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执行力源于责任心心得体会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高尚、伟大的同义词就是责任。uwenm小编整理了学习执行力源于责任心心得体会,欢迎欣赏与借鉴。
我们许多人熟悉这样一段话: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丢了一位统帅;少了一位统帅,败了一场战争;败了一场战争,丢了一个国家。
这不是夸张,也不是传说,而是历史的真实:在1485年的波斯沃斯战役中,英国国王理查三世战败,当了俘虏。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竟然是他的战马少钉了一个马掌钉。
无独有偶。1930年4月,冯玉祥与阎锡山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作战之前,冯玉祥和阎锡山商议在河南沁阳会师。由于作战参谋将会师地点“沁阳”写成了“泌阳”,直接导致了冯、阎部队的失败。
细节决定成败!无数事实表明,小事牵连着大事,细节关系到全局,无视细节必然付出代价。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最能衡量一个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认识到位不到位,工夫到家不到家,举措落实不落实;细节最能体现公司人员作风深入不深入,工作负责不负责,行为在不在状态。
提高工作执行力,说到底就是从细节着手,把工作落到实处。抓落实,求实效,就要从细节做起,坚决克服大而空的倾向,在抓具体、求精细方面做文章,不断提高操作能力,加大落实力度;就要牢固树立细而实的观念,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卓越的理念,不折不扣完成各项工作。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细节因其“小”,容易被人忽视,掉以轻心;因其“细”,也常常使人感到繁琐,不屑一顾。譬如,有些工作人员工作中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结果不仅制约了公司效能的提高,甚至还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我们都为神舟飞天自豪,可有多少人了解航天人的工作精神?10多万航天人提出了“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分秒不差”等极其负责任的口号。工作中,他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对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务必经过缜密的设计和反复的实验,*不能有丝毫的纰漏。相反,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时机毁人亡,其原因,就是飞机上小片隔热瓦脱落所致。
这就是细节的力量!诚如一位管理专家所言:我们不缺少雄才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种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者。正所谓:泰山不择细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择小流,故能成其深。
当然,注重细节,绝不是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注重细节,这是一种理念,一种态度,一种责任。让我们牢固树立起责任意识,从一个个步骤和一个个环节抓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切实提高工作执行力。
军事上有句行话:三分战略,七分执行。道理很简单:执行力强,就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排难除险、千方百计实现战略目标;执行力弱,就会找借口,讲条件,错失良机,贻误战机,导致战略目标一塌糊涂。正因此,人们常说“成也执行,败也执行”。
军事上如此,行政公司效能建设何尝不是如此!
执行力是竞争力,是公司工作的生命力。
如何提高执行力?
明确答案是:执行力源于责任心,责任心决定执行力。要营造增强工作责任心的浓厚氛围,以责任之心提高工作执行力。
工作意味着责任,有了责任心,就会使我们树立敬业勤业意识,时时刻刻把工作挂在心上、抓在手上,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就会使我们把克服阻力、解决困难作为一种勇于担当的责任、推进工作的动力,以不完成任务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强烈意识,加快工作节奏,消除安全隐患,高效完成任务;就会使我们不找借口,不患得患失,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著名的IBM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永远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深圳华为公司提出:“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公司最大的财富”。
确实,一盎司的责任胜过一磅的智慧。管理学家曾说:“如果你能真正钉好一枚纽扣,这应该比你缝制出一件粗制滥造的衣服更有价值。”
事实最有说服力。
山西襄汾溃坝事故,260多条无辜生命消失;深圳舞王俱乐部大火,43人葬身火海;河南登封矿难,37人遇难……近期发生的几起重大恶性事件,触目惊心。虽然灾难出现的形式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性:缺乏责任心!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王德学指出:山西襄汾溃坝事件根本原因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不落实。深圳舞王俱乐部大火是因为疏于管理,该俱乐部是一家无营业执照、无文化经营许可证、消防验收不合格的单位,属于无照擅自经营。登封矿难则直接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酿成的恶果。
一个个灾难,造成了一幕幕家破人亡的悲剧,也一次次敲响了警钟:工作的底线就在于承担责任,不负责任将会付出沉重代价。
请记住:责任就是对职位的坚守。以责任之心提高执行力,迫切需要广大*员**多一些真抓实干,少一些坐而论道;多一些深化、细化、具体化,少一些空话、套话;多一些干事创业激情,少一些推诿扯皮惰性,以高效服务打造洛阳发展“软环境”。
执行力是发展软环境的“筋骨”,是城市竞争力的“内核”。提高执行力,说千道万,关键还靠责任心。
增强责任心,靠会议提提要求,靠发文作作强调,也许会有些作用,但效果肯定有限,往往是雨过地皮湿,甚至是光打雷不下雨。责任心来自有心、用心、尽心,靠的是定责、履责、问责。
定责是基础。责任不明,昏昏沉沉。公司工作人员,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明确具体的责任。在责任分解上,要做到主体明确、责任明确、要求明确,既要有责任目标的标准,又要有完成责任目标的保障措施;既要明确具体责任人,也要明确责任界限。在责任落实上,要把责任细化、量化,解决好职责不清和职能交叉、重叠的问题,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化,让各项工作看得见、摸得着。防止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空中楼阁”现象,避免“齐抓共管都不管、人人有责都无责”现象。
