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故事200字

发布时间: 2025-08-17 09:59:34

诚信故事200字

诚信故事200字篇一: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诚信故事200字篇二: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诚信故事200字篇三: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诚信故事200字篇四: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诚信故事200字篇五:汽车维修店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我今后常来!”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知识扩展:诚信的语句

1、诚信,如一把钥匙,打开你我心中那扇门上的锁,让我们敞开心扉,沐浴那友谊的阳光。

2、诚信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善于欺骗的人,永远到不了桥的另一端。

3、诚实是上策。

4、诚信是人的本钱,没有诚信的人是一个失败者。

5、诚信,是一股清泉,它将洗去欺诈的肮脏,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洁净。

6、诚信为荣,失信可耻。

7、人不能自我设限,拟定低档的心理高度,把自己封闭在烦恼圈内。

8、诚信比一切智谋更好。

9、最大限度的诚实是最好的处事之道。

10、经营就像给花施肥浇水一样,肥施得适时,水浇得适量,花才能开的鲜艳。

11、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

12、知识是财富,诚信也是一种财富,拥有知识能使你变得充实,拥有诚信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13、诚信就像人身上不可缺的钙,没钙的还能算作人吗?

14、愚蠢的人在别人把事情都办成了,还迷惑不解。聪明的人当事情尚未发生,就已经预料到了结果。

15、诚信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拓展阅读

1、有关古代经典

商鞅立木

齐威王时,有实力的大国是:齐、楚、魏、赵、韩、燕、秦,称为战国七雄.前面的大国公推齐威王为霸主;秦国在西部,比较落后.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后,想向中原伸展势力.他先下了一道搜罗人才的命令:“不论是本国人或外来客,谁能叫秦国富强就能得到重用.”

卫国有个名叫卫鞅(yāng)的人跑来对秦孝公说:“国家要富,必须注重农业;国家要强,必须奖励将士;要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朝廷才有威,*就容易了.”秦孝公觉得有理,就叫他计划*制度.可是,不少贵族大臣反对.过了两年多,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就拜卫鞅做左庶长的官儿,*制度全由他拿主意.

公元前359年,卫鞅起草了一道*法令.秦孝公看了,点头说好.卫鞅怕老百姓不,先叫人在南门竖了一根木头,出了一个命令:“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赏他十两金子.”看热闹的人很多,就是不相这道命令. 卫鞅又下了一道命令,把赏金加到五十两.有个发傻劲的人说:“我扛去!”他拔起那根竖着的木头,一口气儿扛到了北门.大伙儿好像看耍猴儿似的跟在后头瞧热闹.卫鞅立刻叫人赏了他五十两金子,表扬他相朝廷的命令.

这件一下子传遍都城.不久,全国的人都知道了. 接着,卫鞅就公布了*的第一步法令.大致的内容有:每五户人家编为“一伍”,十家编为“一什”.一家有罪,其余九家应当告发.不告发的和罪人同样有罪,告发的有功.居民必须领取居民凭证,没有凭证的不能来往,不能住店.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拿杀敌多少和立功大小作为标准.贵族也一样.杀一个敌人记功一分,升一级.功劳大的地位高.田地、住宅、车马、奴婢、衣服等,随地位的高低分等级享受.在军上没有立过功的人,就是有钱也不得铺张.百姓多生产粮食和布帛(bó)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为了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一根没入官府为奴婢.弟兄到了成年就应当分家,各立门户,各交各的人头税.不愿分家的,每个成人加倍付税. 新法令公布后,没有军功的贵族领主失去了特权.立军功的有赏,最高的赏是封侯.封了侯也只在封地里征收租税,不能直接管理老百姓.这么一来,贵族领主制度的秦国,变成了地主制度的秦国了.农业生产增加了,军力量强大了.巨大的变化引起了贵族领主的反对.秦孝公处罚了反对新法的.大臣,把卫鞅提升为大良造. 接着,秦孝公就叫卫鞅实行更大规模的*,最重要的有下列三项: 一是开辟阡(qiān)陌(mò)封疆.“阡陌”是供兵车来往的田间大路.春秋时代打仗多用兵车,到了战国时代,各国打仗都用步兵骑兵,很少用兵车了.

