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彬的励志故事
6月25日,无臂少年杨彬从网上查得今年参加高考的成绩为509分,能够上今年的二本一分数线,他赶紧用手机向关爱他的人们报告这一喜讯,“我要读大学了!”妈妈田祚梅在一旁露出欣慰的笑容。
意外折翅
1994年农历三月初五日,是东瀼口镇东瀼口村村民田祚梅终生难忘的日子,她只差6天就满三岁的爱子杨彬因触电失去了双臂。
当天,田祚梅正在为邻居帮忙做事,杨彬与大他两岁的堂姐在家中玩,年幼无知的他悄悄地来到屋后玩耍。杨彬无意中走到放在一块大石头的变压器边,好奇心地用小手去触摸变压器,被高压电瞬间击中,双臂严重烧伤。
田祚梅发现后迅速将杨彬送到附近的医院,医生查看伤情后当即建议截肢保命,田祚梅仍坚持*一段时间再看。在住院救治20多天后,杨彬被烧伤的手臂不见有好转的迹象,医生向田祚梅下发最后通牒,“再不截肢,杨彬的性命难保。”经过艰难地决择后,田祚梅只好满含眼泪地在手术意见书上签了字,杨彬用双臂换回了一条生命。
出院后,杨彬再也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快乐地游戏和玩耍,甚至连吃饭、穿衣、洗脸、上厕所这些简单的事都无法完成。
挣扎飞翔
4岁时,杨彬看见堂姐正在做作业,他觉得好奇,就向堂姐要了一张纸和一支笔用脚开始比画起来。刚开始写字,脚指夹笔要么夹不稳、要么力度不够,总是无法写出堂姐用手写的字那样好。
“虽写不好字,我没有失落感,反而觉得好玩,特别有新鲜感。”此后,杨彬每天都闹着要用脚学写字。田祚梅在家只要有空就教杨彬识字、用脚写字,从1开始练习起。没有识字卡,田祚梅就拿出旧扑克让杨彬认上面的数字,并学着写;没有纸和笔,杨彬就向堂姐要一些没有用的草稿纸勤加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间久了,杨彬的脚逐渐灵活起来,学会了用脚握笔写字,到6岁时,杨彬用脚写的字达到了小学一年级学生写字的水平。当年秋季学期,田祚梅与丈夫杨勇商量着把杨彬送到附近的东瀼口小学上学。
田祚梅背着杨彬来到3公里远的学校,向学校校长讲明了情况。校长尤德宇当即要求杨彬用脚写两个字看看。韩永春迅速搬来登子,让杨彬用脚写字。尤德宇看到杨彬用一双脚魔法般地写出一些漂亮的汉字后,深受感动,随即把附近的老师全都叫来观看。“这个娃太有毅力了,写的字超过了小学一年级的水平。”在场的刘老师看后感慨地说,说完激动地将杨彬抱起来在操场上转了几圈。因杨彬未能按时入学,也就没有课本,班主任找到了一套旧教课书,把新书送给了杨彬。从此,杨彬顺利地踏进了学校校门,开始了艰难的求学之旅。
在学会用脚写字后,杨彬对同学们用筷子吃饭有了强烈的好奇感,他决定要学会用脚拿筷子。用脚夹勺子吃饭本来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用脚夹筷子更是难于上青天。
最初,杨彬用脚夹筷子,感觉特别不灵活,两支筷子总是转不动,无法夹菜。他就又改用勺子,过一段时间后,又开始练习用筷子。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坚持,他成功了,到时9岁时就能把一双筷子在脚下运用自如,夹菜、吃饭均可完成。
从小学四年级起,数学中要用三角板、圆规等学习工具。在写字之外,如何用好新的学习工具,又成了摆在杨彬面的难题。每次遇到新问题或麻烦事,杨彬从没有失望过、气馁过,他总是以一种好奇的心态去面对,用一种强烈的自尊心去挑战极限。渐渐地,一双脚能打开文具盒,能用好三角板,能使用橡皮擦、开抽屉锁。
当完成写字、用三角板和橡皮擦等练习后,在一段时期内用圆规可难到了杨彬。“用脚把圆规从文具盒中取出后,能分开一定的角度,也可放到练习本上去,就是不能转动。”杨彬介绍起当时练习的过程来仍是满期脸的自信。通过冥思苦想后,杨彬想到了用另一只脚去帮忙,当用一只脚稳住圆规,别一只脚转动帮忙时,圆规真的动了起来。又是一次又一次的坚持和练习,杨彬的一双脚能画出无论大小的标准圆。
再后来,杨彬学会了用脚漱口、开门锁、写毛笔字,还学会了用脚打电话、发短信、用电脑。除了不能用脚穿衣裤、洗脸外,其它的动作只要别人能用手完成的,杨彬几乎都可以为一双灵巧地脚去完成。在外人的眼中,杨彬练用脚练就了一些绝技,而对他本人来说,只是一种简单的求生本领。
