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纪念九一八事变演讲稿

发布时间: 2025-07-25 11:40:17

勿忘国耻纪念九一八事变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窗外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可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无法轻松的欣赏这样的美景,感受大自然这优美的风光。那是因为81年前的那一个晚上发生在沈阳的“九.一八”事变。

81年前,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他猖狂的梦想,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出兵攻占我国的东三省,蒋命令东北军“不许抵抗”,致使东三省这个有着丰富矿产资源、物产资源,面积是日本三个大的美丽而富饶地方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3000万同胞沦为了亡国奴。

翻开历史的这一页,当年蒋蒋委员长的那句“*不许抵抗,缴械则任其缴械,入营房则听其侵入”的话重重的击打着我们中华儿女的心,这是怎样的民族耻辱啊!29万中国军队,1万日本军队,本应该是多么悬殊的兵力对比,可是只有三天,日军竟没有废什么枪弹便一举占领了东三省,3000万同胞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成为了亡国奴。这是怎样的悲哀、怎样的耻辱啊!

81年后的今天,阳光依然明媚,微风依旧吹拂着我们的脸庞,可是这莫大的民族耻辱,莫大的冤屈如何去平复,这血汗深仇如何去偿还?古人说: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导致未来的灾祸,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的不抵抗主义。在中国**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出现了东北义勇军和各种抗日武装。1936年2月,东北各抗日部队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联军团结广大群众,进一步开展了广泛持久的抗日武装*,有力地配合了中国**领导的全国抗战。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早在1927年夏,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地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从而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1931年,日本军部秘密制订了有关侵略我国东北的方针、步骤和措施。在完成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周密准备之后 学习方法指导,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血雨腥风中我们的志士抛*,洒热血,不为别的只为我们的祖国的完整,只为我们的国家财产不在受那些强盗的掠夺,只为了洗刷掉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耻辱。枪林弹雨中,有多少先烈在战斗中倒下,血泊之中又凝和了多少热血,我们已无从记起,我们真的是永远数不清了日本帝国主义在我们中国大地上的裂迹,。他们的*,为我们留下的血债,仇恨已经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里根深蒂固,铁一般的事实,无从忘却。

时光荏苒,被欺辱的黑暗年代已经离我们这些新一代的大学生很久远了,金色日光中的我们虽然不在用刀枪去搏击在那血色的战场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我们现阶段的使命就是要铭记历史,不忘耻辱,继续着前人的**力量,发奋学习我们的科学知识,用我们的智慧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强大,让那些曾经欺辱过我们的国家也瞧瞧,什么才是真正的强者。**们让我们铭记心中的仇恨和耻辱,努力吧,用我们的力量让我们的民族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也让我们的和谐社会更加完美辉煌。

拓展阅读

1、思想汇报:振兴中华

尊敬的*组织:

面对已经过去的78个,我们思考的应当更多、更深。

,当思运。走进历史博物馆,让人深思的莫过于“运”二字。从高耸的残历碑到蜿蜒的展厅,如同是用串串“难”字勾画出的难图,家的灾难、民族的苦难、抗争的磨难……抚今追昔,百感化作:当苦日子离去的时间越久远,当富日子光临的越急匆,我们心系家、民族的命运,如何才能让去不复返?历史告诉我们,家与民族的兴衰成败,需要全人民的齐心支撑,需要把十三亿人的力量凝集起来。

其二,,当思发展。78年前,我经济落后也是造成门洞开、列强入侵的个重要原因。看昨天知,看今天想兴,看明天盼强。只有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力,家才能长治久安。为了不再成“弱肉”,为了不再被“强食”,我们必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大踏步地向前追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仍是个发展中的家,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我经济总体规模虽然比较大,但人均民生产总值还排在世界100位之后。面对现实,倍感发展之急迫,不思发展就如同当年的不抵抗,有发展才谈得上民族尊严,才能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家真正巍峨挺立。

