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声乐教学与朗读艺术的内在联系的论文
摘要:声乐教学中碰到学生难以唱出的字音,可以尝试着用“高位置”的声音去朗读,而且尽量用去声读,因为声音是立起来往下滑落的,更容易找到声音的位置。当学生找到打开喉咙的感觉之后,再加上音高唱出来。这种朗读中的“高位置”其实就是声乐教学中要找的“正确的发音位置或发声点”,这样既解决了声音位置问题,又时刻提醒学生要注意声乐语言问题。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关键词:声乐教学;声乐语言;归韵 打开喉咙;高位置朗读;演唱
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在咬字吐字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不是因为读不准字音,就是因为找不准声音的位置而影响字的发音。大家都知道,歌唱的基础是语言,用歌声来传达歌曲内容和表达思想感情,就必须在语言(在这里以谈汉语言为主)上多多讲究,否则,会让人听之索然无味,完全不知所云。比如,在唱《金风吹来的时候》中有一句:“我歌唱家乡,家乡的金秋。”有学生就唱成了“我歌颤chan(唱chang)尖先jianxian(家乡jiaxiang ),尖先jianxian(家乡jiaxiang)的金秋。在唱《愿你有颗水晶心》时,“我曾ceng悄悄的告诉母亲”唱成“我赠zeng”,“我的生命shengming”唱成“森敏senmin”等等。这些令人头疼的发音问题真是数不胜数,应有尽有。
由于我校大多数学生来自湖南各地,受各地方言影响较大,很多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还有待提高。然而,声乐学习却不能等到她们把普通话都学好了再来进行。因此,对一个声乐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要求教师在教授规范声音的同时,自己的声乐语言也应该是无可挑剔的。这样才能既做好示范,同时又能找出学生的语言毛病,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如果只有美好的声音,而不注意声乐语言,或者只有声乐语言却没有美好的声音,都同样是令人无法容忍的。
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很快地掌握正确的发声位置又能很好地掌握准确的声乐语言呢?笔者发现,在声乐教学中,适当结合朗读艺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很快找到正确的声音位置,而且在苦思冥想和潜移默化中,学生对语言的注意力加强了,普通话水平也提高得更快。
无论哪国语言,都是由元音和辅音这两因素组成。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的汉语(普通话)也不例外。元音在汉语中称为韵母,在外语中称为母音;辅音在汉语中称为声母,在外语中称为子音。在传统的歌唱理论中,根据汉语发音特点将咬字吐字分成“出声”、“引长”(引腹)和“归韵”(收声)三个过程。其中,在“引长”和“归韵”中,主要是由韵母在起作用。韵母使语音发响,歌唱时是由韵母转送声音的。而一些复合韵母又产生了“韵头”、“韵腹”和“韵尾”,这使得语音发响过程更趋复杂。“归韵”成了声乐教学中一个很大的难点和突破点。有的学生受方言影响咬字吐字都很成问题,有的受口形影响不会归韵,有的根本不知归韵或归韵不到位。这是由于她们对汉语中发响韵母的掌握不够全面或根本不去了解造成的。在声乐教学中传统沿用意大利语中的五个发响韵母a、e、i、o、u作为嗓音训练中的发声练习是很有益处而且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基本与汉语中的a、e、i、o、u是一致的。但也要因人而异。有的学生"a"唱不好,但换成"u"她又能唱好,而有的学生"e"唱不好,但换成"i"她又唱好了。当每一个字的归韵完成得很好了,那么他的声音就成功了一大半。
意大利著名歌剧艺术大师、男中音歌唱家吉诺.贝基曾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要求歌者力求创造“第二自然”。如果将说话时的吐字称为第一自然,那么歌唱时的吐字要达到第二自然。没有正确的说话发声,就没有正确的歌唱。然而,把歌唱时的吐字与说话时的吐字完全等同起来或完全对立起来都是不可取的。用最自然的声音说话,用夸张的说话声音去唱歌。贝基认为:“歌唱的人嘴是长在里面,歌唱时发音应该靠里面的大牙,而不是靠嘴的前部。”而宋承宪先生的论著中也一再强调“内口”的打开。所谓内口,就是声音发生后通过喉管、咽后壁、柱肌、小舌和舌后根等部位形成一个管状的声门。歌唱时的声音应该是一种稍微夸张了的说话的声音,所有的母音都应在口腔深处(主要在大牙、舌根、软腭和后咽壁之间)形成。而母音的形成除了靠口腔深处,还要借助于嘴的外形(嘴唇)和舌头(舌位)的变化来实现。
