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专题手抄报资料
古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生的路漫长岁月不饶人。人情世故萦绕之魂,难以置信。
人的一生中也许会遇到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让你懂得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所以,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往事。感恩的人物有很多,如,父母、老师、同学,其中之一就是我要感恩的那位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丘老师她的举动让我难以忘怀。
我读小学三年级时,我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有一天,在教室上数学课,头朝向窗户看,乌云密布,天下着蒙蒙细雨、晴天霹雳使我心里恐惧起来。一分一秒时间过去了,放学铃声响了,盯着各位同学背着书包从教室门口出发,眼望着就是站在校门口外慈祥的母亲手里撑着伞露出笑容接儿女回家。
我开始心不在焉了,手脚发抖,于是失声大哭一场,接着,听见老师的脚步声朝这边过来,我才安分守已,老师身穿着连衣裙,乌黑的头发,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走到我面前。我欣喜若狂的对老师说:我妈妈是不是来接我回家了。我抬头看着老师失望的表情回答我,听到结果不如意我便心里感到失落。可老师似乎看出我的心事了,就对我说:让我来接你回家吧!这时,我犹豫不决,当想到老师严肃的表情最终还是答应随着老师走路送我回到家了。
一路坎坷,虽有点不舍得,但还是和老师挥手告别的时候了。于是,我望着老师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后,老师的肩膀让我目瞪口呆全湿透了衣裳。我热泪盈眶啊……
老师,感谢有你伴我成长,当我们做错事,你会第一个站出来给我们指迷点津。老师,感谢有你,你就像保护伞,给我们找到安全感。
感恩有你的付出,让我们懂得做人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温暖。
感恩的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做人最基本的品德。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就会发现人生中需要感恩的人有很多,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感谢我的朋友,给了我关怀和友谊;感谢我的老师,给了我知识和技能; 感谢曾经伤害过我的人,因为你们让我变得更加的坚强。在物质生活富裕的今天,我们许多同学不懂得感恩,更不知感恩为何物?其实感恩并不像想象得那么遥不可及,它做起来也很简单。当他人向你投来美好的目光时,你只要回赠一个亲切的眼神;当得到他人的帮助时,你只要投去一个甜甜的微笑,轻轻地说声:谢谢你!
生活告诉我们要时时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只有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人才会变得更加得善良。听说过一个人向树道歉的故事吗?听说过所有正在行驶的汽车为一只狗让路的故事吗?这些真实的故事,感动于对生命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当我们每天享受着清洁的校园环境时,我们要感谢那些清洁的阿姨,懂得感谢,就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重新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的尊重自己。
带着感恩的心去观望,所有的阴霾散尽。上周六做义工去盲人学校的经历,令我刻骨铭心。忘不了那天真的面孔,忘不了那憧憬的声音,更忘不了那双美丽而无神的眼睛,当被一个可爱的小盲女拉着手,满是向往的问我:姐姐,天空真的是天蓝的吗?天蓝又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我的心被那天真,被那憧憬重重的敲击。我的双眼吟满了泪水,那一刻,我从心里感激父母给了我一个健全的身躯,让我看到了五彩的世界。感谢生活,在时光还没有消逝的无影无踪的时候,教会了我用感恩的心去生活!因为有爱,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懂得了感恩,亲爱的同学们,你在生活中曾有过这样的感动吗?
*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对感恩最好的诠释。心怀感恩,拥有诚信,作为21世纪的高技能人才接班人,让我们积极带头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祖国的美好明天,努力吧!!
最后,衷心地祝愿城建技校在“感恩”之风的氛围下明天会更好!
拓展阅读
1、精美的感恩妇女节手抄报
妈妈很好强,所以在我们这个小家里家务活基本都是父母做。尤其母亲,在我心目中更是我的偶像,母亲在工作之余,除了操持一家人的生活还时刻不忘我的学习,因为她小时候,虽然学习很好,但在那特殊的年代,高中毕业就工作了,没能圆上大学梦。对知识的渴求,她内心的感受,我是体会不到的。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格外支持我的学习,买零食,去和母亲讨钱是很少答应的,但要是买书,即使再贵,她也豪不吝惜。常常是新学期还没到,就带我去新华书店买各科辅导资料、课外读物、工具书……书柜里各类学习书一应俱全,母亲为家操心,忙这忙那闲不住,本应享受快乐,却因我的学习她思想上时而烦恼不堪。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学习取得进步时,她以再叮嘱我不要骄傲,帮我找出努力的方向。妈妈是刀子嘴,豆腐心,当我学习落后时,书房成了我避风的港湾母亲茶不思,却要我按时吃饭,注意身体健康,并不断调剂饮食,她还认真帮我分析学习差的原因,寻找补救的方法,我发现母亲的脸上出现了皱纹,头上又多了几根银发,此时我那感恩的泪水夺眶而出。
望着家里温馨的学习环境,看着母亲因操劳过度而日渐消瘦的面庞,我心里好不是滋味,母亲为我设计了宏伟的蓝图,我恨自己学习方法不灵活,埋怨自己的思维迟钝,但我不甘落后,不能辜负家长殷切的期望,我要加倍努力,做父母的好孩子,做有用的新人。
感恩的心,感谢生命,感谢父母。
2、防震减灾手抄报简短的资料
1、城市为什么要建立应急避难场所?
