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的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21 21:13:45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的教案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乐观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板书课题(课题中“峰、人、”两个字用红笔写,且写得很大)

二、引导质疑:

师:看到老师写的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把“峰”和“人”写得那么大?“ 峰”和“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三、自读感悟:

1、 多媒体显示学习要求:

(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下自己认为能回答上面问题的句段。

(2)读一读划的句段,想一想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3)与周围的同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4) 读好所划的句段。

2、学生自学。(教师**,个别指导)

3、小组交流。

四、班内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1、自由汇报读书体会:

关于峰: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端掉似的。”

·“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琳,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山高而险、石阶多、上去不容易。

(边谈体会边练习感情朗读)

关于人:

·“……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她穿一套褪色 的衣服……”

·“……为我沏了一杯浓茶……”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 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 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他皮肤黝黑,淡淡的眉毛下……炯炯有神。”

·“……悠然地说‘……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 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 而且还有花鸟做伴,我能舍得走吗?’”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老人健康、不怕累、能吃苦、开朗自信、豁达

(边谈体会边练习感情朗读。)

2、教师点拨(引导深入体会老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多媒体显示描写山险而高的句子、描写游人的表 现句子、老人说的话,让学生对比着读,谈一谈 从中体会出什么。

(在枯燥的生活中找到乐趣;乐观)

·练习感情朗读。

五、练笔。

多媒体显示练笔要求:

“30年后,作家章武又一次来到武夷山,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

根据上面文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拓展阅读

1、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设计

一、材内容:

版《义务程标准实验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70—71页内容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建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理解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2.经历摆一摆、画一画、拼一拼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3.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信心,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四、学难点:理解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一、激趣引入,复习旧知。

我们先来看一组多边形,请找出这组多边形中不同的一个。(件出现)

1.学生找出三角形。其余的都是四边形。

它们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叫做四边形。它们都是一家

2.谁来说说正方形与长方形的特点。再请谁来用我们刚学的垂直与平行来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

3.正方形是长方形吗?

我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很熟悉了(件去掉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有关知识。(板书题)

、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我们先来研究平行四边形。为了便于研究,现在我们来挑选几根小棒,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想一想准备怎么选,怎么拼;拼完以后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然后仔细观察平行四边形,发现有什么特征?板书(观察)

学生操作。汇报交流

(1)请你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做的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2)刚才大家动手拼了很多个平行四边形,我选择了其中的四个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请看大屏幕。它们都是平形四边形。谁来说一说,通过摆和观察,你发现了这些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学生汇报:

(4)同学们观察真仔细。平行四边形的名称是根据它的哪个特点来命名的呢?

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对边分别平行是我们通过观察出来的结果,是不是这样呢?有待我们来验证一下,我们怎样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分别平行的呢?

学生讨论汇报。

用学生想的办法来验证它们。(件展示)

老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你们摆的是不是也一样呢?请拿出我们的答题纸和学具,选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行验证。板书(验证)

(1)学生验证

(2)有没有验证的结果与我们的发现不同的?

(3)小结。

(4)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个物体的表面上有平行四边形的图吗?是什么样,能比划一下吗?

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还真多,他应用了平行四边的特点,既美观,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验证,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下面将这个平行四边形剪一刀,把它分成两个图形,大家注意观察,分出的图形是什么图形?(梯形)件出示剪的过程。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那什么样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

旋转具梯形,这样是梯形吗?下面让我们看看生活中的梯形吧。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什么不同?在板书的定义中,圈出重点词语?

3、应用概念判断。

4、明确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制作韦恩图。

(2)电脑呈现集合图。

三、动手操作,巩固拓展。

我们研究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下面我们两小组合作用七巧板中的几块拼一个梯形或平行四边形。看谁的手儿巧,看哪组动作快。

1.学生操作

2.用展示仪展示学生创作作品。

3.师引导学生欣赏同学拼出的美丽的平形四边形与梯形。

师小结:同学真棒!设计了这么多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同学们,用七巧板中的两块、三块、四块、五块、六块、七块都可以拼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有兴趣的同学下后,可以继续去拼。图形之间确实可以千变万化,它们中还藏着很多知识等待我们去继续研究。

四、这节你有什么收获?

我希望大家能够收获探索过程中的快乐,更希望大家能够感受数学之美!

