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散文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 2025-08-27 09:27:36

席慕容散文读书笔记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席慕容散文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品着篇篇美文,自己仿佛沉腻在一股朦胧的清风之中。席慕容,一位痴者,或是一个勇者,作为一个作家的她用一颗画家的心去贴近这个世界。她的散文,遍布生命中每个细微。脆弱、悲哀、美丽,在她眼中世界便为如此。因为这个世界太过美丽,而因那令人几乎窒息的美感到哀伤。她喜爱生命,喜爱每一缕生命在世界飞舞、挣扎的身影,喜爱这世界带给她的《生命的滋味》。

生命、流光、记忆,这些永恒的话题,便是生命给予我们的礼物。但在流光逝去之时,它总会带走一两块零落的记忆。当回神之后,两手空空地环顾四周的我们又剩下些什么呢?所以在命运来临之时,学着去凝神品味,不去后悔。用平静的心情去品尝这繁华的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这,或如文章中所说一般:“我们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是啊!我们年少时拥有的那一颗心最终会随着世俗人们的后悔祈祷而越发远去。因为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过错,而最终被埋入漫无边际的后悔之中,令人悲哀。那么学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学着不去后悔、学着不要重复自己的错误。

所以,放慢脚步,让自己的心去触碰自然中那细柔之景。草叶间的风声,海洋起伏的呼吸,那夜里一地的月光。回答大自然中所有美丽生命的呼唤,感受生命中的闲静、怡人。做一个无求无欲的隐者,学会去真正爱自己,甚至这个世界。同时,也从此刻好好享受,从容地品尝生命的滋味。

在丝丝缕缕的时光之中,存在于绽放与凋零之间的我们,应用热切的姿态、不悔的心境去续写生命的岁月。

读过席慕容散文的人,往往会被她那细腻动人的写作风格所*。席慕容的文章取材广泛,充满温馨。

细细阅读,你会发现:她的文章平易朴实:山坡上的野草,孤独的大树,匆匆的过客,顽皮的小孩。这些毫不起眼的东西,席慕容都能注意到并且看到它们内在的美好品质,然后化为文字,与读者共享。文中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令人惊奇不已的哲理。只是娓娓道出、顺理成章,可却能在读者的心里荡起层层涟漪。

在席慕容的散文中,我喜欢她的《理想》。这是一篇短小却十分精炼的散文。通篇下来,你会觉得:理想的实现源于坚持。

散文的开头,作者说:这个世界太理想化了。作者并没有说错,作者在文中问道:如果没有理想,这个世界将会是一种什么杨的面貌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呢中并没有答案。但我想:如果没有理想,那么人们就是如机械般的重复工作,那么世界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世界的存在就是为了有理想和肯为了理想而努力的人而存在的。

散文中说:理想,在实现以前,有很多名字,它们是:幻想、妄想、白日梦、和、不可能。的确,在你实现你的理想之前,人们总是会一味的对你说:你不可能实现你的理想的,你的理想简直就是白日梦。如果,你因为人们的三言两语便放弃了你的理想,我会为你感到惋惜,因为你的轻言放弃;如果你听了人们的讽刺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努力时,我会为你感到自豪,因为你的坚定不移。理想终是理想,它并非梦想那样可望不可即。

席慕容在文中写道:可是,就是它,使得一个只能爬行的看守鸭子的男孩,变成了受众人崇敬的学者与勇者。也就是它,使得一个患病二十多年,只有小学学历的女孩写出那么多本喜悦和美丽的书。我们不能再找借口说他们的成功死因为“得天独厚”了。非承认不可的是: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有理想,并且相信坚信不移。

我想是的,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坚持和不放弃。哪怕失败,实现不了理想,他们也只是重头再来。理想就是你用努力、勤奋、不放弃浇灌出来的果实。

理想雨梦想最大的区别就是:理想可以通过努力、勤奋、不放弃来实现的。而梦想却是自己美好的幻想,可以实现它的人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实现不了梦想的人,是因为他们只有梦想,却不认为它也可以如理想般的实现的。

就是这样一篇短小的散文,席慕容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剩下的就需要你自己去好好思考了。

淡花幽香,亦能飘香千里。苦心求佛五百里,终是不能得累……

深夜,大概二三点钟吧。将台灯打开,静静的,慢慢的,怀踹着一颗只属于你的心,听着窗外一二车轮踏过,地上残留雨水的溅响。情至深,心渐静,似是看到书页上的湿润。心中的迷茫模糊了我的视线。