爱心护航
杨彬上小学的前一个星期,田祚梅每天清早就把他送到学校,一直等到放学后又把他背回家。坚持一个星期后,老师和同学们都熟悉了杨彬,自发地帮助杨彬做一些生活上的事情,田祚梅就早晨把他送到学校,回家忙一阵农活,待到放学的时间就去学校把杨彬接回来。
“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后,杨彬语文考了100分、数学98分。我收到杨彬的成绩单后就暗下决心:再苦再累也要将他培养成材。”从此,田祚梅陪杨彬踏上漫漫求学之路。
小学毕业,杨彬以全A的好成绩顺利进入了雷家坪初中。田祚梅在学校附近住了下来,尽全力为他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并特意为他做了一张小课桌和一个高凳子。父亲杨勇则在镇里一家煤矿**赚取生活费养家糊口。
初中毕业时,杨彬以585分的好成绩顺利考入巴东一中。在县残联的关照下,田祚梅搬到了巴一中附近,全力照料杨彬的起居。
“从杨彬上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是全社会的人都在关心他。”田祚梅感激地说。
杨彬上小学时的一个冬天,班上一位女同学的妈妈到学校无意间看到杨彬正在用一双赤裸的脚写字,回家后特地编制了一双毛线袜子送给杨彬;冬天上学时,韩永春老师总是给杨彬脚下放一个小火炉;同学们帮助他上厕所、打饭、喂饭,争先恐后地帮助他。与他同班的女同学彭了就住在杨彬家的楼下,只要天一下雨,她就会主动为杨彬打伞。三年来,从未间断过。上高三时,有个60多岁的老人将500元现金交到班主任手中,让其转给杨彬,却始终不透露自己的姓名……
当得知今年杨彬考出509分的好成绩后,县残联主动到杨彬家,帮忙他选择学校,填写志愿,表示一直把他送进大学的校园。
采访结束时,杨彬告诉记者,他现在想读三峡大学的财务管理系,大学毕业还要攻读研究生,一定要学得更多的知识,将来回报社会,为社会作贡献。
拓展阅读
1、马云告诉你诚信不是钱的问题励志人物故事
大学毕业时,马云的同学都进入中学任教,只有马云去了高校。报到前,校长特意把马云找来,让他安心在大学校园工作五年。至于五年后,他可以任意选择。马云郑重地答应了校长。
那年暑假,马云带学生去海南参加竞赛。比赛结束,学生们都站上了领奖台。老总亲自走到马云面前,向他表示祝贺,还把他拉到僻静角落,说有重要的事和他说。
老总递上名片,想聘请马云到自己的公司任职。见马云有些迟疑,老总说每月给他一千元工资。马云没有说话。老总见这点钱不能打动马云,又把工资涨到两千元、三千元。这时,马云终于忍不住说:“谢谢张总的好意,但我不能答应您。不是钱的问题。尽管我每月工资只有89元,和您开出的3000元没法比,但我要兑现承诺。这不仅关系到我的个人信誉,还关系到杭州师范学院的'信誉。要是我不遵守承诺,以后就没有大学愿意要杭州师范学院的毕业生,我得为学弟、学妹们着想。”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那位老总不但没有任何怨言,反而对马云的人品更加敬佩。他当场许诺,自己公司的大门,永远向马云敞开。此后几年间,好几次有老板高薪聘请他,都被马云拒绝了。最终,马云在这所大学任教六年半。
89元和3000元,多么大的收入差距!正是这种重诚信的品质,让马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缔造出各种辉煌和传奇。
2、三分钟励志小故事大道理
【缺水的小村庄】
有一个小村庄严重缺水,为了从本质上解决这个问题,村长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使村民每天都有水用。彼得和诺顿接受了这份工作。
彼得争分夺秒立刻行动起来,他买来两只大木桶,每日都奔波于两公里以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从湖中打完水后再运回村庄。由于起早贪黑地工作,彼得很快就赚到了钱,然而由于过度劳累,彼得很快就累垮了。
