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0 14:38:55

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2.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学习新课

一、了解文章内容

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

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5.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二、演课本剧

1.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2.学生排练,教师**。

3.汇报演出。

作业布置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本课小结

(根据当时情景而定)

板书设计:

(靠劳动尽义务有益的)

帮助别人有用的养活别人

拓展阅读

1、二《田家季歌》

一、说

《田家季歌》一首描写田家季生活的歌谣,不如说幅季节图。而图画又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因而,本课学设计以赏图、看图、说图、画图为主体思路,引领学生在图画中识字,在图画中学词,在图画中朗读,在图画中了解章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的熏陶*作用,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篇课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言表达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更培养了学生对的热爱之情。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应着眼于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践性特点。“人性”应着眼于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熏陶*的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学科的特点。

二、说学情

的学生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课堂中师要设置很多环节来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效率。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爱幻想,但识字量还不够多,言积累刚刚起步,理解能力还很弱,所以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美美读、他们学习这课的主要成长点。

三、说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课训练的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并背诵课

2、通过学习,了解农民在不同的季节里的农事活动,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农民的辛苦,懂得辛勤劳动的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学重难点

的学生重在识字和阅读,所以我将本课的`学重难点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理解课

2、了解农民在个季节里的主要农事活动。

3、培养字的运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田家生活的恬静与辛劳,热爱生活。

、说法学法

为了落实学目标,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学方法:

1、“情境设置,以唱背导入,激发兴趣法”——激*感,引起兴趣。

2、“多元识字法”——随识字,自主识字。

3、“读悟法”——以读代讲,读中促悟。愿意表现自己,儿童的共同特征。因此,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用集体读,分组读,男女生赛读,老师引读等多种方式来朗读儿歌,达到了情感朗读的效果,也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个季节的变化,体会到诗歌的言美。

4、“展开想象,拓展思维法”——激发想象力,锻炼口表达。“培养低学生积极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新课标中低学段口交际的目标之一。

5、“媒体辅助法”——利用多媒体的图片、视频、音频有效辅助学,使学活动多样化。

五、说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唱一唱”,“背一背”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在欣赏图片、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观察、发现阶段,体现了学内容的生活化,既形象又具体,并为后面的学打下了基础。

(二)精读课,感悟体验

这个环节我以读代讲,通过老师范读诗歌,让学生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节读,想一想:你读的这个季节有特点?你为喜欢它?怎样读才能读出每个季节的特点?才能表达你的心情?赛一赛。小组赛读,要求读出季节特点,读出自己的情感。找一找。你从哪儿看出农民劳动很辛苦?找出写农民心情的句子,反复读读,思考:他们这辛苦,为还喜洋洋、笑盈盈?

体会感悟田家生活的恬静与辛劳,热爱生活。很好的完成了这项学任务,充分发挥学习中的自主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此设计注重了低儿童形象思维为主,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仿写儿歌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三)学写本课的生字

引导发现,渗透学法。写字学最终目的让学生能独立独立正确书写。我在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字形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既直观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写字的能力。

)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通过视频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到田家季生活的乐趣,而且对自然现象产生了很大兴趣,滋生学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五)作业

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形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差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让作业不再学生的负担。而且作业贴近生活,真正实现课程工具性和人性的统一。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简单直观采用个季节词及几个重点词来板书,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课内容,图直观,便于学生背诵。

2、二《田家季歌》

1、认识“季、蝴蝶”等18个生字,会写“季、吹”等10个字。

2、能在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10个会写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会写停顿。

4、通过诵读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朗读课,背诵课

学重点:

1、认识1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朗读课,背诵课

学难点:

1、能正确书写10个字。

2、朗读课,背诵课

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激*感

1、播放歌曲《季歌》,激*感。

小朋友,刚才的那首歌好听吗?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称呢?那首歌就叫《季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它的名字也叫《田家季歌》。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谁来拼一拼课题?指名读、齐读。

认识生字:季。

二、学习字词,诵读儿歌

1、小朋友,一个季节,你知道个季节吗?(春、夏、秋、冬)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

2、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

师:小朋友,一季的第一个季节春天,春天过去了,来到了?(夏天)夏天过去了,来到了?(秋天)秋天过去了,来到了?(冬天)冬天过去了,又第二的春天来到了。就这样,季在轮回。

3、听课录音,整体感知。

小朋友真了不起,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课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了季中的哪几样景物?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

生听课录音。

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呢?指名分别回答。

春季:风花草蝴蝶麦苗

夏季:采桑插秧

秋季:稻谷

冬季:雪花

4、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季、蝴、蝶、麦、苗、嫩、桑、肥、农归、场、谷、粒、虽、辛、苦、洋、了

(2)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3)交流识记方法。

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一)读准字音

1.跟录音读课。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了。

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

2.指名读。师:读得真不错。

3.比赛读。(2小组)

(二)理解儿歌:

1、师:小朋友,你们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2、春季里,有哪些景物?它们有特点?

