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江南春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映衬红花,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随处可见迎风招展的酒旗。南朝修建了许许多多的庙宇,遗留到至今的有四百八十座寺庙,有多少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注释
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2、山郭:依山的城镇。
3、南朝:东晋灭亡后,先后在南方地区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5、楼台:指寺庙。
赏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
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只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
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江南春》反映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
拓展阅读
1、杜牧《题乌江亭》翻译
杜牧的《题乌江亭》表现了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
胜败兵家事不期⑵,
包羞忍耻是男儿⑶。
江东子弟多才俊⑷,
卷土重来未可知⑸。
【注释】
⑴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
⑵兵家:一作“由来”。事不期:一作“不可期”。不期,难以预料。
⑶包羞忍耻: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耻*襟气度。
⑷江东:自汉至隋唐称自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才俊:才能出众的人。才,一作“豪”。
⑸卷土重来:指失败以后,整顿以求再起。
胜败这种事是兵家难以预料的事,
但是能忍受失败和耻辱才是男儿。
江东的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
如项羽愿重返江东可能卷土重来。
【创作背景】
杜牧于会昌元年(841年)赴任池州刺史时,路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一说作于开成四年(839年)。
【赏析】
诗作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子汉”呢?“男子汉”三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超过山河,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此诗与《赤壁》诗一样,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诸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题商山四皓庙》),都是反说其事,笔调都与这首诗类似。这首诗借题发挥,宣扬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可取的。
拓展阅读:杜牧简介
杜牧(公元803-853年)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 《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此时年32岁。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杜牧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2、杜牧《题乌江亭》鉴赏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又重来!
据《史记·项羽本纪》所载,项羽在垓下兵败后率领从骑八百余人突围南奔,沿阴陵(今安徽定远县)经东城(临淮关)到达长江边的乌江亭(今和县乌江镇),这时只剩下二十八骑。面对茫茫的大江,当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听从乌江亭长的劝告:“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另一种是认为:“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笈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笈独不愧于心乎?”于是心甘情愿自刎而死。围绕着这段历史公案,一些咏史诗的作者从不同的创作动机、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往往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如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安可知?
杜牧认为乌江亭长的意见是对的,胜负乃兵家常事,能忍辱负重方是真正男儿。如果项羽能有这样的心胸和眼光,凭借着聪明勇敢的江东子弟,未必不能卷土重来!南宋诗人李清照的观点则同杜牧相反,她赞同项羽的观点:“生当为人杰,死亦作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咏史》)她认为项羽之一生:生得英伟,死得壮烈,不肯过江东正是他英雄性格的集中体现。初唐进士、武则天时代员外郎于季子的观点与李清照近似:“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咏项羽》)。也许李清照的《咏史》就是受此启发,以来抨击偏安江左,不敢渡江北伐的南宋小朝廷。
3、雨是江南的诗句精选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曾经被冯唐的“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惊艳过,那大概是因为那时还不曾读到韦庄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真是爱极了韦庄的闲散和淡然,用词通俗,完全是白描的写法,仿佛抬头就能看到杏花春雨江南,微风中的一池春水,以及细雨濛濛中,酒庐边上的美人,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也因此一直觉得应该春天去杭州一趟,看看茶山上采龙井的姑娘,沏一壶明前的新茶,再怀缅一下那个痩瘦削削的吵着要拿杭州户口,然而最近在异国他乡发高烧的少年,诗酒趁年华。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以前最爱的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磊落潇洒中又不失豪情,多少有些天风浪浪,海山苍苍,荒荒油云,寥寥长风;后来喜欢“也无风雨也无晴”,不是我豁达,也不是我淡然,只是我不在乎,空不异色,色不异空。
现在喜欢整首词,尤其喜欢他描写雨滴打在竹叶上的声音,喜欢道路泥泞中拄着拄杖慢慢往前走的情景,喜欢夕阳西落,微风微冷,山头孑立的身影,这些小细节总让我想起那些徒步穿梭在森林,沙漠,草原,海岸的时光,后来很多人问我,一个人夜晚踟蹰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却不是孤单和路长,而是波澜壮阔的海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首诗写的.不算上乘,同写春夜雨,杜工部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精情景境溶在一起,就我自己而言,觉得高出不少。当时觉得眼前一亮的原因在于这是陆游写的,陆放翁一直是我小时候的偶像,位卑未敢忘忧国,就算要离世了,还跟儿子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简直是现实中的郭靖啊,要继承武穆遗志。
