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嘎然》

发布时间: 2025-08-20 10:45:36

民间故事《嘎然》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弥勒一带苗家山寨中有一对情人,男青年叫嘎然,从小练有一身好武艺,能剑善射,生性直爽,是个名传四方的好猎手;女青年叫玛娘,相貌美丽,心灵手巧,能绣百种花鸟佳图,并有一副好歌喉,连天上的百灵鸟一听到她的歌声,就随着伴唱起来,方圆百里的男青年都追慕她。

附近村里有户财主,养有五个儿子,大儿子就看上了美丽的玛娘,托人到玛娘家说亲,但玛娘和家人都不同意。事后,财主家怀恨在心,总想着把玛娘抢到他家去。

一天,天气晴朗,山中百花争艳,林内百鸟相鸣,玛娘端着一盆衣服往村边一条清澈的小河走去,她刚出门,就被财主家的大儿子探头探脑的瞧见,他转身回家带着家丁来抢玛娘。她刚到河边,心中一怔,感到是哪里吹来一股逼人的寒风,回头一看,原来是财主的儿子带人抢她来了。这个歹徒一声令下,家丁就把她捆绑起来,生拖硬拉地奔往他家。一路上,玛娘不停地挣扎着,呼唤道:“亲爱的嘎然,快来救我呀!”她的呼救声在山谷中回荡。嘎然在山林里打猎,听到了她那悲愤的呼救声,就寻声而去,当看见玛娘被捆绑拉着时,气急交加,一咬牙,执弓在手,瞄准财主儿子就是一箭,财主儿子倒地而死,家丁吓跑了,玛娘得救了。

后来,死去的财主儿子阴魂不散,变成了一只大老虎待机衅事。

过了一久,嘎然和玛娘的婚期临近了。但是,婚前男方要到西边吹笙到定亲的日子才能结婚,来回要一卜三天。临别时,玛娘对他说:“你在回来的路上,不要叨念我的名字,不然,让别人知道我孤身一人在家,这样会出意外的。”他回答说:“好的,玛娘,我一定记住你的话。”又对她说:“等我周蒙宠期满笙歌返回时,听到我的笙歌,你来看我时,我放三个红桃在路上,你若真心爱我,就把它吃了,这就表明我们永远在一起。”玛娘答道:“好,我记住了!”不料,当他走了不远,在山间的一条小路上,竟克制不住对玛娘的思念感情,于是失声唱道:

美丽的玛娘啊,

我现在离开了你!

什么时候周蒙宠期满?

什么时候笙歌能返回?

什么时候吃下我的三红桃?

什么时候我俩能团圆?

这歌声恰巧被道旁的一只老虎听见了。这虎就是死去的财主儿子变的。它将嘎然的话记住,趁机装扮成他的模样,吹着笙歌在离村不远的小道上来回地走着。玛娘听到笙歌,心中想到奇怪:“他怎么就回来了呢?”细细一听,笙调有点象。她心中怀疑起来,悄悄地出门观看,见吹笙人与嘎然相貌相似,路上还放着三个大红桃,但吹笙人不作声。她以为是情人在逗她玩呢!就快步走过去,把那三个大红桃子吃了。糟了,三个桃子进肚,转眼间,她的相貌变了。原来这是恶虎置下的三个变心桃。

这时,恶虎露出凶相,对玛娘说:“这回你跑不了啦!再也不能与你相爱的嘎然团圆了。”

恶虎逼她同它远走。但是,恶虎的“变心桃”,能改变玛娘的模样,却变不了她的心。她默默地想出了把消息传给嘎然的办法,对恶虎说:“你等我回家一转又来。”虎怒吼:“快去快来!”她回到家,把自己绣好的一根芦笙花背带,放在家中自己住的屋内。然后,含泪离开了自己的家。

嘎然周蒙宠期满了,兴高采烈地吹笙返回,一到了村边,他吹呀,跳呀!怎么也不见玛娘来看他。他跑到她家,家中空无一人,他发现了屋内放着的芦笙背带,一时不知什么原因,慢慢才想起是自己忘了临别时玛娘对自己说的话,自己泄漏了秘密,让恶人知道她一人在家,被抢走了,悔恨至极。他低下头伤心地哭了,从早哭到晚,朦胧中梦见玛娘亲近地劝慰道:“亲爱的嘎然,现在我已被恶虎抢走,但眼泪并不能救我,你要勤练武艺,等桃花盛开时节,你就吹着芦笙来山林里救我,只有杀死老虎,我们才能团圆!”说完渐渐离开了他。等他醒来,细细回想梦中之事,觉得有理,于是含泪离开了玛娘的家。

