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的灾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用学习科普说明文的方法自主探索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知识要点,体会课文在遣词造句上的准确性。
2、学以致用,自己读懂一篇科普说明文。
3、激发学生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学会学习科普说明文的方法。
正反说理的方法。
1、复习引入
(1)、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什么文章?学习此类文章必须把握什么?(出示单元学习提示)
(2)、《意想不到的灾害》这篇课文的.写作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什么?(板书:维持生态环境是多么重要)
(3)、为了说明这个结论,课文主要采用了说明写法?(板书:举例子)
(4)、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些例子,这节课我们按照学习科普说明文的方法继续学习课文。
2、扶学第一段
(1)、自由读,划出你认为说明十分准确的句子,点出重点词,说说为什么你觉得说明非常准确?再读体会。(板书:读、找、品、读)
(2)、四人组交流,穿插板书:举数字
(3)、全班交流,朗读指导:因为这些词语说明得非常准确生动,所以朗读时要把这些词语处理得相对突出一些。
自由准备,知名读,集体读。
(4)、还有说明的非常准确生动的词句吗?试着分析
四人组学习,讨论,汇报,师点拨,朗读(请汇报的同学试读,同学评议)
还有其他词句吗?继续分析、点拨。
引入:看了这么多人类的朋友因数量太多反而成为灾害的例子,我们不禁产生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引入第三段。
4、学习第三段
(1)、用学习科普说明文的方法自学此段。
(2)、交流知识点及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穿插板书:不论……都……、制约因素、基本上、一旦……就……
在“制约因素”这里穿插进行“如果……如果(反之)……”的句式训练。
介绍正反说理的方法,朗读体会。
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引起的灾害。
(3)、看板书小结。
(4)、引入阅读:我们已经积累了一点阅读科普说明文的经验,现在让我们检验一下自己的阅读水平,好吗?
5、阅读指定的科普说明文
(1)、自由组合,一起学习、讨论。
(2)、交流,点拨。
6、课堂,总结
上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拓展阅读
1、语文第二册《18、月亮和云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文章,通俗易懂,大纲所要求的生字词难度系数为一般,主要从一组反义词“暗”、“明”和“穿行”三词语入手,课文的讲解也围绕这三个词语来讨论、研究,与学生交流有关月亮和云彩话题的生活经验的同时,通过“一会儿……一会儿……”“不是……是……”的句式是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课文,激励学生积极地用事实来验证,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当一名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的种子。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遇到问题要多角度思考,寻找正确的答案,培养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四、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留心观察勤于动脑。
五、教学准备:
①生字词语卡片。②课文的相关图片。
六、教学方法:
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交流:
师:小朋友喜欢仰望天空吗?看见天上有什么?
师:神奇的天空中藏着学多的秘密在等着你们去探索呢。
2、教师出示月亮图。(月亮)
播放图片并配语:看月亮升起来了,他们一会儿藏到云层里,一会儿挂在树杈上,瞧这会还遮起半张脸。
师:你觉得月亮怎么样?(大、美……)
3、教师借助生字卡教学“亮”。
师:跟老师一起来写它的名字。教师示范,重讲“亮”。小朋友们注意“亮”是个生字。上面是个玄字头,点横,下面有个口,秃宝盖下面一个几。注意书写时要把口、几写的扁一点。
师:看,谁飘来了?你们看它像什么?
4、教师出示云彩的.图片。(带着目的看图)
播放图片并配语:它们一会儿像朵朵浪花,一会儿像一个人,一会儿像只乌龟,一会儿像块蛋糕,真是千变万化!它们共同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云彩”,教师板书,学生齐读。
5、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第18课月亮和云彩,教师板书:“和”,学生齐读:18、月亮和云彩。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10`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全文。
师:你们也来读一读,注意读准文中的生字新词,一会儿老师检查吆!
3.学习生字、新词。
A.出示ppt生字(教师借助字理讲解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汉字的印象)
师1:这8个字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生字,哪位小朋友来读一读?谁也想读读?你怎么记住它?学生交流。(例:“穿”这个字挺有意思……)
B.出示PPT词卡
师2:美丽的云彩上都有一个词,咱们把它们大声读出来。
师3:这些词去掉拼音你还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院子朋友穿行真快明暗果然)
(三)、认真读课文
1.同学互助通读全文。
师: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读,这次同桌配合读,你读他听,他读你听,发现难读的字或句子,两人一同多读几遍,行吗?(学生自读课文,教师**。)
2.学习第一小节,帮助学生理解“穿行”“一会儿……一会儿……。”
师:课文一共有几小节?谁来读第一小节?
点评:
A读的好,不但读准音,而且还很流畅。
B.字音读准了,如果能再快点就更好了。
C.老师纠正错字,并范读。
出示PPT。
师:谁再来读读? 读这句话时,你眼前仿佛看到什么?真有意思!月亮在云彩里怎样穿行呢?
