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琴声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7-13 10:08:40

天堂的琴声故事

李老汉住进了封闭式的肿瘤*中心,病房里还有一个年轻人叫周义。

周义是个盲人,而且下身还瘫痪了,他脾气暴躁,不是张口乱骂,就是敲打床铺。李老汉是个爱热闹的人,没事就找周义聊天。一开始周义什么都告诉他,后来可能是觉得他话太多了就很烦,干脆闭上嘴了。

周义是家里的独子,父母把他宠上了天,是个要月亮不敢给星星的主。小时候在学校打架,长大了在社会上斗殴,自己*无数次,把别人打坏数不清。父母整天唉声叹气,东家道歉、西家赔礼。这还不算,有的还要花钱才能摆平。在一次斗殴中,周义被对方打瞎了眼睛,父母彻底失望了,决心不再管他,可在他苦苦哀求、再三保证后,父母勉强接受了。失明的他由光明突然掉进黑暗的世界,身心无法承受,几次*被父母发现救了过来。为此,父母心力交瘁,真想一*之。平静了半年,父母认为这下可以安静地生活了,不曾想在一天中午出去时,他和一个迎面跑来的女孩相撞,女孩慌乱中没有发现他是个瞎子,竟躲到他身后求助,说有坏人想侮辱她,求周义救救她。周义还没反应过来,迎面就重重挨了一拳。周义听到鼻梁一声脆响,血淌了下来。听脚步声有四五个人围了上来,女孩吓得大哭。周义抹了一把鼻血,被黑暗世界压抑的情绪在这一刻爆发了,他胡乱地抓住一个人,掐住对方的脖子用尽全力,结果那人被掐得昏死过去。看到这样情景,另外几个人不顾女孩跑掉,把周义围在中间拳打脚踢,其中一个用铁棍照着周义的脊梁骨戳了下去,周义身体猛地一挺……

周义瘫痪了。这一次,父母一蹶不振,心灰意冷。这哪里是儿子啊?分明是追命鬼讨孽债来了啊!老两口卖掉房子,把房钱一次性给了医院,一咬牙,撇下他搬家了。谁也不知道他们去哪儿了,只留下周又在医院里。谁知没几天,周义的肝又出了毛病……

李老汉听后,沉默不语,最后说:“你会有出路的。”

见周义不理不睬,李老汉又说:“你需要安静,需要重新思考,明天我让人把二胡捎来,拉给你听。”

周义不置可否。

第二天,李老汉真的在床上拉起了二胡,不知是李老汉的水平差劲,还是周义的情绪不好,周义号叫着:“别让我遭罪了,到别的地方掐鸡脖子去!”

琴声倏然而止,李老汉咳嗽两声:“搁置太久了,手生啊。”

不久,琴声又响起来了,这是一首凄苦而又宁静的《二泉映月》,周义听着听着,不再叫了。

就这样,每天李老汉都要为周义拉上几首曲子。渐渐地,周义接受了,并有些感激他,对于一个什么也看不见、又不能下床走动的人来说,能有人为他一如既往地拉二胡解闷,真是不容易。而且李老汉的手艺确实是不错,能拉出各种歌曲和乐曲。周义烦躁的心渐趋平静了,时常在曲子中能找到那种温馨、宁静的感觉……

李老汉的咳嗽似乎加重了,每次拉完曲子,他都要咳上好一阵子。

时间长了,周义竟然有了依赖感,只要一天老李头没有拉琴,周义就像缺少点什么,无法安静下来。可他不愿张口求他,李老汉也看出来了,只要周义有这样的反应,琴声马上就会响起。每当看到他宁静的神态,李老汉就会拉得更起劲了。

周义不再讨厌二胡声了,相反却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寄托,从中也感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得太多了……

随着时间推移,李老汉的咳嗽可能很严重了,不然护士不会每天都要给他打三次针,但周义从来没有问过。这段时间,老李头不能拉二胡了,病房里安静极了,静得让人窒息。

周义心里憋得难受,说要学二胡,李老汉费力地把二胡递到周义的手里,周义躺着把二胡放在肚子上,杂乱无章地拉着伐木声。不一会儿他急了,“啥破玩意儿?怎么不听摆弄?”只听“嘣”的一声,琴弦断了。周义尴尬地笑了,“不好意思,这……”

