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成长故事
1879年3月14日,一个小生命降生在德国的一个叫乌尔姆的小城。父母为他起了一个很有希望的名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看着他那可爱的模样,父母对他寄托了全部的期冀。然而,没过多久,父母就开始失望了:人家的孩子都开始学说话了,已经三岁的爱因斯坦才“咿呀”学语。后来,爱因斯坦的妹妹,比他小两岁的玛伽已经能和邻居交谈了,爱因斯坦说起话来却还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看着举止迟钝的爱因斯坦,父母开始忧虑。他们担心他的智能是否会不及常人。
直到10岁时,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学。可是,在学校里,爱因斯坦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学校要求学生上下课都按军事口令进行,由于爱因斯坦的反应迟钝,经常被教师呵斥、罚站。有的老师甚至指着他的鼻子骂:“这鬼东西真笨,什么课程也跟不上!”一次工艺课上,老师从学生的作品中挑出一张做得很不像样的木凳对大家说:“我想,世界上也许不会有比这更糟糕的凳子了!”在哄堂大笑中,爱因斯坦红着脸站起来说:“我想,这种凳子是有的!”说着,他从课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凳子,说:“这是我前两次做的,交给您的是第三次做的,虽然还不行,却比这两个强得多!”一口气讲了这么多话,爱因斯坦自己也感到吃惊。老师更是目瞪口呆,坐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
在讥讽和侮辱中,爱因斯坦慢慢地长大了,升入了慕尼黑的卢伊特波尔德中学。在中学里,他喜爱上了数学课,却对其余那些脱离实际和生活的课不感兴趣。孤独的他开始在书籍中寻找寄托,寻找精神力量。就这样,爱因斯坦在书中结识了阿基米德、牛顿、笛卡尔、歌德、莫扎特……书籍和知识为他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视野开阔了,爱因斯坦头脑里思考的问题也就多了。
一天,他对经常辅导他数学的舅舅说:“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道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间里振动着的电磁波呢?”舅舅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他看了许久,目光中既有赞许,又有担忧。因为他知道,爱因斯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同一般,将会引起出人意料的震动。此后,爱因斯坦一直被这个问题苦苦折磨着。1895年秋天,爱因斯坦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报考瑞士苏黎士大学。可是,他却失败了,他的外文不及格。落榜后的他没有气馁,参加了中学补习。
一年以后,他获得了中学补习合格证书,并且考入了苏黎士综合工业大学。这时的他,已经在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了。他把精力全部用在课外阅读和实验室里。教授们看见他读和学习无关书、做和考分无关的试验,非常不满和生气,认为他“不务正业”。
爱因斯坦大学毕业时,正赶上经济危机爆发,由于他是犹太人*,又没有关系,没有钱,所以只好失业在家。为了生活,他只好到处张贴广告,靠讲授物理获得每小时3法郎的生活费。这段失业的时间,给了爱在斯坦很大的帮助。在授课过程中,他对传统物理学进行了反思,促成了他对传统学术观点的猛烈冲击。经过高度紧张兴奋的五个星期的奋斗,爱因斯坦写出了9000字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狭义相对论由此产生。
可以说,这是物理学史上的一次决定性的、伟大的宣言,是物理学向前迈进的又一里程碑。
1.真假司机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因提出相对论而举世闻名,此后,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盛名之下的爱因斯坦每天忙于应付不计其数的大学请他作演讲,搞得他疲惫不堪!爱因斯坦每次到大学去都是由专职司机理查**送他,一到会场后,理查就在台下听演讲,一直做了30来次听众,而且每次都是聚精会神,从头听到尾。
理查是位风趣的美国人,一天他向疲于奔命的爱因斯坦提建议:
“您实在太辛苦了,也一定讲烦了,您的演讲内容我可以背下来了,我想下次演讲时让我穿着您的衣服,让我来代您演讲直到被发现为止,可以吗?”