爱,是个永恒的话题。席慕蓉作为一个蒙古人,让我们知道任何人对爱的领悟都是不分地区,不分人种的。母之爱,友之爱……化为文字,将爱诠释的淋漓尽致,令人无法释怀。

作为一个出国留学艺术的人---席慕蓉,身上具有一种专有的独特细腻美感。举手投足,行为举止间无不充斥了这种美感,自然的,这种美感也融入到她的文章中,使她的文章充满了美。呵呵,“美”,“爱,”这是多么优美,多么高雅的,多么美丽的词汇呀!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从她的文章中读出希望,读出生机,读出前行的动力。而作为这种带给人们美好力量的载体,却只是些直白的话语,直白的不像是散文,直白的令人难以捉摸,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子。作者是这样与她母亲说的,在生日卡片一文,作者在她十四岁那年时母亲寄了一张生日贺卡,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每逢母亲生日,便匆匆在他国街头买了一张贺卡,寄给了母亲。而到后来明白自己对它毫无兴趣的那张生日卡片,是母亲最在意,最珍贵的。文章读到此刻,我竟与作者一道落下泪来。时至今日,具体的年份我记不太记清了。但当时的场景却模糊记得一些,当时的我正在玩一款当时很流行的网络游戏,突然想起那天是母亲节,想给母亲一个惊喜,便马上写了一张祝福卡片。之后几年的母亲节,我都因为各种原因没再给她东西。有一天,我们聊起了这个话题,我问她,我在什么时候给她送了贺卡,她没有一点犹豫,十分肯定的说:“二零零九年五月十号”。蓦然发现,我的贺卡,一直存放在母亲的心中。小小的生日卡片,代表着无数儿女对母亲的爱,没错母亲所能给予的爱太多了,我们所能给予的只有这么一点点,自然要被母亲珍藏起来,用一辈子的生命来感受了。

席慕蓉用美修饰爱,用直白的话语将爱播撒于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告诉我们如何去爱,如何被爱,情之真,意之切,震撼人心。

熄掉台灯,四周黑了,“啪”,我打开了天花板上的大灯。

拓展阅读

1、朱自清《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朱自清《荷塘月色》,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这是一篇借景抒怀的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从这开头就可以出作者心绪不定,为外面的事情所烦恼,可能就会想方设法去发泄。“忽然想起**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心情吧。”那就去赏月光下的荷塘。在那你就会发现一切。

在第三段里“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从这里可以出作者渴望一片宁静的吵杂而复杂的世界,渴望一片言行自由自在的天地。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四段写荷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干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中用了比喻和拟人的词突出了视角上的曲线美,把叶子比作舞女的裙,让人联想到少女的翩翩起舞。“微风过处,吹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有着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一开始时觉得感官上有些矛盾,不合常理,缕缕清香本是嗅觉闻出来的,然而后面却说仿佛高楼上有着渺茫的歌声,歌声是听出来的,怎么会有呢,这也许就是学艺术写作的艺术手法吧,把不同种类的感官功能沟通融合在一起,微风过处,远处时隐时现的歌声也和在荷花的香味了,一起让人神魂缥缈,有着仙境般的感觉!“叶子底下是哗哗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充分发挥了朱自清的想象力,因见叶子极美的风致,虽然叶遮住了荷塘,但仍能感受到底下的那动听的流水声,因有流水的滋养,荷塘才会开得旺盛。这段章中有静态有动态,动静皆宜,把整个荷塘的景由静态写成动态,给人留下极美至神韵的景象!让你回味无穷!!

整篇章能出作者渴望美,并通过字构建了心中的美!

似曾在梦中见过那在荷叶上滚动的露珠,那在皎洁月光下凌波摇曳的芙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再现了我的梦境,令人心醉。

荷的特色是洁,月的特色是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古往今来,荷花以它的清雅脱俗,独步人间,以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节操“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古今中外,人们对月光的净洁、祥和更是永叹不已。那么荷与月交织在一起时,会是怎样一幅美妙的境界呢?在《荷塘月色》中,虽然淡淡的喜悦中渗透着淡淡的忧愁,但无论是荷的清香、清雅,还是月光清静、清幽,月下荷塘所蕴涵的那种淡泊明志、宁静志远的境界让人为之陶然而动

在这弥漫着竟争硝烟的时代里,如荷月般宁静的人已经日渐珍稀了。在学校里,一切从考试出发,学子们明争暗斗和对手竟争时,难免不“遍体鳞伤”。在社会上人们往往为金钱而斗得“血肉模糊”,为名利而拼得“你死我亡”,还有为私仇而打得“体无完肤”。这些伤口就是用“黑玉断续膏”、“九花玉露丸”、“天山雪莲”也治愈不好。现实生活是如此的浑浊不堪,就如荷塘中的淤泥一般,又有几个能出淤泥而不染,如山泉般清澈呢?虽然竞争是时代的特征,但保持一份坦然的心境与竟争没有必然的矛盾关系,人的精神境界的清和浊关键还在于人的情操和修为,人们可以在世俗生活的滚滚红尘中苟延残喘,也可以拨开浓雾,拥抱蓝天。

愿我们的心境如荷一般清纯,蕴蓄淡淡的幽香,像月光一样清澈,皎洁如霜,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雅情愫,纵然在浑浊的淤泥中永远清新旷达!

