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有人将闲云装进行囊,有人将故事背负肩上。他们都在寻找那个属于心灵的原乡,可匆忙之间,又忘了来路,不知归程。下面就是思乡之情的古诗句,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01、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
0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03.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
0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05.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
0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0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0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09.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
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
1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12.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1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14.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徐淑
15.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萧子显
1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17.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
18.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晏殊
19.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
20.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
21.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韦庄
2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
2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
24.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张先
25.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26.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周邦彦
27.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
28.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
29.马上离魂衣上泪,真自个、供憔悴.——程垓
30.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
31.今夜雨,定应化作相思树.——刘基
32.离人无语消魂,细雨斜风掩门.——杨慎
33.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
34.因思人事苦索绕,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柳永
35.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36.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苏轼
37.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
3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39.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3、《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4、《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5、《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7、《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8、《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0、《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1、《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拓展阅读
1、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词
阴雨
唐代: 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唐代: 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谪岭南道中作
唐代: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南乡子·烟漠漠
五代: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无题
唐代: 李商隐
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
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
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浪淘沙·秋
明代: 朱栴
塞下景荒凉,淡薄秋光,金风淅淅透衣裳。读罢安仁《秋兴赋》,憀栗悲伤。
廿载住边疆,两鬓成霜,天边鸿雁又南翔。借问夏城屯戍客,是否思乡?
2、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词
篇一:《望月怀远》
张九龄(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篇二:《题大萸岭北驿》
宋之问(唐)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
篇三:《阴雨》
白居易(唐)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篇四:《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篇五:《落叶》
孔绍安(唐)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忆故林。
篇六:《太原早秋》
李白(唐)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3、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词
1、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杜牧《旅宿》
2、壮年听雨客舟中。——蒋捷《虞美人·听雨》
3、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刘昶《断句》
4、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杜甫《客夜》
5、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白居易《阴雨》
6、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李白《关山月》
7、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贾岛《题诗后》
8、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
9、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10、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戎昱《桂州腊夜》
11、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12、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3、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14、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姚合《庄居野行》
15、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周邦彦《六丑·落花》
16、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17、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梅尧臣《苏幕遮·草》
1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9、却恐它乡胜故乡。——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20、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21、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22、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春景》
23、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杜荀鹤《送人游吴》
24、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春雁》
25、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26、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王恭《春雁》
27、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杜甫《宿府》
28、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29、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30、回首乡关归路难。——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4、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词
1、《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2、《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3、《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7、《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0、《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11、《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12、《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62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