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反思范文450字

发布时间: 2025-07-10 10:04:59

历史教学反思范文450字

学生基础相对较弱,初三历史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同学虽然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两级分化较严重。因此,在上课时经常会顾此失彼。今后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记得一位优秀的老师曾说过:“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听课也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听课的主要对象是我们组的优秀老师的课,同时也听其他老师的课。本学期,我听完课之后,把教师们上课时讲到的记在听课记录上,然后对我自己的备课教案进行修改,将他们很多优点和长处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当中去。

因为历史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优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

拓展阅读

1、幼儿园大班数优秀案《数找朋友》及1

大班优秀数案《数宝宝找邻居》含适用于大班的数主题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能够找出10以内数的相邻数,让幼儿感知相邻数,知道找10以内数的相邻数的方法,培养幼儿对数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优秀数《数宝宝找邻居》含案吧。

设计意图: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我们应"引导幼儿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感受科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对科的兴趣"。在本节活动中,我通过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了解"邻居",通过邻居引出相邻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用数维理解10以内数的相邻数,发展幼儿维能力。并鼓励幼儿参与活动,用游戏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探索结果,通过活动发展幼儿逻辑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相邻数,知道找10以内数的相邻数的方法。

2.通过游戏活动能够找出10以内数的相邻数

3.培养幼儿对数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了解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具准备:1-10的数卡片、PPT课件。

2.具准备:装有1-10的数卡片的纸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美丽的森林王国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城里有一座漂亮的城堡,住着三个动物好朋友,你们猜一猜,它们会是谁呢?

2.(播放PPT)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到底是谁呢?

3.小朋友都知道它们是谁(小狗、小兔子和小猴子)也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找出你们自己的邻居是谁?

二、认识相邻数。

1.通过找小动物、小朋友的邻居,潜移默化尝试找"数宝宝"的邻居。(出示PPT数宝宝)

2.举例:找3、7的"邻居"。

通过举例让幼儿知道一个数的相邻数就是比它小1和大1的数。

三、做游戏找"邻居"

1.游戏一:摸*找"邻居"其中一名幼儿在一个装有2-9的数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卡片,并大声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用不同方式继续找相邻数。

2.游戏二:填表格找"邻居"发给每位幼儿一张表册,请写出中间数的"邻居"。

四、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帮数宝宝找到了邻居,知道了什么是相邻数(就是比它大1和比它小1的数就是它的相邻数)。数宝宝们非常开心,小朋友们开心吗?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回家后考考自己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知道相邻数吗?小朋友们再见!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习积极性,幼儿习兴趣浓厚。通过观察幼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扩展阅读:邻居,指家或住处与另一人的家或住处靠近或邻近的人;住在隔壁另外一家的或附近的人。

2、幼儿园大班数优秀案《数找朋友》及1

《中班数案《数口袋找朋友》含》这是优秀的中班数章,希望可以对您的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数案《数口袋找朋友》含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7以内数量的认识,能按数匹配实物并比较数量的多少。

2.能仔细地观察和寻找实物卡。

3.发展幼儿逻辑维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道理。

活动准备:

1.具:1~7的数大口袋(口袋既可以用粉笔画在黑板上,也可以用纸剪个空心口袋贴在磁板上,并在袋口写上1~7的数),大展示板(磁性),磁铁(与实物卡的数量相等)。

2.具:提供幼儿制作的1~7数量的实物卡(卡片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两至三倍,形式有点卡、实物印章卡,有用皱纹纸制作的纸球卡等)。

3.活动前将卡片藏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师: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因为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才不会感到寂寞和孤独。

2.师出示数口袋:可是昨天数口袋的卡片朋友生气了,结果卡片朋友就从口袋里跑出来,躲起来不想见它。数口袋没有朋友玩,觉得很寂寞,想请小朋友帮助它找到自己的卡片朋友。

3.师引导幼儿考:卡片会躲在活动室的哪些地方呢?

(二)幼儿寻找实物卡片。

1.师:你找到了几张卡片?是在哪里找到的?

2.师: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多,是几张?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少?是几张?

(三)按数匹配实物卡片。

1.引导幼儿根据数逐一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

(1)师:谁找到了数量是1的卡片?请你把卡片贴在数口袋的下面。

(2)师:谁找到了数量是2的卡片?也请你把卡片贴在数2的下面……

2.师引导幼儿逐一检查数与实物卡片上的数量是否一致。

(四)比较卡片数量的多与少。

1.师:哪个数的朋友最多?哪个数的朋友最少?