诺顿没有像彼得那样,而是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几个月后,诺顿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一年的时间里,诺顿的施工队修建了一条从村庄到湖泊的大容量输水管道。
在竣工典礼上,诺顿保证他的水比彼得的水干净,并且他能够每天24小时从不间断地为村民提供用水,同时价格也比彼得低30%。这样一来,村民们看到了希望,纷纷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立即要求从诺顿的管道上接水龙头。
诺顿的想法并没有就此停止,反而在继续扩大。他想,其他有类似环境的村庄也一定会缺水资源,于是,他开始向周围的村庄推销他的快速、大容量、低成本并且卫生的送水系统。
虽然,每送出一桶水诺顿仅赚1毛钱,但是他每天的送水量却高达几十万桶,无论他是否工作,几十万人都要消耗这几十万桶水,这样一来,所赚得的钱就像水一样流入诺顿的银行账户当中去了。
真正的聪明的人不只是拼命工作,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更有效率地工作,如何建立自己赚钱的系统,修筑赚钱的管道,让钱源源不断地流进自己的口袋。
【鱼鹰的结局】
有个拥有鱼塘的人,每年都靠这个鱼塘赚些钱来养活家人。可是鱼塘附近有好多鱼鹰,常常一群群地来抓鱼吃,养鱼人为此很是发愁。
有一天,鱼鹰又来吃鱼,养鱼人赶忙去赶它们,鱼鹰受惊逃跑了。养鱼人灵机一动,想出个好办法。他扎了一个伸开两臂、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稻草人,其手里还拿了一根竹竿,就像一个养鱼人的样子。养鱼人把稻草人插在鱼塘里吓唬鱼鹰。起初,鱼鹰以为是真人,只敢在上空盘旋,一点都不敢靠近它。
那几天,鱼果然没被鱼鹰吃掉。可是渐渐地,鱼鹰发现鱼塘里的人总一动不动,就起了疑心,不断地大着胆子飞下来看。很快它们就发现这是个假人,于是又开始了啄鱼。鱼鹰吃了一条条的鱼,肚子吃饱了,就站在草人的斗笠上,很悠闲的晒着太阳休息,还不停地发出“假假、假假”的叫声。
养鱼人看着洋洋得意的鱼鹰,他决定另想他法。
趁着鱼鹰飞走之即,养鱼人悄悄把草人从鱼塘里拔出来拿走了,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手里拿根竹竿,像稻草人一样伸开双臂立在鱼塘里面。
片刻鱼鹰又赶了回来,又放心大胆地下来吃鱼。吃得饱饱的,鱼鹰又飞到养鱼人的斗笠上休息,“假假、假假”地叫唤着。养鱼人趁鱼鹰不留神,一把抓起一只鱼鹰。鱼鹰使劲地鼓动翅膀,可是怎么也挣不脱。养鱼人笑呵呵地说:“原先是假的,这回可不假!”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一成不变地凭经验办事,不注意发现新情况,免不了会吃大亏。
市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当需求变化之时,也正是财富发生转移的时刻,所以,一定要把准市场需求的脉搏,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订自己的投资计划。
【要时常保持明快的面容】
L的同学来北京找工作,已经快两个多月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颇有才华的她就是找不到展示的平台。需要说明的是,她并不是没有面试机会,而是在面试之后总等不到录用消息。怎么回事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你自己想过原因吗?”L问同学。
“当然想过了。”心情很差的同学幽幽地回答,“但是‘游泳的鸭子永远看不到自己的脚蹼’,我是*者迷啊。”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突然,L像知道了什么似的:“你跟面试官说话时用什么语气?”
“什么语气?”同学很困惑地望着L,“和跟你说话一样啊。”
“我明白了!”L大叫起来,“以后再面试的时候,你尽量放大点音量,然后让你的语调里充斥一种阳光灿烂的感觉,也就是让人听起来很畅快的那种。呶,就像我现在这样!”
