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大全四字成语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8-20 10:45:36

寓言故事大全四字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东吴都督陆逊有一子,名叫陆抗,深通战略,腹有良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领。由于他才能出众,二十岁时就担任建武校尉之职,统辖五千人马。孙皓成为东吴国君后,封陆抗为镇军大将军,让他严防晋军的进攻。

当时东吴**非常*,孙皓残暴骄奢,好色无度,滥用酷刑,杀了很多无辜的百姓。陆抗多次上书,劝告孙皓爱护百姓,加紧训练军队,把精力用在治国、治军方面。但孙皓把他的意见当做老生常谈,依旧吃喝玩乐,不管国家大事。

公元272年,陆抗领了旨意,统率人马讨伐叛将步阐,在边境和晋军对峙。陆抗知道吴国的力量不行,就与晋军互通使者,不主动出击。孙皓听说后,非常生气,派人责问陆抗为什么吃着国家的俸禄却不打仗。

陆抗给孙皓上了一道奏疏,劝告他说:“现在朝廷在发展农业生产、整顿*方面没有积极行动,反而想让诸位将领在沙场上立战功,杀敌将。这样一来,我国就会用尽全部兵力,整天打仗,致使耗费的资财数以万计,士兵极其疲劳。敌人的力量没有受到损失,而我们自己倒像是得了一场重病。”

陆抗还指出,目前晋国势力很强,吴国势力弱小。要想战胜大国,就必须停止用兵,增强国家实力,等到天下有变再主动出击。

孙皓看罢陆抗的奏疏,并不赞成,而且觉得陆抗这个人不聪明,难以统兵。后来,由于东吴的统治过于严酷,终于被晋国所灭。人民恨透了东吴**,所以尽管东吴国破,也不同情孙皓。

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再观察周围,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车辙里,无力自拔,眼看快要干*。请求路人给点水,救救性命。”

监河侯听了庄周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鲫鱼。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冷地说:“我说可以,等我到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家去罢!”

监河侯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

“是哇,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解困,你说的所谓引水全是空话大话,不等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

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人们的常识。这篇寓言揭露了监河侯假大方,真吝啬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之人的惯用伎俩。老实人的态度是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有一个读书人出外游历。这天,他来到一个地方,看到一群儿童在拾柴禾。于是读书人把那些小孩子叫到跟前来,对他们说:“你们在拾柴的时候,谁先看到柴禾就先喊一声,这柴禾就归谁,后见到的人就不要去争夺了。你们能做得到吗?”

几个儿童都回答说:“我们做得到!”说着就都走开了,互相之间说说笑笑,非常友好,大家都显得很轻松、高兴。

这些孩子走着走着,忽然看到路边横着一些柴草,其中一个就先喊了一声:“看!那边有柴禾!”接着他便向那柴草跑了过去。可是,这些孩子忘了自己刚才许下的诺言,其余几个孩子也跟着朝那有柴草的地方跑去,结果争抢起来,继而互相之间打起架来,有的还使上了鞭子和棍棒,有几个*得鼻青脸肿,牙都打出血了。

那个读书人惊恐地看到了这情景,他急切地往回走去。他失望地叹道:“儿童为了这一点柴草都会如此争抢,何况天下人呢!天底下比小草大的利益实在太多了。人们在一般情况下,好像还能和睦相处,可是一旦见到有利可图的事,就露出自私的本相,相互争抢打斗,怎能不受伤呢?”

可见有些人平常好像能和睦共事,而一旦利益当前,便一改往日的和善谦恭,反目相争,实在是要不得啊。

晏子辞世已经17年了。

有一天,齐景公宴请各位大臣。酒席上,君臣举杯助兴,高谈阔论,直到下午才散。酒后,君臣余兴未尽,大家提出一起射箭比武。轮到齐景公,他举起弓箭,可是一支箭也没射中靶子,然而大臣们却在那里大声喝彩道:“好箭!好箭!”