李老汉咳了两声,“不要紧,有空我再买根弦安上。这东西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

接下来的日子,琴声又回荡在这间小小的病房里。这是周义在学二胡,边听李老汉口述要领边慢慢摸索着……渐渐地,周义能完整地拉出几首短曲了。

但毕竟拉二胡是件很枯燥的事,周义练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怎么也不能进步了,他开始烦躁起来。对李老汉说:“你说我这速度,什么时候能赶上你啊?”李老汉说:“别急,你看不见曲谱,只能慢慢地来。以后,你可以依靠二胡自食其力……”说完,李老汉知道说走嘴了,他的意图就是想让周义从自暴自弃中走出来,能够凭一技之长谋生活。

周义心里一怔,难道要他乞讨吗?他突然厌恶起来,恨那把破二胡,更嫉恨这老头儿,他递过二胡,“给你!”不等李老汉伸出手,周义手一松,“啪”的一声,二胡掉在地上变为两截。

病房内一阵寂静后,李老汉剧烈地咳起来。之后,他叹口气:“要学琴,首先心里要有爱、有快乐。有了爱,快乐中自然就会有音乐啊。”

但此时周义心中只有恨了,再听到李老汉悠扬的琴声,他竟莫名地不再有惬意的感觉了,取代的是那种嫉恨、那种不平等的对比。李老汉的快乐是来自那双能看见东西的眼睛,周义恨那双眼睛,恨他能看见自己的手指在琴弦上欢快地弹跳,恨他能看见自己的这双瞎眼,更恨……

周义整个脑袋都充斥着怨毒的咒骂和愤怒,他不想再听了,不想让那糟老头儿怡然自得……

可能今天拉得曲子太多了、太久了,当晚,李老汉猛烈地咳嗽着,逐渐地,声音越来越小……

周义侧耳细听,知道李老汉可能不行了,那种窸窸窣窣的声音,是在挣扎着摸柜子上的药瓶。周义是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到两床间小柜上药的,也可以立刻起身喊来医护人员……可他没有,他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他在犹豫,在心里*,因为他恨李老汉,即使那种恨是没有来由的……

李老汉那边没了动静,周义的心里一沉,有些后悔了,他急忙喊来医护人员。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医生给李老汉盖上了白床单,轻轻地吩咐护士:“推走吧……”

房间里静得可怕,周义的心里顿时空荡荡的,他很后悔,后悔极了,他是可以留住李老汉的……

护士再来收拾房间的时候,周义恳求护士:“能不能把李老汉经常拉的二胡送给我?”

“好吧,反正也是要火化的东西。”随即,护士诧异地问,“他怎么可能拉二胡呢?他连双手都没有!”

周义的脑袋似被铁锤猛地敲了一下,“没,没有手?”

“是啊,李师傅原是二胡演奏员,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双手,后来听说他学了一阵子口技……”

周义下半身不能动,此刻上半身也似乎瘫了,唯一能动的只有眼角不断涌出的泪……

护士再次进来,却是通知周义:“你可以出院了,并且可以随时到福利院去生活,一切费用有人为你支付。”

“谁?”周义转过空洞的眼睛。

“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孩。”

沉思好久,周义最后缓缓摇头,“我不去!”

一周后,繁华的步行街一角,传出悲戚、嘶哑的琴声,一个年轻的盲人坐在地摊前,在专心地拉着二胡,表情肃穆,臂缠黑纱……

拓展阅读

1、儿童坐井观

这个“坐井观”的成语家喻户晓,通常用来比喻某人的见识有限,眼光短浅。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儿童坐井观,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在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一,青蛙在井边碰见一只从东海来的大鳖。青蛙自豪地对海鳖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么惬意呀!我要高兴,就在井边跳跃游玩,累了就到井壁石洞里休息。有时把身子舒服地泡在水里,有时愉快地在稀泥中散散步。你看旁边的那些小虫、螃蟹和蝌蚪,它们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独自占据这口废井,多么自由自在!先生为什么不经常到井中观赏游玩呢?”

