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23 17:35:39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介绍了南沙群岛灭里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南沙群岛的赞美与热爱之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南沙群岛。第二自然段着重介绍了南沙群岛物产丰富。第三自然段以优美的语言生动描述了南沙群岛的美丽迷人。全文主题突出,层次清楚,语言优美,感情抒发真挚自然,为学生语言积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第二、第三自然段,采用了典型的总分构段方式,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

4、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qing导入

1、欣赏课件画面。

2、配乐解说: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2、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齐读这三个句子。

3、教师小结: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生字

1、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新词及其所在的主要句子。

浩瀚 海域 岛屿 辽阔 繁衍 心旷神怡 星罗棋布 海龟

(2)查字典,说说带点字词的意思。

星罗棋布 心旷神怡 繁衍 碧波浩淼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礁”和“域”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复习

1、上节课我们读了《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些什么?

2、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

二、精读感悟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

(2)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 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

(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3、默读第1自然段,回答课后第五题。

4、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请你通过朗读告诉我们。

5小结:南沙及其海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

6、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

7、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8、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

9指导朗读本段的两个比喻句。用“……像……”的句式把这两句练习说一说。

10、练习试背第3自然段。

三、仿段练习

1、课文的第2,3自然段都是围绕中心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南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以“公园真是鲜花的海洋”或“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

四、布置作业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摘抄课文中的妙句佳句。

拓展阅读

1、《富饶的西

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分板块研读“海面”“海底”“海滩”“海”四个段落,在汇报交流中重点落实“海底”一段的学,感受西

课前准备:

1、自制CAI课件。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西的资料。

3、制作“海面”、“海底”、“海滩”、“海”研究小组的标志牌。

4、课桌摆放成四个板块的形状。

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展需识境

1、交流学生搜集的资料中最有价值、最精彩的一句话。

2、看录象。

(师:我们知道西在我国的最端,它离我们很远很远,大家想不不想走近它?你看,老师带来了关于西的一段录象,请大家静静地听,细细地看。)

3、用简要的话说说你对西的印象。

4、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西特点的一句话。

(课件出示:那里风景优,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二、板块研读,合作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用笔在文中圈圈,课文是从哪几个地方来写出西的风景优,物产丰富的。

2、指名回答,随机出现关于“海面”“海底”“海滩”“海”的四个图示。

3、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

4、确定四个小组长,发给“海面”“海底”“海滩”“海”研究小组的标志牌,用10秒钟时间把兴趣相同的同学带到相应的位置,成立各“研究小组。”

5、小组快速讨论:你们想围绕自己所选定的内容研究什么问题?

6、问题聚焦:

课件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这段话中,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西、富饶的?

7、研究方法:读——找——议——品

8、各小组投入研究。师**,并参与讨论。

三、汇报学习,落实目标

1、提出要求:一个小组在汇报时,另外几个小组要认真听,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并欢迎你随时亮己的观点,作些补充。

2、哪个小组想最先上来汇报?着意落实“海底”板块的汇报学习。

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

A、“珊瑚”

(1)读文中写珊瑚的这句话,品味珊瑚的形状、色彩

(2)欣赏一组形状各异的珊瑚的照片,进行分层句式训练。

(3)谁能把文中写珊瑚的这句话读得很

2、《富饶的西

一、材分析:

《富饶的西》是小学语文三年级的一篇写景文章。作者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句,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风光和丰富物产,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读懂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西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初步归纳总结段意的能力。

b.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c.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

三、学重点、难点

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的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感知西富饶。

学难点:围绕重点句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懂得作者是如何围绕重点句把句子写具体的。`

四、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及简单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了解西的风景物产,北方的孩子很少有见过大海的,因此,在制作课件时,收集一些海底世界的图片和视频,创设一定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五、学理念及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利用网络及课件辅助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获得情感体验,得到的熏陶。本节课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遵循课标中的指导思想,在设计《西》一课时,着重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整合,更好的优化课堂学,构建新的语文学模式。

六、学流程

一、假想旅游,激趣导入

首先,我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我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去旅游。(课件演示,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我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邀请孩子们和我一同去旅游,激发孩子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旅游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任务驱动,初步感知