景公听了,很不高兴,他沉下脸来,把手中的弓箭重重摔在地上,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正巧,弦章从外面回来,见此情景,连忙走到景公身旁。景公伤感地对弦章说:“弦章啊,我真是想念晏子啊。晏子*已经17年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当面指出我的过失。刚才我射箭,明明没有射中,可他们却异口同声一个劲地喝彩,真让我难过呀!”

弦章听了,深有感触。他回答景公说:“这就是大臣们的不贤啊。论智慧,他们不能发现您的过失;谈勇气,他们不敢向您提意见,唯恐冒犯了您。不过呢,话又说回来了,我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就是‘上行下效’。不是吗?国君喜欢穿什么衣服,臣子就学着穿什么衣服;国君喜欢吃什么东西,臣子也学着吃什么东西。有一种叫尺蠖(huo)的小虫子,吃了黄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变成黄色;吃了蓝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又变成蓝色。刚才您说,17年来没有人再指出过您的过失,这是否是因为晏子去世后,您就不再喜欢听人家批评您,而只喜欢听奉承话所造成的呢?”

一席话说得齐景公心里亮堂了,他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说:“太好了,今天这一番话,教我豁然开朗。这是你做了先生,我做了学生了。”

看来,只有真心愿意接受批评,才会经常听到别人对你的批评、建议;如果总是听到别人恭维自己,那恐怕原因就在自己身上。弦章的话是有道理的。

管仲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治国贤才,齐桓公不避前嫌重用管仲,把齐国治理得强盛起来,管仲还辅佐齐桓公成就了一代霸业。这一切,使得齐桓公十分关注有才干的人,他深知人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国君来说是多么重要。他想,光有一个管仲还不行,还需要有更多的像管仲这样的人才行。于是齐桓公决心,他命人在宫廷外面燃起火炬,照得宫廷内外一片红红火火,一方面造成声势,一方面也便于日夜接待前来晋见的八方英才。然而,火炬燃了整整一年,人们经过这里时,除了发些议论或看看热闹外,并无人进宫求见。大臣们只是面面相觑,也不知是什么原因。

有一天,竟然来了一个乡下人在宫门口请求进去见齐桓公。

门官问乡下人:“你有何才干求见大王?”

乡下人回答说:“我能熟练地背诵算术口诀,我希望大王接见我。”

门官报告了齐桓公。齐桓公觉得十分好笑,背诵算术口诀算什么才能?于是让门官回复乡下人说:“念算术口诀的才能太浅陋了,怎么可以接受国君的召见呢?回去吧。”

乡下人不卑不亢地说:“听人们说,这里的火炬燃烧了整整一年了,却一直没有人前来求见,我想,这是因为大王雄才大略名扬天下,各地贤才敬重大王希望为大王出力,又深恐自己的才干远不及大王而不被接纳,因此不敢前来求见。今天我以念算术口诀的才能来求见大王,我这点本事的确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大王能对我以礼相待,天下人知道了大王真心求才、礼贤下士的一片诚意,何愁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能人不来呢?泰山就是因为不排斥一石一土,才有它的高大;江海也因为不拒绝涓涓细流、广纳百川,才有它的深邃。古代那些圣明的君王,也要经常去向农夫樵夫请教,集思广益,才会使自己更加英明起来啊!”

齐桓公听了乡下人的这一番话,被深深打动,认为乡下人说得太有道理了,于是马上以隆重的礼节接见了他。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各地贤才纷纷前来,络绎不绝。齐桓公大为高兴。