海鳖听了青蛙的一番高谈阔论,就想进入井中看看。可是,它的左脚还没有完全**去,右脚就被井栏绊住了。它只好后退几步,把它看到的大海的情景告诉青蛙:“你见过大海吗?海的广大,岂止千里;海的深度,何止千丈。古时候,十年里就有九年闹水灾,海水并不因此增多;八年里就有七年闹旱灾,海水却不因此而减少。大海不受旱涝影响,住在广阔无垠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乐。”

在一口废弃的井里,居住着一只青蛙。这只小青蛙对自己生活的小地可满意啦,一有机会就要吹嘘一番。

有一,它吃饱喝足后,蹲在井栏上闲得无聊,忽然瞧见不远处有一只大海鳖在散步。青蛙赶紧扯开嗓门喊起话来:“喂,海鳖兄,快过来,快过来啊!”于是,海鳖来到枯井旁边。青蛙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今算你运气了,我让你开开眼界,参观一下我的住处。那简直是一座!你大概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宽敞的住所吧?”海鳖探头往井里一瞧,只见浅浅的井底积了一汪长满绿苔的泥水,还闻到一股刺鼻的怪味儿。

海鳖皱了皱眉头,赶紧缩回了脑袋。青蛙根本没有注意海鳖的表情,挺着大肚子继续对海鳖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么惬意呀!我要高兴,就在井边跳跃游玩,累了就到井壁石洞里休息。有时把身子舒服地泡在水里,有时愉快地在稀泥中散散步。你看旁边的那些小昆虫、螃蟹和蝌蚪,它们谁能比我过得快乐呢!我独自一人占据这口废井,自由无比!海鳖兄,为什么不进到井中观赏游玩一下呢?”

海鳖听了青蛙的一番高谈阔论,感到盛情难却,便走向井口,可是左腿还没能全部**去,右腿的膝盖就被井栏卡住了。海鳖只好慢慢地退了回去,反问青蛙:“你见过大海吗?”青蛙摇摆头。海鳖接着说:“海的广阔,岂止千里;海的深度,何止千丈。古时候,十个年头里就有九年闹水灾,海水并不因此增多;八个年头里就有七年闹旱灾,海水也不因此而减少。大海不受旱涝影响,住在广阔无垠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享受快乐呢!”

青蛙听傻了,鼓着眼睛,半合不拢嘴。

据此,后人演绎出了两个意思相近的成语:“井底之蛙”和“坐井观”。

一只青蛙坐在井里,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飞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远处飞来。我在空中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相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2、古代寓言:师文学

时候有个善于弹的乐师名叫瓠(hu)巴,据说在他弹的时候,鸟儿能踏着节拍飞舞,鱼儿也会随着韵律跳跃。郑国的师文听说了这件后,十分向往,于是离家出走,来到鲁国拜师襄为师。师襄手把手地教他调弦定音,可是他的手指十分僵硬,学了3年,竟弹不成一个乐章。师襄无法可想,只好说:“你太缺乏悟性,恐怕很难学会弹,你可以回家了。”

师文放下后,叹了口气,说:“我并不是不能调好弦、定准音,也不是不会弹奏完整的乐章。然而我所关注的并非只是调弦,我所向往的也不仅仅是音调节津。我的真正追求是想用来渲泄我内心复杂而难以表达的情感啊,在我尚不能准确地把握情感,并且用与之相呼应的时候,我暂时还不敢放手去拨弄弦。因此,请老师再给我一些时日,看是否能有长进!”

果然,在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师文又去拜见他的老师师襄。师襄问:“你的现在弹得怎样啦?”

