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泉村》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09 23:00:56

《百泉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百泉村》是篇清新的散文,这篇略读课文描写了美丽的百泉村,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环境清幽,空气清新,鸡鸣狗吠,人们的生活悠然自得,同时抒发了对大自然景观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感情。文章分山、泉、小小山村、家四章来传递作者对小小山村的喜爱。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是抓住有特点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用词优美,富于*力。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于已经具有初步的自学能力,查找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读准本文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景物之美和作者的喜爱之情,以及借景抒情的写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通过品味重点词句,体会景物之美和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一、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看一看(播放课件)

这里是百泉村(播放百泉村简介)

同学们这里美吗?这里就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爷爷的家乡,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金波,谁来为大家读一读?(生读)

今天我们学一篇金波爷爷描写自己家乡的文章,请大家齐读课题(8百泉村)

二、 初读感知

师:今天我们学习将从初读感知,精读学文,课外拓展三个方面来学习课文。首先让我们进入初读感知环节,在这一板块中我**了课文范读,词语注释,初读检测等学习资源,请大家充分利用资源自读课文。请同学们开始。

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汇报一下通过自读自测你都学到了什么?(白板圈画) 生:

小结:同学们自学得非常好,充分利用了资源解决了字词,读熟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三、精读学文

百泉村很美,这篇文章的语言也非常优美,下面请同学们跟随作者的语言文字,去细细领略百泉村的美丽。

下面让我们进入精读学文环节,这一环节包括山、泉、小小山村、家四处景物的学习,同学们可以三人为一小组,挑选你们最喜欢的部分进行学习。每一部分老师都**了词语的解释,图片,学习导航等大量的学习资源,请大家利用这些资源,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导航的问题,每一部分还有不同的展示内容,有我当小导游,诵读展示,好句积累等,

同学们自己练习,等会儿向大家展示。请同学们开始吧。

汇报展示

师:同学们自学完了吗?同学们学们学得很投入,下面我们开始汇报。

百泉村的山是什么样的呢,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

山:

这是我们小组完成的自学导航,由我来汇报第一个问题,

1、 山的样子是这几句话(画句字)

读第一句,这句话用了四个比喻句,写出了山的千姿百态的特点,

读第二三句,这两句写出了山的高的特点,特别是山高谷狭,对峙,碧绿的屏障这几个词最能体现山的巍峨雄壮的特点,从像一条带子这个比喻句能体会到这里山高谷狭。

师:他抓住了关键词语来体会景物的特点,这里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这里的山是光秃秃的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碧绿的屏障)对了,这里树木葱翠,远远望去满目葱翠,所以作者说这山像碧绿的屏障,这山有了绿树才有了生机对吗?

2、 由我来汇报第二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说这里是童话世界。

这里的山千姿百态,看到这里的山我能想到很多童话故事,

比如:看到北山像猴儿捧着**,我能想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捧着蟠桃。

比如:看到怒刺云霄的剑我想这高耸入云的剑一定是某位*的剑才能如此的厉害。所以作者说你不觉得你是生活在童话故事里吗。

师:通过联想来体会作者表达的意境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是啊,这里的山仿佛都有了灵性,真像童话故事中的仙境一样。

谁来给大家当小导游?

小结:这位导游解说的还真美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仙境般的大山会生发出怎样的泉水呢?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1、我来汇报前两个问题

读完这一章我知道这里为什么叫百泉村了,因为这里的水很多,山涧里流着小溪,山崖的石缝里,有涓涓的溪流,山脚的深潭里有暖暖的泉水。

我还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出了这里的水柔美温暖。涓涓是细水漫流的样子,我体会到这里的水很柔美,暖暖的泉水和即使是冬天,泉边也长着青青的小草说明这里的水很温暖。

2、我们小组都觉得这句话描写的景色最美,(读句子),读了这句话,我仿佛能看到……仿佛能闻到……这小溪有了花瓣的装扮变得更美了,我喜欢这桃花流水般的美景,我想去这里看看。

师:是啊,这春天的小溪迷人啊。谁为大家诵读小溪的美景?朗读是体会和表达情感的好方法,谁愿意再给大家读读?