但他的诗,越长大越觉得略显用力过猛,翻来覆去那几个主题和意向,但又不像杜子美那般接地气,敢于把疮疤揭开了让你看,敢于写丑,所以当看到这般小清新的诗作者是陆游的时候,还是很惊讶的,中间两联一副恬淡闲适的心情,有一种苦大仇深的大叔突然见开始宽袍缓带,红袖添香的反差萌,当然,后来细细了解,原来是他在表达自己不受重用,闲的无聊......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李白
夫天地者, 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 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 古人秉烛夜游, 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 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 皆为惠连; 吾人咏歌, 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 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 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 何伸雅怀? 如诗不成, 罚依金谷酒数。
最近跟小伙伴谈到最多的一个词是“焦虑”,三十不立的焦虑,对于自己再怎么挣扎可能这一生也就这样了的焦虑,还有对未来迷茫的焦虑,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就是天地光阴都太长又太短,生命在其中才如此的脆弱又绵长,脆弱到可能恍恍惚惚这一生就过了,又绵长到很多事情不得不考虑,不得不想,想到想不明白的问题就不想了,这一生也才过了一半。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尊酒,日往烟萝。那些宴饮,那些觥筹交错,鲜衣怒马的时光,终将随着时间而渐渐消逝,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最后还是李太白的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太白就是好,写什么都好。
临江乡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我的确是爱极了杏花这个意象,春天开的茂盛灿烂,又不像桃花般灼灼耀眼,太过热烈。 而所有写杏花的诗词里,最爱此篇,大概不是所谓的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而只是单纯的觉得,一个人在夜里吹笛到天明,那应该是有很多故事,又无人可讲吧。笛声中有杏花纷纷落下,未妨惆怅是清狂。
论语 先进篇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用曾子的这句话来作结吧,高中时候读这篇文章的时候,真心不明白为什么孔子会说:“吾与点也”。如此出世的理想,着实与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相去甚远,他虽然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但一直以为那不过是不得已为之,又怎么会是圣人真心的想法呢。
直到后来某个春节,春风和暖,天気晴好,就在湖边泡泡温泉,晒晒太阳,远方传来若有若无的歌声,水边的芦苇有一搭没一搭的泡在水里,人群三三两两散落在各个池边,我才明白,曾子的愿望是多么美好,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礼乐兴盛,真算得上是太平盛世的缩影,想起那个战乱硝烟时代中颠簸奔波的身影,突然就明白圣人那喟然一叹,究竟叹的是什么。
4、江南的句子经典语录汇总200句
杨治,笔名江南。中国作家、小说家、内地幻想文学家,《九州志》主编,媒体公司总经理。本文为大家带来江南小说里的经典语录,希望能帮助到你。
1、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2、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3、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4、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5、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6、烟花是很寂寞的,他们消失以后,点燃他们的人也会变得很寂寞的。所以,只有恋人之间才可以一起点燃烟花,因为相爱在一起的人,是不会有寂寞的!
7、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9、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0、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11、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12、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13、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14、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15、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16、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17、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
18、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19、有人牵挂的路程不叫漂泊,有人思念的日子不叫寂寞,有人关心的岁月不会失落,别让缘分擦肩而过,别让爱边泡沫,愿你的快乐比别人多。
20、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却没有珍惜。如果上天能够安排重来一次的话,我会对把个女孩说:我爱你。如果非要在前面加上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21、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2、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23、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却没有珍惜.如果上天能够安排重来一次的话,我会对把个女孩说:我爱你.如果非要在前面加上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24、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25、有人牵挂的路程不叫漂泊,有人思念的日子不叫寂寞,有人关心的岁月不会失落,别让缘分擦肩而过,别让爱边泡沫,愿你的快乐比别人多。
26、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27、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28、烟花是很寂寞的,他们消失以后,点燃他们的人也会变得很寂寞的。所以,只有恋人之间才可以一起点燃烟花,因为相爱在一起的人,是不会有寂寞的!