师文胸有成竹地说:“稍微摸到了一点门道,请让我试弹一曲吧。”

于是,师文开始拨弄弦。他首先奏响了属于金音的商弦,使之发出代表8月的南吕乐律,只觉挟着凉爽的秋风拂面,似乎草木都要成熟结果了。

面对这金黄收获的秋色,他又拨动了属于木音的角弦,使之发出代表2月的夹钟乐律,随之又好像有温暖的春风在耳畔回荡,顿时引来花红柳绿,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

接着,师文奏响了属于水音的羽弦,使之发出代表11月的黄钟乐律,不一会儿,竟使人感到霜雪交加,江河封冻,一派肃杀景象如在眼前。

再往下,他叩响了属于火音的征(zhi)弦,使之发出代表5月的蕤(rui)宾乐律,又使人仿佛见到了骄阳似火,坚冰消释。

在乐曲将终之际,师文又奏响了五音之首的宫弦,使之与商、角、征、羽四弦产生和鸣,顿时在四周便有南风轻拂,祥云缭绕,恰似甘露从而降,清泉于地喷涌。

这时,早已听得如痴如醉的师襄忍不住双手抚胸,兴奋异常,当面称赞师文说:“你的真是演奏得太美妙了!即使是晋国的师旷弹奏的清角之曲,齐国的邹衍吹奏的律管之音,也无法与你这令人着迷的相媲美呀!他们如果能来此地,我想他们一定会带上自己的瑟管箫,跟在你的后面当学生哩!”

师文学说明:学习任何技艺,都不能满足于表面上的简单操作,而要像师文那样花气力,下苦功,深究其理,矢志不渝,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得心应手的自由境界,从而取得常人难及的业绩。

春秋时期,在现在**省境内有一个小国叫“宋”。宋国大夫戴不胜比较开明,很关心国,很想让宋国国君多理朝政,就是不知道该怎样劝说宋王才好。戴不胜知道孟子很有见识,很佩服孟子,也很想向孟子请教。有一次孟子到宋国旅行,戴不胜大夫很恭敬地接待了孟子,向孟子请教说:“您是很有学问的人。请您告诉我,怎样才能劝说一个国家的国君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来管理自己的国家,多为国家办些好呢?”

孟子想了一会儿,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道:“这话看怎么说,比如说,有位楚国大夫很想让自己的儿子学说齐国话,您看是请齐国人教他好呢,还是请楚国人教他好呢?”戴不胜亦笑着回答说:“那当然是请齐国人教他好啊!”孟子笑了一下,接着说;“即使请来一个齐国人教他,并且很耐心地教他说齐国话,然而他周围的人觉得很希奇,整来干扰他,吵吵闹闹难得安静,到了这种情形之下,哪怕用鞭子来抽打他,逼迫他学齐国话,他仍然是学不会的。如果把他带引到齐国去,并且住在齐国都城最有名、最繁华的街巷里,住下来学讲齐国话。几年以后,他的齐国话学会了,讲得很好了,到那时再要他说楚国话,假若也用鞭子抽打他,要他说楚国话,那也是很困难的了。”

听了孟子一席话以后,戴不胜终于明白过来:在宋国,国王周围的大夫少有好人,在太多的坏大夫的谗言欺骗下,也难怪宋国国君会变得无道啊!

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不可忽视客观环境、周围风气对人的影响。

有两个青年人想学下棋。他们听说奕秋是全国最有名的棋手,就邀着一起来到奕秋这里,拜奕秋为师学下棋。

由于这两个学下棋的青年人学习时用心程度不一样,最后学习的结果也就不一样。其中一个人学下棋时全神贯注地听奕秋讲解下棋的技艺。因为他听讲时思想集中,学得快,懂得深,下棋的技巧也掌握得熟练多了,后来也成了一名出色的棋手。另一个学下棋的青年人则不同,每次当奕秋讲下棋的时候,他虽然也坐在那里听,可是思想却开了小差,总觉得有大鹅快要飞过来了。待鹅快要飞到眼前时该要准备好弓和箭了。他一心想着当鹅飞近后该如何拿弓,如何搭箭,又要如何瞄准,然后再怎样放箭,向最大的鹅射去,等等。这个青年人虽然和前一个青年人同在一道学习下棋,但由于他老是思想不集中,而是沉思在遐想之中。结果学习的效果却远远不如前一个全神贯注、用心学习下棋的青年人。难道说是后一个青年人在才智上不如前一个青年人吗?当然不是的!

