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的优秀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7 12:02:42

《海底世界》的优秀教案设计

一、导入课题。

我们一进入教室,就置身于*大海之中,谁能就这幅图画面(黑板上的海底世界图)说说。

二、借助重点句,指导分段。

1、听课文录音,思:海底世界怎样?划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

2、幻灯出示: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特产丰富。

3、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海底世界的?

4、结合“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的方法尝试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划出这段中你认为最能反映海底世界景色特点的两个词。

(2)创设情境。

学生当潜水员。

(3)在深海里发现什么?

出示句子朗读:“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思:围绕哪一句话写?(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2)幻灯出示: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有的像( )一样( )。

有的像( )一样( )。

有的像( )一样( )。

有的还好像在( )。

(3)这些句子中用上许多叠词,好好地读一读。

(4)创设情境。

听海底动物的声音(录音)

(5)延伸说话(尽量用上叠词)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6)引读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

师:海底静中有(声音)有(动)。

(7)指导背诵(出示重点词)

四、学习第二段。

1、快速阅读4、5、6自然段,想想写什么?

海底特产丰富。不但有(),有(),而且还有()。

2、再读课文,准备说话。(抓住特点)

海底特产丰富。不但有()的动物,有()的植物,而且还有()的矿藏。

3、读好第4自然段。

(1)扶:“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

师:写海参什么特点?人哪几个词看出来?这几个词,我们可以读得突出一点。

(2)放:“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火车还快。”(学生自己练读)

(3)练习读写“乌贼和章鱼”的句子。

4、训练:

(1)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练习:

校园里的花朵真多,有( ),有( ),也有( )。(花朵的色彩多种多样),有( ),有( ),还有( )。最( )的( ),最( )的( )。

五、总结课文。

拓展阅读

1、《

焦晓翠

1、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个自然段。

3、了解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产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学重难点:

1、学重点是课文的第二部分(特别是2、3、4自然段),了解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2、学难点是第4自然段,找出重点句,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

三、学模式:

1、主体模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辅助模式:课后练习1、2、3。

四、学用具: 电脑.课件。

五、学对象分析:

本课是为四年级学生所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此,要让学生确实领悟到的神奇美丽,除引导学生认真读懂课文以外,还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直观条件,使学生真正领悟到的美。

六、学策略及

为了促进学目标的全面实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考虑学生的实际特点,可采用谈话、激趣、演示、活动、练习朗读、背诵等方式交叉学习课文。

1、充分发挥算机辅助学的势,化课堂学结构。

,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所以对于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制作.课件,通过算机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等功能,帮助学生进入一个,请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美丽与神奇,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生动形象的表象基础。从而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简化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可以了解到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于是,我就“从哪可以看出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3、充分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情的语言的美。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要充分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请学生感悟到语言中的美。

七、学过程及多媒体应用分析:

(一)导入:(大的画面。)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有70。8%的面积被水覆盖着,大是生命的摇篮,有时波涛澎湃,有时风平浪静。你可知道,大深处时怎样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潜入,去探索那。(出示课题:。)

生动形象,绚丽多彩的画面,美的美的音乐,老师充满深情的导言,一下吸引住学生,把学生带到一个神秘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想:是一个怎样的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他同学思考。读完后指名发言。

师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过渡: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呢?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2自然段:按照下面的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从哪可以看出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1)默读,用“――”画出有关句子。

(2)结合所画的句子谈出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练习朗读。

学生自学,师行间**。指名汇报补充朗读体会。(出示深水中闪烁的星星画面。)再次朗读体会。

深水中的闪烁画面,对学生来说非常神奇,展示给学生这个画面,学生会感到十分惊讶。

过渡:宁静的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

2、学习第3自然段:

(1)两个人对读第3 自然段,想一想对方读的和你的理解一样不一样?注意读的时候声音要小一点,不要打拢其他组的同学。

(2)指名朗读,根据你对这个自然段的理解,谈谈他读的怎么样?(重点体会窃窃私语)

(3)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师读,学生模拟各种声音。读完以后追问:感觉怎么样?

(4)激发想象:你能想象一下还有哪些声音吗?按照书上的句式有感情地说一说:

有的像()一样()。

过渡:没想到动物们还能用语言交流呢!焦老师还知道鲸群能象合唱队一样唱歌呢。还可以从哪看出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呢?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按照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2)指名汇报,师板书。参请一名学生走一走4米的距离,大家对比一下。

(3)放其它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课件。

乌贼和章鱼的活动方式,很有趣。展示给学生的实景画面,让学生看到它们活动的方式,学生同样兴味盎然。

(4)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5)老师读第一句,再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种动物的活动方式,读完请学生说说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句子有什么关系。

(6)试背这个自然段。指一名同学背。

(7)你还搜集了的动物有哪些活动方式,能给大家用简短的句子有感情地说一说吗?