29、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30、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31、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
32、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33、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34、伟人说,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确如此,其实人的大部分精神都在同他人的争夺倾轧中消耗了,真用来建设的力量远不如用来破坏的力量大。——《埃及艳后》卫风
35、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36、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37、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38、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39、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40、人可以用理智摧毁情感,却不知情感对于理智的反作用力,那是摧毁重建反复轮回的过程。不断的成熟也只是将这个过程逐渐平缓下来进而减弱了反作用力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不管如何,这都是没有办法逾越和消亡的东西。这便是人性使然。——《换千古,挽眉情》
41、所有的开始,都很美好。所有的结束……却未必都是一样美满。有人写过,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人生只停在初见时,那么初见也许不会令人反复追思怀念。——《盘丝洞38号》卫风
42、想来也不免感叹,在这样一个年代,身为女子,读太多书知太多事,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呢?如果她是一个没有读过书,象大姨娘、二姨娘一样目不识盯没什么见识的女人,每天所关注的也只是家长里短以及相公的宠爱与否,没有那些个爱与不爱、忠贞与背叛的坚守,或许面临三姨娘的事,她就会少点伤痛,也就不会这么早逝了吧?——《淡云来往月疏疏》草芯人
5、雨是江南的诗句精选
1、杏花落尽,只留下淡*记忆,浸润着江南的温柔。当一切都还在迷惘中,春雨似翩跹的舞者携来如丝的缠绵。望断江南,好似萌生的梦境,万里青色朦胧在如丝的缠绵中,恰似乌托邦的青纯,又似桃源的平静。风吹不尽,只有淡淡的迷乱摇曳起荷塘的绿盖触动着远处飘渺的村落,迎来不曾有过的仙境般的梦幻。嘀嗒的春雨落尽天云的酝酿敲击着苍茫的大地,似捶打着泛起的薄沙般轻柔。江南带来杏花雨的惆怅,带来春雨的哀伤。
2、踏上青石板,听着深沉的钟声,在烟雨的季节里走过那长长的街巷。不曾想过有红纸伞的飘过,只愿看那青苔遍满的墙根与光滑闪亮的石阶泛青的面庞。望一望天空,铅色的的大幕摇摇欲坠,风乍起吹落了雨滴,在一阵嘀嗒的节拍中古城该是怎样的宁静。凸起的屋檐,垂下的瓦当,让雨滴汇成一股清流从面前飘落。隔雨看雨,不知是雨的清洌刺激了久封的神经,还是那石墙天然的明丽,一切都变得纯净,这一切便有如远古的意蕴缠绵的让人不忍心望断。
3、初春的细雨,总是带着一份朦胧的妖娆,烟雾缭绕,似梦似幻,似真似假,似月似花,空气中时而夹杂几股幽香,悠然沁鼻,让人心旷神怡,随风轻落几抹翩红,嫋嫋娜娜,美的飘然。
4、细雨霏霏,朦胧中仿佛看到淡紫色的丁香花在雨中轻轻摇曳,细雨在丁香丛中淅淅吟咏,如烟似雾,凄婉净美。雨雾在紫色的丁香花上聚凝莹露,清亮如玉。缄结不开的丁香雨愁,缄结不开的如水情怀。晶莹的眼泪悄然滑落,思绪如丁香花雨一样纷纷扬扬飘向远方。些许怅然,一廉幽梦随着绵绵雨丝泻进心里,泛起一串串涟漪。
5、雨渐渐小了些,雨点的步子也慢了,懒散散的样子。可是,仍然在天空中飘着,落着,也许是凌乱的,也许是有序的。凭栏望去,水天一色,物我合一。湖面不时会跳出几条鱼儿,他们早就与春雨有个约会,已经溶为一体了。雨不再是雨,鱼不再是鱼,他们都是大自然的精灵,雨儿滋润着万物,鱼儿则是雨儿村庄的主人。
6、细细望去,荷花洁白如玉,荷叶绿得鲜亮,熠熠生辉。一阵微风吹来,河面荡起阵阵闪亮的波浪,雨珠儿像无数快乐的小音符,唱着欢乐的歌儿,手拉着手,欣赏着美丽的雨景。
7、处于岛屿的近港,遥望晴日咫尺的彼岸,此刻已被烟雨蒙上了一层水帘,让人仿佛置身于太平洋的小岛之中,四处是一望无际的银白。