定责是途径,履责是目的。工作能不能落实,执行力强不强,主要取决于履责情况。时下,少数**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不在状态,满足于“混日子、守摊子”,甚至有人认为,只要不违纪违法,谁也奈何我不得。这些情形,已成为制约我市软环境建设的“瓶颈”。
履责,就是忠诚自己所负的使命,以强烈的责任感,把工作挂在心上、抓在手上,克服方方面面的阻力和困难,不折不扣地完成本职工作。
履责不力,就要问责。问责是改变公司工作作风的“铁手腕”。不问责,责任就被虚化;有错问责、无为问责,就会“为者负其责”。
专家把2008年称为中国的“问责年”。确实,三鹿奶粉事件、山西垮坝事件、深圳大火事件,一批**。可以肯定,随着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深化,*问责将会更为严厉。
治顽症需猛药。以责任之心提高执行力,我们确实需要在问责上来实的、动真的。问责,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安排、有检查、有考核;要敢于碰硬,敢于打破人情关,对工作落实不力、未按标准做到位的,一定要严肃处理。
事前问责是提醒,事中问责是督促,事后问责是奖惩。只有把定责、履责和问责结合起来,才能在全社会确立一种良性的责任导向,提升公司工作执行力,使广大公司**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想作为、会作为、有作为。
拓展阅读
1、做最好执行者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我们都是执行者
执行力是*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这次读书活动中,我认真地阅读了《做最好的执行者》一书,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培训师、畅销书作家吴甘霖和历任中国青年报记者邓小兰两位作家从怎样思考、怎样做事、怎样做人、怎样说话等四个方面,结合大量经典的实际案例,深入浅出、鲜活生动地将一名最好的执行者应该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展现给我。作为一名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执行是第一职责,执行力是第一能力,确保执行上级决策部署不落空、不打折、不变形是第一考验。通过这次读书活动,使我对执行力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我们每个人都是执行者,用心把我们的工作做好,尽心把我们的职责履行好,就是一名很好的执行者。下面,我结合读书心得,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从三个方面谈一下如何提高我们的执行力。
一、执行是一种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执行,说到底也是一个态度问题。接到领导布置的任务,是把它看做一种负担、一种包袱,还是把它看做领导对自己的一种信任、一种考验,将直接影响到我
们的心理状态。视为包袱的,只会想着早点完成大吉,至于完成的质量、效果,采取的方式、方法等则完全不予考虑,稍微遇到点困难,就找借口、打退堂鼓,置集体的利益于脑外。视为考验的,则会开动一切脑筋,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保质保量完成,将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两种不同的态度,产生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效果,显然,作为一名最好的执行者,后者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态度。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领导布置的任务呢?我觉得主要是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有一颗责任心,执行不是被动应付,对领导交办的工作要有一种高度责任感、事业心,说干就干,干就干好,行必责实;二是要有一种集体荣誉感,集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不能因为自己影响到集体的声誉,集体荣耀了,我也感到荣耀,集体受损了,我应感到羞愧。
二、执行要讲究方式方法
执行不是一味蛮干、胡干乱干。一窍不通,事倍功半;方法一对,事倍功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执行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我觉得主要是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先思后行。“磨刀不误砍柴工”。动手前先对要办的事项有个全盘考虑、统筹分析,分清轻重缓急,辨别主次轻要,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只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二是边思边行。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所以我们要以发展的、变化的、动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三是行止思不止。任务完成了,行动终止了,但我们的思考不应该停下来,要对这次任务完成情况做一个全面、深入的剖析,看看效果是否可以更优良些,方式方法是否可以更优化些,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教训,“失败是成功之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
三、执行要靠制度推动
现在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好**,善执行”主题活动,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广大*员**的执行能力,提高我们为民服务的能力。如何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执行、真正执行,勇于执行、善于执行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我觉得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科学的执行力考核标准。科学的考核标准胜于口号万千。目前,全市正在大力推行平衡积分卡、“阳光和效能重点建设岗位”试点工作,考核标准体系日益完善,考评结果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二是树立注重执行的用人导向。科学的用人导向是风向标。从全市四级换届和“组织工作满意度”不断攀升的实效来看,全市已初步形成了重视基层、重视一线、注重实绩、注重效能的**选拔任用导向,大批执行力强的**走到了更加重要的岗位。三是形成领导带头执行的示范体系。领导带头示范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领导**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现场办公,立说
立行,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无疑将会极大程度地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正如书中讲的那样,要想成为最好的执行者,必须用心!我们都是执行者,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做好本职工作,用心做一名最好的执行者吧!