花,草,蝴蝶,麦苗,桑叶。

3、夏季里,农事忙。从哪里看出很忙?

采了又要,

“早起勤耕作,归来带月光。”说明劳作的时间。

4、秋天丰收的季节。稻谷像

人们的心情怎样?

5、冬季里,雪初晴。这时应该做些

3、二《田家季歌》

1、能借助拼音读准“季、蝴、蝶等18个生字的字音。

2、能在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它们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能在田字格中描写“季,肥等”10个汉字。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重点:读准“季、蝴、蝶等18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学难点: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学过程:欣赏音乐,激*感

一、学习字词,诵读儿歌

1、小朋友,一个季节,你知道个季节吗?

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能告诉我们你好办法记住它的吗?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

蝴(蝴蝶)

蝶(飞蝶)(蝴蝶)

麦(麦苗)(小麦)

苗(禾苗)(树苗)

嫩(嫩叶)(鲜嫩)

桑(桑树)(桑叶)

肥(肥胖)(肥大)

农(农业)(农民)

归(归来)(回归)

场(场院)(一场雨)

谷(稻谷)(谷物)

粒(米粒)(颗粒)

虽(虽然)(虽说)

辛(辛劳)(辛苦)

苦(吃苦)(辛苦)

洋(海洋)(大洋)

了(了解)(了却)

2、叫号游戏。(巩固面的生字)

二、听课录音,整体感知。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了季中的哪几样景物?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

生听课录音。

师: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呢?根据生答板书:花儿、蝉儿、枫叶、雪花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一)读准字音

1.跟录音读课。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了。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

2.指名读。师:读得真不错。

3.比赛读。(2小组)

(二)理解儿歌:

1、师:小朋友,你们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春季里,春风吹,

花开草长蝴蝶飞。

麦苗儿多嫩,

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

采了蚕桑又插秧。

早起勤耕作,

归来戴月光。

秋季里,稻场,

谷像黄金粒粒香,

身体虽辛苦,

心里喜洋洋。

冬季里,雪初晴,

新制棉衣暖又轻,

农事了,

大家笑盈盈。

三、巩固拓展,看图编儿歌:

1、师:小朋友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真的懂了。

(1)一季,你最喜欢季节?为?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回答。

(2)读一读,想一想,季节开花?

(3)想想下列词描写的哪个季节?

2、师:小朋友真棒!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这老师学着课的样,编的一首秋季歌。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编一首冬季歌啊?

3、师:一季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来看看图,说说还有景物,好吗?可以说图的,也可以说图没有的。但要求学着课的样子说,你行吗?(生合作完成一首季歌)

4、请你读一读:

5、游戏:拍手歌

、总结:

师:小朋友,一季的景色优美,每个季节又有着特殊的景物。我们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们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能发现周围的美。那你也一定可以和课的作者一样,写出大家喜欢的儿歌的。回

4、二《田家季歌》

学要求】

1.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季、吹”等9个字。

2.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词;正确读写“播种、施肥、插秧”等8个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能读出儿歌的节奏,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

学重点】

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词;正确读写“播种、施肥、插秧”等8个词

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能读出儿歌的节奏,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个农业大国。我国从南到北,种植农作物不一样,一季的农事活动也不一样。关于我们这儿季的农事你又知道有哪些?

学生讨论交流。

2.告诉学生,本介绍江南地方的农事活动。

今天,我们来学习《田家季歌》。

3.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4田家季歌)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出示江南田家季图。图片中,江南的季农民伯伯做农事活动?

学生试说:春天里除草,夏天里采桑,插秧,秋天里收稻谷。)

(板书:除草采桑插秧收稻谷)

小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能读正确吗?

出示:(带拼音)

季施肥辛苦农事忙春风吹归来一

同桌互读词,用心听,他读得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词,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翘舌音“吹”,后鼻音“农、忙、”,前鼻音“”。

出示:(带拼音)

蝴蝶麦苗蚕桑打谷场喜洋洋虽然戴月光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平舌音“桑、虽”,后鼻音“场、洋”。

3.检查课朗读

小朋友们词读得这好,课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4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指名朗读课

①指名读第一节,其他同学端好书,仔细听读对了吗?

大家看这个字“嫩”前鼻音“nèn”,不要读成“nèi”;注意儿化音“桑叶儿”谁来读读?放到句子中你能读正确吗?

还要注意读好长句子“花开/草长/蝴蝶飞”的停顿节奏。

(课件出示5):长句子“花开/草长/蝴蝶飞”读准停顿和节奏,加点的字重读。

②指名读第二节

这里的“勤耕作”能读准吗?出示长句子“采了/蚕桑/又插秧”能读通顺吗?自由练读,指名读。

② 指名读第三节,出示长句子:“谷/像/黄金/粒粒香”自由读,指名读。注意读通顺。(课件出示6):长句子:“谷/像/黄金/粒粒香”。读准停顿和节奏,加点的字重读。

④指名读第节。

这一自然段来看看多音字“了”在这里读“liǎo”“完,结束”的意思,另外,还有一个读音“le”练一练,读给同桌听。

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放到句子中你能读正确吗?

