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课文教学设计
1、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事物和结合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学习掌握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6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大兴安岭的景色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蕴涵在文章里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鹏博士教学软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林海
问: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时想到了什么?
为什么到了林场,“我”这种亲切之感加深厚了?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的?人与山的关系更加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她的确有兴国安邦的意义”?理解“兴国安邦”
三、.总结全文: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几次讲到“亲切、舒服”?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2、本文主要写了什么?运用了那些方法?
3、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概括中心思想
四、巩固练习:
1、写出带点的反义词
林海不但能够万古长青,而且可以综合利用。综合-------()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温柔------()
它的美誉建设结尾一体,美得并不空洞。空洞----------()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
折断化石把大兴安岭和()比较着写,大兴安岭的特点是(),而秦岭的特点是()。
3、练习背诵课文的3--------6自然段
五、作业:
生字组两个词;练习用“缺乏、恰好”造句。
拓展阅读
1、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单元教学计划1、燕子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3、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课前预习:1、熟练地朗读课文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3、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二、初读课文体会1、明确自学要求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2、学生自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9
学,教师巡回指导3、检查自学效果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理解词语的意思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三、学习第一自然段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1、学生自由读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3再读这一段,思考: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4、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5、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6小结朗读第一自然段背诵第一段五、布置作业作业本1、2、3、题教学目标:1、学习2、3、4自然段,背诵第2、3、4自然段2、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教学过程: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2、我们再读第二自然段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什么叫“赶集”?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9
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读、背第一--三句4、学习第四句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5、指导按春天的细雨、微风、柳丝、草、花、到燕子的顺序背诵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8、师:“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领略一下其中的美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9
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2、指名说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10、看图试背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五、作业作业本第4、5、6题六、拓展训练...............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全篇文章的语言轻快明丽,描写准确生动我在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用叶圣陶老师说过的话就是:“一字未宜忽,语语捂其神”用这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学习,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文素养在教学中,重点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燕子的外形,飞行的动作这些片段来学习,突出对燕子喜爱的感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燕子外形的描写,感悟燕子的可爱活泼;运用简笔画来表现燕子飞行动作等方法让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9
学生情不自禁地赞美燕子,喜爱燕子本课的教学有待改进地方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加强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有自学能力的学生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2、背诵两首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学习《咏柳》)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绒球花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绚丽多彩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山狸第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9
四自然段:凤尾竹摇晃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b.学生写字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教学重难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d.配乐朗读这一段2.第二、三自然段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学生各自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9
读课文,然后交流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反复朗读这几句话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4.第四自然段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感情朗读,比赛背诵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板书:1、我们的民族小学穿戴不同语言不同共同学习共同游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教学过程:激趣导入1.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自读课文1.请各自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2.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玩耍一本正经谢寥沙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9
绒毛假装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读书感悟1.第1自然段a.文中这片草地出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b.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2.第2自然段a.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b.“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c.同桌练习后指名一对同桌学生上台边说边演师生共同评价后,再推选一对学生表演d.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学生描述e.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3.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1.2自然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学重难点: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教学过程:复习一、二段指名朗读一、二自然段,说说每段大意感悟第三、四自然段1.窗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9
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9
2、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劝说 ”,这里有规劝的意思,劝说别人改掉不良的习惯。安排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习作是要求写发言稿,发言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情境而定,不能空洞,泛泛而谈。 设计理念: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而习作教学应注意学生创作热情的激发,把习作与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本课设计力求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入角色,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参与习作,切实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
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讲述晏子劝说齐景公不杀养鸟人的故事。
2、教师小结:成功的劝说能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劝说”,但也可能失败。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劝说别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劝说”。
1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用一个故事作为引题,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观看小品,探究方法 1.学生表演
爷:(坐在椅子上,抽出一支烟点着)饭后一支烟,胜过活*! (吸了一口,咳嗽。) 颖:爷爷,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爷:什么日子?
颖: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这一天,全世界的人都不能吸烟。 爷:谁规定的?谁能管了全世界? 颖:联合国规定的。 爷:联合国能管了咱们中国?
颖:爷爷,抽烟的害处很大,我求您别抽了!
爷:没事! 我抽了几十年了,身体不照样好好的?咳,咳??就是有点小咳嗽。 颖:反正抽烟没一点好处。
爷:颖颖,天不早了,你该上学了;我呢,到公园溜达溜达。 2.提出问题:这个模拟表演为什么颖没有说服爷爷?
3.集体交流:我们来帮帮颖,说说怎样才能劝服爷爷不抽烟?
4.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在劝说别人时,以理压人、说软话求人都不大可能奏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对方心服口服。另外,劝说还要注意对象、场合、方式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接触身边的实例、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归纳、分析、综合,形成自己的想法并从中学习劝说的技巧。
三、交流、体会劝说语言特点。
1.小组交流。假如你是颖,你会怎么劝说爷爷?在小组内讨论、表演。
2.全班交流。把每个小组的方法进行交流,比较,说说哪种说法更容易奏效,体会劝说的艺术。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交流平台,学会组织语言,大胆发表见解,
四、创设情境,尝试实践。
2
1.小组交流。
师:刚才大家帮颖解决了难题,可是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如:(1)爸爸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
(2)走在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3)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
(4)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又伤身体??
