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课文教案设计
一、教学任务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下)课本第五第六单元都是文言文单元,《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作者出登仕途。,很不得意,心情郁郁,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乐,才可发挥才干,否则很可能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全文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习了二十几篇的文言文,而且课外也接触了不少文言文。所以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文言文语感,而且也积累了一些文言文常用词语的用法。这篇短文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很深,学生理解大意应该不难。但是他们毕竟才是初二的学生,以他们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难以完全理解文中韩愈所要表达的感情。基于此种情况,本堂可课以朗读为主,让学生能够熟练的背诵课文,这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而对于内容则点到为止,不作过深的讲解。
三、教学目标
1。 能够当堂背诵课文。
2。 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
3。 掌握几个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四、教学过程安排
(一)导入新课
由《神雕侠侣》中杨过遇小黄马的经历导入。
小黄马是一匹千里马,而杨过则象是我们传说中的伯乐。小黄马在遇到杨过之前,最多也只不过给奴隶他的人运运柴火,还要遭羞辱;遇到杨过之后,本是一匹干蹩的瘦马变成了一匹日行前里的宝马。今天我们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
(二)正音正字
祗(zh) 骈(pan) 一石(da) 食(sì)马者 其真无马邪(yé)
(三)朗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和重音。
2.领读,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的读。
3.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
4.学生在看完注释后大声朗读两遍。
5.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6.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7.学生齐读。
(四)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出示讨论题,学生分组选择题目讨论。
(1) 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
(2) 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
(3) 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 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5) 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6) 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要求: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用原句回答)
讨论明确: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④,且欲与常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拓展阅读
1、九年级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
这首诗中,很多句子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例:
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这句是以情侣关系和母子关系比喻,把诗人对解放区的温柔感情抒发的细致动人。
2、“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这句诗很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民的新生活。
3、“那里是太阳,是春”。
这句诗用“太阳”和“春天”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
4、“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句诗用“广大的土地”借指整个中国,用摸索中的想像把对敌人的恨和对中国人民的爱细腻地表现出来。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找一句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诗句,并作简要分析。
在师的指导下,生理解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2、小学作文教学设计案例优秀
作文难写,作文课难上,这是小语界不争的事实。要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提高作文指导课的实效性,兴趣激发是前提,语言指导是关键。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听,愿意参与,愿意表达,愿意动笔;恰当的语言指导才能让习作上一个台阶。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当然是游戏,是活动,因此,作文指导课要抓住游戏这个学生最喜爱的形式,将游戏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激情参与的过程中丰富体验,尽情表达。
一、创设游戏活动,点燃学生习作热情
这节课,教师就以魔术,这一老少皆宜的游戏形式,刘谦,这一当前妇孺皆知的魔术明星为开场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片段一:
师:同学们,你们看他是谁?(出示刘谦照片)
生:刘谦。
师:对,他就是魔术师刘谦,想不想看看刘谦表演的魔术呀?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刘谦表演的魔术视频)
师:我看到同学们都被他的魔术深深地吸引了。他表演的魔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觉得他的魔术很神奇。
生:我觉得他的魔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师:是呀,魔术让人觉得是那么的神奇、不可思议。
师:同学们再看,这位魔术师又是谁?(出示老师照片)
师:就是高老师。