数学源于生活,联系身边的实物认识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为生活服务,并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培养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同让学生比划一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动手实践、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掌握图形的特征。过分组操作 ,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学生间的合作探究水平,在知识上还加深了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的认识,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新程理念。将梯形的认识与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材的意图,在对比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2、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设计

2、学会四边形分类;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助精神,在拼图的过程中感受图形的美。 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学准备:

具:件,四边形关系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模具各一个。

学具:三角尺,直尺,量角器。 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感知图形 1.出示校园图(70页)(件展示)

师: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那些四边形?

生:黑板的表面、窗户的表面-长方形,楼梯的栏杆、活动门上面有平行四边形,梯子的侧面-梯形

2.师: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

师: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生:(有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长方形

正方形

3.小组交流:

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学生讨论交流。 (生:按边的特点:对边平行的;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不平行的;对边不平行的、、、、、、按角的特点:4个角都是直角的,不是直角的。) 师:今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板书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并且通过分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所学的四边形]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又有什么特点呢?现在我们用学具分别量一量它们的边、角各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像这样写下来。并相互说说你是怎样发现的?四小组活动开始。 生:学生活动,师**。

[设计意图:通过分小组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能力.]

1、汇报发现。

师:谁来大胆汇报自己的发现?你是怎样知道的? (指名说说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师:谁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2、验证结论

师:刚才有的同学找到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是互想平行的,我们一起来验证吧,请看大屏幕!(大屏幕展示方法:用直尺、三角尺平移验证)

3、总结概念。 师:(边操作边说)这组对边平行,这组对边也平行,两组对边都平行。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吗?(指名回答) 师:请打开本71页,找找本是怎么说的,画起来齐读一遍。 揭示概念:[件展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并板书)

4、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

师:在这定义中,你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重点? 生:两组,

师:你真会找。我们把重点词读重音,齐读一遍。 生:学生读。

师:下面我们男女同学比赛,看谁读得好。(男女分别读)

师反问:要想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5、穿插练习。

请判断下面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打“√”,不是打“× ”。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分析、验证、总结、运用,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有充分的理解,并且渗透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步的懂得如何去发现,验证,运用数学概念。]

(三)认识梯形

1、汇报发现 师:(件展示)观察图片,它们像什么图形? 生:梯形

师:梯形的边又有哪些特点呢? 生: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师:你们都有同样的发现吗?(板书) 生:有。

2、验证结论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师:(边操作边说)这组对边不平行,这组对边平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3、总结概念。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的四边形叫“梯形”吗?

师:请打开本71页,找找本是怎么说的,画起来齐读一遍。 揭示概念:[件展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并板书)

4、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

师:在这定义中,你又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重点? 生:只有一组,

师:你找得真准确,我们把重点词读重音,再读一遍。 师:下面我们来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读得好。

师反问:要想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梯形,必须要符合什么条件?

5、穿插练习。

请判断下面图形是梯形的打“√”,不是打“×”。

6、比较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有什么不同。 师:(指练习中的平行四边形)问:它为什么不是梯形?它其实是个平行四边形,那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运用实践,分析,验证,总结,使学生更好地概括出梯形的概念及特点,并对梯形有了更深的理解。]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的图形了,这些图形都是四边形。(件出示四边形的集合图) 师:我们先看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边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两组对边都平行。

师: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四小组讨论) 师:指名汇报。

师总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特殊在哪里? 生: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梯形有没有两组对边平行? 生:没有。

师:所以梯形自己为一类。 师总结:所以在四边形这个大家族中,有平行四边形、梯形、一般四边形这几个家庭组成,在平行四边形这个家庭中,包含有长方形这个特殊的小家庭,长方形这个小家庭中又包含正方形这个特殊的成员师:现在我们看投影,同桌互相说说这些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生:学生活动。

师:谁来说说它们的关系。(指名说)质疑。

师:请打开本70--71页,看书有没有要问老师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集合图形的展示与分析,让学生对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有了明确地认识。]

五、巩固练习。

1、在梯形里画两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三个三角形。你有几种画法?学生展示

2、七巧板拼一拼 用两块拼一个梯形 用三块拼一个梯形 ③用一套七巧板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动手拼图形,集体展示。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把1张梯形纸剪一次,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拿一张长方行纸,不对折,剪一次,再拼出一个梯形。

学生动手拼图形

全班展示交流

4、拼图戏。

师:拼图要求:用学过的图形,拼出你们喜欢的图画。 (1)找图形

(2)小组拼图画。

(3)展示作品。 生:学生动手拼。

师:同学们真能干,能利用我们学过的图形拼出这么漂亮的图画,你们的手真巧。在这些美丽的图画中,你最喜欢哪一幅?它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认真思考的能力。]

六、总结:谈收获。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节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堂检测A

1、判断:

(1)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

(2) 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3)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 (4) 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3、

请画一条线断,把上面的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梯形。

堂检测B 判断

)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

2、剪一剪

在下面的梯形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中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另一个呢?

