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备课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8-14 09:11:05

苏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硬纸片或薄塑料板,1张电话卡或其他类似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两组长方形,第一组等宽不等长,第二组等长不等宽。

2、提问:每组中两个长方形哪个的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谈话:通过我们对两组长方形的观察,发现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这说明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那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四人小组合作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一看摆成的每个长方形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再分别填写在自己的课本第82页的表格里。

(2)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彼此交流,各自填表。

(3)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左图)

谈话:要求你们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量出它的面积。想一想,量长和宽用什么工具量?量面积用什么量?怎样量?

学生各自测量课本上的例2左图。

谈话: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在小组内交流。

(2)(出示例2右图)

谈话:这幅图你打算怎样测量它的面积?每人各自在书上测量,如果面积单位不够用,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可与同学商量。

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量面积的?

3、教学第82页“试一试”。

谈话:这个长方形已经量出了它的长和宽,你能利用刚才量长方形面积的经验,想象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量并说出它的面积吗?

4、交流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根据回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这个公式是S=a×b

(板书:S=a×b)在这个公式里,S表示什么?a表示什么?b呢?

5、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提问: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计算正方形的面积?你认为用什么公式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更合适?

(2)学生讨论后提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提问: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

(板书:S=a×a)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几个条件?什么条件?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订正时注意是不是正确使用面积单位。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一说估计方法和结果,以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

3、做第83页“试一试”的两道题。

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全班共同订正,注意算式和答语中的单位名称。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各自用手中的电话卡或其他卡片测量数学书封面各有几个电话卡那么大,并计算书本封面的面积。

(3)指名说出测量方法和计算结果。

拓展阅读

1、的计算说稿

一、说

1、材分析:《的计算》是人民育出社九年义务育六年制科书第97—98页计算公式的推导例1。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的含义单位,对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单位直接度量。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平行四边的公式推导及的计算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在学习研究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初步理解的计算法,会运用计算公式确地计算;在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的计算法是本节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公式的得出采用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分析推导的法进行。在学生掌握了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计算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2、学习目标:

⑴、认知目标:

①、理解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计算打下基础。

⑵、情感目标:

①、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通过比较计算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3、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的计算法,掌握计算公式。

4、学习难点:计算公式的推导。

二、说

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全参与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法、学习水平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我运用了”摆一摆——猜一猜——验一验——用一用“的学法,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把自己的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说学法

学生分小组活动:用小拼成一个,观察拼成后图是多少,宽是多少,是多少,并作好记录。小组汇报拼摆结果,观察统计的数据,小组讨论:通过摆一摆,你们有什么发现?猜一猜:是怎样计算的。小组合作进行操作,验证猜想,讨论小结出计算的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有意义的材料,把一个7分米、宽5分米的,渐变成5分米、宽5分米的(边5分米的),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究的计算公式。学生在活动中拼摆、观察、猜测、验证总结。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式。通过小组的拼摆——猜测——验证,让学生经历从计算公式推导到计算公式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创新精神。

四、学设计

1、沟通知识,建立联系(摆一摆 )

①学生估计1平米、1平分米、1平厘米大约有多大?

②学生把准好的学具(1平厘米的小卡片)拿出来摆各种、宽数据不等的,想一想:自己摆出来的图是多少?

2、自主探索,领悟法(猜 一猜)

师准几种不同的,每组选择一种进行探究。

一种:一个3厘米、宽4厘米的

二种:一个4厘米、宽2厘米的

三种:一个5厘米、宽3厘米的……

②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

学生先讨论、交流想法,再在练习本上求

③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宽再相乘……)

④师生交流,提炼法: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师相机指导)

通过 拼、量,学生发现、宽有关系,并得出=×宽

3、利用迁移,探究知识(验一验)

①引导学生猜想计算公式。

师把一个7分米、宽5分米的,渐变成边5分米的的过程;让学生去猜想、发现其的计算法。

②学生交流、验证计算公式的产生过程是否确?

③小组交流计算公式的联系。

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知道:的计算就是两条相邻边;只是求必须知道宽的度,而求只需要一条边度。

4、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用一用)

①请你帮老师配玻璃:老师办公桌上的一块玻璃是24平分米,不小心*碎了,我想配一块大小相等的玻璃,你们帮忙算一算它的宽分别是多少?

②学校有一块边16米的园地,中间有一个边4米的花坛,周围是草坪。请你算一算草坪的

在本节中,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让学生操作,观察讨论,猜想验证;在活动探究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充分创设情境、提供帮助、启发诱导的法。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极组织活动,变被动的为让学生主动的学,那么与学就能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我们的学生就会萌发创新意识,就会富有创新意识,就会富有创新能力。

2、五年级数学《体的体计算》学设计

使学生理解体体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会计算体的体,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师准:一大块橡皮泥;1立厘米的体木块24块;投影仪。学生准:1立厘米的体12个

一、创设情境

填空:1、叫做物体的体

2、常用的体单位有:、、。

3、计量一个物体的体,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

师:我们已经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单位,那么怎样计算任意一个体、体的体?这节我们就来学习体、体体的计算法。(板书题)

二、实践探索

出示:一块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体橡皮泥,用刀将它切成一些棱1厘米的小体。

提问:请你数一数,它的体是多少?有许多物体不能切开,怎样计算它的体

实验:师生都拿出准好的12个1立厘米的小块,按第32页的第(1)题摆好。

观察结果:(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宽、高各是多少?