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劝说别人。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先说说你打算针对什么事进行劝说,再商量一下怎样劝说会更有效。
2.模拟表演。请若干小组上讲台进行模拟表演。 3.全班评议。让学生评一评谁的劝说效果好,为什么好?
【设计意图】小组学习,全班交流,为同学搭建平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进行评价,互动环节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并在语言实践中,学会劝说。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谈话引题
在重大节日来临时,在庆祝某项活动时,会有一些教学代表或学生代表发言,这时候就要发言稿。那发言稿怎么写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了解发言稿
1.课前让学生收集发言稿,如:班委竞选发言稿、班队会发言稿等,课堂上让学生在全班朗诵自己所收集的发言稿。
2.播放“开学典礼上校长的发言”录像,体会发言的技巧和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录像和让学生收集发言稿,以此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发言稿,体会到发言稿的作用。
三、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
1.请写过发言稿的学生讲一讲他们在写某一发言稿的时候要写进哪些内容?(如:为竞选准备的发言稿,要讲清楚为什么竞选这个岗位,自己有哪些优势,如果竞选成功怎样为同学服务)
2.师举例讲一讲在写某一发言稿的时候要写进哪些内容。
3
3.请学生根据以上例子归纳总结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发言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环境而定。(师予以帮助)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身边同学的介绍,更直接地了解了发言稿的写作特点 四、尝试习作。
1.让学生根据习作提示自己选择写作情景。
2.明确习作要求:①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②感情真实;③语句通顺。 3.学生尝试写作,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由于习作时还需想象当时情境,所以提前布置,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现场来写发言稿。 五、评改、交流 1.全班学生互评互改。
评价方向:不必拘泥于字数多少,以符合当时的发言要求为评价标准,以发言稿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通顺为评价重点。
2.教师根据**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让学生结合评改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自己修改作文草稿。
3.小组交流评改。
4.教师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主体,以具体的步骤为引导,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4
3、《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了解三角形的概念。
2.掌握一类图形中的三角形计数方法,渗透分类思想。 3.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规律及其应用。
4.培养分析、归纳问题和逻辑推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探索精神。 〖教材重点和难点〗三角形的定义和三角形三角关系 〖教学设计〗
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学生都认识,但是对定义的理解不够准确。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学中让学生从自己的认识出发,教师给予引导、明晰,再得到定义。
“三角形的计数”是本节难点,为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经历数学思考的体验,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训练,发展个性化的学习。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制作课件,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学习,降低学习难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屏幕显示自拍照片:学校篮球架,建筑工地塔式吊车,加油站大跨度屋顶等。)
这些例子说明了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为什么三角形具有这么多应用呢?等我们学完这一章后,同学们就会有更深的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三角形。
(二)得出三角形定义 屏幕显示三角形:
图1
(教师首先用三角板演示把三角板摆在空间任一位置,三角
1 / 26
形始终在同一平面内,渗透: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平面。然后,让学生操作,感受“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顺次首尾相接”后组成的图形一定在同一平面上,因而不必增加“在同一平面内”的条件。) (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有关概念 (四)主动建构 1.探索活动
请同学们动手做做,同桌也可以合作,互相讨论并说说你推出结论的过程(师巡)。
2.展示探索结果
哪位同学拼得了?请把你的拼法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看,并说说你的推理。 (展示图1)其推理是:由内错角相等得两直线a∥b,再由同旁内角互补得三内角和为180°。
图1
图2 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多媒体显示)。 按角的大小把三角形分成三类的方法(显示分类表)。
2 / 26
(六)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师:本课时我们学习了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和计数方法。 3.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分类
3 / 26
1.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并会应用。
2.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合作交流、勇于创新。 〖教材分析〗
教材由“房梁上的彩灯电线哪根长”,引入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为后面三边关系的应用作铺垫,用“小棒搭三角形”作为“引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教学难点〗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教学设计〗
三角形存在着“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关系,但多数学生不曾注意到。教学中采用三根小棒搭三角形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探索―证明”的数学思维过程,使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用小棒摆三角形引入三角形三边关系 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下操作。 第一组小棍搭成三角形; 第二组小棍搭成如下图形:
图1 第三组小棍搭成如下图形:
任意三根小棍一定能搭成三角形吗?
4 / 26
(二)小组活动,发现三边关系 议一议:
1.元宵节的晚上,房梁上亮起了彩灯(课本图3-13),装有黄色彩灯的电线与装有红色彩灯的电线哪根长呢?说明你的理由。
2.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三)个人活动,发现三角形三边关系 做一做:
分别量出下面三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并填入空格内。
图7
(1)a= (2)a= (3)a= b= b= b= c= c= c=
计算每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并与第三边比较,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个人活动结束,总结交流。
练习:4,5,8是三根小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小组活动。活动结束,总结交流。 (四)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本课时我们学习了:
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
5 / 26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57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