(3)自由读全,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4.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肥辛用田字格课件出示,仔细观察字形结构。“肥”字第五笔横折钩,第八笔竖弯钩。“辛”三横中最长的第二横,最短的第三横。“”字第笔与第五笔不要连在一起写。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师范写“肥辛”,

(板书:肥辛

(3)指导书写“辛、肥、”,重点指导“肥”字第五笔横折钩,第八笔竖弯钩。“辛”三横中最长的第二横,最短的第三横。“”字第笔与第五笔不要连在一起写。《**》

(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5)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

1.小游戏,送词宝宝回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再来读读。这些词宝宝要回家,你能不能帮帮他们?

出示:麦苗采桑农事打谷辛苦

1.农民伯伯一季都在地忙。

2.江南的农民,春天忙着给除草,夏天忙着、插秧,秋天忙着

拿出练习纸,先读一读,想好了再写。

指名读句子,对照答

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真会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季春风吹农事忙辛苦一归来蝴蝶麦苗采桑打谷场虽然喜洋洋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

3.齐读或背诵儿歌。

4.继续学习《识字4》。(板书:识字4)

二。初读儿歌,领悟感知。

1.出示课画面。

师随机简介。这有趣的儿歌,你想好好朗读一下吗?

2.出示课

春季里春风吹,

花开草长蝴蝶飞。

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

采了蚕桑,又插秧。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秋季里,稻场,

谷像黄金粒粒香。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冬季里,雪转晴,

新制棉衣暖又轻。

农事了,大家喜盈盈。

三。精读儿歌,学习个季节的主要农事活动。

1.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探究第一小节:(课件出示12、13图画):春天麦苗儿多嫩,桑叶儿多肥。

(1)春天里庄稼怎样了?(麦苗儿多嫩,桑叶儿多肥。)

(2)想一一下春天江南一带该有农事活动?(除草)(板书:除草)

探究第二小节:

(课件出示夏季农事活动图):采蚕桑、插秧。

(1)夏季里人们都忙着做农事活动?(采蚕桑、插秧)(板书:采蚕桑、插秧)

(2)“早起”的反义词?(晚睡)

(3)夏天里人们很忙碌,用“____”画出相应的词句。

①“又”字说明人们很忙碌,采蚕桑又忙着去插秧,一刻不得闲。

你能不能用“又”写一句话?

讨论交流,全班展示。

②“早起勤耕作”,“戴月光”,也说明人们起早贪黑地干活。

③在夏天里,人们还有农事活动?(割麦子)(板书:割麦子)

师范读,生自由读,指读本节,读出人们的忙碌和辛苦。

探究第三小节:(课件出示秋收图)谷像黄金粒粒香。

(1)秋天到了,庄稼怎样了?

(稻子成熟了,谷子也成熟了。)

(2)找出本节的一个比喻句,找出本体和喻体。

“谷像黄金粒粒香。”这里把谷粒比作黄金。说明谷子的金黄美丽,还说明粮食的珍贵,来之不易。

(3)面对丰收,人们的心里怎样?(高兴)从哪里看出?(心里喜洋洋)

“喜洋洋”ABB式词,这样的词还有哪些?

(乐呵呵、乐哈哈、美滋滋、气呼呼等)

自由读,指读本节,读出人们的丰收的喜悦。

探究第小节:(课件出示冬季图片)新制棉衣暖又轻,大家喜盈盈。

(1)从哪里看出人们生活富足安乐?

(从“新制棉衣暖又轻”,看出人们吃得饱,穿得暖。“大家喜盈盈”看出人们又清闲、满足。)

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读出人们的安乐、闲适。

3.指导朗读全

(1)范读儿歌,注意听老师的气和调。

(2)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老师和同学指点。

(3)男女生赛读,齐读。

、开火车学新词。

1.(课件出示)词:播种施肥插秧耕田采桑除草割麦打谷

2.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读错了,火车火车请停下。修理员来帮着修一下

3.各种方式读。(生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之间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4.通过面的反复朗读,这些字词已经成为我们的老朋友了,识字和认人一样的,见面多了就熟悉了,就成了老朋友了。

五。总结延伸,朗读巩固。

满江红田家时苦乐歌(郑板桥)

麦浪翻飞,又早秧针半吐,

看垄鸣槔滑滑,倾银泼乳。

脱笠雨梳头顶发,耘苗汗滴禾根土。

更养蚕忙杀采桑娘,田家苦。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itc.cn/articles/2474.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