地震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由于它的突发性,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并可能引发次生灾害以及更为广义的`社会灾害。
现代化的大城市,看起来钢筋水泥、铜墙铁壁,实际上,大城市抵御地震的能力是非常脆弱的,而现代工业进程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许多小城镇又不可避免地向城市化发展。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楼林立,人口与产业密集,电力、电信、煤气、供水、热力等生命线系统各种管线地下、地上纵横交错,如果抗震设防标准不够,一旦受地震袭击,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目前人们防震意识薄弱,到处盲目地开发建设,致使城市易损性不断加大。
城市地震灾害风险预测之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建筑物易损性分析、生命线工程易损性分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分析等成果,给出了基于人口密度和无家可归者空间分布密度的疏散场地的合理选择与规划,给出基于交通流量和负荷度的应急疏散道路的选择,以提高地震后疏散救援的效率,减少地震时的人员伤亡。通过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①应急避难场所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防震减灾土地利用规划的各项因素,应选择场地条件较好,不容易发生地震地质灾害的区域。根据土地利用防震减灾规划,抗震危险区地震时可能发生砂土液化、软土震陷、滑坡、危岩崩塌或者有地震活动断层通过,不适合作为避难场所;抗震有利区域场地条件好,若规划为避难场所,将会造成浪费。因此,适合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只有抗震不利区域。②利用人口损失的震害预测结果,对Ⅶ度、Ⅷ度无家可归、受伤及死亡人口进行分析,得出了Ⅶ度、Ⅷ度时无家可归、受伤及死亡人口分布图。③根据城市地理和人口分布情况完成了应急避难场地的分级,即:临时避难场所和固定避难场所。因此,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
2、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标准
城市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适合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①要达到均衡布局、通达性好、操作性强、利于疏散、安全保障、平灾结合的原则。
②配备救灾所需的设施和设备,如应急帐篷、应急用电、应急水井、应急厕所、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通讯、应急野战医院、应急停机坪等等。
3、精美的感恩妇女节手抄报
1、养儿方知娘艰辛,养女方知谢娘恩。——日本谚语
2、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饰舌、酗酒或其他脆弱的人心
的恶德还要厉害。 ——英国谚语
3、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腊谚语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5、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6、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肖楚女
7、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
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
8、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9、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1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1、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12、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13、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14、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15、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谚语
16、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17、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18、可怜天下父母心。
19、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
20、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4、关于感恩母亲的妇女节手抄报
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民法、刑法、选举法、劳动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在内的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体系。自199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以来,中国全国人大*会制定了12部涉及保护妇女权益内容的法律和2项决议,如劳动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
同时,中国还修订了选举法、刑法、婚姻法等7部与妇女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国务院制定了7件涉及保护妇女权益内容的行政法规,有关部门制定了98件相关的部门规章。各省区市都制定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为了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实施,各有关部门和各地还制定了一些政策性文件,并广泛开展了宣传活动,使依法维护妇女权益的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劳动权
为了保障广大妇女的劳动权利,中国有关部门一直积极贯彻和落实《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禁止招工、招聘中的*;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参与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分配权,保障多元化分配形式中的男女同工同酬,同工种、同类别从业人员中女性工资与男性工资相同,缩小男女收入差别;拓宽妇女就业渠道,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考虑妇女就业的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为妇女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进一步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政策,指导各类用人单位把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款纳入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做好女职工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四期”保护工作;农村妇女享有与居住地男子平等的土地承包权、生产经营权、宅基地分配权、土地补偿费、股份分红等权利,同时,引导和扶持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面向农村妇女开展各种劳动技能培训,帮助其从传统种植业向非农产业转移。
婚姻权益
在中国3.5亿个家庭中,绝大多数为以爱情为基础的自主合法婚姻,家庭关系平等和睦,妇女享有充分的人身、财产权利。
20xx年4月,中国全国人大*会颁布了修改后的《婚姻法》。新《婚姻法》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实施家庭暴力,增设了无效婚姻制度,完善了夫妻财产制,设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加大了对破坏婚姻家庭行为的制裁力度,从法律的角度维护了现阶段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
为建立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国在长期开展“争创五好家庭”活动的基础上成立了由18个*和非*组织联合组成的“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从而将创建五好家庭活动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之中。20xx年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进行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显示,有93.2%的城乡妇女对婚姻家庭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教育权
中国的《宪法》、《义务教育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其他相关法律均明确规定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权。20xx年,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1%,女童入学率为99.01%;20xx年普通中学女生在校人数为3870.2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6.7%;高等学校女生人数为397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4%,比五年之前提高了6个百分点。近些年来,中国女性受教育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男女两性受教育年限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据20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妇女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20xx年,成年男女受教育年限的差距由1995年的1.4年减少到1.20xx年。
健康保障
近些年来,中国妇女健康状况明显改善。截止20xx年,中国孕产妇*覆盖率达到86%;妇女住院分娩率达到78.8%,比五年之前提高12个百分点;孕产妇死亡率从1997年的63.6 /10万下降到20xx年的50.2 /10万。妇女平均预期寿命为73.6岁,高于男性3.8岁。
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从20xx年到20xx年,*和地方*在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降低孕产妇死亡、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加强贫困地区的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培训基层卫生服务人员,使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孕产妇死亡率两年间下降了37.28/10万。
20xx年 4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法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机构应提供的针对妇女和儿童健康的各项服务,并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加强妇女常见疾病的查治工作,提高生殖*服务水平。截止20xx年,全国共有妇幼*机构3067个,床位8万张。
中国*高度重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颁布了《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中长期规划》(1998-20xx)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xx-20xx)》。各级*特别重视在妇女和青少年中大力宣传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将妇女和儿童作为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阻断母婴传播。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58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