2、做最好执行者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要想以后“多省心”就得现在“多费心”
如题所讲的道理,我想人人都明白,但并不是人人都能真正做到,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追求安逸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希望轻松省心。在执行领导安排的任务时,往往也是这样想,经常会对自己说:“太难了,先不管了;太麻烦了,省几道程序吧;不会有问题,就这样吧”,但是,有时候事实却不是跟自己所想像的一样,越是想在开头就省心,那反而会伸出更多费心的烦心的事出来,因为,事前工作做得不充分,为了省心,根本就把控不了结果,根本不知道事情会出现什么变化。与其这样,到不出事先就不怕麻烦,多考虑,把所有准备工作做足,做充分,把每一件事情都落实到位。这样,事前“多费心”,才能确保以后“多省心”。
要做到省心,事前就要做到:
一是充分的准备,因为充分的准备是永不过分的,领导布置的任务,规定月底完成,而现在还是月初,总认为不急不急,还来得及,事实上,问题往往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早一点做准备不仅让自己踏实,而且万一有什么变化,也有时间去更改和补救。
二是严格制度和流程,因为严格制度和流程会降低犯错的概率,不用自己想当然的去做,凭想像做。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因为先把严格的制度和流程订好了,执行才有高水平的保证。做为*公司,公司在承保、核保、出单、理赔等及业务员售前、售中、售后等作业流程都有严格的制度和管理办法来
控制,这样,才能进一步减少出错的机率,并让客户权益受到保护,想想,假如公司没有这些流程和制度,每个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公司会成什么样,客户权益能得到保护吗?公司的品牌形像会是什么样子??
三是需要再三的核实确认,因为再三的核实确认永不过分,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没有再三核实和确认的习惯,总爱带着自己的惯性思维,认为:我说了,别人就一定明白了;别人答应了就肯定没问题了;我做了,别人就知道的了。然而在实际执行中,事情却并不一定如自己的惯性思维所想像的那样顺畅。我自己对此就有非常深刻的体会:做为行政人事部,公司召开的大小会议,有负责通知各参会人员的责任,而有一次,因为领导在开会,不方便打电话,我就想当然的在邮箱里发了会议通知,认为既然发了会议通知了,领导应该就知道了,可是事实却不是如此,领导开完会后,一直有客人来访,根本没有时间看邮箱,因而耽误了会议时间。从这件事情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哪怕你认为再*的事情,也需要再三的核实和确认。
3、做最好执行者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成杰老师在给我们讲《做最好的执行者》时,一直以提出问题、带领大家思考、最后总结答案的方式让我们带着思考学习,在听视频的过程中,结合老师讲的案例细细思考,对执行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第一讲时,老师讲到了企业发展的三个层面:高层(定战略、做决策)、中层(承上启下、上传下达)、基层(执行者)时,我在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当老师再三的问到一个问题“为什么需要执行力?”时,我想到了毛**的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企业有董事长和总经理在做决策,那就是真理,我们应该以领导的决策为目标,用实际行动去实现目标,如果不去行动,没有执行那么再好的决策也是一纸空谈,只有实践才能让企业做强、做大、做长的目标得以实现,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执行力是不折不扣的、千方百计的达到成果的能力,一切以成果为导向就会找到方法、找到出路,这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才是最好的执行者应该具有的能力和品德。
在第二讲老师讲授了做最好执行者的五大修炼之一——责任。之前学习了《责任胜于能力》,杨宗华老师讲到责任胜于能力,责任越大提升能力的空间才能越大,责任是能力的核心,成杰老师在这里也讲到了机会循环,承担责任就会获得机会,在获得机会的过程中提升能力,能力提升了才能承担起更大的责任,道理是一样的,但这次在学习中对这简单的道理仔细思考过后发现一个很容易让人忽视的道理,很多人都觉得打工一是为了老板工作,是在付出,二是用自己的付出获得的也只是薪水,殊不知这种想法所指向的都是很消极的一面,打工者的心态若都是主人翁心态,工作才更上心,才会凡事做到位,有成果,这是积极的心态,对于自己所收获的若看到的不只是薪水,而是在工作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学到的知识技能,有求知欲更能激发人对真理的不断追求,以及对自己做人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如果连这两点都做不到,那不仅是对公司不负责任,首先是对自己极度的不负责。所以首先对自己负责,才会严于律己,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才会有强大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敢于承担责任才会成长,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48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