4、还可以从哪看出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呢?指名分别读第5、6自然段。

5、小结:(放.课件)正象同学们读的那样,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各种种样的动物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清。看到这些,你们想说些什么?

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伴着这美的音乐和动人的画面,再有感情地读读课文。

景色美的,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更令人感受到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学生此时朗读更会有深刻的感受。

(四)(放水污染的.课件)现在,大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遭到了破坏,此时,你又有什么想法呢?

(五)业:为了保护美丽的,请同不们一份环保方,为我们保护洋环境出一份力。

(六)板书

2、畅游作文

星期六,妈妈说要带我们去玩。我特别高兴。虽然天气很炎热,可我们却毫不在意。

走到,啊!真像是一个外挑源,多么凉快啊!我们仿佛进入了大,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鱼无奇不有:老鼠斑的身上有许许多多的黑斑点,如果你看到很多老鼠斑聚在一起,你看了肯定会起鸡皮疙瘩;锯鳐鱼有长长的头,就像一把锯子;彩虹鱼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就像彩虹一样美丽……

我们来到一个用很大的玻璃围住的大鱼,但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我们又来到了一个用小玻璃围住的水母,妈妈问我们水母像什么,我说像降落伞,弟弟说像一把水母形的雨伞,一百块钱一把哦!我和妈妈听了哈哈大笑。弟弟又说:“姐姐,这里有蜘蛛,难道蜘蛛也是在里生活的?”我连忙装成一位文质彬彬的说理员,说道:“这位先生,这是蜘蛛蟹,并不是蜘蛛。是因为它的脚像蜘蛛。明白了吗?先生?”“哦,我其实早就知道了,只是想考验你而已。”弟弟慢慢地说道。我们还看了企鹅、豹、龟、马、龙、星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让人看了眼花缭乱。

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不过,我们玩的很开心,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还会带我们去啊!我快等不及啦!

3、畅游作文

博山文化馆举办洋动物展览,多么诱人的名称,星期六我决定去看个究竟。

一大早,我和爷爷坐上五十路汽车直奔博山文化馆。走进展览室,嗨!这大可真小,只有两个展厅。尽管如此,我还是看到了不少洋动物。有洋活化石—鲎,有好吃懒做的胆,有蓝色的星,还有五彩缤纷的热带鱼,长命百岁的大龟。它们色彩斑斓形态各异。

鲎是洋动物的活化石,(.)他的祖先有四亿多年的历史。到现在它们还保持着原来的模样,十二条腿,背着一个“大锅”,后面拖着一条细长的尾巴,黑黑的样子很可怕,实际上他们很温顺,用手翻动它,他们也毫不在乎。讲解员说,他们又叫夫妻鱼很多时候一钓可以钓一公一母两只鲎呢。

胆像圆圆的球,全身长满了刺,像一个缩身的刺猬,着是个大懒虫,有东西吃一天爬十厘米左右,缺吃少穿时也就爬一米左右。

听讲解员说洋生物丰富多彩,光我国就发现了两千万种,但只占全的10%!多么广阔啊!是个大,哪里有兽中之王蓝鲸,它有35头大象的重量;有横行暴徒虎鲸,他狡猾凶残是洋中的霸王;有洋智叟豚,它比猴子都聪明;还有放电鱼、发光的鱼……

晚上我做了一个蓝色的梦,我畅游在辽阔的大中,骑着豚,追逐蓝鲸,摘下了那么多蓝星……

4、《用心灵去倾听》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课前准备

课件

一、谈话揭题

1、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

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4、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能给大家读一读吗?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三、研读感悟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

(3)学生交流谈感受。

(4)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

(5)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练笔。

四、总结深化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

一根电话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一首歌写得好(课件出示):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很小,是个家庭!

2、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点击查看更多《海底世界》的优秀教案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31026.html

热门阅读

  1. 大学生计算机专业暑期实践报告
  2. 汽车抵押借款合同样本
  3. 陕西秦兵马俑的导游词
  4. 有关圣诞节的祝福短信汇总
  5. 《江城子》古诗词的读后感
  6. 中学教师国庆节爱国的演讲稿范文
  7. 有关教师节创意祝福短信推荐
  8. 描写冬天的简短句子
  9. 三字经中关于孟母的故事
  10. 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班主任随笔
  11. 默许墨色年华的爱作文3000字
  12. 201年母亲节贺卡祝福语精选
  13. 励志故事《舞出我人生》
  14. 2019对联大全带横批
  15. 观美景写感受语文教案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