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问答》李白的诗

发布时间: 2025-07-14 00:07:56

《山中问答》李白的诗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

诗的第一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离。这首诗的诗题一作《山中答俗人》,那么“问”的主语即所谓“俗人”;“余”,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碧山”即指山色的青翠苍绿。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正要倾听答案时,诗人笔锋却故意一晃,“笑而不答”。“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这“笑而不答”,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人们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第二句接得迷离,妙在不答,使诗增添了变幻曲折,自有摇曳生姿、引人入胜的魅力。

第二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写“碧山”之景,其实也就是“何意栖碧山”的答案。这种“不答”而答、似断实连的结构,加深了诗的韵味。诗虽写花随溪水,窅然远逝的景色,却无一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飒情调,而是把它当作令人神往的美来渲染、来赞叹。何以见得?因为上面写的“笑而不答”的神态,以及末句的议论都流露出这种感情。“山花如绣颊”固然是美的,桃花随流水也是美的,它们都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在荣盛和消逝之中显示出不同的美,这不同的美却具有共同之点—即“天然”二字。这种美学观点反映了诗人酷受自由、天真开朗的性格。“碧山”之中这种不汲汲于荣、不寂寂于逝,充满着天然、宁静之美的“天地”,实非“人间”所能比!那么“人间”究竟怎样呢?这一回诗人真的不说了。然而只要稍稍了解一下当时黑暗的现实和李白的不幸遭遇,诗人“栖碧山”、爱“碧山”便不难理解了。可见,这“别有天地非人间”,隐含了诗人心中多少伤和恨!所以,要说这首诗是抒写李白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恐怕未必贴切。诗中用一“闲”字,就是要暗示出“碧山”之“美”,并以此与“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诗在风格上确有一种“寓庄于谐”的味道,不过这并非“超脱”。愤世嫉俗与乐观浪漫往往就是这么奇妙地统一在他的作品之中。

全诗虽只四句,但是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转接轻灵,活泼流利。用笔有虚有实,实处形象可感,虚处一触即止,虚实对比,蕴意幽邃。明代李东阳曾说:“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如……李太白‘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皆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这段话对于我们读这首诗倒是颇有启发的。诗押平声韵,采用不拘格律的古绝形式,显得质朴自然,悠然舒缓,更有助于传达出诗的情韵。

拓展阅读

1、我与河作文 我与有约作文

夜晚我躺在床上望着天空数着星星,突然有一个声音出现在我的耳际。“想见吗?”“想”只听“嗖”的一声。我被带到了唐朝。并顺利地和交上了朋友,我们很合得来,他还约我去江南玩。

来到江南却下起了雪,我们便到旁边的亭子里躲雪,这时兄说:“我们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吟作乐好吗?韩兄。”“可以啊,兄”“既然现在下着雪,我就从雪开始说起吧!”“老天下雪不下雨,雪到地上变成雨,雪变雨来多麻烦,不如直接就下雨。”“韩兄,该你对了。”我突然想起1937年鬼子进原。我就从鬼子开始说起吧。“鬼子吃饭不*,饭到肚子变成屎,饭变屎来多麻烦,不如直接就*。”“对的好,你用饭对我的雪用屎对我的雨,*啊。”兄说道。兄又;“哦!对了鬼子是什么东西”“他不是个东西。”“哦,那他是人是妖。”我说他是个人妖。对到这雪突然停了,我们正要去看江南美景。突然被我弟弟吵醒了。

o(︶︿︶)o 唉!原来是一场梦!

2、伤仲永和贺作阅读案 伤仲永和贺作阅读案的内容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焉。曰:“泯然众人矣。”

(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未始先立题然后为,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9.从这两则文言文可以看出仲永与贺的共同点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稍稍宾客其父: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22.《贺作》选段与《伤仲永》选段“指物作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太常寺奉礼郎贺歌集序》阅读

太和五年十月,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牧曰:“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吾亡友贺,元和,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离为四编,凡二百三十三首。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复得寐,即阅理箧帙,忽得贺前所授我者。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尝恨想其人,咏味其言止矣!子厚于我,与我为贺集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牧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明日就公谢,且曰:“世谓贺才绝出于前。”让居数日,牧深惟公曰:“公于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公意,如何?”复就谢,极道所不敢叙贺。公曰:“子固若是,是当慢我。”牧因不敢复辞,勉为贺叙,终甚惭。

贺,唐皇诸孙,字长吉。元和,韩吏部亦颇道其歌。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①,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②,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堕殿,梗莽丘垄③,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④,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可也。贺死后凡十有五年,京兆杜牧为其叙。