板书:体:、宽、高(单位:厘米)

431

含体单位数:4×3×1=12(个)

(3)它含有多少个1立厘米?

(4)它的体是多少?

同桌的同学可将你们的小体合起来,照上法一起摆2层,再看:

(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宽、高各是多少?

(3)它含有多少个1立厘米?

(4)它的体是多少?(同上板书)

通过上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用字母表示:V=a×b×h=abh

应用: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解答。

思考并回答:体有什么关系?体的体该怎样计算呢?

用字母表示为:V=a3

说明:a×a×a可以写成a3,读作:a的立

应用:出示例2,让学生独立做后订

三、堂实践

1.做第3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1)先让学生标出每个体的、宽、高。

(2)再根据公式算出它们各自的体

2、做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3、做练习七的第4、6题。

四、堂小结

五、后实践

做练习七的第5、7题。

3、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学反思

一、

两次试上,第一次上完感觉非常糟糕,不仅学任务没有完成,我自己上的也很吃力,第二次比第一次稍微好了一点,但依旧有很多的不足。式上那天,时间却绰绰有余,按照的流程讲最后一题时还有十分钟。想到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在堂上,师不仅要想到所的学科,而且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脑力劳动的极性。师在自己的关于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减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我在的时候很少根据自己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去思考完善,或者说还不能够去想到大部分同学的堂反应以及他们的思维能力,的三要求我似乎只是基本完成了材,法,学生这还有很大的缺陷,因此在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堂里,我做的还太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

二、学生的堂表现

平常上时,班上的氛围挺好的,很多学生能够主动极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堂上也有部分调皮的孩子,甚至部分同学走神,但是上这节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在堂上都过于规矩。在让他们验证角的特征时,在我预想中他们应该是很活跃的,活动展开后就比较难以让他们安静下来,但是实际却是本份地坐在那里折折量量,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平时上时,师傅说我要学会驾驭堂,但是这节很轻松的就控制住了堂的节奏,环境有所不同,他们的表现也会不一样,但是我希望他们不管什么时候,在哪里上,在遵守堂纪律的前提下能够很好的表现自己,像平时一样。

三、关于具的准

在听了郑主任的评后,我想到我的也没有准到位。之前在网上看到某特级师的说,根据她的说我准了在始给学生信封,一开始是每四人一个,冯老师在给我梳理的时候提到这边可能有点困难,后来我又每两人一个信封,信封这边我准了很久,但是其实真应该花时间准的应该是给每个学生准相同规格的纸片,以便在具体验证边的特点时能够一起测量,规范讲解。这边让每个学生自己准,以至于在堂上他们自己测量时,出现了尺子度不够,不会规范测量等问题。问题的解决要抓主要矛盾,我觉得自己在这还完全没有经验,需要多学习!

四、本重难点

的重点是认识的特征,难点是让学生分析归纳的特征,本节我更多的觉得是自己在说而没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归纳,就像在告诉学生的边这两个概念时我采取的法也不对,从学生的后作业中就能看出来,直接告诉他们宽,边的概念,不去强化,不让他们自己多说一说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要多注重细节之处,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突破重难点。

4、二年级语文分享精选

《寒号鸟》

学目标:

1、学习区别识字的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观、忙、呼、如。

3、累关于语言的词语,学会使用容词:细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

4、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

5、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学习区别识字的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累古诗的兴趣。

1、制作多媒体件。(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第一

学目标:

1、学习区别识字的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观、忙、呼、如。

3、累关于语言的词语,学会使用容词:细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

重点难点:

学习区别识字的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2、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学生动手连线。

4、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5、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6、小结识字的法。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一言不发不言不语三言两语千言万语

豪言壮语少言寡语自言自语甜言蜜语

2、你可以将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吗?试试看。

3、选两个说一句话。

4、全班交流。

5、读句子。

(1)细的葫芦藤上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2)茂密的枝叶向四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6、同桌用“细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说话。

7、全班交流所说的句子。

8、补充句子。

(1)天空飘着气球。

(2)池塘开满荷花。

9、学生汇报。

68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

学过程:

一、直入题,了解诗人

1、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江雪》。

2、板书:《江雪》,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思(江上雪景)。

二、检查预习,读准诗句

1、出示全诗。

2、指名朗读,齐读。

3、解疑: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了吗?