朱自清 —— 现代著名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从这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的现实想“超然”又想“挣扎”的心迹。

章一开头就点出全的“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他想借游荷塘排解苦闷,于是作者从一开始就以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着我也似乎走进了这清华大学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赏美丽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

从中我感到了作者内心的不宁静、彷徨,我的心情也随之而波动起来。

朱自清在先诉说了自己的不宁心境后,描写了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为排遣心中的郁闷,夜深独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个人,静静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他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并深情地发出了内心的声音:“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走着”、“走着”、“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简直就是用光与荷花美丽的画,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与描写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下尽情的赏花观月,我陶醉了……

看着看着,突然美丽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围着蓊蓊郁郁的树,树间透着光,可是光却是如此的无精打采,这时的主角几乎成了热闹的蝉和蛙,可是作者却什么也没有。《采莲赋》、《西洲曲》两篇章节选使我的心也随着作者凉了下来,虽然我很难体会作者当时的无奈和彷徨,但我的心仿佛也随作者回到了起初的不宁静……

2、关于

蓉的,如在春日里沐一缕柔和的清风,夏日里酌一杯淡雅的甘茶,秋夜里点一盏温暖的灯,冬夜里燃一束浪漫的烟火。下面是我为收集整理关于,以供大家欣赏。

做过一个梦。

在梦里,我一个人站在街角公共汽车的站牌下等车

好像已经过了很多班车了,可是,我都没能上去,夜很深了,我心里越来越着急。

但是,每次在有车子开过来的时候,我却又总是犹疑不决,不知道该不该上去。在那些疾驰而过的车厢里,不是有着太亮的灯,就是有着太多的人,在深沉的夜色里显得怪异而又喧哗,总是不像我盼望中的那一辆。

其实,我好像也并不很清楚自己盼望着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只是隐隐地感觉到,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应该有一条比较好的路,应该有一种比较好的气氛,在下一辆车里,应该有我愿意与他相遇的人。

车子一班一班地过去,我一直站在街角,午夜时,挂着红灯的最后班车来了,终于跳了上去,却发现车厢里空无一人。

只好孤单地坐到终点,沿路,一盏一盏的路灯依序而灭,回头看过去,只见来路上竟是一片漆黑。

来时的路上一片漆黑。

我在暗夜里醒来,梦中那种孤单的感觉仍然紧紧地攫住了我,整个人好像沉没在一个冰冷而又透明的世界里,那是怎样萧索的世界啊!在千般迟疑之后,却发现自己已一无所有。

窗外星光满天,虫声遍野,南方的夜晚温暖而又芳香,我从梦中醒来,决定再也不要回到那样的梦境里面去了。

在真实的人生里,我希望永远不会有那样的一刻。

在真实的人生里,有多少犹疑和挑剔的人呢?

车子开过来的时候,我们总是会迟凝,不知道该不该上去,不知道这是不是盼望中的那一辆,上去之后,会不会与他相遇,会不会与他一起到达终点,还是说,也许会中途分离,怅然地目送他逐渐远去。

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

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

我并不反对那些坚持着自己理想的人,有些理想实在值得为它坚持一生,可是,一生也并不仅仅只是如此而且。在人生的长路上,有多少值得停留的时刻,有多少值得去试探去开启的门!

可惜的是,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被分类,被别人也被自己。分类的结果使我们终于要走到一条比一条狭窄的路上去,进入到一个越来越封闭的世界,到最后,我们被迫与所有喜欢过的,或者还来不及去喜欢的事物分离。回头看过去,来时的路上竟然一片幽暗,要到了那一刻才能明白自己的孤单。

我一直认为,假如学画画只是为了一种乐趣,并不是为了要画得特别的好,假如学写字的人不一定急着要在年轻的时候就自成一家,假如做学问的人不一定急着要变成权威,假如周围的人能够不那样急着将我们分类,假如这个社会能够许我们自由和从地成长;那么,生命将会有一种怎样丰饶与美丽的面貌啊!

当然,我们仍然会往前走去,在人生的长路上,我们仍然有着一份坚持和盼望,在遥远的前方以光与方向在指引着,可是,我们同时也能看见,在路的两旁,有多少扇门,在等待着我们去从开启,门后有多少烟云缥缈的小径,在等待着我们去从探寻,在路的两旁啊!有一处怎样丰饶与美丽的园林!