1、来到了目的地,先让孩子说一说,站在西的面前,他

们此时的想法。

2、根据学生的想法,归纳总结出两个任务,请学生带着任务走进西。(播放视频)

3、解决问题。(学生任选一个任务,把自己的想法键入“写作室”,上传,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质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任务,有目标的带着任务去学习。播放视频,入情入境,情景交融。在师生、生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注重师生、生生的互动,充分发挥了师是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三、利用资源,探究学习

1、初读

初读课文,小组合作,解决重点词语。(课件出示词语和图片)

设计意图: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解决本课重点词语,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感知。通过合作学习实现知识的互补,合作意识的培养,养成互帮互学的良好品质,利于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在交流中,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好的学习方法,提高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2、精读

(1)精读课文,解决重点句子: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句子的意思写具体的。(课件出示句子)

a、西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无比。

b、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的海水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c、西也是鸟的天下。

(2)借助网络资源,欣赏图片,图文结合,读出感情。学生在自主学习后,对借助网络资源学习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点击投票区)

设计意图:理解重点句子,意在理解本课的写法,给学生学习方法,梳理文章及段落的脉络。信息技术的使用,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根据对知识的理解和已有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获取知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3、品读

细细品位文章内容,把自己的感受键入“写字室”里(上传,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全篇的品读练习,提高朗读水平,在读中感悟西和富饶。利用论坛,发表自己的感想,使感受得到进一步深化。

四、激情朗读,情感升华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段(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在优动听的音乐声中,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建设西的英雄儿女的崇敬之情,祝愿西更富饶。

五、网络浏览,拓展延伸

指导学生点击“相关链接”,浏览祖国的名胜古迹。

设计意图:本环节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密切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1.本板书是依据材内容先总说,然后分述,最后综合这一结构特点而设计的板书形式。

2.西的风景优,物产丰富,学生缺乏实际的感受,在板书中加入精的图片,使学生能直观地感知。

3、《富饶的西

学设想】

1、学生领会西地理位置的重要,领略祖国山河的富饶,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出句子的语气。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通过学生自评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

3、利用网络展现西风景及物产资源,通过网上资料及直观形象的展示,使学生感悟语言文字。

4、指导学生上网收集资料,利用网络延伸课文,拓展知识面,培养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

学过程】

一、认识西,初读课文。

1、课件展示:祖国地图。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的位置?

它是海西北部的一屿。它由许多小组成,是我国海省三市的一部分。

2、课件出示:西的地图。

在距离海180多海里的东海面上,有一片屿像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

3、课件展示:西风光片。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富饶的西吧!

4、出示板书:富饶的西。齐读课题。

“富”和“饶”都是很多的意思,那么西什么“多”呢?

5、请大家打开课文默读,找一找,圈一圈,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来说一说。

二、探究交流,整体感知。

1.同学们刚才找得很认真,下面就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富饶的西什么多?

边交流边出示板书:

海水颜色

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鸟鸟蛋鸟粪

2.引读:对啊,作者按照地点的变化向我们介绍了西的海面——(海水颜色多),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多),海上——(鸟、鸟蛋、鸟粪多),并且在介绍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它们的特点,使得这些景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边出示板书:海面海底海滩海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去细细欣赏这些的景物吧!

三、分段学习。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西位于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省三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读后交流,畅谈感受。

3、师小结:这段话写了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西位于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省三市的一部分;第二,那里风景优,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西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请大家自由朗读这句描写海水的句子。

2、交流:哪位同学能用朗读来表现海水的色彩?指名朗读,学生点评。

3、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

4、师引读:(请同学看着电脑)大海应该是湛蓝的,然而西一带海水显出——(种种色彩)。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的景象呢?(师一边用鼠标点图,一边引读)

因为——(海底有高耸的山崖,有低陷的峡谷,海水有深有浅),

所以——(从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2、说说这段话中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哪些物产。

课件展示:填空:海底有()、()、()。

3、再读课文,看看这些物产有什么特点呢?