晏殊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任他了。

一言九鼎的

战国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赵王派相国平原君去楚国谋求联合抗秦。平原君在门客中选中了文武兼备的十九名随员,离预定的二十名还差一员。平日并不受重视的门客毛遂经过自荐,被平原君批准随行。

起先,随行的另外十九人都很瞧不起毛遂,暗中讥笑他。但到了楚国,在相互交谈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觉得毛遂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对他都很钦佩。平原君去和楚王商谈联合抗秦之,毛遂等随行人员便都在台下等候。

可是,平原君和楚王从早上谈到中午,还是没有结果。随行的另外十九人便怂恿毛遂上台去说服楚王。

毛遂凭着自己大无畏的英勇气概,按住剑,顺着台阶走上台去,对平原君说:“赵国和楚国联合起来抵御秦国,两句话就能说明其利害关系,为什么从早上到中午,还没谈出个结果来?''

楚王问平原君说:“他是什么人?"

平原君回答说:“他是我的门客毛遂。"

楚王听说毛遂只是个门客,怒气冲冲地喊道:“你这是干什么?我在和你的主人说话,你快退下去!"

毛遂按着剑走上前去,对楚王说:“大王之所以敢当众斥责我,是因为楚国人多势众。但现在大王离我不过十步,楚国再强大,大王也倚仗不着,因为我手中有剑,你的性命掌握在我的手里。而且我的主人就在这里,我和主人说话,你凭什么斥责我呢?"

楚王见毛遂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一时惊呆了,不知怎么办。毛遂又继续说:“楚国是个大国,地方五千里,雄师百万,按理说应该称霸天下。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强大的楚国在秦国面前,竟然胆小如鼠,以前秦将白起只带几万军队攻打楚国,一举就攻下了你们的国都郢城,再战烧毁了你们的祖坟。这种奇耻大辱,连我们赵国都为你们感到羞耻,可是大王竟然对此无动于衷!所以,楚、赵联合抗秦,不仅仅是为了赵国,也是为了楚国!道理是如此简单,大王竟然在我主人面前斥责我,不是太没道理了吗?”

毛遂一席话,使楚王茅塞顿开,连连点头说:“先生的话说得很有道理,我一定倾全国之力与赵国联合,共同抗秦!”

于是,赵、楚两国歃血为盟。楚赵结盟后,平原君带着毛遂等回到赵都邯郸。平原君感叹地说:“我手下的门客多时逾千,少时也有百数,自以为识尽赵国的贤士。这次毛遂的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毛先生在我府中三年,我竟没有发现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他的三寸之舌,胜过百万强兵,他一到楚国,只用了一席话,便使赵国的威望重于九鼎、大吕,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后来,“一言九鼎”这一典,用来形容言辞有分量;有时也用来表示说到做到,守诺言。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2、清廉小300—400范文

今日,我陪女儿读了一个毛**爷爷的。这个提到了毛**节俭清廉的例子,让我们深受感动。

谈起廉洁,大家一定会想到*廉洁的于成龙,公正严明的包青天,以身作则的*,他们都是廉洁的榜样,我们学习的榜样。

毛**节俭清廉家喻户晓。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红军每天只能吃干粮和青树面,有时候只能吃糙红米和南瓜煮粥。一开始吃几顿饭还是觉得有点甜,吃多了就会觉得难吃,但*不搞特别,还是和战士们从一个锅里吃饭。警卫小胡看着毛**每天深夜不眠,每顿饭都和战士们一起吃糙米和南瓜煮的粥,很不忍心,就给毛**蒸了半斤米饭。毛**看了很生气,硬是不肯吃,还说:我不能做特别的。南瓜粥香甜可口。战士门可以吃,我不能吃吗??你要知道,被压迫被剥削的穷人连野菜都吃不下。把饭送回去!小胡还想说些什么,可是*已经把那碗白米塞回他手里了,小胡没办法,只好把饭拿回厨房。