师:对,她就是我。今天这节课高老师也要当一回魔术师,带着大家进行一次神奇的魔术之旅,大家想不想参加?(板书:神奇的魔术之旅)。
3、小学作文教学设计案例优秀
摘 要:写作能力不仅是学生,也是教师学习语文知识的一个系统的综合发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作文是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作文水平和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它不仅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砝码,同时也体现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170-01
小学阶段是夯实语文积累的关键时期,根基是否牢固,扎实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作文水平的高低。其中,写作是各种能力、行为、语言艺术的综合。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毕业班的作文教学。现实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令很多学生和老师都感觉到头疼,在中段解决了把句子写通顺后,进入高段,学生的作文成在的问题就是:写不生动,写不具体。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让学生的写作语言靓起来,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毕业班的作文教学,我把自己总结出来的一点肤浅的理解和认识说出来,希望对我的同行们有一点点帮助。
一、巧用修辞
小学阶段接触到的修辞基本有这几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偶等。以《快乐的回忆》这篇文章为例,让学生找一找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接着对比着读这些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老师读没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学生读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1、蝴蝶正在飞舞(老师读)——蝴蝶正展示它那优美的舞姿(学生读),2、太阳出来了(老师读)——太阳公公把乌云姑娘逼走了(学生读),3、小鸟在枝头叫(老师读)——小鸟在枝头放声歌唱(学生读),4、在校园里人很多(老师读)——在校园里,人山人海(学生读),5、排在后面的我心里七上八下(老师读)——排在后面的我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学生读),6、只见他飞快地冲了出去(老师读)——只见他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冲了出去(学生读),7、大家心里终于放心了(老师读)——悬在大家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稳稳地落地了(学生读)、、、、、、在对比着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用了修辞和没用修辞其表达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但是,修辞手法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要用得贴切、恰当。
二、善用好词佳句
善用好词佳句,让学生找出文章用了哪些好词佳句,读一读,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好在哪里,比如:
1、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秋高气爽”就高度概括了秋天的早晨的特点。
2、同学们个个屏息凝视,一刻也不敢疏忽,“屏息凝视”,生动地写出了同学们全神贯注的样子。
3、球在他的手里像孙悟空的金箍棒,掌控自如,“掌控自如”写出了他运球技术很高。
4、首当其冲的是我们六年级三个班的较量,“首当其冲”就是首先的意思,但比首先更生动。老师引导学生说说用上好词佳句后,能给文章增添色彩,使文章的表达效果更好,再让学生积累在自己的头脑中,以后在自己的习作中顺手拈来就可以用了。
三、用词精准
所谓用词精准,就是在作文中用词精练、准确。用词精准,能使文章的写作语言靓起来。例如:眼泪流了出来;眼泪滚了出来;眼泪奔出眼眶滑落了下来;眼泪配着一股酸酸的。味道奔出眼眶滑落了下来。就同样意思的四个不同的句子,用了不同的动词:流、滚、配、奔、滑落,学生通过朗读,比较,就能感觉到“滚”和“滑落”比“流”更精准。学生理解了用词精准,能使写作语言更美后,我再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用得精准的词语:1、同学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洋溢”就是充满的意思,通过换词语比较,哪个词语的表达效果更好,学生一目了然。2、篮球在他的手里耍着小脾气,忽高忽低,甚至还溜到了她的身后,这仿佛是个不祥之兆。一个“耍”,一个“溜”,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的球技差。3、悬在大家心里的那块石头稳稳地落地了。“悬”就是“吊”、“挂”的意思,但通过比较“悬”更能表达出大家心里的担忧和紧张。
四、同一个意思要换用不同的字词和句子来表达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词语表达,有不同的韵味。比如:
(一)文章几处写到同学们跑得很快的句子。小作者是这样表达的:
1、只见他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冲了出去;
2、队员们飞快地冲了出去,争先恐后地跑着;
3、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对面奔去。表达同一个意思,换用不同的句子表达,能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二)文章在写心里着急时有这样的几个句子:
1、排在后面的我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2、我心里越发的焦急;
3、我心里的小兔早已开始咚咚地跳起来。
(三)文章在写“跑”这个动作时,用了不同的字来表述:
1、队员们飞快地冲了出去,争先恐后地跑着。
2、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对面奔去。“冲、跑、奔”这三个不同的字,都表示跑的意思,但用了不同的字来表达。这一招主要就是避免文章语意重复、啰嗦,也能使文章的写作语言靓起来。
使用和没使用修辞,文章的表达效果截然不同,再加上好词佳句,用词精准,同一个意思换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更能使文章的表达效果锦上添花,能使我们的写作语言靓起来。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一定要引导好学生进行写作,让他们的写作更加灵动、自然、顺畅。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5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