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4 18:48:33

最新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酸的和甜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中的第四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本课是一篇非常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是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的,是一篇精读课文。“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是狐狸闹的笑话。狐狸用这种“精神胜利法”得到心理安慰,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于亲自尝尝,他们都将错过这一顿美餐。它告诉我们做事要亲自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1—2年级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为: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教学难点为:写好带反犬旁的字;在朗读中感悟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童话故事有很浓的兴趣,好奇心极强,但是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而且独立,他们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是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容易盲从盲听。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独特感受。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生“酸、狐狸、葡萄、迫、待、硬”,会写“狐狸、猴”,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会写带反犬旁的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写好带反犬旁的字;在朗读中感悟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葡萄架)串串葡萄高高挂在架上,就在这葡萄架下,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谁来读一读?(读准“酸”是平舌音),大家齐读题目。

2.(出示课文插图一)教师讲故事:课文第一自然段。接着会发生什么呢?这个故事就藏在语文书第74页,快打开书读一读吧!

【用儿童喜欢的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边看图边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请书下面的小树叶帮帮忙,还可以看着图猜着读;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全班交流。

(1)(出示词语):“酸的”、“葡萄”、“狐狸”、“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说”。

请学生读,及时正音,读好轻声、后鼻音、平舌音。

(2)(突出生字)读生字说识记方法。(重点指导识记带有反犬旁的字)你是怎样记住“狐狸”这两个字的?你还能说出几个带有反犬旁的字吗?反犬旁的字一般和动物有关,掌握汉字的规律是识字的好方法。

(3)(出示卡片)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3.指导写带反犬旁的字。

(1)(出示带反犬旁的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这几个字?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3)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4)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价。

【《课标》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形式,识记生字,加强写字训练。】

4.会读生字词,又会写词语,下面我们把这些新朋友送到句子里读读怎么样?(出示句子)你喜欢哪一句,能读给大家听吗?

(1)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2)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3)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由词至句,为学生提供语境,既丰富了语言实践活动,又进一步巩固了生字;读通长句子又为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做好了铺垫。】

(三)指导朗读,读中悟情

1.句子读好了,相信课文一定读得更好。指名读课文(正音)

2.你认为哪一段你读得最棒就选择那一段读给同学们听。

【这一过程旨在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说说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你认为谁做得对?(猴子)小猴子是怎么做的?

(1)(出示课文插图4及句子: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谁来读一读?理解“迫不及待”。看:“一串”和“一串串”有什么不同?再读读这句话。(体会小猴子着急的心情)

(2)就在这时,小兔子来啦,他怎么说的?(体会兔子着急的心情)

(3)小猴子相信他的话了吗?那他又是怎么做的?(分角色朗读三只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4)听了这些,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比较句子: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比一比,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读一读,有不同的感受吗?说一说。

【突出语言训练,感受语言魅力,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5)松鼠、兔子见它吃的这么开心,也尝了一颗,味道怎么样?(读好“啊!真甜。”)

(6)吃着甜甜的葡萄,松鼠兔子却皱起眉头来,为什么呢?(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能告诉他们原因吧!(狐狸吃不到葡萄硬说酸)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用指名读、分角色读、男女生对读、集体读等朗读方式使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同时通过朗读、联系生活实际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积累感悟语言,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理解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的妙处。】

(四)揭示主题,巩固生字

1.你想对哪一只动物说什么?(学生练说)

2.老师也想说说(出示儿歌)你们读一读老师的话:

串串葡萄大又圆,狐狸吃不到葡萄硬说酸。松鼠兔子不分辨,小猴品尝知酸甜。凡事亲自去实践,不能光听别人言。

3.老师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故事,你们愿意讲给别人听吗?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和*,真正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同时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生字的识记在学生读儿歌中得到进一步巩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巩固生字,会写“串、告、诉、颗、兔”5各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感悟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会写“串、告、诉、颗、兔”5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写好“诉、兔”;在朗读、表演中感悟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小动物的头饰。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

【通过多种形式巩固生字,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二)书写指导

1.这节课我们来写写剩下的几个字。

(“串、告、诉、颗、兔”)

2.观察这几个字,哪个字容易写错,你来提醒大家。

(注意提示:“诉、兔”不要少一点;“颗”与“棵”要区分。)

3.教师范写难写的字,提示关键笔,学生观察。

4.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5.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价。

