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下最美的成长读后感
那一场雨,不知下了多久,
从上古时代一直下到昨天,
却始终不能浇灭一个民族的豪情。
那一面旗,飘扬在心中,
从少年时代一直舒展到青春岁月,
用鲜艳的红点染人生的底色。
她飘着,迎着朝霞,是最美的风景;
她飘着,伴着晚霞,是最美的仰望。
她飘着,与清风共舞;
她飘着,带我在记忆的海洋畅游
那年我七岁,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铿锵的乐曲,像一只大手,
把我的心托向蓝天。
请原谅我年少无知,
我无法听懂国歌的内涵;
但请相信我的真情,
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少年而骄傲!
我像是一块山间的石子,
就这样投身到一条清澈的河流。
洗去天真和幼稚,
我看到象形文字镌刻的历史,
我听到祖父祖母讲述的往事。
在课本里,我捕捉到唐诗宋词的光芒;
在电视里,我凝视着中华大地的巨变。
当红领巾温暖着我*膛,
我知道,我的心房上已深深刻下爱国的誓言。
那年我十四岁,
我将红领巾珍藏在我的枕下。
当青春的蓝天无垠地铺展,
我的眼中再次映现那一抹灿烂的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雄壮的歌声在耳畔回响,
我感到母亲正张开温暖怀抱。
请原谅我的青春叛逆,
我只眷顾着我的小小天地;
但请相信我的成长,
我渐渐懂得生命的价值。
我像一只展翅的鸟儿,
就这样飞翔在中国的苍穹下。
羽毛开始丰满,
我阅读着先烈血染的风采,
我倾听着时代有力的节奏。
在一次次感动中我懂得眼泪的重量,
在一次次思考中我明白活着的意义。
当熠熠生辉的团徽佩在胸前,
我知道,先锋模范的光芒永不退色。
今年,我十八岁,
我和我的青年朋友,
行走在春光里书写青春的诗行。
当我又一次凝望五星红旗,
血液在燃烧,激情在澎湃。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梦想的号角振动心灵,
我知道我双肩的责任就是人生的荣光!
请原谅我的往昔,
那时小小的世界容不下大大的国。
请相信我的未来,
祖国已支撑起我坚实的脊梁。
拓展阅读
1、《草房子》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合上《草房子》,抬头望见的不是楼房密集的喧闹小镇,而是那油麻地洒满阳光的草房子,还有那翱翔于屋顶的鸽群……心中很是满足。
这部长篇小说叙述了男孩桑桑和家人在油麻地度过的六年生活。在这六年里,这个男孩经历了一个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童年。童年里有飞舞的白鸽、纸月的书包、爸爸的笔记本……这一切让我感受到了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成长的美丽。
成长中有着愉快的童年。男孩桑桑是个成绩优异、品德高尚的孩子。在他闲不下来、没事做的时候,他就会去找自己的朋友玩。可是他非常顽皮,独自跑到镇上买了一只鸽子。回到家后还与自己最好的朋友为刚来的鸽子朋友做了一个新家。桑桑在每次遇到不开心都会去找鸽子玩。
成长中有着甜蜜的友情。一天,桑桑父亲桑乔的学校门里,来了一个转学生,她的名字叫纸月。得知纸月她家离油麻地有三里路,桑桑疑惑如果走那么远,那么纸月每天上学肯定会迟到。果不其然,纸月迟到不断。让桑桑一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纸月不继续在板仓小学读书呢?于是乎桑乔让桑桑去纸月家里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纸月每天都被板仓小学的几个男生拦住。桑桑立马回去和父亲说明了情况。在桑乔的帮助下,镇里领导联系了板仓小学的校长,教育了那几个男生,帮纸月解了围。
成长中有着温暖的亲情。没过多久,桑桑得了一种怪病,脖子上起了一个肿块。父亲带着桑桑四处求医,可是每个医生都说治不好。正在他们一家人濒临绝望的时候,油麻地来了一位郎中。虽然这位郎中不能医治桑桑的病,但是他介绍了一位能帮助桑桑的高人。桑乔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觉得有希望就一定要试试看。他急忙回家拿了钱,立刻背着桑桑上路了。他们步行了三天,好不容易找到了那位郎中。可是老人家年事已高,使得桑乔父子有些不信任。不过都到这儿了,必须还得试一试才行。这位老郎中一看就知道桑桑得的是鼠疮,他马上给桑桑开了药方,让桑桑回家按时吃。一个月后桑桑脖子上的肿块消失了,父亲终于轻松了。
