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孟德的诗词

发布时间: 2025-08-13 16:30:42

曹孟德的诗词

1.《董逃歌词》

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操

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

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

郭景图命尽于园桑。

2.《对酒》

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操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载。

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养有若父与兄。

犯礼法,轻重随其刑。

路无拾遗之私。

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3.《观沧海》

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却东西门行》

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操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5.《气出唱》

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操

游君山,甚为真。

崔嵬砟硌,尔自为神。

乃到*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东西厢,客满堂。

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

长乐甫始宜孙子。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6.《塘上行》

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操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7.《薤露行》

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操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拓展阅读

1、短歌行郎诵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谈讌 一作:谈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海 一作:水)

译文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作者简介

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魏**的缔造者,其子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操精兵法,善歌,抒发自己的*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2、李白的全集赏析李白《赠浩然》赏析

【**--试题】

朝代:唐代

原文:

吾爱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参考翻译

译文

我敬重先生的庄重潇洒,

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

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

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光华!

注释

1.夫子:指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称。

2.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浩然集序》说“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3.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

4.白首:白头,指老年。

5..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释源:《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说解:操严禁饮酒。徐邈身为尚书郎,私自饮酒,违犯禁令。当下属问询官署事务时,他竟说“中圣人”,意思是自己饮中了酒。因当时人讳说酒字,把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关于“酒”与“圣人”之关系,最早的记载出现于《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传】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将饮酒,曰:“焉用圣人!我将饮酒而己,雨行,何以圣为?”穆叔闻之曰:“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国之蠹也。”令倍其赋。后世遂以“中圣人”或“中圣”指饮酒而醉

6.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皇帝。

7.高山:言品格高尚,令人敬仰。《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8.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李白出蜀后,游江陵、潇湘、庐山、金陵、扬州、姑苏等地,然后回头又到了江夏。他专程去襄阳拜访浩然,不巧已外游,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意。

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人的敬慕之情。

李白的律,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之遗,情深而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为近焉。”(《李纬》)该就有这样的特色。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串全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如由“红颜”写至“白首”,象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情之美。而整个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象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人,被后人誉为“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3、浩然的古优秀

《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一作与王昌龄宴王(黄)十一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我在招呼。

书幌*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和张明府登鹿门作》

忽示登高作,能宽旅寓情。

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

草得风光动,虹因雨气成。

谬承巴里和,非敢应同声。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

春情

青楼晓日珠帘映,红粉春妆宝镜催。

已厌交欢怜枕席,相将游戏绕池台。

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

更道明朝不当作,相期共斗管弦来。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黄鹤楼送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吾爱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4、操经典名句

【**--摘抄】

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博览群书,在他的名句中就有体现。

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操 《让县自鸣本志令》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夫有其志必成其事。 ——操 《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

世人都说我是奸雄,可都又拿我这个奸雄无可奈何,你们这些自诩为君子的人,也都败在了我这个奸雄手里,如果当君子的代价就是被欺凌,被践踏,被消灭,甚至被 杀的话,我 宁愿当一 个能够实现自己报负的奸雄,自古以来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忠义和奸恶,都不是能从表面就能看出来的,也许你们从前看错了我操,现在又看错了我,我从来都不怕别人错看我。 ——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操 《龟虽寿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操 《短歌行》

不要愤怒,愤怒会降低你的智慧;不要仇恨,仇恨会使你丧失判断力。( 闪点情话网) ——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乘时之变化,可比世之英雄!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操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 嘉宾,鼓 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操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老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 ——

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短歌行》

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

扩展阅读:操轶事典故

割发代首

有一次,操率军经过麦田,下令说:“士卒不要弄坏了麦子,有违反的处死!”军中凡是骑马的人都下马,用手相互扶着麦子走,未想操的马竟然窜进了麦地,招来手下的主簿来论罪,主簿用春秋的典故应对说:自古刑法是不对尊贵的人使用的。操说:“自己制定的法律而自己违反,如何能统帅属下呢?然而我身为一军之帅,是不能够死的,请求对自己施予刑法。”于是拿起剑来割断头发投掷在地上。

迎回文姬

操在平定北方后,出于对故人蔡邕的怜惜与怀念,“痛其无嗣”,于是派遣使者用金璧将蔡文姬从匈奴赎回国中,重嫁给陈留人董祀,并让她整理蔡邕所遗书籍四百余篇,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横槊赋

