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国庆诗词
《沁园春·国庆》
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
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开放谱新章。
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
今朝如此辉煌,赖*政国策指方向。
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
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
《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当巍峨的华表,
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
当雄伟的天安门,
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
历史的耳畔,
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
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
洪亮的声音,
全世界都听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那胜利的旗帜,
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
人民扬起了*,
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
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
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
那就是中国!
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涌动的血液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拓展阅读
1、建校六十周年校庆诗歌朗诵稿
今天是一个值得庆祝和纪念的日子,我们迎来了母校建校庆典。学校现在能拥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善的设施设备,并取得了多方面的优异成绩,离不开各位领导和学生家长的支持与关爱,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建校六十周年校庆诗歌朗诵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又是金秋时节到,枝头喜鹊叫。
又是金秋时节到,心潮逐浪高。
踏着校庆欢快的鼓点,
吹响召唤学子的号角。
我们站在xx一高的旗帜下,
向各位校友报告!
熊山巍巍,千秋画卷墨香飘。
我们以母校六十年的辉煌,
向各位校友问好!
洛水泱泱,万古琴弦咏风**。
我们以母校六十年的荣耀,
向各位校友报告!
掀开每一个拂晓,听书声如涛。
展开每一道夜色,看灯火如潮。
在每一把泥土里都能让你感到,
你们的'足迹已托起绽放的花苞。
在每一方天空里都能让你看到,
你们的夙愿已化作宏图的骄傲!
熊山挺秀,春风杨柳万千条。
母校以*开放三十年的大潮,
向各位校友问好!
洛水含笑,神州大地尽相邀。
母校以*开放三十年的风貌,
向各位校友报告!
掀开每一页日历,看辉煌史稿。
展开每一幅蓝图,看锦绣诗抄!
我们三十年的*开放啊,
在每一个变化里都能让你感到,
母校与共和国的脉搏同步律跳。
我们三十年的*开放啊,
在每一个奇迹里都能使你看到,
母校与共和国一样令人自豪!
让我们用清华北大录取的喜报,
向各位校友报告!
让我们用奥赛夺冠奏响的凯歌,
向各位校友报告!
让我们用名师辈出耀眼的光环,
向各位校友报告!
让我们用优秀学子非凡的创造,
向各位校友报告!
让我们用一高新区恢宏的建筑,
向各位校友报告!
让我们用三校合并宏大的手笔,
向各位校友报告!
让我们用荣膺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殊荣,
向各位校友报告!
让我们用庆祝母校六十华诞的礼炮,
向各位校友报告!
锣鼓敲,彩旗飘,
花如海,歌如潮。
为了共同拥有的光荣和梦想,
我们以母校的名义再次吹响集结号。
我们的身后艳阳高照,
我们的前方雄关漫道。
站在新的起点,
让我们共同起跑。
我们的目标——更大、更远
我们的目标——更强、更高!
