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抒情散文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淮河两岸收割忙。美丽的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你看那田里的庄稼:黄橙橙的稻谷昂首挺立着,随风飘扬,那鲜艳的颜色令人羡慕,她那诱人的香味飘散到了十里之外,窜进了人们的鼻孔里,高粱被压弯了腰,挥舞着红灯笼,远远望去像是天空的晚霞,大豆们裂开了嘴,露出肚里浑圆饱满的豆粒。
你瞧,一位农民伯伯开着收割机在田里割着稻子,刚才还是一片金黄转眼间就只剩下光秃秃的稻根了,而沉甸甸的稻穗已经变成了干净的稻粒,被收割机装进了储备厢里,另一位农民伯伯正在田边等着,等到这一亩地割完之后,他便用麻袋将收割机储藏的稻粒装进去。机器隆隆,欢歌笑语,处处呈现出繁忙和欢乐的景象。是呀,大家忙碌了半年就等着丰收的这一刻,人们怎样能不高兴呢。收割机轰隆隆的忙碌着,不一会儿,又一亩地被收割完了,记得以前,人们用镰刀收割稻子,一天才只能割一亩稻子,然后用牛拉着石磙把稻粒轧掉,再用木铲一铲一铲扬起,把稻壳清除掉,这样才能装进麻袋运回家。而此刻半个小时就能完成所有的工序。被收割好的稻粒,经过加工以后,就成了我们碗里香喷喷的米饭了。
“剥橙香透甲,稻香气翻匙。”这句骈语不正描述了收获季节人们的样貌和情绪吗?
金秋十月,又迎来了一个爽朗的一个月,那秋风如慈母般的抚摸着我,我们似乎也感受到那双手的温柔,仿佛在它的怀抱中。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周一的早晨我们学校正举行着庄严的升旗仪式,红灿灿的一串红在十月的阳光下幸福的微笑。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正冉冉升起,我们行着队礼,唱着国歌,仰望着国旗,心存对*和祖国的感恩,眼前浮现那一幅幅历史画卷。
听!从教室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线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同学们手中捧着免费的义务教育课本正在唱出心中的理想: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继往开来,努力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看!节日的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繁荣景象。你看朝阳街上到处挤满了热闹的人群,熙熙攘攘,各家商店门前彩旗飞舞、气球高挂。各个商场也趁着国庆长假,人们的黄金时间,用了各种促销手段销售着各种商品,买的人也是目不暇接。每条街道、每个商店都显示出了热闹非凡的气氛。
再看我们的新农村。家家洋房,好多人家都开上小轿车。我们家中,彩电,冰箱,洗衣机、电动车,电热水器,太阳能,电饭锅各式电器一应俱全,我们村不仅有自来水,还通上煤气管道呢!生活真的一天比一天好。村里有一群老人,还每天晚上学跳舞呢!原来,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啊!
红旗在阳光下自由的飘扬,我们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每一次升旗,总会让我们遐想,没有先辈们的热血挥洒,哪有我们的幸福安康?没有**的领导,哪有祖国的繁荣富强?
我们爱那美丽的田野,我们爱这可爱的家乡!更爱那美丽的金秋十月!