“为什么啊?”同学很不明白L的意思。
“哎呀,你就不要问为什么了,试试看嘛。你要相信我,相信经验!别忘了,我可是身经百战的‘面试王’!”L说道,随即也拍了一下同学的脑袋。
“那好,我尽力尝试。”同学点点头道。
结果真被L料中了,一周之后,同学就接到了一家图书公司的聘用电话。高兴同时,她忙不停地问L:“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什么原因?”
“呵呵,因为我是局外人嘛!”L故意卖了个关子说道,“你也许没意识到,你先天就有一种忧郁成分,而且很容易让别人感受到。我之所以让你用明快的嗓音说话,就是为了避免对方感受到你这种天性,了解了吧?”
“原来是这样!”同学笑道。
现实真的如此,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跟整天哭哭啼啼或者特别敏感的人在一起,而是愿意过一种轻松快乐的生活。那么自然,我们就不能整天绷着一张脸,而应该尽力明快一些,哪怕只是看似明快。因为,我们始终是需要他人的。
不好的情绪就像瘟疫,很容易传染给别人,而没有谁会喜欢跟整天不开心的人共事。所以,要想被人接纳、受人欢迎,我们应该努力保持明快的面容。
他是一个90后大学生,他出身平凡却不甘平庸,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了中科院。本以为峰回路转,他的人生从此迎来柳暗花明,而他却在众人的不解中,毅然投身于路边摊式的基层创业。他,就是曾读过5年高中的李功福。
自我介绍,是攻克面试官心理防线的第一轮战役。在此过程中,除了让面试官知道你能干什么、你会干什么之外之外,更重要的,先得让他们知道你是谁!为了使对方听清并记住自己的姓名,往往要对“姓”和“名”加以解释,注释得越巧,人们得到的...
为什么我们当中有那么多的人看到面试官就像野兽看到猎人一样?一提到面试,我们就想到可怕的主考官和令人绝望的口试。我们又总是把面试想像成为充满敌意的情景,自己是被动的牺牲品,被严厉的陌生考官摆弄来摆弄去。
【自卑的萤火虫】萤火虫们躲在草地里不敢出来,因为它们太自卑了,它们觉得自己的光芒太弱小,比不上太阳的光芒炽热,也比不上月光的皎洁,没人需要它们的光亮。
两只小狗熊笨笨和愚愚在树林里玩耍。他俩找到了一个大大的甜瓜。这个甜瓜真好:圆圆的,白白的,润生生,水灵灵,让人一看就馋涎欲滴。这两只狗熊得到甜瓜以后,为怎样分均匀发愁了,这个甜瓜是他俩同时发现的,应该得到的一样多,谁也不...
小花猪、小猴子和大黄狗,它们三个是非常要好的伙伴。它们整天几乎形影不离,一起去上学,放学后回家一起玩耍。有一天,上语文课,山羊老师戴着眼镜笑呵呵的走上讲台。
一天,晴空万里,小白兔拿着篮子,兴高采烈地去摘又大又甜的红苹果。小兔蹦蹦跳跳地来到了一棵高大挺拔的苹果树下,它想爬上去,但爬到一半时,它就摔了下来,摔了个鼻青眼肿。它心想;我怎么这么笨啊。
有一天,动物们正在开一次重大的会议,忽然天色暗了下来,一阵狂风打着旋向动物们袭来,动物们急匆匆地往自己的家跑去,可是来不及了,狂风把它们卷到了一个沙漠里。它们昏睡了整整一天一夜。
3、其实其实没有以后励志故事
曾有朋友和我说过,不谈以后。因为“以后”是由每一个“现在”组成的:如果现在都不能做好,又何来得以后,所以想做的事,都要趁早不要留到以后。
小时候家里穷,每一次我想要某个玩具的时候,妈妈都会说:以后一定给你买。我也欣然接受,开始幻想着未来的某一天拥有这个玩具的情景,然后笑出声来。
以后的以后,突然看见曾经想要的玩具,妈妈说还喜欢吗,要不买了吧?我笑了笑,都多大了,然后很无语的自问:自己竟然还喜欢过那种东西。
其实又何止玩具呢?在某个年龄,在某个阶段,甚至在某种心情,你所想的所要拥有的,也许在下一刻就已经都不再重要。
这和专注无关,更与坚持无关,只是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有些东西在你心中的位置,已经不再像以前那般重要。