辅音的形成与平时说话时辅音的形成部位几乎没有差别,只是吐字时要清楚,不能拖泥带水。我国传统戏曲中特别讲究嘴皮子工夫,要求演唱时要有喷口,讲的就是辅音形成主要是靠唇、齿、舌来完成,其部位主要在口腔的前半部。当然,只有把一个字前面的辅音发好了,才可能有后面母音(声母)的归韵问题。
中国的民间戏曲对咬字吐字非常讲究,主张“字正腔圆”,“以字带声”等。而近、现代出现的话剧、歌剧、音乐剧中,演员的说话近似朗诵,对声音的位置要求得比较高。这样做一来可以迫使喉咙尽量打开,做到字正腔圆;二来可以使声音传得较远,令人听起来清楚圆润。而在声乐学习中,除了要有横膈膜的有力支持(气息)、完全打开的喉咙、还要有充分的面罩共鸣(声音的位置)。这与朗诵时要求是一致的,只不过,在朗诵时是高位置地说出来,声乐中的训练则要求要高位置地唱出来。有的学生对“高位置的声音”概念很模糊,短时间内很难找到感觉。有的教师就用打呵欠的感觉或含口水的感觉去引导学生,这样就把很抽象的声乐理论知识具体化了,有利于学生快速找到打开喉咙的感觉。这时,要求她把嘴巴张开,上下牙齿之间至少要有一指之宽的距离,面部微微带笑,提起笑肌,下巴自然放松下垂,好似没有下巴一样,打开内口,做到一个“空”的、稍做夸张了的后嘴,好似含了一颗大枣一样,再结合饱满的气息,用高位置的声音去朗诵歌词或是练声时所唱的母音,如“a、e、i、o、u、lu 、la、yu、ya"等等。可以单独只读一个字,也可以是词组,还可以整句整句地去读。而且,不管它的音调是阴平、阳平,还是上声去声,都尽量用去声去读,这样一来,由于声音立起来并往下滑落,这样更容易找到声音的位置。
说话的感觉是任何人都能体会得到的,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那种所谓的“高位置”,或者在教师的示范中渐渐明白过来并慢慢模仿,很快便能自己做到。如在《梅花引》中,“一枝梅花踏雪来”中的“踏(ta)”、“红颜寂寞空守天地一片白”的“白(bai)”、“谁是我知音,谁解我情怀?”中的“谁(shei)”、“一片冰心等君来”中的“心(xin)、等(deng)、来(lai)”等字,都是比较容易唱白、唱挤、唱捏的音,很多学生一唱到这些字音的时候,声音就变了,要不就挤拉喉头,发出难听的破音,要不就改变发音位置,使劲往嘴外唱,造成声音位置不统一。这时,就要求她先不急着唱,而是先高位置地尽量用去声去逐字缓慢地朗读这些难以唱好的字,然后,再将这种“高位置”的朗读,加上应有的音高,演变成“高位置”地唱,她们自然会慢慢体会到,要做到这种高位置的演唱其实并不是很难,只要能用高位置去读出来的字音,把字头(声母)咬死,字腹字尾(韵母)吐清楚,如“白b-ai-”“心x-in-”“等d-eng-”“来l-ai-”等字,只要归韵到位了,再配合上饱满的气(下转252页)(上接250页)息,找好正确的发音位置,就能把它很好地、高位置地唱出来。而这种“高位置”,其实正好就是我们声乐中要找的“正确的发音位置”或“发音点”!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既解决了学生的声音问题,又时刻提醒了她们要注意的语言问题。
诚然,声乐教学远不止这么简单。初学者一定要掌握好气息(既横膈膜的支持)的运用,并学会如何打开喉咙,再找到正确的声音位置(既面罩共鸣)。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学生可能花的时间相对短一些,但至少也需要一到两年时间,而有的学生所花时间相对要长一些,这取决于学生的嗓音条件、理解能力、练习时间的多少、学习努力的程度等等。由于歌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表演艺术,除要有良好的嗓音条件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音乐修养和表演才能等。这样才能易于投入到歌曲中的意境里,传达出歌中所要表现的各种情绪。这需要教师极耐心的讲解和认真的示范,摸清每个学生的问题之所在,“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浅到深,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水平,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声情并茂地演唱好每一首声乐作品。
“学无止境”,声乐技巧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一个声乐教师应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演唱能力,并不断充实自己,才有可能教出更多、更好、更有水平的学生,为社会输送合格、优秀的声乐人才。让这个世界因为有美妙的歌声而更加美丽!