嘎然悲伤地回到自己的家,对父母提出了要去杀虎救妻的请求,父母同意了。父亲把祖传下来宝刀交给儿子。嘎然把宝刀磨了七天七夜,磨得十分锋利。从此,他天天苦练武艺。几年之后,他的武艺高强,告别父母,进山杀虎。临行时,父亲杀了一条大水牛做成肉炒面,让儿子途中食用。

嘎然走呀,找呀!走了九百九十九里路,翻了九十九座山,还是不见玛娘的影子。有一天,他实在精疲力尽了,走着走着倒在山坡上睡着了。再说玛娘也时时想念着亲人,她默默地念道:

亲爱的嘎然啊,

我在想你,等你。

你什么时候找到我?

什么时候我俩能团圆?

亲爱的嘎然哟,

为了我俩的幸福和欢乐。

我白天黑夜都在想你、等你,

你快快来呀,

快来杀死这只恶虎吧!

她的歌声在山谷回荡。他听到了她的回音,浑身来了力气。

他加快步伐向前追赶。

他走呀,走呀!一天,他走进了一片密林,这里野树参天,奇峰林立,寒气逼人。他登上一座奇峰怪石顶上,传来了隐隐约约的悲歌声:他向山下寻声俯视,远远看见玛娘,在深山峡谷中坐着用芭蕉叶作布,牛角作针,象从前在家一样绣衣裙。嘎然知道玛娘的心还象过去那样纯洁,恨不得一下扑向玛娘,为防万一,他扫一了个口哨,玛娘抬头一看,见到了嘎然,就一跃而上,扑进一r他的怀里。嘎然紧拉住玛娘的手,催促地说:“我们快走吧!快逃出这*的地方!”玛娘说:“不,现在还不能走,若不杀死它,走也走不脱。”他转身要找老虎拼命,她劝道:“别忙!现在不是时候,老虎出山快回来了,要等它睡着了,你下来将虎杀死,才能把我救,我俩才能团圆。”不多时,老虎回来了,见玛娘神态不一般,疑心地在山谷中转来转去,一会儿装睡躺下了。玛娘以为虎已人睡,就发出信号给嘎然。他跳下山岩,满腔怒火地咬紧牙关抽刀准备杀虎,但老虎却突然向他猛扑过来,他一闪,老虎扑空了。他又挥刀与虎相斗,整个渊谷被尘雾笼罩着。战啊,斗啊!嘎然斗得老虎无处躲避,猛地钻在玛娘的衣裙下,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一刀击去,虎头落地死于血泊之中,可玛娘的花裙却被裁去了一半。虎*,玛娘很快恢复了原来的美貌,二人一路上吹着笙,跳着舞回到了自己可爱的故乡,过上了幸福,欢乐的生活。

从此,为了纪念玛娘,苗族妇女就把长裙改为半节裙,沿袭至今。

拓展阅读

1、中国英文翻译

从前,有个叫王五的人,一早去南山地里干活。一到地里,发现一条巨龙躺在哪里一动不动,浑身上下爬满了虫子。王五见巨龙可怜,就把巨龙身上的虫子都赶走了。村里人闻讯赶来,可哪里还有巨龙的影子。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王五欺骗了大家,有的说是天上的*把那条巨龙收走了。

过了几天,一个外地人来到村里,指名要给王五家打工。这个外地人干活很勤快,王五很信任他。转眼到了播种的季节,外地人问王五一窝种几粒籽?如果一窝种一粒,收成太少;种多了,又怕浪费。王五想了想说:“那就种5粒吧。”

过了几个月,庄稼要收割了,外地人要王五把家里所有能装粮食的囤子都打开。粮食丰收了,王五家所有的粮囤都装的满满当当。

庄稼收完了,外地人也走了。但种下5粒籽,收下万石粮的却流传了下来。传来传去,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五谷丰登的