4、送词入诗说诗意。

5、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

6、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整首诗。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体会环境的寒冷寂静

2、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

3、体会渔翁精神的不屈

4、总结,感情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四、我爱阅读:骑驴-

1、读一读。

2、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故事讲下来。

3、讨论:老爷爷应该怎么做呢?说说为什么?

4、全班交流。

5、师小结。

5、大班数学公开学反思《找图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归纳出一组图1-2个共同特征,或按特征拿取相应的图

2.能仔细观察图,并极参与讨论。

(二)活动准

1.幼儿认识多种图

2.各种颜色、状、大小的图若干、参考图、图特征标记、空白记录表一张

3.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彩色图来了……

(1)以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有许多彩色图要去游乐场玩游戏,瞧,它们来了……"

(2)出示各种状、大小不一的彩色图,引导幼儿说说它们的状、颜色、大小特征。

(3)出示颜色、状、大小标记让幼儿认一认。

2、彩色图找朋友。

(1)师出示参考图,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它们的共同特性。

"彩色图要找朋友一起去游乐场。"文.章出自屈a老师.网"看,它们找到朋友了。它们什么地一样,成为朋友呢?"

(2)师引导幼儿观察,从状、颜色、大*个找它们的共同特征。

(3)请个别幼儿上前找出标记并放在参考图上。

(4)师幼进行检验讨论。

(5)师可将彩色图换下,然后请个别幼儿上前找共同特征,可进行两遍。

(6)小结:原来彩色图喜欢找有两个特征相同的图做朋友,它们有的状相同,有的颜色相同,还有的大小相同。

3、彩色图进游乐场。

(1)出示空白表格"彩色图来到游乐场门口,可是却不能进去,因为进游乐场要符合条件才能进。"

(2)师边说边将红色标记贴上。

"原来要符合红色两种条件才能进。那么,谁能来做检票员把关呀?"

(3)个别幼儿上前示范。

(4)师幼检查。

(5)师换标记并请幼儿集体做"检票员""这个游乐场很神奇,瞧,这次进去的条件变了。"师边说边贴标。

(6)师幼一起讨论需要的条件。

"原来这次要进游乐场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黄色的,还要是大的。谁愿意来做检票员?"

(7)请全体幼儿一起找一找并贴在表格中。

(8)师幼检查讨论

(9)师换标记并请幼儿第二次集体做"检票员"。

(10)师幼讨论检验。

(11)小结:原来要进游乐场还必须符合两个特征条件呢,只要有一个不符合就不能进去。彩色图们让我感谢你们的帮忙,现在它们已经在开心地玩了。

4、幼儿操作活动

(1)讲解题目要求。

(2)师巡回指导并提醒纠幼儿的书写姿势。

本活动,幼儿对颜色特征已经认知。能根据图的特征,在图中为各种图找出合适的位置。堂上通过生动的谈话、游戏等情境,使幼儿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学习材料,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体验探究按颜色、状等规律特征进行活动的制作过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幼儿的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学中,注重保护幼儿的意见,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现象。但是本节,我的语速有点快,语言不够精练,讲解示范的时候,因为语速快,部分幼儿幼儿未能听清老师的要求,导致一个问题说出去来,下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我问的什么。而且我的应变能力也有待加强,本次研活动让我明白了,只有在不断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接近有效完美的学途径。

点击查看更多苏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备课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54034.html

热门阅读

  1. 销售员学习的心得体会
  2. 白露养生短信祝福语2016
  3.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范文
  4. 关于古诗的谜语及答案
  5. 爱的教育开学第一天读后感范文
  6. 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
  7. 《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8. 开学典礼学生代表精彩演讲稿
  9. 古人贺新年诗词
  10. 雨点儿第1课时教案
  11. 五四青年节见闻作文
  12. 关于爸爸节祝福短信
  13. 李白《登锦城散花楼》全诗赏析与注释翻译
  14. 哈佛家训初中读后感
  15. 应届本科自荐书范文
  16. 2015关于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17. 个体合伙经营协议书范本
  18. 大班健康课《我能够》的教案
  19. 关于学习个性签名大全
  20. 中秋手抄报资料内容
  21. 进步足迹诗歌
  22. 好诗词欣赏
  23. 小班的数学教案:首先有一个苹果
  24. 一览无余的造句
  25. 201给朋友的新春祝福短信
  26. 新年温馨祝福语2016
  27. 蔬果变变变教学设计
  28. 励志故事:把成功调出来
  29. 狗年公司年会祝福语
  30. 201年微信周末祝福语大全
  31. 恭喜宝宝满月祝福语
  32. 婚礼祝福语短信
  33. 平安夜优美祝福短信
  34. 欢庆元旦祝福语
  35. 诗经中描写爱情诗的文章
  36. 《白杨》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
  37. 联通公司技术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38. 2016年公司贺词精选
  39. 2019春节祝福语大全
  40. 那小子真帅母爱故事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