参考书目:
1、《谈美声歌唱艺术》田玉斌 著 西藏人民出版社
2、《歌唱咬字训练与十三辙》 宋承宪 编著 *民族学院出版社
3、《声乐语言艺术》余笃刚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拓展阅读
1、教学论文 让阅读与写作并肩前行写作指导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因此,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阅读的积累,写作犹如空中楼阁;写作是阅读的延伸,缺少写作训练,再多的阅读也只能是雾里看花。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才能使阅读为写作服务。
【关键词】阅读;演讲;仿写;摘抄;写作
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读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即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阅读的升华。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常常是将二者割舍开来:为阅读而阅读、为作文而作文,各自呈现单边性和功利性。这样导致无论是作文教学,还是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都成为了薄弱环节,课内阅读成为学生很茫然的一件事,写作文成为学生很痛苦的一件事,长期以来都没有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
初中语文教学应将阅读和写作教学这二者有机地进行整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如何做到让阅读与写作并肩前行呢? 在具体的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1.课前演讲,开阔个性阅读视野
阅读是自我生命重塑,阅读是阅读主体与文本之间精神交流的一个双向构建过程。面对同样的文本,不同阅读主体的不同期待视野所带来的视域融合会造成不同的阅读结果。正是利用阅读过程的这种独特性质,在以阅读为主导的语文教学中,就努力拓展学生特定的阅读视野,试图通过学生因不同阅读视野而带来的独特阅读视域融合来达到提升写作水平的教学目的。
每天课前的5-10分钟,一定是学生的个性阅读交流——课前演讲时间。从学生入学开始,我们就给学生明确这样一种观念,即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阅读历史实际上就决定了这个人拥有什么样的人生。新学期伊始,开出阅读指导性书单。我通过引导学生与书本交流、与经典对话来健全人格,提升素养的同时也看到了阅读对于孩子的思维培养,语言训练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引导学生培养高尚的阅读兴趣,以此来塑造孩子们健康的个体灵魂。一学期下来同学们古今中外文学都略有涉猎,不少学生颇有见地。
2.课堂教学,拓展教材阅读写作空间
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从中可以窥见,教材是启迪学生阅读和作文智慧的一把“金钥匙”。尤其是时下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不乏文质兼美的篇章,其中储藏着无穷的思想力量、情感力量和写作智慧。
把教材作为引子,以此来深挖教材背后的文化背景和阅读资源,引导学生吃透课文的同时,让学生对其它阅读资源也跃跃欲试。这种拓展伴随课堂教学展开,如在讲授《<庄子>故事两则》时,会为学生补充《庄子》的其他故事;讲授《杨修之死》时,会整理收集《三国演义》中有关杨修的其它章回,让学生提前阅读。
同时,老师结合自己的课堂拓展,为拓展阅读设置写作空间。这样的写作形式多种多样,有传统的仿写,更有鉴赏性文本赏析、文本评价性的问题探究、体验创作性的古典诗词创作,文言文写作等等。如在《香菱学诗》后也让学生“学诗”做一首七律。
问君归 初 陈若
寒月如水透西窗,烟波浮照几星茫。
夜色如纱盖心上,银盘高悬泣银光。
晚风敲窗思万里,醉过知音已彷徨。
月倚栏杆哀烛影,问君归来复何方?
