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五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2 21:08:21

练习五教学设计范文

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

今天啊,我们将继续研究它们上一节练习课。

(1) 出示第1题,要求学生沿着图中的虚线折一折,说一说折出了什么图形?

(2) 展开,说一说在折出的图形,哪些是你认识的?

(1)读题理解题意,什么叫两次对折?

(2)学生选择一种折法在小组中交流,并说说折出的是什么图形?

(3)集体交流并参与教科书说说正方形纸对折两次一般有几种折法?各折出什么图形?

(1)出示第3题图,说说图中有哪些图形?指指各种图形分别在哪里?

(2)指导学生数图形的个数,要求学生把图形分成左、中、右三部分,从左往右,从上往下有序地数。

(3)完成统计表,集体交流。

(1)要求学生用6根同样长的小棒搭出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并说说你是怎样搭的?(2)用8根小棒能搭出什么图形?试一试,让学生先搭,然后相互交流。

请学生拿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想一想怎样才能剪 出两个三角形,三个三角形、四个三角形。

(1)出示第6题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中是怎样把长方形转化平行四边形。

(2)学生动手按照书中的两幅图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1)用书附页中的图形,照样子拼出书上的三种图形。

(2)试一试,你还能拼出别的图形吗?学生动手拼图,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拼的?

三、作业布置。

四、教学后记: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拓展阅读

1、高中音乐课本音乐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作品的鉴赏感受民族音乐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了解民族打击乐的多种演奏形式,从而激发生对打击乐的浓厚兴趣。

过程与方法:

欣赏代表作品绛州鼓乐《滚核桃》,让生在音乐氛围中体验打击乐的*力。生通过律动的实践活动,体验节奏与情境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创作与欣赏之间的关系,奠定欣赏器乐作品的基础。

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使生探究把握中国打击乐的代表形式及风格特征,利用头、身、尾作品结构并进行创作。

1、打击乐器的种类及演奏技法。

2、对乐曲《滚核桃》中头、身、尾演奏结构的探究,引导生模拟创编袖珍版《滚核桃》。

掌握《滚核桃》乐曲结构特点和节奏特点。探究运用节奏表现的多种形式进行创作。

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体验法、实践法

一课时

多媒体课件、鼓

(一)导入:创情境,激发兴趣,进入主题

观看水鼓舞《中国龙》,感受中国民间打击乐艺术魅力。

“我们一起来探讨鼓的化,一起来体味鼓的铿锵神韵!”

出示课题《鼓乐铿锵》。

(二)出示图片,了解世界各地鼓的种类及发展历史

们,这是什么鼓?是哪个国家和地区的?

(土鼓、青铜鼓、击鼓说唱佣、架子鼓、印度鼓、非洲鼓、

长鼓、手鼓)

(三)生讨论鼓在生活中的用途及作用

最早的鼓不是以乐器形式出现的,同们思考一下,鼓有什么样的用途和作用呢?

(狩猎、祭祀、*活动、集体劳动、活跃生活)

(四)探究鼓各部位名称及音色特点

出示道具——鼓,让生认识各部位的名称。

师用各部位演奏节奏,让生感受各部位的音色特点。

鼓面:强而有力、浑厚结实

鼓边:力度其次,较生硬

鼓槌:明亮、略带生硬

鼓梆:清脆、通透

鼓钉:金属音质、尖锐

请同们,用鼓的不同部位演奏本条节奏

2∕4XX·X︱XO︱XX·X︱XO‖

2∕4XX·X︱XXX︱OXX︱XXOX︱XO‖

)欣赏绛州鼓乐《滚核桃》,观察鼓乐表演中所用到的演奏技法,生上台展示。

1.双手敲击鼓面

2.敲击鼓梆

3.双手交替敲鼓面

4.闷击

5.双手交替敲击鼓槌

6.刮击鼓梆

(六)复听《滚核桃》根据乐曲的音乐情绪划分段落。

探究各段音乐特点有何不同?

分为头、身、尾三部分来组成表现手法就是运鼓梆,鼓棰,锣鼓,花敲等打击乐器!

击鼓运用了磕、擦、搓、挑、撩、敲、碰等花敲鼓干打的击奏法丰富的表现了农民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头”为散板,引子特点,先合奏后10人轮奏鼓梆,表现“晒核桃”

“身”以基本骨干节奏不断变化不断重复不断加速一直把乐曲推向**!

4/2XXX︱XXX︱XXXX︱XXX‖

“尾”跟头相似。

(七)拓展与探究

引导生模拟创编袖珍版《滚核桃》

1、“头”用跺脚展示,由弱慢——强快,展现核桃随风滚动的场景

2、“身”用手拍出下列工整节奏,展现晾晒核桃的场景。

4/2XXX︱XXX︱XXXX︱XXX‖

(注:速度由慢到快,由弱到强)

3.“尾”用跺脚展示,由快—慢,由强—弱。

(八)课后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为民乐《金蛇狂舞》创编姑伴奏鼓乐

要求:运用本节所演奏技法创编节奏

九)深化与小结:

希望这堂课上我们不仅了解的是铿锵的鼓乐,更是在了解一种化。同们在课下多关注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化素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传承和发扬我国少数民族的艺术特色,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世界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加油吧!

2、高中音乐课本音乐鉴赏

唱歌曲《雪花》。

1、通过唱歌曲,了解“雪”的形成。

2、能正确表达歌曲情绪。

3、了解顿音的唱法,并能按照顿音记号演唱歌曲。

1、复欣赏乐曲《雪花飞舞》。

2、请几位生按自己的动作随音乐表演。

3、导入新课。师提问:“雪”是怎样形成的?