看到毛**的廉洁,我深受感动。而且女儿想到自己平时不太爱惜粮食的行为,也深感惭愧。今后,我们必须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重正确对待财物。相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3、清廉小300—400范文

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在位时,上至公、卿,下至郎、吏,都订有明价。当时有个叫崔烈的人,特别透过上层的关系,以一半的价钱(5百万钱)买到一个订价千万的司徒官职,消息传开,议论纷至,崔烈的官誉也大受影响。

有一天,他问他的儿子崔钧:我现在位居三公之首,社会上有什么看法?崔钧回答:父亲年轻时名声很好,况且当过太守、九卿等要职,议论的人说你当上三公很合理;但现在你真的当上了,反而让人觉得非议和失望。崔烈急忙问为什么?崔钧则说:大家都说你身上有股『铜臭』味。崔烈一听大怒,拿起手杖就向儿子打去。而铜臭一词即源于此。

**,自古有之。其方式不外有二种,一种是利用各种名义,如婚丧喜庆、诞辰乔迁,以及藉送往迎来等方式,在平常就打好关系;当然,平日有注意打点者,升官自然会有他的份。

另一种方式,则是公开*鬻爵,毫不掩饰,当然*的帐,最后还是算到老百姓的头上。时至今日,公开*鬻爵已不复见,但靠平常之捐输以做好人际关系者,仍有所闻,基本上铜臭味可能没那么重,但酒肉臭味,则到处弥漫。而讲到铜臭和酒肉臭,二者大概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4、关于“断桥残雪”的名的解释、传说

名称由来

说法一:

西湖大雪初霁,登宝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皑皑如银链横陈。

日出映照,断桥向阳桥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所以称为“断桥残雪”。

说法二:

因为自平湖秋月的白堤至此而断,称断桥。

而冬日雪霁,伫立断桥举目四望,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隔,格外动人心魄。

说法三:

明末的张岱却别立一说,他在《西湖梦寻》是写道:白堤上沿堤植桃柳,“树皆合抱,行其下者,枝叶扶苏,漏下月光,碎如残雪。

意向言“断桥残雪”,或言月影也。

说法四:

还有一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冬日雪霁,伫立断桥举目四望,但见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明,格外动人心魄。

历史与现状

断桥是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是西湖三大情人桥之一。

它的名与中国民间《白蛇传》中缠绵悲怆的爱情联系在一起。

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此,同舟归城,借伞定情;后又在此邂逅,言归于好。

越剧《白蛇传》中白娘子唱道:“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历来催人泪下,给每个游览断桥的游客以无尽追思。

据明代《西湖游览志》所说,断桥是由于孤山来的白堤到此而断才得名的。

宋代叫宝佑桥。

元代因桥畔住着一对以酿酒为生的段姓夫妇,又称为段家桥。

最早记载“断桥残雪”的是唐朝的张祜,他的诗中的一句“断桥荒藓涩”,从中可知断桥是一座苔藓斑驳的古老石桥。

大雪初霁,原来苔藓斑驳的古石桥上,雪已残而未消,难免有些残山剩水之感,于是就拟出了“断桥残雪”这一西湖难得的景观。

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

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每当雪后初晴,来至断桥上往西,往北眺望,孤山,葛岭一带楼台上下,如铺琼砌玉,晶莹朗澈,有一种冷艳之美。

明代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断桥春望》称:“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

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

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

”由此观之,断桥观瞻,可得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

今日断桥,是1921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8.8米,宽8.6米,单孔净跨6.1米,年前曾经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

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断桥位于白堤东端,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线上,何时建造不详,但唐代张祜的诗中,已有“断桥荒藓涩” 之句。