在《关雎》后让学生进行联想想象描摹画面。
湖波荡漾水雾缭绕,琴声依依,雎鸠关关,荇草飘零,凝作相思。人生七苦,最苦莫过求不得。我又在河边奏琴,从相遇那日至今我已不知弹了多少次凤求凰,琴音凄凄,指尖沥血却也换不得你一次回眸凝望。雎鸠成双,关关欢鸣徒显得我的琴音悲惋,徒显得我可怜可叹。我认我痴,我却不怨。那日初见,你巧立湖畔,弯腰折荇,乌墨的发半掩娇颜身段婀娜,一会,你复立起身子,轻抬素手抚去细汗,我恍惚便见你的容颜,黛眉弯弯华凝青韵,乌眸凝凝巧含秋水明慧的空灵。一见,便是倾心。我在关雎你凝望你的身影,琴声飞扬勾勒你的墨色的容颜,不知何日才能打动你的芳心,让你为我回眸一笑?关雎凝,凝音凝情凝相思,销销人亦销魂,或许我也一生都求不到你与我并肩,在这湖水之畔关雎声里,但能远远看你倾我心沥我情为你奏琴是最大的满足。雎鸠关关,琴声飘飘化作时光过隙白了鬓角,断了相思。(初 黄焯)这样就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作文指导和作文训练,即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整合起来,若能长期的坚持,不仅丰富了课堂探究的空间,深化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更在养成学生表达观点、传递情感的能力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3. 课外落实,摘抄赏评作为常规课
课内和课外, 是语文教学的双翼。语文教学须打通“课堂”这个瓶颈,搞好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衔接。学生以往的课外阅读往往是随意的,无目的性的,针对这一现象,我指导学生读前确定阅读目标,制定周密高效的阅读计划,读时学会圈点、勾画、批注,读后做摘录,摘抄美文、精彩片段、名言警句等。还可以写心得,写读书笔记,写评论,定期进行交流。
让学生在阅读时积累语句,进行摘抄。摘抄是学习的一种方法,指有选择地抄录的原文。作为一种读书笔记的方法,可以收集到许多相关的资料,成为知识的结构。同时为了让摘抄也成为学生主动期待的价值实现手段,要求学生进行赏析、仿写或者写下自己的感悟。把摘抄的赏评作为常规课,选择各种优秀的摘抄文段,配上漂亮的字体,伴以优美的音乐,并深情地进行朗诵,这样长期的坚持,使得逐渐得到肯定的阅读积累意识被有意无意地培养了。这样坚持“写”,并适时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自觉、主动的阅读,实现“以写激趣、以趣促读”。
如:选自《岸流水奔放》
摘:叹流水,思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瞧那奔腾的黄河孕出的代代天骄;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壮举;唐玄宗贞观之治之大貌;*解放中国之雄壮。历史的伟人啊,是黄河骄傲的女子,是潺潺流水不停息的流水之源泉。
叹流水,想端庄的文房四宝,看那历史上的大笔挥毫。王羲之苍劲有力之字迹;齐白石的龙游浅水遭虾戏;徐悲鸿的马到成功之生机。广大博深的中华文艺是长江怒吼的赞许,是永远不停息的流水之源。
赏析:构思匠心独远。联想恰当,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富含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悟流水,抚摸清凉的水,别忘了我们的土地,爱戴清澈的水,别别忘了引水的暗渠,是呀,如果说流水是大地的花瓣,那岸则是花瓣下的花蒂。爱流水,别忘了也是岸堤,是不惜的流水之源泉。(初1016 李屿航 )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诚然,作文教学有很多好的方法,但我认为,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必将会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阅读教学的文本资源,让二者在碰撞中擦出美丽的火花。如果有意识地用这些火花去点燃学生的智慧,作文教学也必将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2、网络技术与综合布线系统论文
摘要:网络技术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匹配"问题,是目前信息网络建设的关键,这里从分析当前网络技术入手,提出三个较为合理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由于综合布线系统和网络技术息息相关,在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使用的网络技术,也就是布线设计要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尽量做到两者技术性能上的统一,避免硬件资源冗余和浪费,才能充分发挥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目前网络上经常使用的主要技术有以下三种:
1:FDDI/CDDI(光纤/铜线分布式数据接口)
2:ATM(异步传输模式)
3:FASTETHERNET(快速以太网)
下面分析一下这三种技术:
1:FDDI/CDDI(光纤/铜线分布式数据接口)
这是一种成熟的、非载波侦听的、100M带宽共享的网络技术。采用了令牌传递服务策略,网络设备之间有主环和副环相联,在网络线路或网络设备出现故障时,有很强的自重构能力。同时其站管理(SMT)功能十分强大,适合于作主干网络。但其技术难度高、价格昂贵、扩展性较差,呈环行布线,与ATM不太兼容。
2:ATM(异步传输模式)