前几天,和朋友们在夜里**走南横公路去东部。

出发的时候已是薄暮,原来并没有想到路会那样长,那样远,那样崎岖不平的,可是,既然已经上了路,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路上的风景也让我们舍不得回头,一路开上去,到了海拔两千多公尺的山上时,天就完全黑了。

星星开始一颗两颗地出现,我急着在心里盘算,今天是阴历的几月几号?因为,我想,如果能有一轮满月,那该有多好!

可是,那天恰好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日子,我觉得很失望也很遗憾,兴致也就再不怎么提得起来了。

路变得好长,好黑,似乎永远没有尽头,我们轮流开着车,最后,我实在困倦不堪,把方向盘交给朋友之后,就蜷曲在座位上睡着了。

恍惚之中,知道车子已经到了平地,可是又在转折地绕着路,走过木板搭成的桥,走下碎石遍布的河床,走上一条弯曲的小径,车子终于停了。

我想,我们大概是到了。朋友们有的跳下车去拍旅舍的门,有的过来摇醒我,可是,我实在困极了,干脆整个人横躺在前座上,什么都由得别人会安排了。

我们到得实在太晚了,旅舍没有灯光也没有人声,四周极暗极静,只有朋友的声音在耐心地轻轻呼叫着:

“有人在吗?有人在吗?”

车门都已被朋友打开了,山风吹袭过来,清凉中带着一种草花的芳香,我不禁翻了一个身,仰面向着天空睁开了眼睛。

满天都是闪烁的星星!

满天都是晶晶亮亮的星星!

我从来也没有着越拉样多,这样密,这样亮的星群。就在这高高的澄净的东部天空上,晶莹闪烁,几亿几兆的星星正成群地以各种形状各种光度聚合在一起,像沙、像河流,像浮雕又像旋涡,从高高的夜空上俯视着我。

在那一刹那间,我疯狂地爱上了那满天的星光。

以前,只肯在有月亮的晚上出去步,好像只有那如水的月色才是我唯一珍爱的时刻,从来不知道星光满天也会是这样美丽和迷人的。

生命里有着多少无法预料的时刻啊!

终于明白了,我其实不必一定要苦苦追寻那一扇已经错过了的,只存在在过往忆里的门,往前走去,还有多少扇门在等待着我去一一开启,生命里还应该有多少不同的惊喜和盼望。

“回顾”固然可以让我重温那些如水的月色。但是,如果只坚持不断地“回顾”下去,终于会使我错过了我的今夜,和这一夜里满天的星光。

原来,只要我愿意,生命可以是一处多么丰饶与美丽的园林!

只要,只要我愿意。

关于篇二:一个春日的下午

人生也许就只是一种不断的反复。

在前一刹那,心中还充满了一种混乱与狂热,必须要痛哭一场才能宣泄出的那种悲伤与失望,于是,就在疾驰的车中,在暮色四合的高速公路上,我一个人在方向盘后泪落如雨。

那是怎样炽烈的心,怎样滚烫的泪啊!

然后,那种感觉就开始出现了,在还流着泪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已经细细致致地开始出现了。就好像在汹涌如注的瀑布之前,我们起先并不能听见其他的声音,除了隆隆的瀑声之外,我们起先什么也不能察觉。但是,站定了,听惯了之后,就会发现,有很多细微的声音其实是一直存在着的,只要我们定下心来,就可以听得见。

而我开始听见了,那是我的另一颗心,永远站在旁边,每次都用那种悲悯的微笑注视着我的那一颗心,开始出现,开始轻言慢语地来安慰我了。

是啊,世间有多少无可奈何的安排,有多少令人心碎的遇合啊!哭吧!流泪总是好的。可是,也别忘了,别忘了来细细端详你的悲伤和失望,你会从这里面看到,上苍赏赐给你的,原来是怎样清澈与美丽的一种命运。

于是,在细细地品尝着我的得和我的失的同时,我就开始微笑了,眼里却仍含着刚才的泪水。

车子离开高速公路,弯到那一个在路旁种满了新茶的小镇上,我在花店前停下车,为我自己选了一棵白色的风信子。

不为什么,只为那洁白的小花瓣上停着好多细细的晶莹的水珠,只为纪念那样一个春日的下午,那样一场非常短暂却总是不断反复着的迷与悟。

很小的时候,在南京住过两年。有一次,有人给了我一块石头,圆圆润润的一小颗,乳黄色里带有一种透明的光泽,很漂亮。那年大概是五岁的我,非常喜欢它,走出走进都带着,把它叫做是“我的宝石”。

有天傍晚,我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天色已经很暗了,我忽然起了一个念头,想把这颗石头抛出去,看看能不能把它找回来。

于是,我就把石头往我身后反抛出去了,石头就落在我身后的草丛里。奇怪的是,在抛出的那一刻我就已经开始后悔了,心里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很愚笨的事,我一定找不回我的石头了。