“妙啊,反正那里认得我的人也不多。”同样富于风趣的爱因斯坦回答道。
此后的那场演讲,穿着爱因斯坦衣服的理查对于相对论的解说没有任何差错,他把爱因斯坦的表情和动作也模仿的惟妙惟肖。爱氏则打扮成司机,不仅**送理查来演讲,而且坐在台下认真听讲。
然而,就在演讲结束,理查准备下台时,一件意料不到的事终于发生了。一位教授模样的先生站起来,像发连珠炮似的提出了许多问题。真的爱因斯坦静坐在会场的角落,心中吃惊不小,但他表情上还是若无其事。假的爱因斯坦却轻松地对那位教授说:“你的这些问题很简单,连我的司机都能回答...喂,理查,你上来帮我做些说明吧!”
于是,真正的爱因斯坦这时才步上讲台,并迅速地对问题作了说明!
拓展阅读
1、爱迪生成长故事手抄报
爱迪生(1847.2.11~1931.10.18):美国人,尽管小时候只上了几个月的学,被辱骂为“蠢钝糊涂”的“低能儿”,退学了。他眼泪汪汪地回到家,要妈妈教他读书,并下决心:长大了,要在世界上做一番事业。爱迪生在家里喜欢捣鼓一些奇奇怪怪的小试验,有时免不了要闹点笑话,出点小乱子。父亲就不许他再搞小实验,爱迪生急得直说,说:“不要我做实验,怎么能研究学问?怎么能做出一番事业来呢?”爸爸、妈妈听了他的话,感动得只好收回“禁令”。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成为著名的发明家,被誉为“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说智商为160。
爱迪生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1879年,爱迪生创办了“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1880年,白炽灯上市销售,1890年,爱迪生已经将其各种业务组建成为。1891年,爱迪生的细灯丝、高真空白炽灯泡获得专利。1892年,汤姆??休斯顿公司与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合并成立了通用电器公司,开始了通用电气在电气领域长达一个世纪的统治地位。
爱迪生于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中西部的(Ohio)的米兰(Milan)小市镇。父亲是荷兰人的后裔,母亲曾当过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的后裔。爱迪生7岁时,父亲经营屋瓦生意亏本,将全家搬到(Michigan)休伦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定居下来。搬到这里不久,爱迪生就患了猩红热,病了很长时间,人们认为这种疾病是造成他耳聋的原因。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因“愚钝糊涂”被勒令退学了)。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决定自己教儿子读书识字,并教育他要诚实、爱祖国、爱人类。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过目成诵”。8岁时,他读了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到9岁时,他能迅速读懂难度较大的书,如帕克的。
爱迪生对于自然科学的最早兴趣是在化学方面。10岁时酷爱化学。他收集了二百来个瓶子,并节省每个小钱去*化学药品装入瓶中。11岁那年,他实验了他的第一份电报。为了赚钱*化学药品和设备,他开始了工作。12岁的时候,他获得列车上售报的工作,辗转于休伦港(PortHuron)和的底特律(Detroit)之间。他一边卖报,一边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图书馆看书。1861年美国爆发了,刚满14周岁的爱迪生买了一架旧印刷机,利用火车的便利条件,办了一份小报(周刊)——,来传递战况和沿途消息,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车上印刷的。他一人兼任记者、编辑、排字、校对、印刷、发行的工作。小报受到欢迎,他也从紧张的工作中增长了才干、知识和经验,还挣了不少钱,得以继续进行化学试验。他用所挣得的钱在行李车上建立了一个。但不幸的是,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时,列车突然颠簸,使一块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烧。列车员赶来扑灭了火焰,也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打聋了他的双耳,他被赶下了火车,那时爱迪生才15岁。(另一种说法是:不幸有一次化学药品着火,他连同他的设备全被扔出车外。另外有一次,当爱迪生正力图登上一列货运列车时,一个列车员抓住他的两只耳朵助他上车。这一行动导致了爱迪生成为终身聋子。)
挫折并没有使爱迪生灰心,他又迷上了电报,经过反复钻研,在1868年他发明了一台自动电力记录器,这是他的第一个发明。后来他又发明了两种新型的电报机。1877年他发明了碳精电话送话器,使原有的电话声音更为清晰;此外他还发明了留声机。人们都称他为“魔术师”。