这个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只有全神贯注、用心学习的人才会学好本领,在学习上三心二意、极不专心的人是学而无成的。

3、冬里的温情的童话

早晨,当青蛙起床的时候,他感觉有什么不对劲儿。这世界一定是变了。

他推开窗户,“呀,怎么所有的东西都变成白色的了!”

他困惑的冲出房门。到处都是雪。突然,他脚下一滑就摔倒了……

他一路滑到河边,再滑入河中。河水结了冰,青蛙的背贴在冰冷的冰上。“没有水我怎么洗澡呀?”青蛙有些紧张。

他坐在河岸边冷得发抖。小鸭脚踩着冰刀鞋飞快地溜了过来。“嗨,青蛙!”她说,“气这么好,我们一起溜冰吧。”

“不!我快冻僵了。”青蛙回答道。“溜冰对你有好处,”小鸭说,“我来教你。”

小鸭将冰也和围巾给了青蛙,然后自己在后面推他。青蛙在冰上溜了几下又跌倒了。“你不觉得好玩吗?”小鸭问。这时青蛙的牙齿一直在打颤,他惟一的感觉就是冷。

“你有一件温暖的羽毛外套,而我只是一只光秃秃的青蛙。”他说。“啊,你说得对。你就留着这条围巾吧。”小鸭说完先回家去了。

过了一会儿,小猪背着一篓木材走来。“你不冷吗?”青蛙问小猪。“不冷啊!”小猪说,“我很喜欢这种新鲜、健康的空气。冬是最美丽的季节了。”

“你身上有一圈脂肪可以让你保持温暖,可我却什么也没有。”青蛙说。“可怜的青蛙!”小猪心想,“真希望能帮上他的忙。”

“一、二!一、二!”野兔正在雪地里跑步。“哇!”他高兴地欢呼,“运动使你健康!为运动欢呼!为运动加油!加油!加油!”

“青蛙,你为什么不来跑步?保持身材可有趣哩!”“我冻坏了!”青蛙说,“你有温暖的皮毛,可我有什么呢?”说完,他很沮丧地回家了。

第二,朋友们找他一起玩“打雪仗”的游戏,青蛙却还是提不起劲儿。

“我快冻僵了,”他喃喃自语,“我只是一只光秃秃的青蛙……”他边说边拖着沉重的双腿孤零零地走回了家。

接下来他整的坐在锅炉旁边,梦想着春和夏。木材最后被他烧得一根也没有了。

火熄灭了,青蛙走到外面去寻找新木材,但是在雪地里一根木材也找不到。

他走着走着迷路了。他太累了,于是在雪地里躺下来。一片白茫茫的大地中有一个小小的绿点,那就是光秃秃的青蛙。

朋友们即时地发现了他。“我好冷!”青蛙呻吟着。“我们来帮你!”野兔说。于是大家小心将他抬回家。

野兔捡了一些木材把火升起来,小猪熬了一碗有营养的汤,小鸭则在一旁为青蛙打气。

夜晚,野兔念一些关于春和夏很棒的给大家听;小猪一边听一边为青蛙打一件变色的毛衣。青蛙享受着朋友们的关爱,真想整个冬都能这么在床上度过。

青蛙慢慢地康复,终于可以起床了。他穿着一件新毛衣,重新踏上雪地。“怎样?”野兔关心地问。“很好!”青蛙肯定地回答。

漫长的冬过去了。这清晨,当青蛙张开眼睛时,一道强烈的光线从窗**进来。他立刻跳下床飞快的冲了出去。

太阳高挂在空,整个世界都是青绿色的。“哇哦!”他欢呼起来,“当青蛙真好!我可以感受到阳光洒在我光溜溜的背上。”朋友们看到青蛙如此兴奋都很高兴,都认为如果没有青蛙那真是无法想象的

点击查看更多天堂的琴声故事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10506.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