信祝福语大全
  36. 坚持下来的人赢到最后散文
  37. 我的朋友作文400字
  38. 河南焦作云台山优秀导游词范文
  39.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古诗赏析
  40. 战争故事《拜占庭的毁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