4、播放录音带或cd,听歌曲《雪花》的录音(也可由唱)。

5、师分句唱。

6、在生基本会歌曲后,启发生(师示):

①注意顿音的唱法。注意第一、三乐句第一、二小节中顿音的唱法,应唱得有跳跃感。

②注意歌曲情绪的变化。

虽然歌曲是多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但是,歌曲仍然在情绪上有一定变化:从大的方面看,前4个乐句可以为一部分,为一种情绪,后4个乐句为一部分,是另一种情绪。从小的方面看,第一、三乐句应唱得跳跃,而第二、四乐句则应抒情等。

③注意力度的变化。

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应注意歌曲强弱力度的走势及顿音记号的作用。第一乐句中第一、二小节,应唱得富有弹性,第三、四小节唱得连贯一些,力度也应由弱渐强;后四小节再由强渐弱;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相仿;第四乐句,力度从强到渐弱;第七乐句力度渐强,表达一种迫切的心情;第八乐句可唱得稍强。

7、最后,全班同按照以上要求,完整地演唱歌曲《雪花》。

1、歌表演动作的广泛性。

2、生参与歌表演的投入程度和和谐程度。

3、生听赏音乐时的专注程度。

4、生听赏音乐的联想能力及表达能力。

5、随音乐做动作的和谐程度。

3、新课标下的

作者简介:陈凯亮 (1994―),男,福建福清人,西北师育技术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信息化

陆岩 (1994―),男,黑龙江鹤岗人,西北师育技术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方方面面的变化,随着大数据、云算、网联网、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普及,育工作面临着在信息时代变革背景下如何的深刻问题,其中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与实现便是其中的重要热点。在网络环境下,师不再是育的核心,方法不再以灌输为主,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大幅度扩展,时的时空限制也越来越少,这一系列变化的出现都可以促进育工作者“因材施”理想的实现。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信息技术基础建突飞猛进,网络育方兴未艾,因此如何利用好网络的独特优势、弥补传统的不足是当代育工作者不可逾越的命题,而本通过对核心概念的剖析,挖掘各种风格的不同,探讨网络育环境下的技术实现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一、个性化的核心及其必要性

个性化是指者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和需求,挑选适合自己的途径、适合自己的内容、完成适合自己的活动。在过程中,师占据主导地位,具有环境创者的地位,可以说个性化师根据者的个性特征及需求,提供合适的环境、策略的模式。需要说明的是个性化与个别化不同,前者主要强调师对者的了解及采取的相应策略,后者主要强调师生人数的多少。

个性化是“因材施观念在现代中的实现方式,是提高效率、达成目的的重要方法,其实现有以下几方面的必要性。一是适应者的能力差异,避免得慢的跟不上、得快的不耐烦而造成效率低下的问题;二是适应者的惯媒介差异,有些生更容易接受字方面的知识,有些生更容易接受视频、音频方面的知识,针对这些差异,个性化可以采用特别的媒介;三是适应生生活经验的差异,不同的生活经验对知识的理解有不同的影响;四是适应生兴趣及性格的差异,兴趣与性格的不同对的影响非常重要,针对其性格与兴趣的个性化方案对效率有重要作用。

二、基于风格的网络育环境

个性化网络环境不同于传统的环境,在基于风格的环境需要检测生的风格,然后进行提取,提取之后根据不同的风格方案。具体网络育环境见下图:

风格是最初属于心理畴,后来逐渐扩展到育心理、职业

基于风格的个性化网络育环境框架图

心理科,其内容包含知识、情感、心理、社会等各个层面。在方面,风格与认知风格不同,认知风格仅限于直觉、认知过程、认知控制等方面,而风格具有更大的畴,可以说认知风格是风格的一个部分。关于风格,英国与技术研究中心将风格确定为71种,并重点研究了其中13种;我国者在研究风格时一般将风格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行动者、反思者、理论者以及实践者。

(1)行动者。行动者喜欢活动具有刺激性,喜欢做中,因此在课程时,必须安排做什么。例如成立小组,让行动者担任组长,完成竞争性的团队任务。行动者表现欲强烈,喜欢与他人交流,因此可以建立微信群,让行动者担任群主,老师甚至可以在群内向行动者匿名请。行动者的缺点是喜欢冲动,所以在环境时可以提醒行动者先思考再行动。

(2)反思者。反思者喜欢行动之前对内容做充分的考察,喜欢观察与思考,不乐意做无背景的事情,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得好好想想。在对反思者环境时,可以给要的内容加上充分的背景资料,满足其热爱思考的特点。反思者与行动者不同,不喜欢抛头露面,更喜欢默默无闻,但是他们做事细致,因此在小组中可以担任收集资料的工作。

(3)理论者。理论者对字、图片的敏感度不高,更喜欢有逻辑性的资料;理论者对资料中的含有逻辑性的字眼非常敏感。理论者逻辑敏感度高,喜欢有难度的内容,在小组中,理论者可以担任小组任务中与关键技术相关的角色。理论者的缺点是对动手活动的积极性差,因此需要适当培训。

(4)实用者。实用者喜欢能够以致用的材料,他们希望所知识能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实用者最常见的问题是这东西有什么用。实用者喜欢将所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因此针对他们的环境应该成能够支持人们生活的事物。实用者的缺点是过于注重现实,对长远发展有利的知识和能力缺乏兴趣,因此在培养时需要提供这方面的提示。

三、个性化的相关技术及实现

点击查看更多练习五教学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8503.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