一个统治者若真心求贤,就必须有诚意、礼贤下士,以宽广*怀接纳人才。

拓展阅读

1、2021读后感600

我家里有很多书,我最喜欢的书是《》,这本书里讲了很多,每个很简短,但道理很深,也让我学了不少知识。

书中我最喜欢的是“闻鸡起舞”,讲的是,东晋有个叫祖逖的人,他小时候不爱读书,爱贪玩,长后觉得自己没学问,不能报效自己的祖国,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想为国家做贡献。他有一个好朋友叫刘琨,他们俩感情深厚,经常吃睡在一起,他们还有着共同的'远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都想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有一天半夜里,祖逖在梦中突然听到公鸡的叫声,于是用脚把刘琨踢醒,问他:“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要不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吧?”刘琨听了之后也同意了。于是以后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一年又一年,从不间断。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为文武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后来他们两个人都了将军,实现了他们报效国家的愿望。

通过这个,我深刻体会到,做任何情都要坚持不懈,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要半途而废,说到做到,一定会为一个有用的人。

2、2021读后感600

我非常喜欢读书,暑假里我又拿出新买的《》这本书津津有味的了起来。

高尔基说过:读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一扇知识的窗。这本书里面的深深的吸引着我,有的惊心动魄,有的感人心肺,还有的回味无穷。

“纸上谈兵”这个对我的启发意义很,我知道了做不能夸夸其谈,还要有实战经验。我们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记得再清楚,不会用一样白费功夫。做都要以多练为主,熟能生巧,吸取“纸上谈兵”的失败经验。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里面的每一个都是对我们的教诲。有些我们从小就知道,但还是明知犯,是家长提醒的不够吗?是老师教育的不够吗?其实都不是,这些错误的频频出现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不严格要求自己造的。我们还会记得一些教训,本能的去改正,这对我们是有益无害的。

》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数不尽的精神财富,他像一条江河源源不断的流入我们真实的海洋中。

3、带秋及解释摘抄

带有秋共有92个,具体情况如下。

一、“秋”在第一位置的有30个:

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秋风扫落叶秋天的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衰败的物扫除光。

秋风团扇秋风起后,扇子就用不到了。旧时比喻不再受男子宠爱的女子。

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秋毫之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秋扇见捐见:被;捐:弃。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旧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秋水伊人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秋荼密网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秋色平分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秋波盈盈形容眼神饱含感情。

秋风落叶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秋风扫叶比喻威力、气势猛。

秋风纨扇秋日凉风至,扇子遂弃置不用。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秋高马肥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秋高气和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秋高气肃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秋毫不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秋毫见捐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早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秋毫勿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同“秋毫无犯”。

秋豪之末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同“秋毫之末”。

秋后算账本指秋收后结算账目。比喻待到后再对反对自己的一方行清算处理。

秋实春华比喻德行和才华。

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活动。

秋收冬藏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

秋水盈盈形容眼神饱含感情。同“秋波盈盈”。

秋行夏令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指不合时令。

秋月寒江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纯明净。

二、“秋”在第二位置的有9个:

春秋笔法指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

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千秋万代一千年,一万代。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

千秋万岁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

望秋先零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千秋人物指名垂后世的人物。

千秋万古犹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

千秋万世①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②婉帝王之死。

三、“秋”在第三位置的有29个:

暗送秋波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冰壶秋月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果。

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春露秋霜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谈。

春蚓秋蛇比喻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洞察秋毫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物都...

华屋秋墟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利析秋毫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处。

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社燕秋鸿燕子和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望穿秋水秋水:比喻人的眼睛。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

冰壸秋月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果。

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春蛇秋蚓比喻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华星秋月如秋月那样清澈明朗,像星星那样闪闪发光。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出色。

兼葭秋水比喻思慕的人。兼,同“蒹”。

琨玉秋霜比喻坚贞劲烈的品质。

临去秋波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临走时的回眸一盼。形容别情依依。

凛若秋霜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同“凛若冰霜”。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处。

微察秋毫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

盈盈秋水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秋”在第位置的有24个:

百岁千秋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

独有千秋独具流传久远的价值;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可以流传千古。

之秋多:多变乱多患难;秋:指某个时期。指多多患难的时期。

之秋多变多;秋:时期。变很多的时期。

各有千秋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疾风扫秋叶比喻力量强、行动迅速,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