我果然再也没能找回那颗小石头。草并不长,草坪地不算太大,可是,正如我所预知的那样,尽管我仔细翻寻了每一丛草根,搜遍了每一个它可能会在的角落,我始终没能再找回我的宝石。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自然能得院子里那一种昏*暮色和那个孤独的小女孩在草丛里搜寻时的慌乱与悔恨的心情。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走过不少地方,经历了不少事情,看过不少石头,家里也搜集了不少美丽的或者奇怪的矿石,但是,没有一颗可以替代、可以让我忘我在五岁时丢失的那一颗。

我总会不时地想起它来,在我心里,它的圆润和美丽实在是无法替代的了。尤其是因为过错是由我自己造成的,是我亲手把它抛弃的,所以,那样的憾恨总是无法弥补。也因此,那一颗小小的原本并不足为奇的石头,竟然真的变成了我心里的一颗宝石了。

当然,有的时候,我也知道这一种执迷本身实在是很幼雅和很可笑的。不是吗?想一想,当年的我若是能在那个傍晚找回那颗石头,在小小的五岁孩童的手中又能保留多久呢?还不是也会和那些早已被我毁坏被我丢弃的童年时的玩具一样,彻彻底底地从我的忆里消失,一丝痕迹也不会留下来吗?事实不是就应该只是如此而已吗?

可是,就是因为那天的我始终没能把它找回来,它因此反而始终不会消失,始终停留在我的心里,变成了我心中最深处的一种模糊的憾恨,而它的形象也因为这一种憾恨的衬托反而变得更为清晰与美丽了。

因此,得与失之间,实在是不能只从表面来衡量来判断的了,不是吗?

不是吗?世间有很多事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看的,不是吗?

就拿“离别”这件事来说吧。

离别在人生的种种滋味里,应该永远是裰归到悲秋与苦涩那一类里面去的。可是,如果在离别之后,却能够得到一种在相聚时无法得到的心情,那么,又何妨微笑地来面对这种命运呢?

让我向你道别吧,如果真有离别的时刻,如果万物真有终始,那么,让我来向你道别吧。

要怎样道别呢?尽管依依不舍,手总要有从你掌中抽出的时刻,你的掌心那样温热,可是,总要有下定决心的那一刹那吧。

那么,微笑地与你就再见了,把你留在街角,尽管频频回顾,你的不动的身影仍然会在暮色中逐渐模糊,就算我一直不停地回头,一直不停地挥手,总会在最后有一个转角将你遮住,将我们从此隔绝,从那以后,就是离别了。

然而,真有离别吗?

真有离别吗?如果,如果在离别之后,一切的忆反而更形清晰,所以在相聚时被忽略了的细节也都一一想起,并且在心里反复地温习。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在回溯时都有了一层更深的含意,每一段景物的变化在回首之时也都有了层更温柔的光泽,那么,离别又有什么不好呢?

离别又有什么不好呢?如果从此以后,你的笑在每一个月色清朗的夜里都会重新出现,你的悲哀也会随着逐渐加深的暮色侵蚀进我的心里。所有过去的岁月竟然象是一张蚀刻的铜版,把每一划的划痕都录下来了,有深有浅,有满盈也有空白,然后,在每次回顾的时候,它都可以给你复印出一张完全一样的画面出来。

那么,果真能够如此的话,离别又有什么不好呢?

那么,如果世事都能这样看过去的话,我实在也不必对我所有的那些“挫折”与“失败”耿耿于怀了吧。

我实在也不必那样手忙脚乱地,一定强要把眼前的美景留到我的画布上来了吧。

我原来可以从从地度过一个美丽的下午的啊!

可是,当我站在那个高高的长满了芒草的山坡上时,当我俯瞰着近处郁绿的淡水和关渡,远处闪着金光的台湾海峡时,河水与海水在下午的阳光中变得那样亮,观音山变得那样暗。在那个时候,每一根线条,每一种颜色都让我心动,我实在没有办法抗拒那一种诱惑,那一种“一定要把它画下来”的渴望啊!

于是,我就开始手忙脚乱地画起来了。天已近傍晚,山风好大,猎猎地直吹过来,我的画布几乎无法固定。而且,那些就在我眼前的、那样眩人的光与影也每分每秒都在变化,所有的颜色虽然都让我心动,但是,没有一种肯出现到我的下来,我的每一、每一种努力都好像是一种失败。

是的,在夕阳终于黯淡了以后,在所有的景象都失去了那层诱人的光泽以后,在我的眼前,也只剩下两张都没能来得及画完的画而已,两张都显得很粗糙,和我心里所希望的那种画面完全不一样。

我颓然地坐在芒草丛中,有一种悲伤和无能为力的感觉。我浪费了怎样难得的一个下午!原来,原来画了二十多年的我,也不过是一个有限的人而已;原来,这世间有多少无限是我所永远无法得到,也永远无法把握住的啊!