教师邀请学生学生师生合作来演绎教师在学生中“穿行 在通过演绎理解的基础上试着用“穿行”来说话:鱼儿在莲叶间穿行。我在通往梅花山大道的人流中穿行……
3.学习第二小节中人物对话,明白两人各自的观点。
师:丁大勇也看到这样的画面了忍不住说?站在一旁的李小文同意他的说法吗?他又是怎么说的?谁来把李小文的话说给丁大勇听?(点击强调:是……不是……。)
指名读,齐读。
评价1:
A.听了你的朗读,老师觉得月亮跑得的确很快。
B.你真会读书,你把感叹号的语气都读出来了呢。真厉害。
C.听了你的朗读,老师觉得这个月亮像一只蜗牛在爬呢,真着急啊,读快点有力些行吗?
评价2:
A:听了你的朗读,我有点不相信丁大勇的话了。
B:真的是云彩跑得快吗?我觉得你读得不够确定,我还是相信丁大勇的话。
C:你读得真自信,我愿意相信你的话,是云彩跑得快。
男女声分角色读。
4.学习第二小节后两句话,理解“果然”一词。
出示PPT最后两句话指名读
师:听你们读我都不知道我都不知道该相信谁了,有办法帮我吗?大家从树杈里看到了什么?这跟谁说的一样?(教师板书“果然”)“果然”就是指之前所说的和结果是一样的。
你也用“果然”说一句话。
例:早上,仇老师说我们会到鼓楼路小学上课,这会我们果然都坐在这。
昨天爸爸说送条小金鱼给我,今天果然买回来了。
齐读全文
小结:丁大勇说的话有没有道理?李小文说的你看到过吗?课后小朋友们也去看看天空,看看你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发现?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交流。(教师板书:?……)
(四)、指导写字5-8`
又到我们每节课的写字时间了,请同学们把《习字册》打开到第18课。
亮:点空灵,五横匀,上下对正上部紧。
文:交点、首点要对正,撇、捺舒展比横宽。
教师板书,学生书空。
2.学生书写,教师**纠正坐姿和握笔姿势。
3.点评。
八、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回去复习本课生字词
2、《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读懂课文,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感情。练习朗读课文。
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学会用打比方、列举数字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揭题,读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3、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4、教师归纳学生问题,明确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这些特点的。
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弄懂这些问题,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做一个学科学、爱科学的`小小科学家。
1、指名读课文,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划出你最觉得最有趣的句子。
2、学生按自学小组自学,继续讨论以上问题。
三、学习课文:
1、播放录像,想,你觉得鲸怎样?
从第一段哪些句子里可以看出鲸的大?
出示句子,理解列举数字和对比的方法,指导朗读。
2、你知道鲸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变化的吗?
播放录像,读课文,自己说一说,注意表示时间的词。
根据词语,引导学生复述。
3、师生接读:在演变的过程中,有的有牙齿变成了,有的没有牙齿,变成了。
4、过渡:鲸还有许多知识,你还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做小小科学家,探索鲸的奥秘。
5、小组自学讨论课文4—7自然段,要求,看一看谁掌握的知识多?
6、小组汇报,你掌握了鲸的什么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相机指导:
第四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第五自然段:做一个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来判断鲸的种类。
第六自然段:画示意图。
第七自然段:读出表示生长快的句子。
四、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鲸的哪些知识?举行鲸的知识小小报告会。
2、你还知道鲸的什么知识?
3、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吃食呼吸睡觉繁殖
课堂检测:
一、划去下列每组词中不合群的一个,在下面划上——,并说一说为什么。
(1)鲨鱼带鱼鲸鱼梭鱼
(2)老虎狮子鲸鱼豹子
(3)齿鲸幼鲸须鲸
二、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鲸是哺乳动物是因为:
(__)鲸很大、很重
(__)鲸用肺呼吸
(__)鲸是胎生的
(__)鲸有鳍
(__)鲸的睡觉方式很特殊
(__)幼鲸吃母鲸的乳汁长大
3、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认识3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3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词语和短语,想象它们描绘的美景。
3、了解大自然的常见景物,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在认识事物特点中学习汉字,练习语言表达。
抓住四季的不同特点进行语言训练。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师过渡:大自然是一位美丽的画家,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美景,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她的美丽景色吧!