其三,,当思忧患。古往今来,我们的民族不乏“忧论”:忧忧民、居安思危、先忧后乐、进亦忧退亦忧等等。忧,具有很重要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而,这个道理似乎没有“直奔主题”,没有落实到目的上—忧患是为了强,而自强又必须先进。如今,我人民先进意识大大增强,家也正在欣欣向荣地强大起来。这是个大醒、大幸。然而,世界风云幻,“落后就要*”还将是个长久而严酷的现实。因此,面对78年后的,正如*领导**指出,“居安思危”应成为我们须臾不可却的忧患意识。

史路迢迢,多有鉴:“兢兢以强,迤迤乃亡”;“盛世不怠,奋发图强。唯有人人不怠,才有举不怠,我们民族才能长盛不衰,明天才会更加美好。,振兴中华。

敬爱的*:

83年前的今天,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以武力攻击中东北,由此揭开日本帝主义武装侵略中的“序幕”,让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华民族面临亡灭种的威胁。那段“辱”的历史,断“辛酸”的血泪,段现代史上“悲怆”的页,时刻都值得13亿中人永远铭记。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则家永*矣;士不知,则之大。”每年__月__日这天,中个大城市都会拉响长长的警报,如此隆重表达的立场和传递的信号很明确,就是在于警醒,铭记历史,守望和平,增强市民的防观和忧患意识;也是痛击逆流,警告那些罔顾实、篡改历史的人!

历史是面镜子,历史是本生动的“教科书”;历史是个民族、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历史使人们能永远记住在过去的兴与衰的记实,也能使人们在兴与衰的经历中总结出经验与教训,从而使自己能知道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我们件,回望的不是“悲壮”的现场,不是“悲痛”的哭声,而是要让13亿中,铭记历史,不能记83年前的今天,前世不,后之师。好战必亡、战必危!

历史的吊诡与讽刺之处在于,日本总有些势力,记历史,否定历史,甚至美化历史。在际形势风云动荡的今天,日本右翼势力再度“死灰复燃”,仍然在为种种罪行进行掩盖和辩护:不断否定侵略历史,炮制*虚构论,掩盖生化武器细*战,修改教科书,参拜神社, 这是每个中人都不能接受的。历史已经定论,切罪行都无法抹去。在*档案馆公布的铁证面前,任何谎言只会不攻自破。

历史最好的“清醒剂”。今天,我们回望抗日战争这段血与火的历史,为的是以史为鉴,让13亿人时刻铭记这痛苦历史;为的是教育人:落后就要*,奋发团结才能够实现民族强大,家独立才能够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为的是警告日本右翼势力,不要妄图走军主义的老路,**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也是为了从战争的深重灾难中吸取教训,从战后的和平发展中获得启迪,凝聚力量,在“悲痛”中奋力崛起,与各人民道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凝聚力量,在“悲痛”中奋力崛起,就要坚定不移地谋发展,增强家的综合实力。方面就是要推动全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夯实物质基础,提升我在世界上的经济影响力。唯有此,我们才有资金去加强军等领域的建设。另方面就是要加强际社会合作。中抗日战争的胜利,

得到了世界爱好正义与和平的家和人民的支持。当今是和平、发展、合作的世界,秉持正义立场、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际争端,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凝聚力量,在“悲痛”中奋力崛起,就要坚定不移地抓好思想*建设,壮*力量。个强大的、各族人民团结心的中,会让觊觎我们的侵略者敬畏三分。回首百余年历史风云、60多年共和史、30多年*开放历程,中华民族的每个进步、每次跨越,都是在万众心的中华民族手中“成长”起来的。唯有团结致、拥有共同理想信的中人民在风险与挑战中、困难与机遇中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奋发图强,中才能奋力崛起,才能跨越道道“裂谷”,创造出个个的“中奇迹”,才能创造着社会主义建设和*开放的伟大成就。

有哲人说,历史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尽管“·已经过去了83年,但伤痛却不能因时间的流逝而被抹去,它时时告诫我们:铭记历史,。我们,才能知而后勇,我们,积蓄的能量才能不断迸发,才能在“悲痛”中奋力崛起。