【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抓住字的关键笔是写好字的前提。】

(三)朗读感悟,复述故事

1.这几幅图中你喜欢哪一副图就练习有感情的朗读那一个自然段。

(看图有感情的朗读出狐狸、松鼠、兔子、小猴子不同的语气。)

(1)小狐狸:

启发想象:小狐狸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狐狸的话。

(2)松鼠、兔子:

读好松鼠、兔子的心里话,指导读出相信的语气。

(3)小猴子:

体会小猴子与松鼠、兔子不同的做法。

(小猴子听别人说了以后要问一问,还要亲自尝一尝。)

2.复述故事。(复述前3段)

(1)现在能把前三副图的故事内容连起来自己读读吗?(自己读,请学生分段读)

(2)是呀,这连环画故事多有意思,我们可以一边看图,一边读读旁边的文字,就能知道故事的内容,要是没了画旁边的字,谁能看着画面来讲故事吗?

(指名复述故事)

【学生在复述中强化记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实践活动

1.刚才的这几种小动物都认为葡萄是酸的,可是后来的小猴子却说这葡萄是甜的,现在就请你们先练习读读4~7自然段,一会儿我们一起演演这部分内容。

2.那我们就来演一演吧!你们可以离开座位,和几个小伙伴组成一组,分好角色,大家可以按照书中的内容演,当然,有自己的创意就更好了。(学生表演)

【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表演的过程也是内化语言的过程,通过表演,扎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总结拓展

看来,同学们今天收获真不少。不仅有感情地读了课文,还表演了这个故事。如果有兴趣,你们还可以给这个故事续编个结尾,比如松鼠和小兔子又一次遇到了狐狸,这回他们会说些什么?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相信同学们编得一定很有趣!

【创造性阅读,促进了学生认识的深化,使他们在愉快的积极的思维中,更加喜欢阅读。】

拓展阅读

1、幼儿园方案小班

1、愿意大家一起玩玩具,体验与同伴玩玩具的欢乐情趣。

2、初步会与同伴交流玩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图片:一起玩玩具。

2、好玩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具,导入活动。

1、让幼儿明白玩具大家玩,不独占、不争夺。

2、引导幼儿讨论,大家一起玩玩具带来的愉快。

二、鼓励幼儿探索一起玩的方法。

1、启发幼儿想办法:一种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兴,能够怎样玩?

(1)轮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

(2)交换玩。

(3)进一步感受轮流玩,能让大家都欢乐的情绪体验。

2、师:好玩的玩具大家都爱玩,你玩玩、我玩玩,不争也不抢,大家都开心。

三、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1、朋友一起玩玩具。

大家说说,画面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样玩玩具的`?

2、争抢玩具的孩子。

画面上的两个小朋友争抢玩具,这样做对吗?

你喜欢谁?为什么?

四、幼儿玩玩具。

鼓励幼儿进取常识轮流玩、交换玩的方法,体会一个人玩大家玩的不一样感受。

2、《晏子使楚》

材分析

《晏子使楚》是人课标版第十册第三组的第二篇。本组材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必须使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习的自信心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语文习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创造潜能……”所以编排这组材的目的一是让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表达方法;三是引导生积累优美的语言。本组材,要引导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在语文习中积累语言。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以“劝说”为主题的模拟表演写发言稿的内容,“回顾·拓展”也是紧紧围绕有关语言艺术形式的问题,安排了“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项内容,并引导生在生活中搜集积累精妙语言。

本课是一篇历史故事,虽然离我们年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但文章中的思辩之美能给我们以亲切自然的感觉。本文主要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依仗着国势强盛侮辱晏子;而晏子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了针锋相对、将、顺水推舟等高明的策略,一一加以反驳,维护了个人齐国的尊严。读来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故事盛赞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他高超的语言艺术。课文人物对话比较多,以人物对话来塑造形象,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开头写楚王想侮辱晏子,这是故事的起因;接着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这是事情的经过;结尾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这是故事的结果。首尾照应,思路清晰,行文紧凑,结构严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生从生动的故事中,体会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受晏子语言中透出的大义凛然爱国精神;二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了解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式。

情分析

1、五年级生对历史*的文章一般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往往也只注意精彩的故事情节,而忽略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所以师要循循善诱,让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精美的词语。