所以,在回去的路途上,才会那样狠狠地哭了一场,在疾驰的车中,在暮色四合的高速公路上,我一个人在方向盘后泪落如雨。

那是怎样炽烈的心,怎样滚烫的泪啊!

而今夜,孩子都睡熟了以后,在我的画室里,在灯下,我重新拿出那两张画来观看,忽然之间,我的心里有些什么开始苏醒起来了。

是啊!我怎么一直没有发觉呢?我怎么一直不能看清楚呢?

我怎么一直都不知道呢?

我一直没能知道,世间所有的事物在最初时原来都并没有分别,造成它们以后的分别的,只是我们自己不同的命运而已。

是的,有限与无限的分别,应该就只是由我们自己的命运所造成的而已。就是说,一切我所能得到的,我所能拥有的,在我得到和拥有的那一刹那里,都终于只能成为一种有限的幸福与快乐而已。

而那些,那一切我所不能得到的,不能拥有的,却反而因此能永远在我的眼前,展露着一种眩人的、无法企及的美丽。在我整整的一生里,不断地引诱着我,引诱着我去追求,去探索,去走上那一条永远无法到达也无法终止的长长的路。

是不是这样呢?生命是不是就只是一种不断反复而已呢?

有谁能告诉我?

有谁?有谁能为我拭去那反复流下的泪水?为我消除那反复出现的悲伤?

为什么我昨天错了,今天又会再错?为什么我一定要一次一次地自己去试、自己去问、自己去碰,然后才能逐渐而缓慢地知道该怎样去面对、去生活?

我多希望,有人能微笑地前来,并且温柔地为我早早解开这有限与无限之间的谜题。

我多希望,有人能陪我走上那长满了芒草的山坡,教我学习一种安静的捕捉,捕捉那些不断地变化着的水光与山色,那些不断地变化着的云彩与生命。

我多希望啊!有人能与我共度那样一个美丽的春日的下午。

可是,我又有一点害怕,害怕那原本是无限的美丽,如果真有一天能让我得到,是不是,也会等于,等于一种永远的失去?

长长的路上,我正走向一脉绵延着的山岗。不知道何处可以停留,可以向他说出这十年二十年间种种无端的忧愁。林间洁净清新,山峦守口如瓶,没有人肯告诉我那即将要来临的盛放与凋零。

4月25日

长长的路上,我正走向一脉绵延着的山岗。在最起初,仿佛仍是一场极为平常的相遇,若不是心中有着贮藏已久的盼望,也许就会错过了在风里云里已经互相传告着的,那隐隐流动的讯息。

四月的风拂过,山峦沉稳,微笑地面对着我。在他怀里,随风翻飞的是深深浅浅的草叶,一色的枝柯。

我逐渐向山峦走近,只希望能够知道他此刻的心情。有模糊的低语穿过林间,在四月的末梢,生命正酝酿着一种芳醇的变化,一种未能完全预知的**动。

5月8日

在低低的呼唤声传过之后,整个世界就覆盖在雪白的花荫下了。

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条流动的江河。仿佛世间所有的生命都应约前来,在这刹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阳光下,同时欢呼,同时飞旋,同时幻化成无数游离浮动的光点。

这样的一个开满了白花的下午,总觉得似曾相识,总觉得是一场可以放进任何一种时空里的聚合。可以放进诗经,可以放进楚辞,可以放进古典主义也同时可以放进后期印象派的端——在人类任何一段美丽的载里,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一个下午,这样的一季初夏。

总有这样的初夏,总有当空丽日,树丛高处是怒放的白花。总有穿着红衣的女子姗姗走过青绿的田间,微风带起她的衣裙和发梢,田野间种着新茶,开着蓼花,长着细细的酢浆草。

雪白的花荫与曲折的小径在诗里画里反复出现,所有的光影与所有的悲欢在前人枕边也分明梦见,今日为我盛开的花朵不知道是哪一个秋天里落下的种子?一生中所坚持的爱,难道早在千年前就已是里写完了的故事?

五月的山峦终于动,将我无限温柔地拥入怀中,我所渴盼的时刻终于来临,却发现,在他怀里,在幽深的林间,桐花一面盛开如锦,一面不停纷纷飘落。

5月11日

难道生命在片刻欢聚之后真的只能剩下离与凋零?