8、江南的春雨总是那么的惹人,那么的悄悄然。偷偷地在没有人感知的夜里默默地落下。不知不觉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快两年了,但却还是不了解她的脾气,但是有一点我是很肯定的,那就是迷人的姿态,还有那颗最最真诚的心。春雨绵绵,爱在江南。
9、蒙蒙的细雨向大地飞洒着,潇洒自如。它轻如牛毛,细如花针,软软的,腻腻的,亮晶晶的,让人难以琢磨。
10、在烟雨朦胧中美丽的往事如丁香花絮飘飞,如约而来的是你的容颜和悄然呢喃。()往事像一卷卷陈旧的黑白胶片,在我面前慢慢舒展开来。依旧是细雨绵绵的季节,我和你从生命的两端,在某个中点,悄然而遇,而后又交叉而过。花开花谢,往事如烟。心灵深处却还是馨香一片,心情依旧因你芬芳。
11、江南的三月,细雨绵绵。午后不知什么时候又飘起毛毛细雨,喜欢在这样的细雨中漫步,让肌肤感受柔雨的清新和细腻。细雨的丝丝清新和丝丝缠绵让我感觉到自然,纯真和透明。喜欢在这样细雨的日子独倚窗前静赏风卷雨绵。潇潇洒洒如一幅雅致飘逸的画卷。朦胧依旧,思绪飘飞。
12、你瞧,菜园边上,刚绿的竹,一片片、一丛丛,湿漉漉,绿泱泱;河岸旁,杨柳绽开绿芽,鹅黄嫩绿,煞是可爱;桃花园里,含苞的桃蕾在烟雨中如霞如霓,惹人生联想:它们点缀春天,孕育生机,显示出了蓬勃的生命活力。不是么?春雨是大自然的助产士,让江南分娩出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13、杏花,太脆弱,春雨少了几分绝世之美,可江南不但美于外表,而且美于内涵,杏花摇曳中,是座静谧在春雨中的文化历史古城。就像这样一位女子:娇艳的皮肤,曼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喉,婀娜的身材,抚着恬静赋有雅致的琴,弈着似人生如歌梦的棋,写着秀美不失霸气的书,描着巧夺天工,栩栩如生,独具匠心的画,好一个江南美女!江南便是这样,柔美而强劲,羞涩又放纵,美得如痴如醉。
14、有了春雨,山水相毗,天地相吻。在大自然的造化中,春雨不再形单影只,她给世间万物带来了新鲜的气息。这气息就是人们眷恋的而久违了的春风。春风领着春雨,春雨乘着春风,结伴而来,绿了山峦,漾了湖水,唤醒了大地,滋润了草木。而这一切都在不经意间,此时无声胜有声,好一个氤氲而静美的春雨。
15、迷蒙的雨汽遮住了我们的视线,只听见“滴滴答答”或者“沙沙沙”的声音,闻到一缕缕清新湿润的香味。湖岸边,如烟的柳丝,在清风细雨中微微地扭动着柔软的腰肢,任凭雨水的沐浴,任凭水珠流从她的身上滑下来,任凭春雨把世间最美好的琼浆涌遍她的全身。此时,没有晓月,没有残风,有生命复苏的蠕动和世间万物的复苏,还有幼小的生命在春雨的摇篮里露出的幸福笑容。是的,我们都在享受着无以比拟的自然气息——春雨的味道。
16、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沙沙沙”的春雨唤醒了大地:小草儿贪婪地吮吸着雨露,茁壮成长;花儿迎风摇晃,含苞欲放;长满毛毛狗似的新叶的柳树,借着皎洁如水的月光,迎着酥油般的细雨,长袖当歌,婆婴起舞,宛如亭亭玉立的窈窕淑女在轻舞团扇……此情此景,不正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真实写照吗、雨丝轻轻地坠落“鱼戏莲叶间”的小荷塘,溅起朵朵透亮的小水花,在翠色欲滴的荷叶上蹦跳着、滚动着。稍不留意,“叮当”一声,滚落到了“床底下”,惊得鱼儿们四处逃散,而它却捂着肚皮,乐不可支。文静的小水珠可颇有一番小家碧玉的淑女形象,它虽没有玛瑙珍珠昂贵珍稀,却也温文儒雅。它安静地躺在荷叶上,从不招惹风姐姐,安分、守己。
17、雨就要停了,可是仍然可以听到水珠在树叶上跳舞雨打芭蕉的声音,青石板上不时溅起几朵美妙的水花,轻灵,清灵,而又不失快乐。湖面上的雾气慢慢退去,山色空演雨亦奇,视线中的一切都刚洗了一个澡,显得越发清亮,越发神奇,越发妩媚而多情。湖上的那座卧坡桥在淡淡的雾气的氤氲下,颇有些婀娜,让人对刚才的雨中美景回味无穷。
18、也许,不曾想过在烟雨迷蒙的日子里走向江南,去采撷渴望已久的稻色与花香,也不知道脚步怎样踏上脑海中多次出现过的石板桥,怎样看着乌蓬渐渐消失在河的尽头。江南梦的追念只在这如雨的季节里描绘那份憧憬。梅子红透杏花满枝,曾想携手一起走过飞落的浅红,追逐那深沉的浪漫,却不想遇到了纷乱的世间凄凉。
19、这春雨不紧不慢,疏密相间,是否轻柔似母亲之手,缠绵似微风飘逸,轻抚浸润着山山水水?天色微明,雨露如轻歌曼舞的姑娘在花草叶面跳舞,阳光出来一照,露珠变为蒸汽,若仙女一般轻烟缭绕升向天空。山也清秀,水也丰盈,人更显得精神。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5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