读完了《草房子》,我明白了,童年就是一间充满阳光的草房子,她让我们想起浪漫、温馨、纯真无邪,是一切美好的所在,她美得宁静、温馨、悠远,而且永恒。在童年的成长中,我们收获了友情,体会到了亲情。我感恩一切愉快、甜蜜、温暖的点滴,让我精彩地成长。
【第2篇】
在暑假里,我读了许许多多的书,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百看不厌的就是曹文轩先生写的《草房子》了。
在这本曹文轩写的《草房子》中,每个角色都是个性鲜明,有调皮的桑桑、倔强的秦大奶奶、顽强的杜小康……这一句句文字里处处透露出孩子的童心和人们的喜怒哀乐,却依然能让人感觉到优美的气息,令我们这些读者也身临其境,这就是曹文轩先生独特的写作风格。在读《草房子》时,我的心情也跟着任务的情绪而变化着,当我读到陆鹤和同学们表演《屠桥》并成功时,我也忍不住欢呼雀跃,好像我也成为了油麻地小学的一员;当桑桑得了疾病就要离我们而去时,我忍不住流下了几滴眼泪。
最让我难忘的的人物要数杜小康了,他是油麻地的一名”富二代”。可后来他爸爸为了赚钱,买了许多货物用船载着去卖。可不幸发生了,船沉了,货物被水一冲而散,损失惨重。此时他们家是穷的只能喝西北风了,还欠下一**债。我读到这里,恨不得钻进书里把我的压岁钱全给他们。然而杜小康和他的家人并没有选择放弃,又去借钱买鸭子,靠鸭子生下的鸭蛋赚钱,可是这些鸭子太贪吃了,吃了别人家的鱼苗,可怜的杜小康一家只好把鸭子赔给他们。因为杜小康家的情况实在供不起让他读书,他已经很久没去上学了,杜小康多么希望自己能重新踏进学校的大门和同学们一起沐浴在知识的海洋中。相比之下,我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读了《草房子》这本书,我深深佩服曹文轩先生,也为中国出了曹文轩这名作家而感到骄傲。
2、成长的收获读后感汇总50句
昨天晚上,我终于读完了孙瑞雪老师的《完整的成长》。这次这本呢书读得这么慢,跟开学了、工作比较忙、晚上不愿动有关系,但我觉得更多的是这本书实在让我没有多大的动力去读。
当然我这样讲,并不是说这本书不值得一看。这是一本有点像散文的书,当你认可了蒙氏教育理念,就会觉得这是一本闲来无事读来消遣的书。书中对于蒙氏的理念讲得很模糊,很理想化,甚至是有点夸张。至少对于我现在的理解程度,我认为有点夸张。不过我也想再多说一句:或许再过一段时间,我也会不觉得有多么夸张。因为曾经我也以为蒙氏的理论很夸张,直到我看到那一段日本的蒙氏幼儿园的录像。有点扯远了。即便我无法理解这种散文式的理论,但我仍然认为这本书值得一看。这是因为,这本书给读者
这是我随意截取的关于一个孩子的两个例子。一个是他八岁时,因为逻辑让老师抓狂的对话过程。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会觉得他的人生乐趣在哪里呢?可是看完他在四岁时的那个例子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孩子是他父亲教育的正常结果。
这本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这样的例子中,我们会发现自己原来对自己的孩子犯过这样的错误。或许对于目前的我而言,这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吧。
3、成长的收获读后感汇总50句
晚上,我看了一本书叫《成长》,这本书正适合我们青少阅读。
现在的我们,缺少的就是一种成长的锻炼,我们总是喜欢待在家里做“小公主”,“小少爷”,从不愿意离开父母的依赖,自己独自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们总是认为躲在父母身后就是最安全的,但是有没有想过,如果父母不在了,怎么办??就因如此,才养成了对父母的依赖性。但是只要我们敢把自己推出去,敢试着去闯一闯外面的世界,那么这就是成长的第一步成功!
读了这本书,我内心感受到了从未了解过的知识,《成长》,确实,我们应该成长了,要是不敢试一试,那么不敢的我们,相反,在成长的道路上就比别人少了一次机会!从现在起,我们要做一个独立的人,不要总是什么事都依赖父母,应该让他们放手,把我推出去看看新的世界,看看不一样的世界,因为……我,需要锻炼了,我该成长了,你们就不用再为我操心了!
我该成长了……我必须要成长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29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