2、国庆放歌作文700字初中初一作文
62年前,我们满载着和平与自由,成立了新中国;62年前,我们满怀着独立与民主,成立了新*;62年,一个饱经磨难的数字,62年,一段难以忘怀的沧桑。在这62年里,我们的共和国一天天地成长,一天天地走向世界。我不由的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万分的自豪。
当新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全世界都向您投来崇敬的目光。
我看见: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闪射着太阳的光芒。
我看见:基因密码带领我们走进自然科学的殿堂。
我们明白,我们的双肩将担负起您未来的辉煌。
我们明白,我们的双手将创造出您明天的希望。
是的,您也曾经迷惘,曾经低沉。但1949年的一声巨吼,就使世界为之震动;1978年的一声春雷,推开了面向世界的大门。
秦始皇的兵马俑昭告天下:“中华儿女是不屈的,虽然沉睡地下两千年,可他依然不倒、不跨、不屈服。
大沽口炮台上那黑沉沉的铁炮宣示:“强权即公理,弱国无外交。睡狮要想站起来,只有卧薪尝胆,铸造一把能让国家强大的长剑。而这长剑的铸造人不是他人,而全是我辈少年。梁启超先生曾说过;“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我的爷爷是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他经常对我和其他的家长说:“如果我能去北京天安门看看国庆典礼该是多么好啊!我曾在电视里看到1949年毛**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说到这里,爷爷好像有种说不出的自豪,让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激动。
一个年纪八旬的老人尚且如此,我们做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当如何去做呢?对,只有发奋图强,唯有发奋图强才能使国家强大,民族兴盛,唯有发奋图强才尽显我男儿本色。
祖国:“我们定将让您永远是东方巨人,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我们对您千年不变的承诺。
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我放声高歌:“祖国,我为您骄傲,为您自豪。
3、歌颂祖国作文900字散文六年级作文
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很激动。离解放的1949年,那激动人心的日子,已经相隔了远远的六十年。呵,本来解放初的受苦受难,到了现在的富强兴旺,只有短短六十年。
六十年了,我们中国人仿佛变了个样。这样的的变化,让外国人始料不及。这是那个软弱的中国人吗?不,不是。原来那个软弱的中国人去哪儿了?他已经消失了。六十年了,我们的“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让外国人惊讶的张大嘴巴;我们的奥运会,让外国人惊讶的目瞪口呆;我们的……以前从来没有敢设想过的事情,到了现在,却变成了现实。
感动,在一瞬间;泪水,在一眨眼;感情,在刹那间;太多太多的感动,泪水,辛酸,劳累,无法在那个时刻完全倾盆而出。为什么为什么
这几年来,发生的重大事情,也让我们始料不及北京奥运会年5·12汶川7.8级大地震可怕的手足口病年初的冰灾西藏打砸抢事件面于世界的金融危机;等等。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样,会更加加强我们的信心,提高我们的勇气,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坚强,更加能够受得住各方面的打击,我们中国不能依靠别人,也没有人给我们依靠,所以,我们必须自立自强,自强不息,才能真正的保障我们祖国的将来,一切困难,在决心的面前,在信心的面前,都是无济于事的吧?
我们的祖国虽然饱受沧桑,但是,她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疆土,有着有口皆碑的中华文化,有着饮誉海外的“四大发明”,有绵延万里的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壮丽的北京故宫,无与伦比的苏州园林,还有丰富的宝藏和秀丽的风光……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原来拥有的一切,几乎在一夜中丧失,但,在多少年之后,又连本带利的送了回来。我们,中国,我们的祖国变强大了!
2001年7月13日,是个让人激动的日子年8月8日,是个举国同庆的日子年5月12日,是个让人伤心痛苦的日子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年12月20日,五星红旗飘扬在澳门的土地上……
60年来,祖国经历着艰难曲折、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祖国也发生着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作为新时代的中小学生,我们不能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也不能不为自己生长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而庆幸。
60年的迅速发展,让世人赞叹不已,惊叹不已。60年后的新中国,和以前的旧中国,已经完全不同了。以前的痛苦,不仅要记在我们中国的里程碑上,而且,还要铭记于心,让我们更加努力学习,不能忘记的痛苦,就是以前,未来,就要更加更加的努力,抛去以前的不良历史,让世人永远的记住的,就是*开放六十周年来的美丽,骄傲
4、感恩诗歌大全 表达感恩的最美古诗词
相信大家一定听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吧。这句话是从很久以前就流传下来的,告诉我们的就是作为一个人应该时时刻刻怀抱着感恩的心理,对于帮助我们的人要懂得感恩,这才是做人之道。
1、谗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计。——李白《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2、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3、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李洞《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4、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5、他日见张禄,绨袍怀旧恩。——李白《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6、圣主恩深何力报,时从天末望修门。——陆游《行至严州寿昌县界得请许免入奏仍除外官感恩》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8、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徐熙《劝孝歌》
9、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10、*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
11、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日本谚语
12、犹有报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皮日休《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
13、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14、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徐熙《劝孝歌》
15、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16、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
17、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18、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19、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徐熙《劝孝歌》
20、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杜甫《高都护骢马行》
21、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王昌龄《咏史》
2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23、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24、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
25、见此不记人,恩情绝云雨。——李白《代赠远》
26、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7、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28、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5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