2、这一段的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大多能正确理解含义,但他们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无法通过揣摩到人物内心活动及其性格特点。所以师在过程中应该创情境,由浅入深地引导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文是用文字塑造形象的。生已有较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缺乏文中的抽象思维能力。师要很好利用这类具有思辩之美的文章,让生认真解读,把握难点,努力突破,以提高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本课目标是:

1、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善辩的口才,驳倒了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自己作为一个大国使者作为强国齐国的尊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简单的逻辑思维的过程。

3、激发生为维护国家尊严而挺身而出,举理力争的爱国情感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掌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并朗读好相关的句子。

难点:晏子反驳楚王中这些句子的逻辑性的思维结论。

一、揭示课题,了解晏子

(一)揭题(板书:晏子)

(1)同们,你们了解晏子吗?晏子的真名叫晏婴,那为什么又叫他晏子呢?

想:古时候,哪些人的称呼中有“子”?(根据生回答,课件出示:孔子、老子、孟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呢?

小结:孔子、孟子等都是古代的大问家,晏婴为什么也称“晏子”呢?他肯定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今天,我们要的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板书:使楚)

(二)导言:《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20xx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晏子受齐王的派遣只身出使楚国,为了能及时了解他出访的情况,同们,想不想当一回齐国的小记者,随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怎样才算一个优秀的小记者呢?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提供初读要求:

(1)动口、动手,用心朗读。

(2)初步知道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

2、适当检查、交流。

1、大家跟随晏子左右,他哪方面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你听出哪些话中有话的?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

小组交流:你听出了什么话外音?怎么听出来的?

习晏子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

(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厉害。

(3)明确推理过程。

(4)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5)反馈诱导。我们来看晏子究竟是怎样说的?

小结:是啊,面对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只有冷静的反驳,不卑不亢地把侮辱还给楚王,才能维护自己齐国的尊严,又不伤了两国的气,让我们一起冷静地来读读晏子的反驳。

(6)接待的人把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听了只好——(指导引读)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哪一个词语集中体现了楚王毫无办法。

(7)齐声朗读第二自然段,再次认识一下充满智慧勇气的晏子!

习晏子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

1、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文中的句子转变成四字词语:挥汗如雨、举袖成云、接踵磨肩、欺君之罪等。

2、面对楚王的再次侮辱,晏子针锋相对,巧妙反驳,这样的场面真是既紧张又精彩。各位出使楚国的小记者,你们愿不愿意用表演来再现当时的情景?

3、生表演,师生相机点评。

四、超越文本,当晏子

习晏子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

1、楚王本想侮辱晏子,以显楚国的威风,却没想到被晏子反驳的哑口无言,他眼看着斗不过晏子,心里却十分不甘。突然,他哈哈大笑起来,见你们这班跟随在晏子身后的小记者,便眉头一皱,上心来。他轻蔑地说道:“哼,齐国太无能了,是不是没有大记者了,怎么来的尽是你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娃娃?”小记者们,面对楚王的侮辱,你们准备怎样反驳呢?

2、楚王听了你们的反驳,只好说:“……!”

五、开招待会,齐夸晏子

1、在出使任务即将结束的时候,晏子楚王准备召开一个记者招待会。爱提问的小记者们,你们可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有什么问题就当面问问晏子楚王。

2、各位小记者,我们的报道任务已经圆满完成。齐王人民正焦急地等待着大家的消息,你能用简短的几句话来夸夸我们晏子大夫吗?

六、小结延伸,积累运用

我们这班小记者在这次随访中表现出色,就连智慧超人,能言善辩的晏子也不住地点头称赞。他高兴地说道:“你们这班小鬼呀,真不愧耳聪、目明、嘴勤、手快。我想,只要你们现在刻苦努力,多加锻炼,将来必成大器。再过几天,齐王又要派我出使秦国,诸位还愿意随我一道出访吗?回去后,好好地去找一找秦国的相关资料,做好出访前的准备。

3、《晏子使楚》

一、目标:

1、指导生朗读课文,理解晏子说的话的含义,体会晏子的语言中蕴含的智慧。

2、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理解重点词语。

3、了解晏子出使楚国,有力地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

二、重点重点:精读晏子的话,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的智慧口才。

三、准备:小黑板

四、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认识一个人,板书晏子。谁知道这个人?(原名晏婴,春秋时期齐国的国相,著名的外交家。)请同说几个带“子”的人物。(孟子、孔子、孙子等)为什么这些人物可以称——子?其他的随便什么人都行吗?(不行,子是古代对有贡献的男子的尊称,所以不是谁的姓后面都可以加个“子”。)今天我们习课文《晏子使楚》,齐读,理解题目。