堂检测A答

1、(1)×

(2)×

(3)

3略

堂检测B 答

1、 (1)×

(2)√

(3)√

(3) (4)√

3、北京的春节学设计

学重难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知道春节“开始、**、结束”的日子。

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

1.了解单元导语。从今开始,我们要进入文的学习了。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文安排了什么内容?

(1)本组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2)我们可以结合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2.了解文安排。我们再看看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借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读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如:

腊月:农历的十月。腊月的最后一,就是我们说的除夕。除夕的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

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十

(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如:

空竹:可以看看录像或图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发出哨声,很好玩。

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桥。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有河也有桥,所以叫桥。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各种东西等。

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文内容,可以知道是指春节结束的候。

三、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间和风俗习惯

1.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开始,到哪一结束?(文在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2.默读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

间 风俗习惯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1)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等会儿一起讨论讨论。(“风俗习惯”一栏不强求填得全面细致,表格内容供参考。)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间顺序)

四、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

1.自由练读: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现在自由练习朗读文。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

2.展示朗读:刚才自己着重练读了哪些难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五、结束语与作业布置

这节,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这篇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词,下后请同学们认真抄写,准备在下节听写。

一、听写新词,对照文,检查改错

初旬、蒜瓣、翡翠、色味双美、饺子、杂拌儿、榛子、栗子、鞭炮、风筝、截然、寺院、逛庙会、张灯结彩。

、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上节填写了表格,进行了汇报交流。现在回忆回忆,同桌互相说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1.写作顺序:间顺序。

2.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们在腊八那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三、分清详略,练习朗读

1.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1)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

2.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个部分。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

四、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

1.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2.除夕。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1)从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睡觉”,足以看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3.正月初一。主要通过们的活动来体会。

(1)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

(2)们的活动:男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们在家中接待客。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总之,每个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

4.元宵。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

(1)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

(2)谈谈自己的体会。

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五、回顾全四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能力训练题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引导学生经过讨论懂得:老舍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着力突出“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六、学习“阅读链接”

引导学生体会到老舍爷爷在《北京的春节》里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都只写了一句话。但梁实秋和斯妤却写得很详细。同懂得,同样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写法,写出个性,写出特色。

4、北京的春节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认识生字13个。

3、理解文内容,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

学重难点: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理解自然段,找出各段讲的什么。

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型:散文。

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一、导入新

1、完成“初显身手”。

学生讲自己查资料了解的情况。

2、板书题。

1、初读文。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标出自然段的顺序。

⑵、出示13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矩蒜醋假夕鞭戚逛驴恰盏预吉

(请每组2、4号同学起立读)

⑶、出示生词,同桌读。

规矩大蒜香醋放假除夕鞭炮亲戚逛街恰好几百盏灯预示吉祥

2、熟读文,理解文。

⑴、学生自由读文。说说“老北京的春节怎样”用一个词来概括。

⑵、指名接读。

⑶、齐读文,分组讨论:

老北京的春节从什么候开始?什么候结束?哪些日子是最热闹的?勾出这些日子来。

⑷、齐读文4—6自然段,谁用一名话概括这部分内容。

⑸、接读1—3自然段,谁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部分讲了什么?

⑹、齐读1—3自然段。

⑺、齐读7自然段。

⑻、朗读全文。

⑼、分小组学生谈自己家乡过年的情景。

三、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文。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开始(腊月初)

除夕

元宵

结束(正月初十九)

五、学后记

点击查看更多《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的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37035.html

热门阅读

  1. 《快乐的音乐会》教学反思范文650字
  2. 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2教学设计
  3. 中秋最美祝福语
  4. 顽固心情随笔
  5. 最新的家长会发言稿
  6. 一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7. 幼儿园教师节的祝福语
  8. 社区环境环保述职报告范文
  9. 医院护士长竞聘演讲稿5分钟
  10. 对联大全猪年
  11. 闹元宵的祝福语
  12. 囫囵吞枣解释及造句
  13. 传奇故事巨蟒恩怨
  14. 好朋友婚礼祝福语短信精选
  15. 竞聘医院药械科副主任演讲稿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