小结:你们读得真好,通过你们的朗读,我越发感受到了这里无与伦比的美,这涓涓细流滋养了这里的一草一木,金波爷爷从小就是喝着这甘甜的泉水长大的,他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感情,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他曾经生活过的村子去看一看。

1、这个小村子山环水绕,我从这些句子能看出小村庄被大山环抱,画句子,读句子 从清泉在檐*淌,我看出了这出门就是泉水,人们用水很方便。

师:是的,这里山清水秀,山环水绕,风景很美。

2、这里村庄最大的特色就是什么都是用石头做的,读句子

这里处处透露着大山的气息,这里的人们靠大山生活。

这里的村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宁静,读句子,这里让我感觉没有城市的喧闹和奔波,这里很宁静,人们生活悠闲自在。他联系生活实际想到我们城市的生活来体会这里的特点。 请你找一找你喜欢的句子带大家读一读好吗?请你再来找一句。

小结:是的,这里山清水秀,宁静自然,美得像一幅画,在这里你一定能放下满身的疲惫,感受到心灵的放松与沉静。作者就曾在这里快乐的生活,让我们到作者家里去,看看家中有哪些让作者难忘的回忆呢?

家:

1、 家中最让作者留恋的是家中的泉眼。

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的描写,分别是泉的样子,泉的声音和隆冬时节的泉眼,读句子

从灿然如明镜我知道这里的泉水又清又亮,从光光的我想到作者家人常在这打水,把石头磨光了,这一家人的生活离不开这泉眼

隆冬时节泉水还是暖的,作者肯定会因为这个更喜爱这眼泉水。

师圈画点评:他找到了句子,知道了泉清清亮亮,声音好听极了,隆冬时节的泉水更可爱。

3、 作者与泉的情缘

小结:是的,最美家乡水,这泉眼养育了作者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快乐,所以作者喜爱着泉眼,爱着童年时代的家。

小结:课文读完了,同学们想一想,山、泉、村、家这四部分有什么联系呢?

生:

1、 山是泉的源头,山中生泉。

2、 这里的山水养育了这小山村,这里的人们依靠大山和泉水生活。

3、 村里有作者的家。家里有作者喜爱的温泉。

4、 人们喜欢这里的山水才在这里安家,人们的生活要靠这里的山和水。

师:是的,这里的人们背靠大山,住着石头房子,喝着纯天然的山泉水,出门是满目苍翠的绿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里没有城市的喧闹有的是宁静自然,想必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定非常惬意。作者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所以这里怎能不让作者深深的留恋。作者爱这千姿百态的山,爱这柔美温暖的泉水,爱这宁静自然的小山村,爱这有着快乐同年的家。

全文赞美了山水村家,其实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

生:不用问,你也会爱我们的百泉村的。

四、 课外拓展

同学们,这篇课文选自金波爷爷的散文集《和树谈心》,你们想对金波爷爷有更多的了解吗?老师在拓展版块里**了有关金波爷爷的介绍和作品,描写家乡的美文还有泉水小百科,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进行阅读。

同学们课下多多阅读美文,积累语言,丰富精神体验,同学们也可以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家乡,写写我们的仙河镇。

拓展阅读

1、几几十加、减几几十

科书第14页例3及相关内容,几几十加、减几几十的口算和笔算。

目标:1.使生理解、掌握几几十加、减几几十的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算。

2.培养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培养生的迁移能力,体会运用几几十加、减几几十的算方法,解决几几十加、减几几十的问题。

重点:理解几几十加、减几几十笔算的算理,掌握几几十加、减几几十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算理、知识迁移转化的习方法。

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53+24=17+34=34+45=44+26=

88-27=70-25=55-21=32-17=

2.笔算。

38+55=55-38=

生自主完成,师**。集体订正,指名说在笔算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回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把相同数位,从位算起。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向进一。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退一当,在这一位上加上再减。)

这节课,我们要运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解决新问题,大家有信心吗?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前面我们知道同们去参观了世博会,在世博园里又遇到了一个数问题。请看:

(1)(课件出示)世博园时某纪念品商店销售“海宝”的柜台。

师:售货员阿姨正在盘点今天“海宝”的销售情况,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例3)世博园里的一个纪念品商店,上午卖出380个“海宝”,下午卖出550个“海宝”。

(2)你得到了哪些数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问题呢?

: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了多少个“海宝”?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上午比下午少卖出多少个“海宝”?