3、师配乐播放美丽自然的图片,生欣赏。
二、学习课文,识字读词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拼音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和短语,与同位相互检查。
2、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都有哪些景物,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达引导学生将口头语言表达完整、流畅。
3、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相机出示词语卡片“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指名多生认读,全班齐读,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读正确。
4、鼓励学生用这四个词语练习说句子。如:春天到了,小河边长出了绿绿的青草。
5、 师过渡:课文中是怎么来写这四种景物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四个词语。
6、 指名学生朗读者四个短语,根据学生的朗读及时正音:“池”是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
7、 多种方式练习朗读短语:同位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8、 游戏巩固识字效果:出示本节课的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如:“游”“池”都和水有关,用了“氵”旁),并练习口头组词。
三、欣赏图片,拓展提升
1、师过渡: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魔术师,宝盒里还藏着许多美景呢!不信,你们瞧!(师多媒体播放相关大自然的美丽图片,生欣赏。)
2、师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大自然还有哪些景物,如:太阳、小河、大山、田野、蚂蚁等,师适当板书。
3、鼓励学生用刚才说的词语学着课文中的短语说一说,如:太阳照、小河清、大山高、田野美、鸟唱歌、蚁钻洞等,师适当板书,学生自由朗读。
四、指导汉字书写
1、出示本节课中要求会写的三个汉字:花、飞、入,指名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2、学生自主观察这三个汉字的笔顺,想想用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汉字的`写法。
3、指名学生交流笔顺和字形记忆方法。如:“花”是草字头下加个“化”,“入”和“人”要注意区别。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想法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4、师范写讲解,生观察并书空。“飞”字第一笔横折斜钩要呈俯势,“入”字撇短捺长。
5、生描红、仿写、书空,师**指导,强调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画,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体验,就能体会到更多的生活的乐趣。这节课,我们在大自然的宝库中又学到了很多生字和词语,大自然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美丽自然: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教后反思:
开始上课,我开门见山开始了讲课。询问一个学习后进生一年有几个季节,谁知到该学生却声音响亮的回答四个季节,我随机让孩子们表扬了他。当问到都有哪四个季节时该学生就不知道啦,但是我还是和颜悦色的和同学们一起说出了答案:春夏秋冬,并随机板书课题。
在板书课题时我认真的在田字格里给孩子们书写了春夏秋冬,我感觉课堂的每个字的书写都有一定的作用,再则“春和冬”字还是本课的生字。书写春字时我内心想到了曾经听过的一节课,老师书写课题就把生字写了,虽然我认真的给孩子讲述加书写,但是我却内能让孩子拿出本子写一个或者描一个,这是我需要努力的地方。以后课堂要拿出练习本了。
4、《晚上的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理解课文中一些表示人物感情变化的词组,并把它读好。
3、能根据课文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话。 4、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能主动提出问题,并积极查找资料来解决。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理解课文中一些表示人物情感变化的词组,并较好地运用在复述课文中。 ※教学准备: 1、课件。 2、道具。 3、红外线笔。 ※教学设计: 一、读词导入: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学生齐读课题〗 2、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词组,请小朋友先读在心里,用你
们的表情告诉我。〖学生自读,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讲的是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现在请小朋友跟随老师一起到故事发生的那天晚上去看个究竟。
一天晚上,爱迪生的妈妈病了。?爸爸请来的医生说,妈妈得的是阑尾炎,需要做手术。〖学生指名听句,一起说〗 2、师:请小朋友翻开书,大声读第一自然段,比一比,你又知道了什么?(出示:两段话)〖学生大声读,思考,指名交流〗
师:情况太危急了,谁来读?〖学生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屋外风雪交加,屋内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手术得尽快开始,可是……医生……妈妈……爸爸……爱迪生……〖学生按老师的提示读〗
师:你能连起来读吗?/请你也试一试。〖学生指名读〗 师:是啊,听着听着,我们的心好像也被揪起来了。〖学生齐读〗
师:时间就是生命呀,可是,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学生想象说话〗
2、师:正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忽然爱迪生眼睛一亮:“医生,我有办法了。”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请小朋友默读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学生默读思考〗
师:同桌交流一下,爱迪生是怎样做的?〖学生同桌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学生指名交流〗
师:下面,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摆一摆,演一演,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爱迪生的每一个动作,想一想,你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学生交流〗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师:让我们学着医生的样子来夸夸爱迪生。〖学生指名读,齐读〗
2、师:妈妈醒来了……爱迪生……〖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读课文〗
师:小爱迪生的心里还有着一个更美好的心愿呢!〖学生交流〗
师:后来,爱迪生真的发明了电灯。他不仅把光明送给妈妈,还送给所有需要光明的人,多了不起呀! 五、复述课文:
1、师:现在请你想象课文中所描述的一幅幅画面,再读这些词语,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自由读,齐读〗 2、师: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 师: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这个故事多感人哪!请你也来讲讲这个故事,要用你的故事去打动别人,可以加上些动作。黑板上的词语可以帮助你们讲好这个故事。〖学生自由练说,
同桌互说〗
师:有谁自告奋勇?或是要推荐你的同桌吗?〖学生指名讲〗 六、总结拓展:
1、师:爱迪生从小会观察,会思考,把光明带给了全世界的人民。在他的一生*有两千多项发明呢,人们称他为“发明大王”。学到这,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 2、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文章,你们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这里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拿去读一读。知识需要小朋友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寻找。〖学生自行取资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57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