4、课文第三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可不可以把它们的次序调换一下来介绍呢?(可以)像这样把几个不分先后、主次的内容写在一起的段落就叫并列段式。

5、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块到了西,游览了奇妙的海底世界,请你把在海底所看到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6、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7、课件引读: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电脑出示图片),有的像分枝的鹿角(电脑出示图片),真是——生(各种形状),海参浑身没有力气——生(懒洋洋),大龙虾雄赳赳气昂昂的(电脑出示图片)——生(威武)。

8、谈话过渡:刚才同学们带领老师进入了珊瑚、海参、大龙虾的世界,其实在海中最多的还是鱼。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鱼成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出示课件,师引读:快看,一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4、师引读:西的鱼远远不止这些,太多啦!正像人们说的那样——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5、“西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看选择题。

课件出示选择题:

“西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意思是:

(1)水和鱼正好各一半。()

(2)水很多。()

(3)鱼很多。()

选择③,“西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讲西海里的鱼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夸张的手法,强调西“物产丰富”的特点,使人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

6、西的海底恰似一个奇幻的鱼的世界,让我们再读再体会。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如果说海里是鱼的世界,西的岸上就是鸟的天下。

2、老师和你们配合着读好这一小节

西也是——(鸟的天下),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3、指导朗读,交流感悟。

4、全班交流,师小结:“西也是鸟的天下。”这一句讲西的鸟非常多,鸟儿是这里的主宰。

这一自然段对鸟多,鸟蛋多,鸟粪也多,生动形象地作了描述。

(六)学习最后一节

引读:富饶的西,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会更加(),更加(富饶)。

四、朗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富饶。

2、课件展示:海面、海底、海的有关图片。

3、学生看图讲述相应段落的内容。

五、总结课文。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真是一个风景优、物产丰富,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老师相信祖国的西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富饶。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的句子。

2、课后搜集描绘祖国风光的谚语、诗句。

板书设计:

海面海水颜色多

海底珊瑚各种形状

海参懒洋洋

大龙虾威武

鱼多

海滩贝壳千奇百怪

海龟有趣

鸟鸟蛋鸟粪

4、《富饶的西

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情感朗读中积累优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2、随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无比”、“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语的意思。

3、感悟把一种事物写具体和生动的方法。

4、体会西是个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重点和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无比”、“拣”、“栖息”“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句的意思。

2、感悟作者是怎样把一种事物写具体写生动的。

学准备:

相关课件。

学课时:共两课时,本设计为第二课时。

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富饶的西》这篇课文,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段有关西的录相,你们想看吗?

2、那就请你仔细观察,看完后要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哦?(、可爱……)

3、你想当西的小导游来为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西吗?要当一个优秀的小导游可不容易,首先要把课文读熟、读懂,你行吗?

二、积累语言

1、提自学要求:

朗读课文第2至6自然段,然后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段落重点阅读,再用波浪线画下感受最深的词句。

小组交流:有感情地把你画下的词句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说说你为什么画下这些词句。

2、学生按要求自学、交流。

3、学生交流,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理解:

西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为什么喜欢?(写出颜色多,写出海面

你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西的海水颜色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为什么喜欢?(把珊瑚多、写具体)

作者是用什么句式来表现珊瑚多种多样的呢?(“有的像……有的像……”)

能读出鱼多、各种各样的感觉吗?(练读→指名读→齐读)

鱼成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为什么喜欢?(具体写出鱼多,,可爱)

各种各样的鱼儿成结队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多呀!能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练读→指名读→评读)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感受这种,好吗?(齐读)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西的海里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吗?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

三、拓展语言

1、瞧,同学们把课文中的语言都掌握了,但要当一个出色的小导游,光掌握课文中的语言是不够。你想想,西的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的贝壳,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作者具体描写了吗?海底岩石上那各种各样的珊瑚,作者全都介绍到了吗?成结队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除了课文中介绍的,还有其他的模样吗?你能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展开想象,更具体地来介绍西吗?

2、提拓展想象要求:

仔细观察课件中贝壳的颜色和形状,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用上“有的像……有的像……”“有的……有的……”等句式进行介绍。

3、指名汇报交流。

四、运用语言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训练,相信你们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西小导游!准备好了吗?