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落叶知秋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皮里春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论。

皮里阳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论。

万古千秋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

叶落知秋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物的发展趋向。

一日三秋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月旦春秋比喻评论人物的好坏。

富于春秋指年少,年轻。

万代千秋指经历年代极久远。亦作“万古千秋”、“万载千秋”。

万岁千秋犹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亦作“千秋万岁”。

万载千秋指经历年代极久远。同“万代千秋”。

霜气横秋霜:秋霜。气:志气。比喻志气凛然,像秋霜一样严峻。

遗臭千秋死后恶名流传,永远受人唾骂。同“遗臭万载”。

一叶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同“一叶知秋”。

千秋指文警辟,足垂久远。

之秋指战争或多的年头。

4、2021读后感600

自从上小学我就接触各种各样的有趣的课文、经典的古诗、意深长的。可最感兴趣的还是是民间口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吟诵着人生的喜怒哀乐。用浅显的句表达出深刻的道理,让我既能感受到读的乐趣,又能懂得做人做的正确方式。

比如“掩耳盗铃”讲的是一个人想偷铃铛,又怕别人发现,于是就把自己的耳朵捂上,以为别人也像自己一样听不到铃声,最后被抓住的。这个告诉我们明明有些掩盖不了的情还非要想法子掩盖,是个很愚蠢的行为。

还有“守株待兔”讲的是一个农夫在田里干活的时候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木桩上,他捡回家美餐了一顿。第二天,农夫就不干活了,守在木桩旁边等着兔子撞上来。第三天他继续等,这样一天天过去,不但没等到兔子,田地也荒了。这个告诉我们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不劳而获,而要踏踏实实地付出努力才会有收获。

这样的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很多,望梅止渴、自相矛盾、杯弓蛇影、刻舟求剑等等,举不胜举,就像国学宝库中取之不尽的宝贝,总能给我惊喜。

我们看不仅要知道的意思,懂得蕴含的道理,还要能在生活中运用,让我们表达更准确、简练。比如有朋友犯了错误,感到沮丧的时候,我可以安慰他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还可以跟同学之间相互告诫:“在学习上,我们不能守株待兔,而要勤勤恳恳,才能学到扎实的知识。”我想,这样乐读,用心学习,才能真正传承、体现我们中华文明古国几千年凝结国学智慧和魅力。

点击查看更多寓言故事大全四字成语故事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57523.html

热门阅读

  1. 父亲的箴言美文
  2. 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小学生500字作文
  3. 成语故事《覆水难收》
  4. 关于梅花的古诗句合集
  5. 观书有感古诗
  6. 桥长中学环保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7. 关于春天的古诗和画的手抄报
  8. 《看电视》教学设计范文
  9. 关于汽车生产实习报告范文
  10. 儿童三字经故事
  11. 这个五一我很充实作文
  12. 赵本山搞笑小品剧本:回家
  13. 回忆已流逝的个性签名50个
  14. 不可思议成语造句
  15.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句出处
  16. 小学英语的教学工作计划模板
  17. 内心独白经典句子21句
  18. 三字经 小故事
  19. 历史教学反思范文450字
  20.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
  21. 中国寓言故事精选
  22. 2018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模板
  23. 有关秋的诗句
  24. 201元旦祝福语
  25. 关于社会热点调侃的签名
  26. 平安夜圣诞节祝福语
  27. 我心中的年味初二作文
  28. 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29.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的全文及翻译
  30. 《弟子规》观后感范文
  31. 什么事都靠自己的名言
  32. 歌颂雷锋的经典诗歌
  33. 夜自微凉梦自远扬随笔
  34. 幼儿园中班学期总结范文
  35. 吃年夜饭小学生作文
  36. 《忆白石老人》的读后感
  37. 高分作文四点实用重要经验的托福技巧心得
  38.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论文
  39. 上海市产品生产销售合同模板
  40. 袁宏道《徐文长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