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水龙吟》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5-08-31 12:15:04

辛弃疾《水龙吟》读后感

辛弃疾是我最崇拜的伟人,他于公元1140年5月18日生,公元1207年10月3日逝世,他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字号“稼轩居士”。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家。

我最欣赏稼轩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整首词抒发了辛弃疾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特别是最后一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更使人感受到《水仓吟·登建康赏心亭》整首词荡气回肠。但是整首词还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他的代表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那么的豪放。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当然,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辛弃疾的爱国之情。辛弃疾22岁就拉起千人队伍、率万人南下归宋,当时他还是个英雄少年,却如此血气方刚,欲为朝廷通杀贼寇,收复失地这又是何等的豪壮呀!

但是,世上的事并非都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刻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再也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中凛然的杀气和磅礴之势。我们要永远记住,热爱祖国是每个中国人必备的品格,我们现在唯一要做到的是认真、努力地学习,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唯一性和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威武高大,从小苦练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蹂躏,二十二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有一次军中出现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提剑单人独马追了两天,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光复大业,他说服义军首领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料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判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那时候他还是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只想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失去了利剑,就只剩下了一只羊毫毛笔,他再也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了,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它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在历史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重读他的作品,扔感到一种凛然和磅礴之势。比如著名的《破阵子》。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

除了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曹植作为统率,大军还未出发他自己就先烂醉如泥,李白虽号称在闹市中有*的胆量,也只是动动嘴皮子或如谢安那样玩玩

花花肠子,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都是

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上滚过来的经历呢?正如北宋的范仲淹据说曾经让西夏人闻风丧胆,不过据目前的资料来看,似乎也没有身先士卒,浴血疆场的记录。“剑指三秦”“西风塞马”“投鞭飞渡”,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也是不可多得帅才,他在《九议》书中主张编练特种部队,重视谍报和情报认为是部队的耳目,胜负的关键,他的兵学的思想不在戚继光之下。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只能热泪横流。

他在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写了一首《水龙吟》。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

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了他*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尽职而招灾。但是朝廷怕他也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四十年,有近二十年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二十多年间有又三十七次被调动。每到一处他都特别认真,激情工作时刻摆出一副要冲向前线的样子,他这种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著北伐的热情,使他难以在畏缩圆滑,嫉贤妒能,只求偏安的南宋*上立足。

“过则成灾”终于惹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犯上皇帝对他时用时弃。危难时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在词中到处用典,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这首词是词人在建康任职期间所作,此时词人正值年轻时期(约在30岁左右)。词人从金兵占领区的北方“突骑渡江”,投奔南宋,志在抗金报国,却不受重用,反遭猜忌排斥,那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全倾注于词中。上片写景,高远寥阔。南楚碧天千里辽阔,一派凄清的秋色,长江水随着碧天远去,秋色无边无际。景中寓情,沉郁悲壮。极目远眺远处的山峰,不禁触发起诗人一股浓烈的乡关之思和家国之愁,山河之美引起愁怀的原因:它已沦陷异族了。“落日”六句意境悲凉,似心平气和却壮怀激烈、悲愤填膺。落日斜挂楼头,离群孤雁悲啼声里,江南游子悲愤压抑,看着吴钩宝剑把玩不已,拍遍了九曲栏杆,没有人领会词人登楼远眺的心意。下片由写景抒情转到言志与悲叹。接连用了三个典故:引季鹰的故事,表明自己早已以身许国:引许汜故事,表明自己不屑为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风雨飘摇;“树犹如此”是桓温北伐路上对时光飞逝之叹,作者亦引以表达自己功业未建年华虚度的感慨。结尾收到英雄襟抱,无人抚慰。与上片煞拍呼应。词中以佳人发饰寓山河之恨,以美人衬映英雄,以历史典故写抱负,委婉跌宕,极沉郁悲慨之致