让我们逐一来解决这些问题吧!

2.例3第(1)小题。

(1)自主探究。

我们先来解决“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了多少个‘海宝’?”这个问题。请同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做,快速列出算式。

380+550=

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加数,你发现了什么?

它们都是()位数,末尾都是()。

师:这样的数就是几几十,今天我们先来探究几几十加几几十。(板书课题--几几十加几几十)

(2)这道题该如何进行算呢?能不能用我们过的知识解决呢?我们先看看课本上那两个同的方法,然后再与同桌交流一下。

(3)生汇报交流。

1:我想用口算。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

师: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吗?

生:380是38个十,550是55个十,380+550就是38个十加上55个十,算出的93就表示93个十,也就是930.

师:这位同非常棒,能用我们前面刚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的知识,迁移到今天的几几十加几几十的习中,非常值得我们习。同们,迁移是我们习数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你们还有其他方法吗?

我们来练习一下,快速口算。

320+230=440+370=650+150=710+230=

2:我想用竖式算。

请这位同板演,其他同当小老师,观察算的过程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生板演的过程中,师提示: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在列竖式时要注意把相同数位对齐;在算时要注意哪一位上的结果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集体讲评板演。师:同们真棒!老师现在把

算的过程再板书一遍,请仔细观察。(板书:)

生找出其中的错误后,及时提问:“为什么位上不是8?”

:因为十位上8+5=13,十位满十要向位进一,所以位上应该是3+5+1=9.

们能用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真的很棒!来,夸夸我们自己。在算几几十加几几十时,能口算的我们尽量要口算;不能口算的,我们要用笔算。

(4)巩固练习。

120+360=230+480=

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答案并说说算过程。

(5)小结几几十加几几十的笔算方法。

师:谁愿意说说笔算几几十加几几十的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3.例3第(2)题。

(1)探究减法算理。

们帮阿姨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她可高兴了,一直夸咱们班的同们爱动脑筋。但她还有一个问题,大家愿意继续帮她解决吗?快来试一试。

(出示例3(2)题):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

师: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请快速列出算式。

生回答师板书。550-380=

师:请同们观察一下被减数和减数都是几位数?它们的个位都是几呢?

生回答后,师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习的另外一个内容--几几十减几几十。(补充课题)请同们运用知识的迁移自己尝试独立算,然后同桌交流。

生回答后,师板书。

在板书笔算时,故意把位上的答案写成2.

生找出其中的错误后,及时提问:“为什么位上是4减3而不是5减3呢?”

:因为十位上5减8不够减,要从位退一,所以位上应该是5退1变成4,因此是4减3.

(2)巩固练习。

380-150=470-280=

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答案并说说算过程。

(3)小结几几十减几几十的笔算方法。

师:谁愿意说说笔算几几十减几几十的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在这一位上加上十再减。

4.比较梳理。

仔细观察我们今天习的两道例题,你发现“几几十加几几十”和“几几十减几几十”的笔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三、巩固拓展。

师:大家开动脑筋自己探索并掌握了几几十加、减几几十的算方法,你们真了不起!我们来闯关练习吧!

1.填一填。

(1)320+240可以看作()个十加()个十,得()个十,就是()。

(2)十位上()减()不够减,要从()

退一当十,所以十位是减7得,位上

4退1得(),()减1得()。

2.算一算。(说一说口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选择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进行笔算)

230+540=490-130=420+390=570-380=

3.判一判。(先判断下面的算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说一说错在什么地方,再纠正)

4.开一开。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求并掌握了几几十加、减几几十的算方法。今后在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问题呢?

2、分数第四课时《利率》

内容:第11页“利率”、做一做及练习二第9、11题。

知识目标:通过使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算。

能力目标:掌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算。

情感目标:对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以及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的思想品德育。

重点:掌握利息的算方法。

难点:正确地算利息,解决利息算的实际问题。

方法: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用具:小黑板

一、情景导入

随着*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一来可以支援国家建,二来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有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一)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二)阅读材第11页的内容,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例题中王奶奶存入的5000元就是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算的,也有按年算的。

(2)阅读材第11页表格,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三)会填写存款凭条。

课件出示存款凭条,请生尝试填写。然后评讲。

(要填写的项目:户名、存期、存入金额、存种、密码、地址等,最后填上日期。)

(1)出示利息的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算连本带息的方法:

连本带息取回的钱=本金+利息

(3)生阅读理解例4,算后交流汇报,师板书:

5000+5000×3.75%×2

=5000+375

=5375(元)

答:到期后可以取回5375元钱。

三、巩固练习

(一)妈妈将50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为4.25%。到期后将会得到多少利息?