[注]①顺风之船,冲锋陷阵之马。②远古烧土为棺,是为瓦棺;铸篆文于古鼎,是为篆鼎。③荒废的国都,颓败的宫殿,杂乱的草木,清冷的坟墓。④呿(qū):张口;掷:跳跃。

10、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恨想其人,咏味其言止矣 恨:遗憾

B.明日就公谢 谢:道谢

C.良为已失去 良:确实

D.子厚于我 厚:交情深

11、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忽得贺前所授我者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 若属皆且为所虏

C .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 既自以心为形役

D.牧因不敢复辞 因厚赂单于,其善意

12、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

B.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

C.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

D.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画横 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子固若是,是当慢我。(4分)

(2)盖**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4分)

(3)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可也。(4分)

参***:

12、D

13、(1)你坚持像这样(不肯作序),这一定是轻慢我。(“固”“若”“慢”各1分,句意1分)

(2)(贺的)大概是《离**》的流韵,虽然思想比不上《离**》,但语言辞采或许超过了《离**》。(“盖”“不及”“或”各1分,句意1分)

(3)假如贺还没有死,稍微用思想来丰富作,像对待奴仆那样对待《离**》也可以了。(“使”“少”“奴仆”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大和五年十月,半夜时分,屋子外面有一个紧急呼叫传递书信的人。我说:“一定有特殊情况,赶紧拿灯来!”等到打开书信,果然是集贤学士沈子明的一封书信,信说:“我的亡友贺,元和年间,情谊非常深厚,朝夕相处,一同生活。贺临死,曾交给我平生所著歌,杂乱地分为四编,一共二百三十三首。多年来,我到处(迁移),的确以为稿已失去。今夜酒醉醒来,不能再入睡,就阅读整理箱的书册,忽然找到以前贺交给我的。回想往事,凡和贺言谈、嬉游,每一处所,每一物候,每一早晚,每一杯酒,每一餐饭,都非常清晰,没有忘记的,不觉流泪。贺又没有妻子和儿女能够抚恤慰,我常痛心地回想他这个人,回味他的话,(只能)仅此而已。你对我很好,替我为集作序,完全道出作的来由,也稍微宽解我的心意。”我那天晚上没有做到用书信说明不能作序的理由,第二天,到沈公处致歉,并说:“世人认为贺才华卓绝,超越前人。”推辞(此事)。过了几日,我深思沈公的话说:“您对的理解达到了精深美妙神奇博大的程度,而且又全部了解歌的优点和不足。现在我真的毫不谦让地为作序,一定不能契合您的心意,怎么办?”我又去沈君处道歉,极力说不敢为贺作序的原因。沈公说:“你坚持象这样(不肯作序),这一定是轻慢我。”我因此不敢推辞,尽力为贺作序,但是我非常惭愧。

皇室子孙贺,字长吉。元和年间,韩愈也很称道他的歌。云雾联延不断,不足以形容它的风姿;流水悠远流淌,不足以形容它的情思;春色生机勃勃,不足以形容它的和畅;秋天清明高洁,不足以形容它的风格;顺风之船冲锋战马,不足以形容它的刚勇;出土文物,,不足以形容它的古雅;鲜花美女,不足以形容它的神采;已成废墟的国都和宫殿,杂乱的草木和荒坟,不足以形容它的哀怨悲愁;张口的鲸跳跃的鳌,牛鬼蛇神,不足以形容它的虚荒诞幻。大概(它是)《离**》之流韵,思想虽然比不上它,语言或许超过《离**》。《离**》有感慨怨怒讽刺仇恨,谈到君臣治理乱政,时常用言辞来激发人的情感。而贺的作,难道不是有这样的情况吗?

贺能够探寻前朝往事,来深深叹息感慨古今未曾吟咏的事物,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追求形象不肯蹈常习故,摆脱开前人的文字痕迹,间或也有一些不能让人理解。贺只活了二十七年就*,世人都说:“假设贺还没有死,稍微的用思想来丰富作,将《离**》视作奴仆也可以了。” 贺死后十多年,京兆杜某为他作序。

点击查看更多《山中问答》李白的诗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13006.html

热门阅读

  1. 关于情人节贺卡的祝福语
  2. 关于个性签名语句
  3. 同事生日的经典祝福语
  4. 小学邓稼先教学设计
  5. 烟草职工述职总结范文
  6. 精选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祝福语
  7.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案
  8. 幼儿教师师德学习计划
  9. 护理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例
  10. 房产销售团队的激励口号
  11. 客户元旦祝福语
  12. 榜样就在你我身边演讲稿
  13. 有关春天的句子
  14. 2016年光棍节短信祝福语大全
  15. 主管会计竞职演讲稿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