自从我听到第一片叶子落地的声音起,我就知道,美丽的金秋十月来了。
金秋十月,一片片火红的枫叶从树上落下,如蝴蝶般翩翩起舞。走在叶子上,软绵绵的,就像走在地毯上一样,慢步着我就想起了春天的叶子,在枯燥的树枝上,刚开始只冒出斑斑点点嫩绿的芽儿,过了不久,就开始长叶子了!到了夏天,大树是那么葱翠,叶子那么肥美,遍地长满青草,开满了鲜花。
秋天也是个丰收的季节,,走进果园,阵阵香气便扑鼻而来,瞧啊:柿子换上了新装,石榴看着柿子,笑的裂开了肚皮,山楂笑的成了火红色,葡萄一串一串,在阳光的照耀下,成了彩虹色……田野里的东西也不少哩!高粱仿佛也在迎接秋天的到来,弯下腰来,准备拥抱这个美丽的秋天呢!西红柿也穿了一件大红的棉袄,真是喜庆……
每一个季节都有变化,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夏天,铄石流金,烈日当空;秋天,天高云淡,秋高马肥;冬天,鹅毛大雪,叶落归根。但是我还是更爱秋天,更爱这个丰收而又美丽的季节。
拓展阅读
1、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学生作文
晚饭后,站在凉台上,夕阳西下,灿烂的晚霞染红了天边。于是,树木、楼房、游人甚至整个城市都被染上了一层金色。此情此景,不能不让我心动:难道夕阳也知道“恋秋”吗?它知道自己已划落到了地平线下,为人类奉献的机会还得24小时之后才能获得重生,于是,它把自己所有的光和热都在这昼与夜交替的时节释放出来,给人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所谓*所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夜幕渐渐地降下来,我们和女儿一家人到郊外散步。走在被树木挤歪了的林荫小路上,脚踏着油黑的泥土,我突然有一种更接地气的感觉。连植物、大自然都知道恋秋,何况人乎?我本一介凡夫,对社会、对人类谈不上什么贡献,只是做了点自己该做的事儿。如今快到退休的年龄,余下的时间越来越有限,抓紧分秒,倾其所能,不把遗憾带走。正如布莱希特所言:“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只要尽心尽力了,只要做到扪心无愧,给自己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不也同样具有“恋秋”的情怀吗?
美国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最后一刻,记录下了被蛇咬伤后的*,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忘我工作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他死去时,手里还紧握着笔;英国科学家约翰道尔顿,在他78岁的时候,刚写下当天的天气记录便躺下了,从此再也没有醒来。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难道不都是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恋秋”情结最完美的映射吗?
2、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学生作文
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满眼都是金黄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一片片闪闪发光的金子。秋,就是这样。不,肯定不是这样,这样太单调了,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
在我眼中,一年有四个姑娘,她们分别是:春姑娘、夏姑娘、秋姑娘、冬姑娘。在这几位姑娘中,最美的就数秋姑娘了。春姑娘太招摇了——颜色绚丽得让人觉得有点眼花缭乱;夏姑娘热情太高——把大地烤得快爆炸了;冬姑娘太文静、太单调——冷风吹得让人觉得世界没有了温暖;而秋姑娘呢,她的那身金黄色的连衣裙,让每个爱美的姑娘看了都眼红。
为什么人们都爱秋姑娘呢?因为秋姑娘是收获的象征,看秋姑娘手里那根魔法棒,她来到田野里一挥手里的魔法棒,于是,稻田里的稻子黄了;高粱看到秋姑娘正在对他微笑,害羞得脸都红了;玉米看到秋姑娘,乐得金黄色的牙齿都露出来了……这些植物的欢乐简直比看“西洋镜儿”还有趣呢!
秋天的夜空与夏天的夜空真的很不一样。夏天的夜空格外明朗,而秋天的夜空总是给人一种神秘感,也许是为了配合秋姑娘和她的“徒儿”们的演奏吧!在秋天的夜晚,蝈蝈、蚱蜢……才是这秋夜的主角,他们的演奏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合唱队。每当一个人走在路上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用心去体会这些小家伙们到底在唱些什么。
秋天总是那么与众不同,金秋总是那么的珍贵,丰硕的果实、夜里“乐队”的演奏,怎能让我不爱上这金秋呢?