二〇四年月十

2、主题稿范文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之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土3.5倍的中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东北父老成了亡奴。“,揭开了日本对中、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这是次日晨日军在沈阳外攘门上向中军队进攻。

与标志着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的“七七日和意味着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五”日不同,“”是日。79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北大营的中驻军,炮击沈阳,同时进攻吉林、黑龙江各个城市。而中军队采取了不抵抗政策,陆续撤至山海关内。翌年2月,东三省全境沦陷,千百万同胞或者四处流亡,或者成了亡奴。

有了那样辱的历史,知荣明的中人民当然不能记。尽管些日本人拼命否认其侵略历史,掩盖以及拒不承认他们在侵略战争中犯下的累累罪行;尽管些日本人试图以今日之为淡化昨日之为,抱怨中人为何总是揪住过去的情不放。但对中人来说,被侵略,被奴役,被百般欺凌、万般羞侮的历史岂能轻易却?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记过去的辱,则意味着加倍的背叛。

年年”,今年的情况似乎出现了些新化。上周,家有关质检部门宣布,日本进口的若干批次食品和日本生产的SK-Ⅱ化妆品质量不合格。其实,中日之间贸易额巨大,进口日货被查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是正常现象。以往发生此类问题时,大多按既定程序处理。像这次这样公开点名,“高调”处理的方式,方面表明,中的检验检疫工作越来越严格,对进口产品的质量监督越发仔细。另方面,联系到日本利用所谓的“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农副产品出口设置障碍的实,人们感受到了丝“贸易对抗”的火药味。人们似乎感觉到,中*有关部门在处理中日经贸关系方面的态度开始发生化,开始逐渐强硬。如果将经贸关系放在全部中日关系之中去考量,我们认为,化是必然的,强硬是不得不然的。

9月是日本政坛换届选举的时候。此前,首相小泉纯郎在“8·15”当天参拜靖神社,以种极端的姿态将结束自己的首相生涯。那么,作为小泉*遗产接班人的新任首相将怎样处理日中关系呢?从有关报道来看,当选新首相呼声最高的安倍晋三迄今为止从未公开宣布放弃参拜靖神社,却又透过不同渠道暗示他十分重视日中关系,希望当选首相后出访中。坦率地说,这种暖昧的、含糊其词的做法,仍然是在回避历史,仍然是试图让受害者掉曾经的辱。对此,中*的态度毫不含糊。9月16日,我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日方应早下决断,彻底消除中日关系中的*障碍。或许是种巧合,9月17日,辽宁省宣布,除沈阳市之外,辽宁将另有13个城市首次在“”当晚9时18分拉响警报,警示人们,振兴中华。

日本人不妨想想,为什么时隔79年之后,“日的警报声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响亮?中人也应该扪心自问,在“日”的时候,那凄厉的警报声在警示什么,又在激励什么?

3、主题稿范文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的题目是:记意味着背叛。

月十日,驻守在我东北的日军炸毁我南满铁路柳条胡的段路轨,借口日本士兵失踪,侵犯我东北。东北人民开始了日本帝主义铁蹄下的暗无天日的亡奴生活。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近代的幕幕惨剧!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留住历史,可以温故而知新。

我们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然而,正是失败伤痕和屈辱,才给了我们重新站立的力量!为什么亚洲四小龙之的韩发展态势如此迅猛?就是因为他们的民牢记了屈辱的历史!在日军侵韩日那天,无论你是多么富有的日本人,在韩都没有饭吃,没有店住,因为爱情结深厚的韩人,拒绝给曾经侵略自己的民族供应任何东西!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

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记,刻写在中近代的镜头、侧面或片段,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到*;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位中华儿女当,要振兴中华!(若无能力可背诵至此)这些年来,些亲痛仇快的现实,还是“商女不知亡恨”常常让我们深感“遗文化”在人头脑中颇有市场。些商家不顾历史的伤疤,以“*”作为电脑游戏;把日本军刀、军服作为卖点;些艺人竟然把军旗装穿在身上招摇过市等等。如果“集体健症”过于严重,人们将容易越来越浅薄、轻浮、狂躁、极端和急功近利。个民族,若记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也就等于失去了民族的记忆功能;失去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偿”。

只有我们起来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叩问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灵。绝不允许*者别有用心地扭曲历史,绝不允许屈辱的旧梦再现,绝不允许重蹈践踏人权、亵渎文明和破坏正义的覆辙!