其名由来,众说纷纭,一说起自平湖秋月的白堤至此而断,称断桥;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名。

也有人说冬日雪霁,古石桥上桥阳面冰雪消融,桥阴面依仍玉砌银铺,从葛岭远眺,桥与堤似断非断,得名“ 断桥残雪”。

宋代,断桥又叫宝佑桥。

元代因桥畔住着一对以酿酒为生的段姓夫妇,又称为段家桥,段家桥简 称段桥,谐音为断桥;现在的断桥为1914年改建,五十年代又经修饰。

桥东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残雪”碑亭。

断桥残雪是西湖冬季的一处独特景观。

由于断桥背城面山,正处于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点上,视野开阔 ,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佳处所。

每当瑞雪初晴,站在宝石山上眺望,桥的阳面已冰消雪化,所以向阳面望 去,“雪残桥断”,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从阴面望去,“断桥不断”。

断桥残雪是西湖难得的景观,“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伫立桥头, 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

灞桥折柳 (猜:成语)

谜底: 别有用心

板桥画意在笔先 (猜:成语)

谜底: 胸有成竹

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

(游侠篇)陈子良

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

(安德山池宴集)上官仪

谚语

在摇晃的独木之桥上,激烈的暗流让两面的力量趋于极致。

不能平衡的力量将呼唤破坏的暴风雨,悲伤的时代即将来临

船到桥头自然直

选我啊

5、清廉小300—400范文

关于廉洁这个词可能大家都不是很熟悉,下面给大家讲个关于廉洁的吧:

只要一说起中国历史上的清官,都会想到北宋时期的包拯。包拯生活的年代离现代几千年,而今天的中国人依然怀念着他,依然到处流传着有关他的

可想而知,他清政到什么程度了,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清心为治本,直到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

仓充雀鼠喜,草尽狐兔悲。

史册有遗训,无遗来者羞。

这是包拯年轻时“金榜题名”,在开始走上*之路的时候写的,表明了他的志向,他临终前立下遗嘱:子孙后代有*而贪赃枉法者,死后不准埋入包氏墓区,不承认其为自己的后代。读到这里我的心受到了非常大的震撼,他竟然再临死之前还在告诫自己的子孙守法真是太伟大了。

点击查看更多诚信故事200字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56026.html

热门阅读

  1.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唐诗赏析
  2. 2018印刷厂生产实习报告
  3. 欧亨利短小说集摘抄
  4. 生日快乐祝福语优美
  5. 践行科学发展观谱写无悔人生演讲稿
  6. 2016公司年会小品剧本
  7. 热闹的春节作文大全
  8. 生死之间的散文
  9. 不能说的秘密美文
  10. 引用古诗词写句子
  11. 百日冲刺铸就辉煌誓师大会学生发言稿
  12. 精神科主任工作计划
  13.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14. 低首付借款协议范文
  15. 儿童睡前故事《懒熊买西瓜》
  16. 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论文
  17. 喜到春节手抄报
  18. 关于元宵节的诗
  19. 201年母亲节最暖心的祝福语短信
  20. 冰淇淋蛋糕生日作文
  21. 游猛洞河作文1200字
  22. 练习五教学设计范文
  23. 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教案
  24. 英文的婚礼祝福语
  25. 个人学习计划模板
  26. 201年最新元旦问候语
  27. 团结的力量记叙文
  28. 关于大学生实践亲情的报告
  29. 我的朋友发言稿
  30. 我们的节日春节作文600字
  31. 课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范文
  32. 北京现代汽车的企业口号
  33. 如何引导孩子走进诗歌的世界
  34. 老鼠采金子睡前故事
  35. 描写景物的优美语句范本
  36. 猴年贺新春三句半剧本
  37. 宋词婉约派诗词的风格特点
  38. 幼儿园招生创意广告词
  39. 少儿神话故事
  40. 童话故事魔笔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