1878年9月爱迪生31岁时开始研究电灯。那时煤气灯已代替煤油灯,但火焰闪烁不定,而且在熄灭时产生有害气体;弧光灯也已发明,并在公共场所使用,但由于燃烧时发出嘶嘶声而且光亮过于耀眼,不宜用于室内。当时许多欧美科学家已在探求制造一种新的稳定的发光体。
爱迪生研究了弧光灯后宣布他能发明一种使人满意的光,但需要钱。那时他已是一个有了170项发明专利权的人,他的发明给资本家带来很大利润,因此一个财团愿意向他提供资助。经过几千次失败,1879年4月他改进了前人的棒状、管状灯,做出了一个玻璃球状物;1879年10月21日他把一个经过碳处理的棉线固定在玻璃泡内,抽出了空气、封上口、通上电流,它发光了,一种新的照明物出现了。
1880年至1882年间,爱迪生设计了电灯插座、电钮、*丝、电流切断器、电表、挂灯,还设计了主线和支线系统,又制成了当时世界上容量最大的发电机,并在纽约建立第一座发电厂,开辟了第一个民用照明系统。后来他又同乔治·伊斯曼一起发明了电影摄影机。爱迪生的三大发明:留声机、电灯和电力系统、电影摄影机,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文明生活。
爱迪生于1931年10月18日(一说是10月9日)去世,终年84岁。然而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打破他持有1099个发明专利权的记录,人们称他为发明之王。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
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研究电灯
1878年9月,爱迪生开始研究电灯,但由于爱迪生经济问题不得不寻找经济资助,于是成立一家股份公司,以便为实验提供经济资助,不久洛雷找到了几个股东,他们愿意出钱资助爱迪生研究电灯。但爱迪生屡屡失败,很快用完了五万美元用完了,一部分股东的信念开始摇动,爱迪生苦苦劝诱,股东们决定再拿五万美元资助爱迪生。
1879年10月21日,电灯研制成功,他为此试用了接近1600种材料进行试验,连续用了45个小时之后这盏电灯的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这种电灯有“高阻力白炽灯”、“碳化棉丝灯”多种名称,用碳化棉丝制成。
1880年,爱迪生派遣助手和专家们在世界各地寻找适用的竹子,有六千种左右,其中日本竹子所制碳丝最为实用,可持续点亮一千多个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这种灯称之为“碳化竹丝灯”。 1881年,在巴黎世博会上,爱迪生展出一台重27吨、可供1200只电灯照明的发电设备。
1883年,爱迪生在一次电灯试验中观察到在灯泡内另行封入一根铜线,认为可以阻止碳丝蒸发,延长灯泡寿命,经过反复试验,碳丝虽然蒸发如故,但他却从这次失败中发现碳丝加热后,铜线上竟有微弱的电流通过,后来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爱迪生效应”,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根据“爱迪生效应”发明了电子管。
2、精选我成长的故事作文汇编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声刚响起,我便听到语文老师沉稳有力的步伐声随之在走廊里回响。我不由心中一紧。
终于,铃声响完了,语文老师的一只脚也**了教室门。我不由被他那黑的像墨汁的脸吸去了目光,心中的慌乱更甚一份。
这时,窗外原本万里无云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沉闷得叫人喘不过气。
我还没从老师阴沉的脸色中回过神,就被他沙哑中带着怒火的声音吓破了胆:“周末的作文,谁是抄的!”老师连他平时最重视的仪式感都直接忽略了,我瞬间意识到:这次不再是小打小闹了。
天又黑了一分。我的心又紧了一分。
话音刚落,只见几人慢慢悠悠地站了起来,其中一人还满不在乎地撇撇嘴,似是早已习以为常。
可预料中老师的严厉批评并没实行,只看了他们一眼便收回视线,继续虎着一张脸来回扫视。
教室里顿时弥漫着一种古怪的氛围,却又意外的和谐,只是安静得连根针掉了都听得清清楚楚。
空中突然打了一个闪,接着闷雷也一个接一个地砸了下来。心中压了一块巨石,沉得我喘不过气,我却丝毫地没有反抗,只是期待它不要再沉了。
冷汗一滴接着一滴从脑门上滑落,“啪嗒”一声掉在桌上,手中紧握着一支中性笔,似乎它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嘀嗒,嘀嗒……”似乎连时间都在提醒我不要再等了。
终于,我似受不了这痛苦的折磨,站了起来。
“砰!”是椅子倒地的声音。瞧吧,我迎着同学们或疑惑或鄙夷的目光站了起来,怔怔地望着老师被金丝框眼镜遮住的眼,清楚地看到了里面翻腾的情愫——失望。
瓢泼的大雨落了下来,越下越大,越下越大……
3、精选我成长的故事作文汇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故事,快乐的、苦恼的、悲伤地、幸福的……下面就由我来讲一讲我的成长故事吧!