4、主题稿范文

站在这里,我的心情很沉重。如果说要我做,我自认为那对我来说并不难,但是要我做次关于历史,关于,关于,却是件难于上青天的情。因为面对历史,我有太多太多的感慨要发泄;面对,我有太多太多的故要铭记;而面对我又有太多太多的痛要说,太多太多的泪要流。

铺开历史画卷,我们可以想像在座历经五千年海水冲刷的小岛上位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孤零零的守望着岁月的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当年的风起云涌,化作了今天的海枯石烂。他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鲜红的旗帜,他的眼眸直饱含着未干的血泪。放眼欲穿,这里广阔无垠,曾几何时,这里却是伤痕累累。1931年9月18日,正是这天,群恶魔踏着鲜血在这里登陆,他们个个张牙舞爪,个个手持钢枪,面对着手无寸铁的人们他们从不手软。他们像群群饥饿的、贪婪的蝗虫,无情的吞噬着、践踏着这片土地--这块洁白无暇的玉!突然,人们觉醒了。他们要把这群恶魔赶出自己的家园!但是,声喝令传来:“不许抵抗!”所有人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乖乖的躺回了自己的被窝里。于是,这里沦陷了,成了恶魔的殖民地。于是,人都死光了3000万同胞沦为了亡奴。接着,更多的妖魔鬼怪来到了这里,在这里厮杀抢夺,在这里**掳掠。面对这切,个光头,拄着拐棍,用口流利的英文微笑地说了句:“Welcome to China!”此时此刻,中华民族,你,你的尊严被蹂躏着,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默默的企盼,企盼奇迹诞生,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默默的祈祷着,祈祷我们的民族能够转危为安,能够走出泥泞的困境,驱散开这漫天的黑云……

我们懂,懂得那时的中还不算中,是伪满帝;我们懂,懂得那时的中还没有*,还没有*,还没有;我们也懂,懂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懂得要用辨证的方式看待问题!但是,3500万中同胞没有了,数千平方米的土地没有了,万吨计位的物资也被人拿去了,而留下的,只是声声嚎啕,滴滴血泪,还有段挥之不去的屈辱史!美人说:“对于贵的曾经,我们深表同情。”日本人说:“好大的中,好悲哀的历史。”英人说:“友好的朋友,请记过去的不快。”法人说:“来吧,朋友!我们重归于好。”而我们自己又次微笑的对世界说:“one world one dream。”是的,这并不错。因为这个世界须要共同发展,须要相互促进,但是,在我们以付之笑来面对那段被称之为的历史时,我们是否想到过,志在维新、视死如归的谭嗣同;是否想到过抛妻别子、不惮前驱的林觉民;是否想到过,东渡扶桑、救救民的秋瑾;是否想到过,弃医从文、疗救民心的鲁迅;是否想到过,坚韧不屈,意志刚强的赵曼;我们是否想起他们在何处喋血,在何处曾高举着拳头呼喊这那句“中华民族万岁!!”