这是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系统、应用了统计复用技术、采用了短信元交换技术的先进异步模式。它直接支持数据、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传输。速率相当快(达成155M,622M),由于采用了异步模式,共效率相当高,比较适合于作主干网格。但它仍然是一项有争议的技术,许多标准尚待完善,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的互操作及通用性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3:FASTETHERNET(快速以太网)
现在的高速以太网技术一般包括两种:100MVG-ANYLAN和100M-T。这里主要谈是后者--快速交换式以太网。100MAG-ANYLAN虽然提供了多媒体功能,但它的兼容性差、价格高、复杂度高,这里不作考虑。100BASE-T是10BASE-T的改良变种,它在原来的基础上采用将网格分割为若干网段,分割冲突域,并采有了缓冲交换,使网格上传输速率和传输效率大大提高。
快速以太网具有实用(兼容了原以太网,软件、硬件丰富),先进(速度快--100MBPS),升级方便(向ATM或更快的网格转换方便),扩展性好(通过互连设备,交换机,路由器容易扩展),开放性好(软硬件协议开放),价格便宜(相比于ATM、FDDI),支持的厂家多(得到Intel、Sun、3com、Bay、Accton等大公司的支持)等特点。对于多媒体网格应用,快速以太网也能很好的满足要求。
虽然以太网的网格设备之间的有效距离较短(100米),适合于部门级的小局域网,但可采用心光纤电转换器和光纤来延长传输距离。
快速以太网具有极好的扩充性,使用交换式集线器和普通集线器,用户数的扩展对网格没有影响(正在使用时可以扩展),方便将来子网接入。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综合布线系统和网格技术的要点,这里向读者提供三种综合布线方案。
一:采用全双绞线结构布线方案(快速以太网技术)
这种方案是整个布线系统(垂直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配线间子系统)全部采用五类双绞线,网络技术是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见设计示图一)。
优点是:布线造价便宜、网格设备便宜、管理方便,快速以太网技术相当成熟,它的交换是在第二层进行,无需人工干预。
缺点是:如果楼层较高,这就有可能导致某些住处点的接线长度超过100米,众所周知,根据布线原则,双绞线一般不允许超过100米,这样会造成信号衰减以至畸变。
其次由于所有的接线都从中心机房通过垂直子系统向其他楼层辐射,对竖井要求较高。
再其次是全双绞线结构难于升级为ATM技术或千兆位以太网技术,ATM技术和千兆位以太网技术需要使用单模/多模光纤来连接构成主干。
方案一支持的硬件设备见下表:
设备名称规格
SwitchHUB24*10M
2*100M
12*10M
2*100M
HUB16*10M
二、采用以光纤构成垂直主干、双绞线为边缘的布线方案(ATM技术)
这种方案的垂直子系统采用光纤结构,其他子系统采用五类双绞线布线,网络技术是ATM技术(见设计视图二)。
优点是:首先布线造价较便宜(与方案一相比,只略高一点)。
其次垂直子系统大大简化,只需从中心机房向其他楼层辐射光纤,每个楼层分配一条光纤(最好加备份线),在每楼层中再采用五类双绞线布线,布线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大大下降,而且100米长度限制的问题不复存在,因为光纤不受短距离限制(单模15公里,多模1.5-2公里)。
再其次是一步到位,直接使用先进的ATM交换技术,会使网络响应速度大大提高。
缺点:主要是网络设备和主机设备相当昂贵。由于采用了ATM先进的交换技术,必须配置相应的ATM交换机、ATM仿真桥、ATM适配器,这些设备是极为昂贵的。而且ATM交换机需要专人管理,基于现在的技术,A*交换功能尚不能达到完全自动,而要根据人们的设置参数进行工作,管理上受一定的限制。
方案二支持的硬件设备见下表:
设备名称规格
CB70008*100MSC
SS100012*10M
2*100M
HUB16*10M
综合方案一和方案二的优缺点,这里提出第三方案。
三:采用以光纤构成垂直主干、双绞线为边缘的布线方案(快速以太网技术)
即采用方案一的网络技术和方案二的布线方式。在垂直子系统采用光纤,其他子系统用五类双绞线构成。网络技术使用快速交换式以太网(见设计图示三)。
优点:布线造价便宜;网络设备造价合理;主机设备也无需特殊配置;易于升级。而且以太网交换技术无须人工干预。实行全自动交换,管理方便。而且当需要升级到ATM或千兆位以太网技术时,只需要更换网络设备,无须更换布线设备,真正达到"一次布线,终身受用"的目标。但是系统需要升级时,还须更换部分网络设备。
方案三支持的硬件设备见下表:
设备名称规格
CB35002*6*100FX
2*6*10/100TX
SwitchHUB12*10M
2*100M
HUB16*10M
以上提出的三种综合布线方案各有优缺点,然而,从示图的网络硬件配备来看,考虑到性能价格的关系以及以后的升级和维护,本人认为,在当前的网络技术下,选取第三种布线方案较为合理科学。
3、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论文
作为一个品牌影响比较大的企业,其内部运转系统和外部交流环境都比较复杂,例如,需要在产品资源以及与产业链上下游间良好的业务合作、通过自建和并购等多种方式大范围积极扩大零售网点规模,构建比较完善的售后服务维修体系、形成近百个维修网点等等,这些复杂的领域涉及和工作开展的顺利进行,无疑离不开企业的内控管理。如何在企业的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之间建立妥善的联系,值得探究。
一、企业情况概述