那是在暑假里,舅舅来我家玩,送我了一个漂亮的滑滑板。
舅舅先教我怎么上去,然后给我讲玩滑滑板的几个小窍门。正讲着,他的手机响了,舅舅接听完电话,就对我说:“丹丹,舅舅今天有点事情,下次再教你,你先在家自己练。舅舅先走了。”没办法,我只好自己在家练,自己琢磨。
我按着舅舅教的方法,先把一只脚站上去,另一只脚用力蹬地,然后猛地站上去,可是我刚刚站上去,就摔下来了。我马上爬起来,再试图站上去,还是摔下来。我没有气馁,没有放弃,因为妈妈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每次摔下来,我都会暗暗地为自己打气,加油!加油!爬起来继续练。慢慢地我似乎找到了一些感觉,滑了大约三米多,我心里乐开了花。然后,我就照着上次那样子滑,反复练了几次,终于掌握了要领。
第二天,第三天,我越练越好,上滑板车也不用扶墙了,可以滑很长的距离了,可以上下坡了,我终于学会了滑滑板。
我非常高兴。虽然很累,但是学滑滑板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到底;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获得成功,才能慢慢长大体会成长的酸甜苦辣。
4、精选我成长的故事作文汇编
妈妈说我一会走路、说话,给我念故事时我就能安静一会,书中鲜明亮丽的颜色、漂亮可爱的卡通画吸引了我,“猴子爱吃弯弯的甜甜的香蕉”,“胖胖个是冬瓜、雪白雪白的白梨瓜、地上躺着个大南瓜”……这些童谣伴我走稳路、说清楚了话。在书中我认识了国旗的红、咕咚的大木瓜、吃了石头的大灰狼。
上幼儿园时,我爱看《黑猫警长》、《奥特曼》聪明的黑猫警长总是能有办法打败狡猾的一只耳,奥特曼的能力太神奇了。上学前班时,我喜欢《哪吒》、《西游记》,和我年龄相仿的小哪吒,勇敢不畏困难,我被他的各种本领折服,我也幻想着自己能有上天下海的超能力。孙悟空给我的记忆更深刻了,金箍棒我有好几根呢。
上学了,我认识了更多的字,不用妈妈念故事了,可以看有拼音的故事书了,这时我爱看郑渊洁的童话、还有《窗边的小姑娘》等故事书,窗边的小豆豆和马小跳做的错事和好玩的事,也像是在描写我这个淘气的小男孩一样,每当我一挨老师和妈妈的训时,我想想他们就能忘记这些不愉快的事了。渐渐的我又长高了,安静的时候多了,三年级后我爱上了《三国演义》,我喜欢运筹帷幄的军事奇才诸葛亮,为他的出师未捷身先死而深深遗憾,火烧连营、空城计、长坂坡、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定军山等都让我回味无穷。
现在已1。5米的快乐的我喜欢《冒险小虎队》、《漫画大王》、《我的同桌》,故事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好像在向我诉说。在我快乐时,我想与书中的同伴一起分享,在我痛苦时,我跟他们诉说。
书是各式各样的,我希望我能在书中游览大千世界,让我这个小毛孩也懂得世间的变幻无常。你爱看书吗,让我们一起来游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57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