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第1课时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09 23:00:56

雨点儿第1课时教案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

认字和练习朗读是教学的重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认识12个生字,学写方、半两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演示动画《雨》。

2.请学生看动画简单地说一说雨。

(通过观看动画说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对雨的认识水平,并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关于雨的信息。在说话中注意引导学生将雨点儿这个词读正确,化解儿化音的读音难点)

(二)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请学生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

(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结合平时的生活实践感知识文内容。但是,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所以在设计中教师不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而是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交流,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这样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互补,感知由模糊到清晰,由量变到质变。设计还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识字读文

1.认读理解数不清、云彩、飘落。

(1)逐一出示生字数、清,看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4)认读云彩、飘落。

(5)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2.认读理解问、回答。

(1)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句子画出来。

(2)交流,指导朗读,问:你要到哪里去?

(3)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4)辨析:你呢?这句话是不是小雨点儿在回答大雨点儿。理解回答。

(5)读课文找出大雨点儿回答小雨点儿的句子,读一读。

3.认读方。

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字的句子,让学生明确地方这个词中,方字读轻声。

4.把课文读给自己的同桌听。

(事实已经证明,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是优质高效的。这一环节的设计,认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识字、解词、读句、学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凭借课文语言理解词义,并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这种滚动式教学,意在让学生通过多层面的语言实践,理解巩固新学的词句,读通课文。)

(四)读文感悟

1.教师边范读第五自然段,边演示雨过后草长花开的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雨点儿给植物带来的变化。

2.出示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结合动画情景,展开想像,模仿句子说说雨过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

小花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

3.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五自然段。讨论交流: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本段教学中,让学生理解雨声、儿与植物古长间的关系是重点也是难点。设计遵循了学生的思维特声,先让学生欣赏雨过后草长花开的景象,通过具体形象的景观打开学生思维的阀门。再让学生看动画说说雨点儿给草和花带来的变化,教给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方式方法。接着放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句式说说雨点儿还给哪些植物带来了什么变化,让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从不同的渠道理解了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新的认知建立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使教学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五)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全文朗读给好朋友听,再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

拓展阅读

1、人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9单元 总复习 3 乘法和除法

学内容】:110页2题,“练习二十一”4~8题。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以及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运用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

:熟练地计算。

: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整理

1.口算下面各题。

23×4=

230×4=

18×3=

7×50=

54÷3=

540÷3=

60÷30=

250÷50=

师出示卡片,学生口算练习。

乘法和除法算式各选一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2.出示110页2题。

(1)讨论:笔算乘、除法应注意些什么?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再指名说一说。

①计算乘法注意对位和进位。

②计算除法注意试商,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分析这几道题的错误原因。

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

(3)把这几道题在自己练习本上改正过来。

3.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或商。

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4.说一说计算的依据: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5.解决实际问题。

投影出示材“练习二十一”6题。

(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2)小组讨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已知总价和单价,怎样求数量?针对题中所求的问题分别说一说,再计算。

(3)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让学生议一议,说一说。

二、实践应用

材“练习二十一”4、5、7、8题。

(1)组织学生练习。

(2)在小组中交流检查。

(1)学生独立练习。

(2)说一说验算的方法。

(1)不计算,直接写出得数。

(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呢。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汇报解答过程。

三、堂小结

在计算过程中,要根据题目要求,认真仔细地计算,算完后还可以运用估算进行验算。

2、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

一、 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看谁最聪明。

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

2、 和老师一起写“”,你能帮“”找找好朋友吗?

3、 板书:。今天我们就要和小一起作一次有趣的旅行。

二、 初读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 检查自学效果。

(1) 生字卡片(小小火车谁来开)

(2) 词卡(小小老师在哪里)

3、 学生再次读文,思考:你和小落到了哪些地方?(板书: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三、 精读文,观察图画。

1、 你和小最想去哪个地方,就去读那一句话。

2、 交流:

(1) 贴图,看,这就是池塘。

(2) 宝宝轻轻地落下来,它在池塘里干什么呢?(板书:睡觉)

(3) 小为什么一到池塘就睡觉了?

(4) 是啊,平静的池水一动不动,小就是在这样的池塘里睡觉的。不知道它现在的感觉怎么样呢?你有过这样舒服的.感觉吗?