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学生作文
时光匆匆,又是一年心的悸动。当凋零的树叶随着清凉的秋风,从眼前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在空中旋转起舞的时候,秋天的气息已被渲染的越来越浓烈。在这秋阳明媚,绮丽迷人的季节里,您的生日也从红叶漫天中款款走来,轻轻踏在了我的心坎上。人虽遥远,心却无间,为您贺寿的心情始终不变,每年的这个时刻,不需要刻意去想,也永远不会遗忘。今年也是如此,从第一枚金叶离开树枝的时候,我似乎已闻到了您生日的气息,芳心便荡起涟漪,思来想去不知如何为您祝贺,唯有写下这些粗粗浅浅文字,以此来表达我的真心祝福和祝愿,祝愿尊敬的老师:生日快乐!幸福安康!
又是一年秋风至,又到生日祝福时。今夜,弯弯的月儿,为您的生日挥洒着温柔的光芒;浓郁的秋韵,在月光下渲染着醉人的芬芳。独坐窗前,心在月色里寻寻觅觅、悠悠荡荡。点起一抹烛光,斟满一杯红酒,醇香悠悠,暗香浮动,氤氲成温暖的思绪。打开音响,放一曲《祝你生日快乐》的歌谣,优美的旋律弥漫在房间,牵出了我绵长的思念。不经意间眼角有泪轻轻滑落,那是思念的泪水,是感激的泪水,是挚爱真情的流泻。今夜,您我天各一方,不能在一起同贺,就让我在远方的夜空下,借着幽幽夜色,端起醇香盈满的酒杯,静静举杯遥祝。把我的思念,我的祝福,我的牵挂,全部融进在美酒中,让缕缕醇香,盈满心房。为您的花季生日,为我们真挚的友谊,干杯!
从相遇到相识,从相知到相惜,转眼间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三年来,一千多个**夜夜,相伴的足音,轻盈而坚定;相牵的双手,温暖而有力。我感谢生命中有一个懂我的您,从认识您的那一天起,您渊博的知识,人意的善解,就在我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长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葱郁了我的眼帘,苍翠了我的灵魂。我感谢在文字天地里,您给予我的支持与帮助,给我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教会我用文字飞翔。在我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您总是陪伴在我身旁,给我信心和勇气,让我在这片心灵的芳草地继续走下去。我会珍惜这份人世间最珍贵的情谊,无论前方的路有多遥远,让我们永远牵手一路相伴。回眸一起走过的一个个温馨灿烂的日子,幸福溢满心间,喜悦在脸上呈现。清点我的行囊,无以回报您给予的温暖,唯有将一路走来的点滴,书写成平仄的诗行,让岁月在金色的记忆中流淌。
菊花知秋,情深如酒,暮然回首,岁月如流,对您的祝福真心依旧。今夜,无论您收到多少祝福,我仍然为您献上最贴心的问候;无论您拥抱多少快乐,我依然为您默默祈祷。点一盏心灯,弹一首心曲,唱给远方的您,让歌声传送着我的真心祝愿。今夜,我把心底最美好的祝福,托清风明月送到您的心岸;今夜,风呢喃着私语,月流淌着泪光,一颗芳心也飞向了遥遥的远方。因为,远方的尊师,是我心中一份最深的牵念,是我永远祝福的方向。生日快乐!永远快乐!
4、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学生作文
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未进花园,先闻其香。桂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因为它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都称之为“折桂”。
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树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就提到招摇之山多桂;《吕氏春秋》中则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桂就受人喜爱。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提到桂花,当时桂花引种宫苑初获成功,并具有一定的规模。
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中栽培观赏。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桂花的民间栽培始于宋代,昌盛于明初。中国历史上的五大桂花产区均在此间形成。中国桂花于1771年经广州、印度传入英国,此后在英国迅速发展。现今欧美许多国家以及东南亚各国均有栽培,以地中海沿岸国家生长为最好。
古桂苑中的桂花最大的亮点就是选用千年精品古流苏树桩靠接、嫁接,既有天公造美之处,又有后天培育之异形。这百年千年的古树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长存至今,盘根错节的枝干记录的是世事变迁的沧桑,而顶端那一抹艳丽则隐匿于绿叶间,低调地诉说百世芳华。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57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