(二)王庚今年的年终奖金有3万元,他准备全部存入银行,存期为两年,年利率为3.75%。到期后,王庚一共取回多少元钱?

(三)爷爷将半年的退休金全部存入银行,存期5年,年利率是4.75%。到期后,取得利息2375元。爷爷存入的退休金是多少钱?

(四)爸爸将家里30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三年,年利率是4.25%。存期刚满两年时,因为家里需要用钱,爸爸准备提前支取。按银行规定,提前支取存款一律按活期年利率(即0.35%)算。爸爸会少得到多少利息?

四、课堂小结

什么叫本金?什么叫利息?什么叫利率?如何算利息?怎么算取回的总钱数?

五、板书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取回总钱数=本金+利息

5000+5000×3.75%×2

=5000+375

=5375(元)

答: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钱。

六、反思:

3、分数第一课时 折扣

第8页“折扣”、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至3题。

目标: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习兴趣。

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方法: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一、情景导入

师:每当过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

生:打折;买一赠一……

二、新课讲授

(一)理解“折扣”的含义。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九折”,你怎么理解?

(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八五折的售价标签。(课件出示)

(3)引导提问: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九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九折,现价又是多少?

(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九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找出规律:

原价乘以90%恰好是标签的售价或现价除以原价大约都是90%。

(6)归纳定义。

通俗来讲,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分之几十。如八五折就是85%,九折就是90%。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①导生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②先让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原价×85%=实际售价

生独立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根据生的汇报,板书:

(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①导生理解题意:只花了九折的钱怎么理解?以谁为单位“1”?

生试算,独立列式。

③全班交流。根据生的汇报并板书。

(三)提高运用(出示课件)

(1)做一做:商品打折后出售的价格

(2)在某商店促销活动时,原价200元的商品打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10个,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商品售价多少元?

(3)图书馆图书优惠卡可打8折,小会买了套图书,省了9.6元,这套图书原价多少元?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材第8页“做一做”练习题。

2、完成材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分之几十

(1)180×85%=153(元)(2)160-160×90%160×(1-90%)

答:买这辆车用了153元。=160-144=160×10%

=16(元)=16(元)

答:比原价便宜了16钱。

六、反思:

4、分数第二课时《成数》

内容: 第9页“成数”、做一做及练习二第4、5题。

知识目标:明确成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成数的算,进一步掌握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数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习兴趣。

重点: 成数的理解和算。

难点: 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

法与法 :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准备: 小黑板

一、情景导入

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生汇报相关报导)

二、新课讲授

(一)理解成数的含义。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分之几十,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生讨论并回答,师随机板书)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六成。

引导生讨论并回答。

(二)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引导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350×(1-25%)方法二:350-350×25%

=350×75%=350-350×0.25

=350×0.75=350-87.5

=262.5(万千瓦时)=262.5(万千瓦时)

三、练习巩固

(一)某乡去年的水稻产量是2.8万吨,今年因为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水稻产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产量是多少吨?

(二)净山2013年累旅游人次是18万人次,2014年累旅游人次比2013年增加一成五,2014年累旅游人次是多少万?

(三)大坪完小2013年的在校生人数有820人,比2012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二成,大坪完小2012年的在校生人数是多少?

(四)某鞋厂2011年的年产量为30万双,2012年年产量比2011年增加了一成六,2013年年产量又比2012年增加一成,这个鞋厂2013年的年产量是多少万双?

(五)某地前年的粮食产量为3000吨,去年因为洪水及病虫害的影响比前年减产近三成。预今年的产量会比去年增加45%,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多少吨?

四、作业练习:

1、完成材第9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第4、5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六、板书

方法一:350×(1-25%)方法二:350-350×25%

=350×75%=350-350×0.25

=350×0.75=350-87.5

=262.5(万千瓦时)=262.5(万千瓦时)

七、反思

点击查看更多《百泉村》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itc.cn/articles/488.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