画轴仍在不倦的转动着,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唤在古老的版图上回荡不息,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绝望过!让我们所有中人最感骄傲的情是:在倍受屈辱的民族的背后,总有我们优秀的中华儿女挺身而出。1935年12月9日,在中**的领导下,6000名愤怒的北平人们走上街头,高举着正义的旗帜,奔走呼告,勇敢地向卑鄙的暴虐宣战,向怯弱的卖宣战。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我们优秀的中华儿女,你是我们民族的灵魂,你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如果,如果我们的民族,没有你,它的生命将是如何的暗淡,它将会走向何等可怕的深渊啊!你以你坚毅不挠的行动,你以你刚直不阿的作风,告诉所有居心可怕的人们:中人是不可辱的,中华民族是不屈服的!中人将为而生、为而战、为而死。这切的切又使我想起了陈毅元帅,他曾这样说过,“南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从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到中俄战争,从《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重若苦海的艰难,漫漫修远的长路,并没有使东方巨人从此消亡,正是因为你们啊,我们民族最可爱的人,正是你们这些以天下为已任的仁人志士,所组成浴血奋战的洪流,卷起狂澜,闯出我们民族历史的新元!!。虽然,我们古老的中艘搁浅的大船,尽管沉重,尽管缓慢,但依然还坚挺着前进的风帆……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近代的那幕。历史终归是历史,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他留下的是个民族的荣辱,是家兴衰,甚至是个世界的衍过程。人类社会日新月异,若是没有记载,任何伟大的东西,都会从地平线上消失。但人们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百多年的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记,刻写在中近代史镜头上的那张张狰狞的面孔,幕幕悲壮的片段,虽然它们斑斑点点但仍然历历在目:从旅顺大*到*;从走私鸦片、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支呐”、“猪仔”、“*”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真可谓*、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悲壮与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这开始时时刻刻警示着我们每位中华儿女!少年兴则兴,少年强则强。沧海桑田,风雨坎坷,我们伟大的祖历尽磨难!此时此刻,我们必须成为那埋头苦干的人,成为那拼命硬干的人,成为那舍身求法的人!必须成为新世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

时光的流逝也许会磨灭人们心头的许多记忆,但充满着“血与火”的往历历在目,警示人们永远引以为戒。《论语》曾告诫人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希腊哲人也曾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条河里”,这不都是意味着我们要从昔日的经验教训中时刻照看着这后视镜缓缓向前跋涉的见证吗?描述与记录,回忆与解读,是人类永远不会放弃的权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可以说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虽然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今天,我们又重新谈起,重新感受历史,重新找回中人应有的尊严!!中人将永远背负着历史遗留下的伤疤!!千百年的屈辱怎能笑而过?!!前辈们的每滴鲜血都将流入后人的体内!我们将继承这悲壮的历史,继承这不屈的精神,继承这任凭千百万年风吹雨打的,坚韧的玉石!朋友们,你们听!曲雄浑壮烈的交响乐正在我们的脑海里奏着,那正是曲冲锋的战歌,正是振奋着亿万中人民的中华人民共和歌!!

5、稿

篇: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七十四年前的昨天,1931年9月18日,是个值得我们悲愤的日子。74年前的昨天夜里,日本借口柳条沟件,炮轰北大营,彻底撕毁了“邻友和平”的假面。74年前的昨天,东北军在“*不抵抗”的命令下不战自退,日军轻易拿下沈阳城……从那天起,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拿起枪,扛起炮,开始保卫自己的家园。人们总说抗战年,可是抗战共经历了十四年!

同样的昨天,是农历月十五中秋节,个合家团圆的日子。恰逢周末,亲人相聚,朋邻互贺,听箫赏月,分食月饼……此时,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不能知道,曾有这样的首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这首歌就是曾经在大江南北传唱半个多世的《松花江上》。但现在只有景山公园的老人们还能偶尔唱上唱。

·后的14年间,我们已无从得知究竟有多少人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有多少**离子散,天各方;
又有多少孤魂暗自嗟叹。不止是“旅顺大*”,不止是“平顶山惨案”,不止是“*”……不知还有多少个万人坑堆叠着同胞的白骨,不知还有多少土地浸透过亲人的鲜血。

仅仅74多年后,日本*审定通过了新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书中将“·”轻描淡写地称为“只不过是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并将对中的全面侵略美化成“进入”,将“*”说成是“南京件”,将实施奴化教育和疯狂掠夺资源的行为说成是“促进中发展”……日本首相连年参拜靖神社在我们眼中已不足为怪,在全球掀起轩然大波的“沈阳冲馆件”却很少为人所知。短暂而激烈的争吵、批驳过后,只剩下日本法庭上寥寥数名败诉的控诉者的背影。