后来有人说,那个外地人,就是那条巨龙的化身。到王五家打工,就是来报答王五的救命之恩的。

2、中国英文翻译

1、司马光读书

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很差,别人背一篇文章,读三四遍就可以了,差一点的读十遍也就差不多了,可他每次都要读几十遍才行。为了背文章,司马光看书常常看到深夜,但是因为白天也在看书,所以一到晚上他就困得睁不开眼睛,有时竟会迷迷糊糊地躺在那儿睡着了。后来,他拿了一段圆木头来当枕头。半夜,他一翻身,圆木头就滚走了,头部跌下来就马上会清醒,又可以起来继续看书了。他把圆木头叫“警枕”。

2、屈原洞中苦读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3、匡衡凿壁偷光

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4、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5、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

天天如此,从未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3、中国英文翻译

1、《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爱情,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

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相传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千百年来这个古老而动人的爱情,世代流传,这一天还被现代人誉为中国版的“情人节”。

2、《孟姜女哭长城》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3、《梁山伯与祝英台》

讲的是西晋时期,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未能看出其女儿身。梁山伯临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的路边,让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悉,身穿孝服出嫁,经过梁山伯坟时,提出下轿拜祭,趁人不备撞死在柳树前。

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

4、《白蛇传》

《白蛇传》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集体创作的典范。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节。

表达了人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并以此为原型拍摄了多部影视剧作和动画片。

5、《西湖龙井的传说》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

刚采了一把,忽太监来报:“太后*,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

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

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

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

4、盘古开天辟地的

在遥远的太古时代,宇宙好像一颗硕大无比的鸡蛋,里面漆黑一片,没有东南西北,也没有前后左右。

就在这样的世界中,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盘古。

盘古在“鸡蛋”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多年,终于苏醒过来。

当他睁开朦胧的睡眼时,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

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鸡蛋”紧紧包裹着身子,他感到浑身燥热不堪,呼吸非常困难。

天哪!这该死的地方!

盘古不能想象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

他火冒三丈,勃大怒,随手操起一把巨大而锋利的斧头,使出浑身气力,大吼一声,奋力挥舞开来。

“哗啦啦啦——”一阵巨响过后,“鸡蛋”中一股清新的气体散发开来,飘飘扬扬升到高处,变成天空;

另外一些浑浊的东西缓缓下沉,变成大地。

从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变而为天和地,不再是漆黑一片。

人置身其中,只觉得神清气爽。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

但盘古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担心天地会重新合在一起,于是叉开双脚,稳稳地踩在地上,高高昂起*,顶住天空,后施展法术,身体在一天之内变化九次。

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一尺;

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丈,天空就随之增高一丈,大地也增厚一丈。

经过一万八千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

盘古仍不罢休,继续施展法术,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天终于不能再高了,地也不能再厚了。

这时,盘古已耗尽全身力气,他缓缓睁开双眼,满怀深情地望了望自己亲手开辟的天地。

啊!太伟大了,自己竟创造出这样一个崭新的世界!

从此,天地的万物再也不会生活在黑暗中了。

盘古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慢慢地躺在地上,闭上沉重的眼皮,与世长辞了。

伟大的英雄*,但他的遗体并没有消失:

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照耀大地;

右眼变成浩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

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

而他的四肢和身躯却变成三山五岳,给大地以雄壮;

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

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

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

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

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收藏;

汗水变成雨露,滋润禾苗;

呼出的空气变成轻风和白去,汇成美丽的人风光……

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永远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成为中华族崇拜的英雄。

5、中国英文翻译

很早以前,龙山脚下住着十几户人家。有一家姓尤的老人叫尤伯,他特别喜欢下棋。他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儿子叫尤云,还没有成家。一家人勤勤恳恳,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这一年的夏天,尤伯到山上修理树木。因天气炎热、干了不大一会,就满身大汗,又渴又累又饿,就想到西南面那棵大槐树歇会儿。到了树下,看见两位白发老头在那里下棋,旁边放着一把茶壶和两只菜碗,便走向前去看了起来。