(5) 小睡的好香啊,我们不要吵醒它,轻轻地读好吗?

(1) 贴图,小溪和池塘有什么不同吗?

(2) 宝宝落进小溪里还在舒服地睡觉吗?(板书:散步)

(3) 你散过步吗?了、上来试试,感觉怎么样?

(4) 为什么小来到小溪里就散步了呢?

(5) 是啊,溪水缓缓地流着,小就跟着小溪水一块散步呢,你看它多悠闲自在啊!

(6) 指导朗读。

(1) 贴图,江河与小溪又有什么不同呢?

(2) 宝宝来到江河里,又有什么活动呢?(板书:奔跑)

(3) 奔跑与散步有什么不同吗?

(4) 你能读一读让大家感觉小是在江河里奔跑吗?

(1) 贴图,这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无边无际,小落进大海中,又在忙碌些什么呢?(板书:跳跃)

(2) 你能做一下跳跃的动作吗?

(3) 小为什么会在大海中跳跃呢?

(4) 你能读出这种跳跃的感觉来吗?

3、 小结:今天我们也跟着小作了一次愉快的旅行,你们喜欢这首诗歌吗?喜欢就读好它。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加动作读)

四、 后拓展

1、 师:小朋友们,小小还会落到哪些地方?在那里干些什么呢?

(出示小黑板)

落在伞上,在伞上____________________

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____________________

落在屋顶上,在屋顶上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小不仅活泼可爱,还是人类的好朋友呢,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的大自然才变得如此的万紫千红,请看(出示春景图)

(出示小黑板)

落在果园里,红了____________________

落在树梢上,染绿了____________________

落在田野里,滋润了____________________

落进池塘里,唤醒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们喜欢小吗?小也很喜欢你们,还给你们送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呢?(播放音乐《小小

3、幼园小班游戏优质《传球名》及学反思

小班游戏《传球名》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游戏主题学活动当中,让幼能正确地接球和抛球,熟悉同伴的名字,享受运动肢体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园小班游戏《传球名》含反思吧。

【活动目标】

1、熟悉同伴的名字。

2、能正确地接球和抛球。

3、享受运动肢体的乐趣。

4、培养幼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培养幼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活动准备】

一个皮球;铃鼓伴奏。

【活动过程】

1、让幼熟悉同伴的名字。

坐围成一个大圈圈,做传球游戏。

师:①小朋友,现在我们坐成一个(大圆形),上次我们玩过了一个游戏,叫传东西,这次我们玩传小球,好吗?你们想和小球一起玩游戏吗?(想)

师:说明规则:

a、当老师的铃鼓声响起一个小朋友就把小球传给旁边的小朋友,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传下去。

b、当老师的铃鼓声停止,小球就停止传送,这候拿到小球的小朋友就站起来说出自己的名字:我的名字叫××。

(一遍游戏:主要看幼对游戏的熟悉度)

②改变规则:还是跟之前一样当老师的铃鼓声响起一个小朋友就把小球传给旁边的小朋友,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传下去。但是当老师的铃鼓声停止,这候拿到小球的小朋友不说自己的名字,而是要说出旁边小朋友的名字:我旁边小朋友的名字叫××。

(当幼说不出名字师可引导幼说出来,然后跟着老师一起讲,反复多做几次,让幼熟悉同伴的名字。)

③两位师先示范给幼看,边说游戏规则边做传小球游戏。

游戏规则:幼A抛球给幼B喊其名字,幼B去接球(在抛球的候,导幼怎么抛怎么接才是对的)保证幼的安全。

自己动手、动脚操作,体验传球游戏带来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等幼玩法熟练后,可以改变游戏的方式,把抛球改为给球、滚球,增加游戏传球的速度或者增加球的个数。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还是得老师的不断提醒,幼现在都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就是回答的候声音比较轻)一个游戏还算顺利。到了二个游戏,很多幼还不能说出旁边小朋友的名字,需要其他小朋友或者老师的提醒。在玩抛球,大部分幼还不会抛,也接不住,在玩的候显得很乱。我应该把游戏规则多强调几遍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多让幼接触皮球,多运动运动,以便更好地掌握。

本文扩展阅读:球类比赛将接到的球传给本方队员。一般用于团队运动和球类运动。

点击查看更多雨点儿第1课时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itc.cn/articles/475.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