还记得她还在我身边的的时候,发现好看的电影,我们总会说以后我们去看吧;知道好吃的东西,我们会说以后我们去吃吧;提起想去的地方,我们会说以后我们一起去玩吧……可是,那么多的“以后”,终究还是抵不过时光的力量,那么多的“以后”,也就真的成了永远的以后。
小时候总是想,长大以后要以加倍的爱来回报父母。长大了,父母还是以各种方式来呵护着我。这个学期基本每个周我都会回家去和父母待一待,那是我重整斗志的地方。这次回家的的当晚,爸爸加班,从晚上十一点忙到第二天六点,回家后不到一个小时又出去了,直到晚上八点多才回到家。后来我们在家里玩,很吵,可是爸爸却睡得很沉,看着身旁打瞌睡的爸爸,心里涌出的已经不止是凉意。
他们的辛苦我很少在文章中写道,朋友都劝我要享受享受生活不要那么累的时候,我只是笑了笑,因为只有我知道我的.父母过着怎么辛苦的生活,我也不愿意把这些让我心里苦痛的东西拿出来一遍一遍的诉说。
我只好,默默地去努力。
这不是从前,从前的我会常常告诉自己想要点东西,等有时间以后。
去玩一次——有时间以后;
去爱一次——有时间以后;
去读一本书——有时间以后;
去报答父母——有时间以后
现在的我终于知道,真的没有以后。所以,想做的我才拼命的抓紧时间去做;所以,用足够多的空闲去陪伴父母;所以,常人无法理解的去努力;
所以,当你一次又一次的说以后的时候,我也真的从来没有过相信。
4、胡萝卜鸡蛋和咖啡励志故事
一天,女儿满腹牢**地向父亲抱怨起生活的艰难。
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厨师。他平静地听完女儿的抱怨后,微微一笑,把女儿带进了厨房。父亲往三只同样大小的锅里倒进了一样多的水,然后将一根大大的胡萝卜放进了第一只锅里,将一个鸡蛋放进了第二只锅里,又将一把咖啡豆放进了第三只锅里,最后他把三只锅放到火力一样大的三个炉子上烧。
女儿站在一边,疑惑地望着父亲,弄不清他的用意。
20分钟后,父亲关掉了火,让女儿拿来两个盘子和一个杯子。父亲将煮好的胡萝卜和鸡蛋分别放进了两个盘子里,然后将咖啡豆煮出的咖啡倒进了杯子。他指着盘子和杯子问女儿:"孩子,说说看,你见到了什么?"
女儿回答说:"还能有什么,当然是胡萝卜、鸡蛋和咖啡了。"
父亲说:"你不妨碰碰它们,看看有什么变化。"
女儿拿起一把叉子碰了碰胡萝卜,发现胡萝卜已经变得很软。她又拿起鸡蛋,感觉到了蛋壳的坚硬。她在桌子上把蛋壳敲破,仔细地用手摸了摸里面的'蛋白。然后她又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里面的咖啡。做完这些以后,女儿开始回答父亲的问题:"这个盘子里是一根已经变得很软的胡萝卜;那个盘子里是一个壳很硬、蛋白也已经凝固了的鸡蛋;杯子里则是香味浓郁、口感很好的咖啡。"说完,她不解地问父亲,"亲爱的爸爸,您为什么要问我这么简单的问题?"
父亲严肃地看着女儿说:"你看见的这三样东西是在一样大的锅里、一样多的水里、一样大的火上和用一样多的时间煮过的。可它们的反应却迥然不同。胡萝卜生的时候是硬的,煮完后却变得那么软,甚至都快烂了;生鸡蛋是那样的脆弱,蛋壳一碰就会碎,可是煮过后连蛋白都变硬了;咖啡豆没煮之前也是很硬的,虽然煮了一会儿就变软了,但它的香气和味道却溶*里变成了可口的咖啡。"
父亲说完之后接着问女儿:"你像它们之中的哪一个?"
现在,女儿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只是怔怔地看着父亲,不知如何回答。
父亲接着说:"我想问你的是,面对生活的煎熬,你是像胡萝卜那样变得软弱无力还是像鸡蛋那样变硬变强,亦或像一把咖啡豆,身受损而不堕其志,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向四周散发出香气、用美好的感情*周围所有的人?简而言之,你应该成为生活道路上的强者,让你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变得更好、更漂亮、更有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57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