拓展阅读

1、三国演义浒传

浒传》时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它运用纯粹的白话,达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对代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浒传》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一百二十回的《浒传》是由层次分明而又统一连贯的前、中、三大段落组成。作者首先写了林冲、晁盖、武松、鲁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种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各路英雄逐渐聚集,梁山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浒传》充满了官逼民反的悲壮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通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社会具有普遍意义。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戬等一群祸国殃民的*;在**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写成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浒传》的语言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充满生活气息。无论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其语言或细腻,或简洁,或夸张,或明快,都显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浒传》是运用日常口语达到炉火纯青艺术境界的典范。

浒传》不仅是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而且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光辉典范。它以辉煌的艺术成就彪炳文学史册。

浙江杭州萧山区益农镇第二小学五年级:许鑫城

2、高二年级作文 浒传

很早就听说《浒传》非常好看,张老师也觉得适宜我们初一学生课外阅,我便央求妈妈买。正好妈妈的一位朋友家有,便送给了我。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总算把《浒》的上册啃完了。

令我最佩服的就是作者在描写两方交战时的高超技巧。就拿杨志和索超在大名府的那场比武来说吧。不谈两人的盔甲武器,也不谈双方打斗的场面,单是两人的马,作者就写得活灵活现。索超的马“色按庚,仿佛南山白额虎;毛堆腻粉,如同北海玉麒麟。”而杨志的马“骏分火焰,尾摆朝霞,浑身乱扫胭脂,两耳对攒红叶。”作者观察细致入微,虽然在这里只用了比喻的手法,但在描写杨志的马时却用了四种不同的物来比喻马全身不同的红,使人觉得可信、真实,足可见作者技巧的巧妙。

除了看,当然也要思考,我思来想去,就是一个问题不大清楚,那就是何为好汉?一个人的好与坏是由法律、真理来判断的,那书中所谓的好汉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呢?武松,他为兄报仇,杀了嫂嫂与*,那是兄弟情深,也就算了。可他血溅鸳鸯楼,把气撒到了别人身上,连在张都监家看马的也被他莫名奇妙地杀了。这看马的老头与武松无怨无仇,连面都没见几回,有什么理由杀他?就因为他帮张都监看马?武松见孔亮喝酒吃鸡,自己只有熟菜,便打跑他,自己霸占了,这也能称作好汉?

想着想着,倒也想出了几分道理。以前,人们把“义”看得特别重,史进不就看在朱武和杨春重义气上,放了陈达吗?如今,做事都得依法律,如果也学他们一样,反而会害了别人。因此,时代变了,人的观念变了,我们只能用欣赏的角度去看这本书,万万不可把它当成教科书。

浒传》是一部产生于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前一个部分主要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领袖的队伍,他们一共聚集了一百零八个好汉,一起替天行道、反抗贪官污吏、反抗压迫、扶助弱民,跟地主恶霸、贪官污吏*,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的故事,但这支队伍最接受朝廷招安,被派遣去镇压另一支农民起义队伍,结果两败俱伤,最大的`胜利者反而是朝廷。形象地反映历史上的一场农民起义的从头到尾的全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让人们进行深入地思考,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对这些英雄好汉的敬仰,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

3、三国演义浒传

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用的是,生动形象。

梁山好汉们全是英雄豪杰,小说讲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表现“官逼民反”。好汉们都有自己酸史被逼上梁山泊。

在梁山泊中,梁山好汉们肝胆相照,哥弟称呼,不分高低。《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泊好汉有108将,再加上其他陪衬人物,有几百多人。这些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尤以林冲、鲁智深、武松、吴用、李逵、宋江等人最具神采。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时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再如林冲和武松,同事小说浓墨重彩刻画之人,也都武义高强,有勇有谋,但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实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的,是上层人物被迫*的典型,武松是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因此,从为兄报仇开始。武松都杀*醉打蒋门神大脑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腥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在这本书里面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最让我难忘:

在蜈蚣岭杀了王道人。救了张太公家女儿,来到白虎山孔太公庄上,为讨酒肉,打了孔亮。跌进溪里,醉中被孔明孔高捉拿,却被在此庄上居住的宋江搭救。武松表示要去二山落草,“异日不死,受了招安。”宋江鼓励他归顺朝廷青史留名。

宋江夜来清风山,与燕顺、王矮虎、郑天寿相会。王矮虎,劫一妇人到自己房中,宋江问明是花荣同僚刘高的妻子,便跪拜在地,要王英放她回去,并许下日与王英娶一个妻子的诺言。

浒传》从九纹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大破连环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的众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却用自己优秀的文笔将如此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却丝毫没有拖沓之,而且一环套一环,使者不由得继续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

4、三国演义浒传

闲来无事,在家里的书柜里翻到了小说《浒传》,厚厚的一本。小时候就看过电视剧,如今又了一遍原著。完之慨良多。

要论“逼上梁山”,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林冲。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他的妻子长得漂亮,所以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高俅为了让儿子得逞,让陆谦设计陷害,使其宝刀误入白虎堂,最发配沧州。途中险遭毒害,幸得鲁智深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先去看守天王庙,在草料场又遭陆谦放火。林冲发现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真可谓是逼上梁山。说到“逼上梁山”,像林冲、鲁智深、武松、杨志、宋江等,都是走投无路才上的梁山。但有些人,却是被骗上梁上的,像秦明,为逼他入伙,王英竟然假扮他去杀无辜百姓,手段着实卑劣;还有徐宁,人家本来好好的,就为了破连环马,就让时迁去偷人家的保甲;还有朱仝,就因为雷横想人家,就让李逵活生生把一个小孩弄死;最冤的是卢俊义,人家好好的员外,硬是写了一首反诗,逼其上梁上。梁上期为了招安,也招了许多降将。

不得不说的是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氏三雄,外加一个白日鼠白胜。八个好汉,其实白胜不能算是好汉,用计策截了那杨智押韵的生辰纲。我们知道,这生辰纲是带血的不义之财,截之是为义举。但他们截了生辰纲之,把钱分给穷人了吗?没有,七个人分了。白胜还那它去赌钱,结果被官府抓了,供出了兄弟七人。还在宋江及时报信,救了兄弟七人,才有了来的梁山聚义。如果他们截生辰钢是分给穷人,那么黄泥岗上用**的行为也不算什么卑鄙的手段。但是,他们自己分了,再想想黄泥纲上的行径,着实有些强盗的意味在里面,不像是好汉所为。

说道宋江,他本是山东郓城押司,只因平时仗义疏财,江湖人称及时雨有名呼保义。晁盖等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告知。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江,宋江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胁,宋江怒杀阎婆惜。自己投往江州坐牢城。在江州,结识了戴宗、李逵等好汉。一日闲来无事,在浔阳楼提了反诗,又被投机的黄文炳看到,告发了他。被蔡九知府下令处斩。幸得李逵、王英等好汉相救,才得以保命。晁盖死,坐上了山寨之主。来,他带领大家接受招安,许多兄弟战死沙场。回朝受封,却依然受奸臣谄妒,设计陷害,中毒身亡。但最终得以洗脱了贼寇的罪名。 许多浒的人都喜欢数落宋江的不是,其实对于招安,宋江也是处于两难的境地。倘若不接受朝廷招安,又有何种选择?和朝廷对着干?起义?推翻大宋?许多人看浒的时候都希望宋江他们能够一直和朝廷打下去,甚至推翻大宋。祝家庄、曾头市、东平府等战役,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如果真的拉开阵势和朝廷正面开战,即使一开始能赢几次,但到最还是会被拖死,还要背上贼寇的罪名。其实宋江也是为了兄弟们早想,在那个年代,不就是忠义二字吗?再者,《浒传》只是一部小说,小说大部分是虚构的,如果结尾写成梁山打败了朝廷,宋江当了皇帝。那么,者是乐意了,但就反应不出*社会的黑暗和农民起义的悲剧了。那么浒传也就不会是四大名著之一了。