中邮普泰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普泰")总部设在北京,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辽宁等省市设有数十家分、子公司,拥有多家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在线下通信终端产品分销方面成立分销事业部,市场份额多年持续上升并始终保持第一,公司采用直控分销和联合分销的形式,逐步建成了多元化、分层次和广覆盖的渠道网络体系,直控分销网络包括了 64 家分、子公司,联合分销网络包括 5000 多家社会分销商,并覆盖了超过 5 万家零售门店。在线上通信终端销售方面成立电子消费事业部,目前京东、国美在线、苏宁易购等多家网络销售平台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且在自营了普泰商城线上销售平台,2014 年度线上销售额超过 100 亿元。
1. 财务风险意识不强,内控管理体系不全。意识不加强,职业道德不高,原则不被坚守,这会使整个公司的整体运行情况都被危害。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为了达到良好的内控效果,便需从制度入手,经过科学严密的内控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来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团队结构,减少在前期设想和方案拟定工程中的失误和不科学之处。
2. 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内控管理执行力差。人员是机构的活的灵魂,只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工作人员才能促进系统的高速运转,可是,并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在招聘和后期培训管理环节重视这个问题。除了已经谈到的某些企业的内控管理没有严格科学的体系加以规范外,还有企业即使已经建构了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不能完美地加以执行。
3. 内部沟通交流不畅,信息反馈有待加强。沟通信息便如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粘合剂,有利于企业高速运转。由于某些企业在内部组织结构上,层次多、纵向延伸长,导致企业的上层领导机构距离其下级工作人员甚远,领导人员不能对下级实时进行严格和全方面的监督,使某些错误和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指出和正确指导。
1. 增强财务风险管理观念,健全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公司必须提高员工财务风险意识,可以通过不断的宣传进程和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来展开。宣传常用的方式便是会议、制作和发散宣传单页。建立原始记录制度,这项规则可以减少原始记录不准确的毛病发生,严格按照内部管理的要求,使公司的原始记录制度不断被完善才是上策。建立实行内部牵制制度,这一点要求财务人员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和高度协调配合能力和默契,同时相互审核、监督和制约杜绝失误或者舞弊等不堪不良行为影响工作质量。建立在制定和修订方案时,提供资料是基础工作,可靠的资料促进财务风险管理的正常开展。
2.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强化内控管理执行和监督。一个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便如一支强大有力、所向披靡的军队,也是企业成功的必须条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本就是不可避免的,何况压力产生动力,通过适当的`激励的手段,奖励表现好的员工,惩罚那些工作严重失误的行为,也不失为一剂保证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提升效率的良药。
3. 加强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实现企业的扁平化设计,这有利于上下级、同级不同部门快速传达信息,建立精简有效的内控管理机构,才能发挥机构的整体合力,杜绝不良因素从内部爆发,以防使所有的员工不能各司其职,从而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当然,信息化建设可分为设计和运行两个基本的阶段。在企业单位这个系统里,内控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主要是由内控的设计决定的。加强对信息化模式的设计,可以理清企业内部诸多复杂的结构,从而职能更好地履行。在内控管理的运行工作中,必须防止"一支笔"风气的滋生和蔓延,甚至对整个企业内部都造成污染,要在各单位的领导之间形成一种可以相互有效制衡监督的体系和格局。
四、结语
要想做好企业内控管理的补充和升华,使这两个词语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必须增强财务风险管理观念,健全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强化内控管理执行和监督,加强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此外,是注重思想教育,中国传统曾因为思想的力量,才能传承千年而泱泱不灭,现代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王薇 .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3)。
[2] 朱旭 .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 会计师 ,2012(2)。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47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