赤壁之战前夕,操率大军饮马长江,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操操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称其“酾酒临江,横槊赋,固一世之雄也”。

绝妙好辞

操曾经途经娥碑下,杨修跟随着(操)。石碑的背面题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操问杨修说:“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道。”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一想。”走出三十里远的时候,操才说:“我已经知道了。”命令杨修单独写出他所知道的。杨修写:“黄绢,有色的丝织品,写成字是‘绝’;幼妇,少女的意思,写成字是‘妙’;外孙,是女儿的孩子,写成字是‘好’;齑臼,受辛之器,盛纳五辛的器具。五辛的另外一种解释是葱、蒜、椒、姜、芥;注:这不是受尽艰辛的器具,而是受(盛纳)五辛的器具)。这说的是‘绝妙好辞’的意思。”操也写下了自己的想法,和杨修是一样的,于是赞叹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你,走了三十里路才明白(碑文的意思)。”

分香卖履

操临终前,留下《遗令》说:“我的婢妾和歌舞艺人都很辛苦,让他们住在铜雀台(遗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二十公里邺城遗址内),好好安置他们,在台正堂上放六尺床,挂上灵帐,早晚上食物供祭,每月初一、十五两天,从早至午,要向帐中歌舞奏乐。你们要时时登上铜雀台,看望我西陵的墓地。余下的香可分给诸夫人,不用它祭祀。各房的人无事做,可以学着制作带子、鞋子卖。”

后以“分香卖履”喻临死不忘妻妾,唐朝人罗隐在《邺城》中写到:“英雄亦到分香处,能共常人较几多。”宋朝才女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曾言:“取笔作,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

5、《春晓》古鉴赏

作者:浩然 朝代:唐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原文翻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句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唐代浩然的《春晓》这首古描写的是春天到来时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到处花香鸟语,好一派春天回暖,万物复苏的场景。

初读古《春晓》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味醇永。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张戒在《岁寒堂话》评价浩然这首描写春天的古《春晓》为“情在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写情,浩然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片段,正是浩然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

写景,浩然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从后两句中可知,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人的感受,表现了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这首小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为了押韵,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这首古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人的生命,跳动着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人情与境会,觅得春天时节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篇,是天籁。

【注解】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早晨的来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④夜来:夜里。

【韵译】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评析】

《春晓》这首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的前两句写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人很自然地转入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更多唐欣赏敬请关注的唐三百首栏目。

这首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点击查看更多曹孟德的诗词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53531.html

热门阅读

  1. 四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2.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的自荐书范文
  3. 重阳节赏菊的诗词句子
  4. 201新春祝福语
  5. 《寻找教育原生态》读后感范文50字
  6. 回家的路随笔400字
  7. 关于月相思的诗句
  8. 201年送给姐姐的婚礼祝福语
  9. 2019年新春佳节对联
  10. 做互联网时代的清道夫演讲稿
  11. 北京市店铺转让的合同模板
  12. 本命年的生日祝福语
  13. 三字经中的故事有哪些
  14. 有关于元旦的对联
  15. 十一国庆节见闻小学优秀作文
  16. 最离奇的小概率事件纪实故事
  17. 最新建设教师美丽心灵演讲稿范文
  18. 2015十个全覆盖征文3000字
  19. 诗句中秋佳节祝福
  20. 因为有你我才会心存感激初一学生教师节作文
  21. 难忘那句话初三作文
  22. 五年级班级工作总结交流发言稿
  23. 时光葬我情感美文
  24. 优秀班主任培训心得范文
  25. 感恩节爸爸妈妈祝福语53条
  26. 六月我要笑着与你告别诗歌
  27. 小学六年级编写科幻故事作文
  28. 《雾凇》教学反思范文
  29. 双语节红领巾广播稿
  30. 平安夜简单祝福语大全
  31. 《一去二三里》说课稿范文
  32. 恨狐莫如恨自己美文
  33. 转租房合同范本
  34. 鲁迅散文风筝
  35. 一年级家长会的发言稿的范文
  36. 《酸的和甜的》读后感
  37. 你喜欢我我还不懂散文
  38. 为什么我们跟越亲的人越没耐心美文
  39. 关于月亮的歇后语及答案
  40. 平安夜快乐创意祝福句子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