2、提导游介绍要求:

从海面、海底、海滩、海中选择其中一部分内容,结合影片画面配上导游词。

导游词可以是文中优词句的重新组合,也可以联系所查到的资料,还可以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

介绍时尽量用上“有的像……有的像……”“有的……有的……”等句式。

3、学生独立操作课件,练习说话。

4、小导游上台介绍。(2~3名)

5、还有好多的同学都想来当西的小导游,这样吧,我们的室有你的好朋友,有你的爸爸妈妈,还有许多听课的老师,你就把他们请到你的电脑前,当他们的小导游,为他们介绍西,好吗?

五、小结

老师听了你们的介绍,仿佛真的置身西之中,特别是那的海底世界更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作业

1、把你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再抄下来。

2、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3、向爸爸妈妈介绍你了解的西

5、《富饶的西

学目标:

1、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读懂每一句话,并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摘抄课文中的优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了解西是个风景优、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准备:

1、课件PPT

2、学习资料、学习单

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老师,今天带大家去一个的地方玩,想不想?现在大家仔细默读五个小段,猜猜老师今天带大家到哪儿玩?

二、直觉体验,初次整体感知

师:下列各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海水、海底生物、海鱼、海滩、海或海鸟)

师:大家猜猜这些写的是哪个地方?(板书:西

A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海水)

B海底的岩石上长着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海底生物)

C鱼成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海鱼)

D有拣不完的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地爬到滩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海滩)

E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海或海鸟)

三、小组交流,研读探究

A西一带海水(),瑰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有高低不平,有山崖(yá),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并说说理由。(五光十色)

2、联系上下文理解:瑰无比

3、为什么说“从海面看,色彩不同”?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

4、大声感情地朗读。

B海底的岩石上长着的(),有的像绽(zhàn)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rú)动。()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wēi)武(wǔ)。

1、把下列生物填入括号中

海参(shēn)大龙虾珊(shān)瑚(hú)

2、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各种各样)

3、联系上下文理解:威武

(边读句子边想象,边读边做动作。)

4、自已配上动作大声朗读全段。

C鱼成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看图写话:自选四幅图,仔细观察,具体写一写鱼的样子,填在横线上。

2、找出本段中心句,用“﹏﹏”出来,说说理由。

3、“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意思是()

①鱼和水各占一半

②这边是水,那边是鱼

③鱼非常多

4、大声感情地朗读。

D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地爬到滩上来产卵(luǎn)。渔(yú)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没法逃跑了。

1、联系上下文并结合图片,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千奇百怪、四脚朝天)

2、“拣”的意思是。假如你到了海边,面对大的,小的,颜色不一的贝壳,你能全部把它们“拣起”吗?

3、大声感情地朗读。

E西也是鸟的()。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qī)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fèn),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天下)

2、理解词语:栖息(请选择学习方法:①联系上下文;②查字典。)

3、默读第2至4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树()→鸟()→鸟蛋()→鸟粪()

4、发挥想象后再描述

西是鸟的(),清晨,黄昏,到了晚上。

四、小组讨论,再次整体感知

师:小组成员各大声朗读一段,然后排序成一篇文章,并说说你的想法。

五、把握中心

师:给刚才的文章写一句中心句。

西不但(),而且(),是个可爱的地方。

点击查看更多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40520.html

热门阅读

  1. 周末给客户的祝福短信集锦
  2. 《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读书心得
  3. 《雨铃铛》的小学语文教案
  4. 2015开业花篮祝福语大全
  5. 小学语文《落叶》教学设计
  6. 有关席慕容散文集的读后感
  7. 晚次乐乡县全诗鉴赏
  8. 医院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9. 课文《丑菊》教学设计范文
  10. 关于公主的童话故事
  11. 蜗牛的困顿随笔
  12. 201年情人节微信朋友圈经典祝福语
  13. 感觉害怕而仍然去做美文
  14. 挥着翅膀的天使散文
  15. 温馨祥和的圣诞平安夜祝福短信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