(二)初课文:

1、自己轻声读课文,习生字、词,读通课文。

2、检查习情况:

(1)字词:侮辱 敝国 规矩 囚犯 淮南 柑橘 枳 盗贼 赔不是

(2)读通课文带小黑板上生字的句子。

(3)读课文一、二自然段,你知道些什么?(楚王想趁机侮辱晏子)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楚王几次侮辱晏子?晏子是这么好欺负的吗?所以结果都是——晏子胜利了。让我们来习第三自然段,看看楚王怎样侮辱晏子。

(三)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同读,认真听,令你气愤的是什么?佩服的是什么?开心的是什么?

2、生交流,板书:

气愤:让晏子钻狗洞

佩服:晏子的话

开心: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

3、指导读晏子说的话,(出示句子)晏子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楚国是狗国)假晏子看到狗洞掉头回去了,会是什么后果?晏子直接说楚国是狗国,又是什么后果?从这里,你佩服晏子的什么?(智慧口才)

4、接待的人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是怎样传达的?(训练说话)楚王如果硬要晏子钻狗洞,会是什么后果?所以他只好吩咐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5、指导朗读,看板书小结习方法。

(四)自课文第四自然段。

1、分组进行自

2、汇报交流:

气愤:说齐国没有人,没把晏子放在眼里。

佩服:晏子说的话

开心:楚王只好赔着笑

3、请生读晏子说的话。

出示:晏子严肃地回答:“……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你读懂些什么?谁能用成语说说晏子的话?(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摩肩接踵)

出示: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所以派到这儿来了。”你知道晏子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吗?(国是下等国家)你佩服晏子的什么?(没有直接说楚国是下等国家,也套住楚王的话)

4、指导分角色朗读,研究几次笑:

冷笑:楚王第一次失败,所以一见面就向晏子进攻,嘲笑晏子。

赔着笑:无可奈何地笑,也是失败的笑。

晏子故意的笑:胸有成竹地笑,自信地笑,胜利地笑。

(五)师总结,布置作业:用今天习的方法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4、《晏子使楚》

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召集、商议、隆重、约定、胆怯、拒绝、能耐、诸位、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一、自生字(课前完成,检查)

1、读准生字词(分辨多音字)。

2、形近字对比组词。

3、组一个课外的词。

4、分析难写字易错字。

5、理解难懂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查词典)。

6、听写,检查过关(课后)。

二、初读课文知大意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注意词语:侮辱、枳、规矩、贼、撒谎

2.讨论怎样读出人物的不同意气,再分角色朗读课文。

3、写出课文主要内容。

三、理解课文

1、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写主要内容。

2、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分别是怎样做的,用“——”画出有关的句子。(可领读)3. 晏子又是怎样应对的?用波浪线画出他说的话 。 (可领读)

用概括性的语言给制表格,直观对比

4、体会晏子每次说的话妙在哪里。

要结合课文内容说

5、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说。

6、课文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

首尾照应,思路清晰,行文紧奏,结构严谨。

课后反思 :

中,晏子的争辩不应用嘴巴或书本传授给生,而应创情景,提出问题,让身处地地去思考,去争论。让生尝试着像晏子那样思考,像晏子那样去回答难题,然后再读课文,这样就大大刺激了生读课文的兴趣,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进行逻辑思考。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17028.html

热门阅读

  1. 2016感恩节贺卡祝福语
  2. 马年给男朋友的甜蜜爱情祝福短信
  3. 关于某组织部长述职的报告
  4. 2016庆祝香港回归的微信祝福短信
  5. 最新立春祝福语短信
  6. 祝妈妈生日快乐的温馨说说祝福语
  7. 201年4清明节幽默祝福语
  8. 春季开学典礼教师代表精彩发言稿范文
  9. 狗年光棍节祝福语
  10. 幼儿园大班语言创编教学设计:掉进酒桶的老鼠
  11. 冬天心情说说
  12. 迎新春贺新年对联摘抄
  13. 《山中问答》李白的诗
  14. 中学生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广播稿
  15. 高中军训社会实践报告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