2.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益智区提供钓鱼竿和“小鱼”,让幼儿进行钓鱼比赛,比较数量的多少。在数区提供扑克牌,玩“抽乌龟”的游戏,巩固对数量的认识;提供幼儿用书第15页的操作材料进行“数物接龙”游戏。在结构区提供各种插塑玩具,让幼儿拼搭数

今天我对我园中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节数《数找朋友》的活动,重点是:认识1——10的数。体验操作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活动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给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卡片,具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活动中也采用了多种方式,如:直观法、演示法……就幼儿在活动中的习效果来看,我本人认为这节活动还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纲要》中说:科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探索的对象。活动一开始就可以先出示一个数1——10的数,然后请10个小朋友来排队,一开始可能由于习惯的孩子们可能会出现排成一排的现象,这是可以让幼儿变换队形,改成让孩子们不按顺序,都有好朋友拉手的我们就叫这个数。然后再引导幼儿以图片的数量对对,即,有一个没有好朋友拉手的就是不是与这个数相应。如此一来就很直观的让幼儿认识了数,本环节中,主要是回忆起数

什么是数,什么是物体的数量。接着,再让幼儿来操作,进一步用操作材料来感知什么是数和数量,并与周围的同伴说说。所以一节好的育活动,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的知识储备。

育主要是启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探索,运用各种感官、亲子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也遇到了困难,作为老师的我们不是帮孩子来摆弄,而是要会孩子们自我点数检查、互相检查是否正确,并对孩子们进行鼓舞与肯定,这样他们才更会对数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3、幼儿园大班数优秀案《数找朋友》及1

《大班数优秀案《数找朋友》含1》这是优秀的大班数章,希望可以对您的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数优秀案《数找朋友》含1!

一、活动目标:

1.探索10以内相邻数。

2.探索发现一个数与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二、活动准备:

自备红圆点2个,蓝圆点3个,绿圆点4个:1--10的竖长条点卡,数卡1--10.

三、活动过程:

1.认识3的相邻数。

a、师将三种颜色的圆点散放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有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

b、师:谁来把一样的圆点放在一起,并且按数目的多少排队?

c、师:每种圆点的数目可以用数几来表示请个别幼儿在每种圆点下面用数表示他们的数目。

d、师:圆点是怎样排队的?3个圆点的前面是几个什么?3个圆点的后面是几个什么?

e、师:为什么2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前面?4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后面?

f、师:3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3比2怎么样?3比4又怎么样?

2.体验相邻3个数之间的关系。

a、师出示1--10的竖长条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数

b、师指着4的竖长条点卡,提问:图上有几个点?请找出比它少1的竖长条点卡和比它多1的竖长条点卡。

c、师:1个数有几个朋友?是两个什么样的朋友?

d、师:数8有朋友么?他的朋友是谁?你是从哪里知道它们是8的朋友的?

e、师引导幼儿总结:一个数总比它前一个数大1,比它后一个数小1.

a、师:老师报一个数,就请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这两个数的好朋友举起来(多1与少1)。

b、师报1--10的任意一个数,幼儿举相邻数数卡。

c、该游戏重复多次后,可请幼儿两个人一组,一人报数,一人举数卡,然后交换玩。

4.课后延伸

整个活动流程安排合理清晰,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先是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再衔接到数朋友中去。整个活动老师通过讲述、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再用卡片操作、评价总结操作结果几个环节帮助幼儿知道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说出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达到了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孩子们情绪高涨,老师请幼儿找朋友时,孩子们的小手纷纷举起;老师问题刚提出,孩子们就争着回答;老师请小朋友们做“找朋友”的游戏时,活动气氛非常活跃。

但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还有幼儿不能迅速地找出卡片,在活动后请家长回去利用扑克牌与幼儿巩固10以内的相邻数,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再玩几次类似的游戏。

4、幼儿园大班数优秀案《数找朋友》及1

活动目标:

1、

习10以内的单双数,知道单数的邻数是双数,双数的邻数是单数。

2、

尝试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2、围棋、大数卡若干。 活动过程:

1、

通过用围棋子找朋友的游戏,幼儿认识单双数。

请幼儿每人抓一把棋子,把它们轻轻地摆在桌子上,然后再帮它们找朋友,要两个两个一组做好朋友,看看他们能不能找到好朋友。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结果,师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两个两个一组都能找到的朋友有:

2、

4、

6、

8、10.

两个两个一组有一个不能找到朋友的有:

1、

3、

5、

7、9.

如果幼儿没有把数全抓出来的话,师可根据缺的数再次让幼儿按要求抓出相应的个数,并进行配对操作。

师小结:两个两个一组都能找到朋友的数,叫双数。两个两个一组有一个不能找到朋友的数叫单数。

2、

寻找身体上的单双数,也可根据服饰的不同,找找单双数。

幼儿观察自己身体上的某些器官的数量,判断是单数还是双数。

3、

游戏“听一听,数一数,动一动”。

幼儿听音乐做各种动作,音乐一停,马上找自己边上的朋友抱在一起,数一数抱在一起人数的数量,并说出是双数还是单数,是双数的蹲下,是单数的站着。

游戏复进行。师可以请几个幼儿做裁判,看看是否准确。

4、

操作活动幼儿操作《小朋友的书 数》第8页“画苹果”,根据数画上相应的苹果。

在掌握区分单双数的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操作《小朋友的书 数》第9页“汽车进站”,可以让幼儿先用两个两个一组数的方法数好,汽车上的圆点并在车身上写上数。按1—2的顺序逐一找到每一辆车,再引导幼儿想一想左边车站应写哪几个车号,右边车站应写哪几个车号。

点击查看更多历史教学反思范文450字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itc.cn/articles/985.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