现在的社会不再是过去那个*衰落的*王朝,而是科技文化蓬勃发展的新社会,我们身为祖国的新一代,应该肩负起未来的重任,为理想勇敢前进。而书中的梁山好汉的英雄和团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成为我们积极向上的动力。

5、《似流年》作文600字初三作文

时间是什么?一直有这样一个问题在我的脑海里流荡着而自从了“似流年”我明白了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未来。

是啊!滴搭的一秒可能是我们可以忽略的,人的一生可能有许多的一秒、一分、一时、一月、一日、一年……而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是啊花谢了有在开的时候,燕子飞起了有在来的时候,可时间流逝了却永远不能挽回!

记得那首诗吗?逍遥今日,且待明日。可是天运无限、人寿有限。也像文中说的确良:时间是一片诚实的土地,当你回首瞻望,留下是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是荒无不毛的旷野?

在家里,我敢保证百分之八十的同学们学习是边玩边写的!我们是为谁学的?老师?家长?都不是,是我们自己!现在我们有父母,让他们为我们承担生活。可是,同学们,大家想一想,将来,父母不在了,我们可能才会悔自己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习,这又应了一句老话:“莫等闲,白了上年头空悲切!”

“现宵生活中,有的人沉浸在回忆中,他们依赖昨天。”是啊,快乐的浏河二日游早以离我们远去,同学们可能到现在还忘不了惊险的荡索过桥,忘不了晚上独自睡觉的恐惧……同学们,可这些早以过去,但仍有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话题是这些,我们把回忆过去的时问用来多书,不是很好吗?

人的生要过得充时,首先要掌握好时间,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家鲁迅先生的一生不仅只有55个春秋?可他留给我们640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同学们,640万字对我们来说一定是个天文数字,可他却做到了。因为他善于在繁忙当中挤出时间。如果大家也和他一样,中国的文学家一定会更多!

同学们,让我们启盼明天吧!因为你抓住今天你才无愧于昨天,才会自信地面对明天!

点击查看更多辛弃疾《水龙吟》读后感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61519.html

热门阅读

  1. 滥竽充数小学生读后感
  2. 关于三字经的读后感800字
  3. 结婚周年祝福语参考
  4. 经典喜庆的国庆节祝福短信
  5. 2015三八妇女节英文祝福语大全
  6. 圣诞节经典祝福短信
  7. 《连加》的教学设计
  8. 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教学设计
  9. 克服职业倦怠心得体会
  10.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祝福语
  11. 元旦祝福语大全
  12. 长征故事:四位亲人冤死在“肃反”枪口下
  13. 幼儿园健康《繁忙的马路》优秀教案
  14. 七年级我的三八感恩作文
  15. 《gun and rose》的经典语句有哪些
  16. 有关六岁幼儿的睡前故事有哪些
  17. 2016年语文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18. 2015公司年会搞笑小品剧本:超级招聘
  19. 201年2情人节祝福语精品
  20. 《海底世界》的优秀教案设计
  21.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及寓意
  22.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教案
  23. 过雪山牺牲的战友被冻成了“石头”长征故事
  24. 《心情变变变》大班健康教案
  25. 国庆节祝福摘抄
  26. 201年新年迎新春祝福语大全
  27. 3月5日惊蛰祝福语养生贴士
  28. 201最新植树节祝福语精选
  29. 股东投资协议书范文
  30. 郭德纲经典搞笑相声剧本
  31. 二年级的植树节作文
  32. 版面设计小学美术教案
  33. 情感散文:调整情绪培养生活情感
  34. 《一剪梅》李清照鉴赏
  35. 学校三品三德的总结
  36. 不合时宜高中随笔
  37. 感恩的专题手抄报资料
  38. 企业短信祝福语精选
  39. 苏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备课教案
  40. 学生会一分半钟的自我介绍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