在转身的那一刹那,桐花正不断不断地落下。我心中紧紧系着的结扣慢慢松开,山峦就在我身旁,依着海潮依着月光,我俯首轻声向他道谢,感谢他给过我的每一个丽日与静夜。由此前去,只得雪白的花荫下,有一条不你走到尽头的小路,有这世间一切迟来的,却又偏要急急落幕的幸福。

5月15日

桐花落尽,林中却仍留有花落时轻柔的声音。走回到长长的路上,不知道要向谁印证这一种乍喜乍悲的忧伤。

周遭无限沉寂的冷漠,每一棵树木都退回到原来的角落。我回首依依向他注视,高峰已过,再走下去,就该是那苍苍茫茫,无牵也无挂的平路了吧?山峦静默无语,不肯再回答我,在逐渐加深的暮色里,仿佛已忘了花开时这山间曾有过怎样幼稚堪怜的激情。

我只好归来静待时光逝去,希望能象他一样也把这一切都逐渐忘。可是,为什么,在漆黑的长夜里,仍听见无人的林间有桐花纷纷飘落的声音?为什么?繁花落尽,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声音。

繁花落尽,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在无人的山间轻轻飘落。

3、写人抒情

《小卫兵》

幼年时的忆总有些混乱,大概是因为太早入学的关系,得是五岁以前,在南京。

只因为姐姐上学了,我在家里没有玩伴,就把我也送进了学校,想着是姊妹一起,可以有个照顾,却没料到分班的时候,我一个人被分到另外一班。

不到五岁的我,并不知道自己的无能是因为年龄的幼小,却只以为是自己笨。所有同学都会的东西,我一样也不会,他们都能唱的歌,我一句也跟不上,一个人坐在拥挤的教室里,却觉得非常寂寞。

总是盼望着放学,放学了,姐姐就会来接我,走过学校旁边那个兵营的时候,假如是那个小卫兵在站岗,他就一定会送我一朵又香又白的花朵。

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在众多的放学回家的孩子里,他会单单认出了我,喜欢上我,在那整整一季花开的季节里,为我摘下,并且为我留着那一朵又一朵香香的花,在我经过他岗亭的时候,他就会跑出来把那朵花放到我的小手上。

已经忘了他的面貌了,只得是个很年轻的卫兵,年轻得有点象个孩子。穿着过大极不合身的军服,有着一副羞怯的笑,从岗亭里跑出来的时候,总是急急忙忙的。

花很大很白又很香,一直不知道是哪一种花,香味是介乎姜花和鸡蛋花之间的,这么多年了,每次闻到那种相仿佛的香味时,就会想起他来。

想起了那一块遥远的土地,想起了那一颗寂寞的心。

想起了我飘落的童年,离开南京的时候,没有向任何一个玩伴说过再见。

《美的导师》

让我们来做他的“美的导师”。

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我们先从最易,最直接的做起。就是:多带他们接近大自然。

观察儿童画,我们可以发现,越年幼的孩子,对自然界的向往越大。他们作画的题材虽然以小我为中心,但是,每一张图上,总不会忘加上一个太阳公公、一座山或者一朵小花。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创作的泉源,孩子们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幼年时一切的忆都会深深地留在心中。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表面上也许行不出来有什么不一样,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你的苦心和你的努力*不会白费的。

至于如何培养这种接触呢?我想,从婴儿能够出户接受日光浴时便可开始了。当然,假如你相信胎教的话,那么,你可以开始得更早。假如家居在乡下,或者近郊,那比较没有问题,但是假如家居在闹市里,做母亲的就要稍微辛苦一点了。

有一位女作家,在孩子幼时,因为家居在台北植物园附近,她常常带着孩子去步。在步时,总会教年幼的孩子辨认一两样植物,除了辨认名称以外,还仔细观察花、叶、枝的不同。孩子长大以后,母亲逝世了,这个孩子在追念母亲的字之中承认:虽然和母亲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但是最难忘的,仍然是幼年时在植物园中的步。

试想一下,一个年轻的母亲,牵着幼儿稚嫩的小手,在绿荫深处漫步,这个行动的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母亲从其中也能得到很大的快乐,更何况幼小的敏感的心灵呢?

也许有些母亲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第一没有时间,第二家不住在植物园附近,第三步是需要闲情逸致的,生活这样紧张,工作这样繁重,哪能天天带孩子步。给他们吃,给他们穿,就已经很费力了。

《中国母亲底》的作者张天麟先生,说了句很发人深省的话:

——中国不患物贫而患心穷。

“心穷”!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中国人很爱贴标语:“现在的儿童,就是将来的栋梁”。“儿童是民族的幼苗”。每个成人都会点头称是,并且也深信不疑。但是,却没有人,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儿童的心灵的充实。没有灌溉的幼苗会长得好吗?