因他在家也经常和别人下棋,棋路很熟,不由地和两位老人攀谈起来,有时还指指点点。两位白发老人对他也挺热心,还让尤伯喝了一碗茶。尤伯碗茶下肚,只觉得一股清香从肚子里往上升,什么热了,累了,饿了,浑身那个轻松自在劲就别提啦。不一会儿,就叭在两个老头下棋的石台前,迷迷糊糊地感觉到,山边的云儿忽儿黑忽儿白,忽儿浓,忽儿谈;山下地里,忽儿黄,忽儿绿。等他一觉,两位老头棋还没下完。越看越有些溪跷,最后棋也看不懂了。一想明天儿子尤云要到济宁府去,便和两个老人打了个招呼,匆匆忙忙下山去了。

尤伯刚走到山脚下,便觉的路越走越不对劲,和原先的不一个样子。地里人他一个也不认识,也没一个人认识他。根据自己的印象,找到自己的村子,可村子比昨天大多了,人比昨天多多了。满村子找自己的家,从南头找到北头,从西头找到东头,也没找到。这时,一位发须雪白的老头走了过来,他忙向老人打了个招呼,问了老汉的姓名、年龄,为什么在这里住。那老汉告诉他:他姓尤,祖祖辈辈地住在这个庄上,今天已九十三岁了。尤伯又问老汉:尤云到什么地方去了?那老汉告诉他:尤云是他的老爷的老爷。老汉吃惊的反问尤伯:“您怎么知道我家老爷?”尤伯也没有回答,就上山去了。他要找两位下棋的老人问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

尤伯到了山上,找遍了整个山,也没有找到那两个下棋的老人和那棵参大的大槐树,他越想越觉得悲伤:妻子没有了,儿子也不在了,世的人,没有他一个近人,也没有他一个认识的人,身不由己地趴在原先下棋的地方大哭起来。他从天黑哭到天明,又从天明哭到天黑,不知哭了多少天。落下的眼泪,把脚下的山石穿,形成了一个山洞。尤伯哭累了,就昏睡过去,在他昏睡当中,就听着一个老人拍着他的肩膀,说:“徒儿,别哭了。你的泪要不流到东海边去,这里早成*大海了。你看棋的时候,云黑是雨,云白是雪,云浓是风。地里黄和绿,那是一年四季的变化。这是你的刀,下山去,为人做点好吧!”他猛地醒来,什么也没有。四周一望,发现了他的那把刀,刀虽是原先的,可闪着金光,锐利无比。

尤伯按着那个老人的吩咐,便下山了。他在龙山住过多年,做了不少除霸安良的好,后来玉帝把他召回了天廷。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泪水滴成的山洞叫“老尤洞

点击查看更多民间故事《嘎然》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57517.html

热门阅读

  1. 游猛洞河作文1200字
  2. 练习五教学设计范文
  3. 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教案
  4. 英文的婚礼祝福语
  5. 个人学习计划模板
  6. 201年最新元旦问候语
  7. 团结的力量记叙文
  8. 关于大学生实践亲情的报告
  9. 我的朋友发言稿
  10. 我们的节日春节作文600字
  11. 课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范文
  12. 北京现代汽车的企业口号
  13. 如何引导孩子走进诗歌的世界
  14. 老鼠采金子睡前故事
  15. 描写景物的优美语句范本
  16. 猴年贺新春三句半剧本
  17. 宋词婉约派诗词的风格特点
  18. 幼儿园招生创意广告词
  19. 少儿神话故事
  20. 童话故事魔笔
  21. 春节祝福语大全
  22. 李白行路难赏析
  23. 2016年关于寒露经典祝福语
  24. 201年六一儿童节中英文祝福语
  25. 三年级的学习计划
  26. 万年牢读后感
  27. 回收旧衣物让爱心扬帆志愿活动总结
  28. 描写马的古诗
  29. 优秀语文教案《小母鸡种稻子》教学设计
  30. 满江红·暮春阅读答案及赏析
  31. 自我介绍散文
  32. 关于童话故事作文300字
  33. 《刷牙》教学反思范文
  34. 三八妇女节幽默的祝福语
  35. 离别的诗句送给朋友的
  36. 开学学生会会长的发言稿范文
  37. 赞美春天的诗词鉴赏
  38. 201年优秀的中考祝福语
  39. 区爱卫委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40. 《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最新教学设计模板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