六十年前,我们在军法庭上对日本战犯实施宽大处理,不是因为我们懦弱,是因为我们生在个伟大而宽容的民族,我们希望和个与我们衣带水的邻邦和睦相处;
·发生后七十四年,日本竟然明目张胆地霸占钓鱼群岛;
·发生后七十四年,在中*屡次友好的警告下,日本竟开始公然声称:“要彻底消除中的反日情绪,必须先删除中历史教科书内的抗日战争史!”继而更是叫嚣着要“改善”抗日战争馆的展览方式。

所幸的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日前后,中大地上有上百座城市拉响警笛,提醒我们毋
央视也反“传统”,于昨天在三个频道上播放了有关·的节目。前,后之师。我们这个日子,是因为那段历史留给世界的教训极其惨痛而深刻,我们要以史为鉴。我们说,我们的民族曾经辉煌,曾经跌倒,并终将辉煌。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站在这里,我倡议:在升旗时对旗行注目礼,开口唱歌,在整个升旗仪式中保持严肃。我们应当关注自己的家,了解她,并学习热爱她;
然后我们格物致知,自强不息,成就个更加美好的家。

高二(2)班***

第二篇: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2007年9月18日,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可作为个炎黄子孙,我们在今天却无法轻松的享受这样的美景,感受大自然这优美的风光。那是因为77年前的那个晚上在沈阳发生了“.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主义为了实现他猖狂的梦想,悍然发动了“.,出兵攻占我的东三省,*命令东北军“不许抵抗”,致使东三省这个有着丰富矿产资源、物产资源,面积有日本三个那么大的美丽而富饶地方沦为了日本帝主义的殖民地,3000万同胞沦为了亡奴。

翻开历史的这页,当年*的那句“*不许抵抗,缴械则任其缴械,入营房则听其侵入”的话重重的击打着我们中华儿女的心,这是怎样的民族辱啊!29万中军队,1万日本军队,本应该是取得*的胜利,可是只有三天,三天哪,日军竟不费弹便举占领了东三省,3000万同胞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成为了亡奴。这是怎样的悲哀、怎样的辱啊!

77年后的今天,阳光依然灿烂,微风依旧轻拂着我们的脸庞,可是这莫大的民族辱,莫大的冤屈如何去平复,这血海深仇如何去偿还?古人说:记过去的苦难可能导致未来新的灾难,作为名学生,我们定要牢记历史,不,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就在我们第二节课开始,也就是10点整,我们全市将再次拉响当年的警笛,这警笛声将长达15分钟,它不仅是让我们对在77年前遭受蹂躏的中同胞进行哀悼,也是警示我们牢记历史,不,它同时还是告戒我们有空中袭击,请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虽然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已经很少或者几乎听不到这种防空警笛,但做为龙的传人,我们要记住这警笛,要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和生活意义。

同学们,历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岁月的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将化作为今天的静默无言,他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飞驶的火车,他的眼眸直饱含着未干的血泪……

又到“”,再谈血泪史。我们今天”不仅仅是为了让每个龙的传人不,也不仅仅是为了每个龙的传人不落后就要*的历史教训,我们918件更是为了坚定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同学们,总有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种精神催我们奋进。历史老人依旧在前行,我们依旧需要努力,因为我们不能记那段不容却的历史……1931年9月18日,我们将牢记这天,让我们在警笛拉响前再次振臂高呼:牢记历史,不,振我中华!

点击查看更多勿忘国耻纪念九一八事变演讲稿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43024.html

热门阅读

  1. 赵令畤的诗词及翻译
  2.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优秀演讲稿范文
  3. 2016年感恩节搞笑祝福语
  4. 《加法结合律》的教学设计
  5. 2018年新年除夕夜祝福语短信
  6. 乒乓球比赛总结发言稿
  7. 《乘加乘减》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8. 希腊神话故事《阿尔克迈翁和项链》
  9. 学生暑期实践报告模板
  10. 世界名人的故事高尔基
  11. 《爱之链》教学设计方案
  12. 五年级数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二》教案设计
  13. 踏踏实实的名言摘抄
  14. 201年鸡年春节祝福语大全
  15. 幼儿园下学期后勤工作总结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