其实,儿童所需求的,我们很易就可以使他们满足。就像一天工作完毕后,父母可以带孩子们在家居的附近一下步,在阳台上浇一下花。也许一天只要十分钟,假如不能天天实行的话,哪怕一个星期两次,一次也行。让孩子们和你一起观察这个世界,让大自然走进他们心中。

孩子们会知道感激的。

《高吉》

想起高吉,就想起那些水姜花。

在北师艺术科的时候,高吉是我同届普通科的同学。

我们是在三年级的时候才开始熟识起来的,每天在上晚自习之前,坐在二楼教室走廊的窗前,不知道怎么有那么多话可以说,一面说一面笑,非要等到老师来干涉了,才肯乖乖地回到各自的教室里去做功课。

那个时候,有些同学已经在交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了,然而,在我和高吉之间,却是一种很清朗的友情。大概是一起编过校刊之类的,我们彼此之间有着一种共事的感觉,谈话的内也是极为海阔天空。

日子过得好快,毕业旅行、毕业考,然后就毕业了。整个七月,我都待在木栅乡间的家里,每天都喜欢一个有在山上乱跑。

有一天上午,高吉忽然和另外一个同学来到我家找我。在我家门前,两个高大的男孩子竟然害羞起来,站在院墙外不敢进来,隔着一大块草坪远远地向我招呼。

父亲那天正好在家里,坐在客厅落地窗内的他似乎很吃惊,不知该怎样应付这件对他来说是很意外的事情。对他来说,我似乎还应该是那个傻傻的一直象个小男孩的“蓉儿”;怎么冷不提防地就长大了,并且竟然是个有男孩子找上门来的少女了呢?

我想,父亲在吃惊之余,似乎有点恼怒了,所以,他冲口而出的反应是:

“不行,不许出去。”

可是,那一天,刚好德姐也在家,她马上替我向父亲求情了:

“让蓉蓉去吧,都是她的同学嘛!”

我一直不知道是因为德姐的求情还是因为父亲逐渐冷静下来的结果,但是在当时,快乐的我是来不及去深究的,在父亲点过了头之后,我就连忙穿上鞋子跑出去和他们会合了。

那是我最后一次看见高吉。

那天我们三个人跑到指南宫的后山去,山上的溪水边长满了水姜花,满山都充满着那种香气。高吉说他要回金门去教了,我说我也许可以保送上师大,那天天上有很多朵云,在我们年轻的心胸里,也有着许多缥缈的憧憬,我们相互祝福,并且约好要常常写信。

但是,两个人分别了之后,并没有交换过任何的讯息,我终于知道了他的讯息是在二十多年之后,在报上看到金门的飞机失事,他在失事的名单里,据说是要到台湾来开会,已经是小学校长了。

在报上初初看到他的名字,并没有会过意来,然后,在刹那之间,我整个人都僵住了。对我来说,一直还是那样年轻美好的一个生命啊!这样的结局如何能令人置信呢?

“高吉,高吉,”我在心里不断地轻轻呼唤着这个名字。在这个时候,那一年所有的水姜花仿佛都重新开放,在恍惚的芳香里,我听任热泪奔流而下。

我是真正疼惜着我年轻时的一位好朋友啊!

点击查看更多席慕容散文读书笔记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60529.html

热门阅读

  1. 《乘加乘减》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2. 幼儿园大班科学单数与双数教案
  3. 希腊神话故事《阿尔克迈翁和项链》
  4. 学生暑期实践报告模板
  5. 世界名人的故事高尔基
  6. 席慕容散文读书笔记
  7. 《爱之链》教学设计方案
  8. 五年级数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二》教案设计
  9. 儿童睡前故事《找回太阳》
  10. 踏踏实实的名言摘抄
  11. 冬天的北风在吹的作文1500字
  12. 201年鸡年春节祝福语大全
  13. 寓言故事:不怕鬼的和尚
  14.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工作计划
  15. 朱元璋盖房的故事
  16. 会计出纳岗的自我评价
  17. 幼儿园下学期后勤工作总结范文
  18. 《老鼠开会》教学设计范文
  19. 最新实习报告详细格式模板
  20. 家长给教师节祝福语汇总
  21. 老鼠与公主的睡前故事
  22. 偷吃巧克力的小图睡前故事
  23. 《木兰从军》优秀教案
  24. 《不要空喊读书》议论文阅读答案
  25. 50句七夕情人节祝福语
  26. 让人快乐的经典名言
  27. 描写水的诗句哲理
  28. 圣诞快乐作文
  29. 五四青年节青春励志祝福语大全
  30. 表现爱国情怀的诗歌
  31. 2015年九九重阳节活动贺词
  32. 监控系统销售合同范本
  33. 关于描写青春时间的好句精选
  34.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字
  35. 中秋节的表达思念古诗
  36. 《古诗两首》优秀二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37. 最新小学六年级的歇后语
  38. 哆啦A梦读后感范文
  39. 格林童话《夏娃的孩子们》
  40. 白居易:琵琶行译文及鉴赏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