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8-01 10:24:14

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2、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3、训练诵诗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特点。

4、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5、认识*统治阶级的荒淫*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目标重、难点】

目标2、4

【学法指导】

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鉴赏法、总结法

【知识链接】

1、解析题目:

《锦瑟》

本诗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锦瑟”是指绘有花纹的瑟,这里是对瑟的美称,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两个字。

《马嵬》

本诗以“马嵬”命题,重点写唐玄宗在马嵬驿被“六军”所逼,亲赐爱妃杨玉环死一事。马嵬驿是一个地名,在今陕西兴平县以西的地方。诗人咏叹这一历史事件的诗有两首,都是讽刺唐玄宗的,本篇是第二首。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2、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和《樊南文集》。

3、探寻背景:

《锦瑟》: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这首<锦瑟),题目依<诗经)旧例取自首二字,实际上也可视作“无题”诗;虽然旨意朦胧、笔调含蓄,但显然有所寄托。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说:“此义山年登五十,追溯平生而作也。”可予认同。

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陕西兴坪),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是一首*讽刺诗。诗作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 )故事为抒情对象,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学习过程】

一、品读全文,要求度准字音(A级)

1、诵读诗歌,给加点的字注音。

锦瑟( ) 弦( )柱 惘( )然 马嵬( )

未卜( ) 宵柝( ) 晓筹( ) 驻( )马

2、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⑴望帝春心tuō( )杜鹃 ⑵cāng( )海月明珠有泪

⑶只是当时已wǎng( )然 ⑷空闻虎旅传xiāo( )柝

⑸如何四jì( )为天子

二、文学常识:

⑴李商隐,字 ,号 、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和杜牧合称 “ ”,与 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作品集有 。

三、李商隐名句集锦:

东风无力百花残

蜡炬成灰泪始干

身无彩凤双飞翼

春心莫共花争发

天意怜幽草

夕阳无限好

桐花万里关山路

四、合作探究:(C级)

阅读《锦瑟》思考问题

1.揣摩《锦瑟》各联所传达的意境,结合自己的理解,加以简要描述:

2.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

3.《锦瑟》一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析说明:

阅读《马嵬(其二)》思考问题

4.谈谈你如何理解《马嵬(其二)》的意境和情感。

5.《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上有何特点?

三、 拓展探究.

谈谈你对李商隐诗中用典的看法:

学习小结: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

1、对《马嵬》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洲,不过是徒然留恋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

B.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

C.“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笑牵牛”指玄宗贵妃笑牛朗织女不了解他俩朝夕相伴,永不分离。

D.末联,诗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①—③题。

赠 柳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①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 ”字。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 。

②怎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

③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

【品味典故】

品典一:庄生晓梦迷蝴蝶

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品典二:望帝春心托杜鹃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品典三:沧海月明珠有泪

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诗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品典四:蓝田日暖玉生烟

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

常识补充

诗词鉴赏艺术手法包括: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3、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等。

【参***】

1、sè xián wǎng wéi bǔ tu chóu zhù

2、⑴望帝春心tuō( 托 )杜鹃 ⑵cāng(沧 )海月明珠有泪

⑶只是当时已wǎng(惘 )然 ⑷空闻虎旅传xiāo( 宵)柝

⑸如何四jì(纪)为天子

⑴ 义山 、 玉谿生 、 小李杜 、 温庭筠 、《 李义山诗集 》

4、李商隐名句集锦:

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寸相思一寸灰

人间重晚晴。

夕阳无限好

碧海青天夜夜心

雏凤清于老凤声

二、合作探究:

阅读《锦瑟》思考问题

1.【明确】第一联,是起兴之笔。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

第二、三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但诗人究竟在苦恋什么呢?他表达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

“庄生晓梦迷蝴蝶”,说的是迷惘之情——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尽管时隔多年一切都变得朦胧凄迷,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一世。

“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达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的悲哀啊,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

接着,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事物的消逝与毁灭,给人以无限的悲伤无奈与怅惘。这里具体是指佳人红颜命薄,还是指诗人才命相妨?(李商隐《有感》一诗中说:“古来才命两相妨”,意为才气与命运不能两全)我们无从知晓。

最后一联,以感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很珍重这份“感情”。 “只是当时已惘然”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2.【明确】《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至今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李商隐一生,固然是在*争的*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失意。但他在*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的诗歌来表现,不能硬把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往这里套。我们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3.【明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来表达情感。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也有区别。比喻像人间的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像《锦瑟》一诗,无论是起兴的“锦瑟”,还是主打的“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却极难追究其具体所指。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阅读《马嵬(其二)》思考问题

4.【明确】写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意味深长。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诗人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接着,诗人又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事实。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第二、三两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马嵬之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诗的最后一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5.【明确】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三、 拓展探究.

谈谈你对李商隐诗中用典的看法:

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这两首诗,尤其是《锦瑟》用了很多典故。

①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

②可以借题发挥、“借尸还魂”,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来。以《锦瑟》而论,如果不引庄周梦蝶,则如何在七个字中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呢?如果不引望帝啼血,又怎能表现出那种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呢?可以说,用典是李商隐刻意追求的一种表达手段,更兼他锤炼得好,融贯得好,所以不露斧凿之痕,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所以不碍于他诗句的流利,情感的婉转。

【作业布置】

1、答案:C (当时七夕笑牵牛:玄宗“当时”七夕与杨妃恩爱有加,朝夕相伴,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然而,事实并不如此,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自己爱情中途夭折。这是倒转笔法,借牛朗织女相会反衬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

2、①留赠柳

②.柳花怒放,象雪一样在空中飞舞,扑动着青楼的酒旗。

③.答:作者借柳树轻盈多姿、缠绵多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柳树的热爱。也反映了作者重情惜别的情怀。

拓展阅读

1、四年级《古

目标1.使生理解句的意思,了解古内容;使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

理解句,通过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目标

(一)习古《望庐山瀑布》,理解句的意思,了解的内容;使生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会“庐”、“川”2个生字,会解释“生”、“疑”这2个词;能说出“日照香炉生紫烟”和“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的意思。

(三)会背诵、默写古

二、重点

理解句,通过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出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导导入:

们,你们知道吗?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化的国家。尤其是在唐代,古代化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人如:白、杜甫、白居易。今天,我们就来习唐代伟大白所写的《望庐山瀑布》这

2.试读古习生字新词;

(1)生试读古,用笔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

(2)习生字。

庐(l*),庐字是半包围结构,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即:在门户的户的上面加上广,生字所带的新词是庐山,庐山,在江西省北部,是游览胜地,著名风景区。

川(chu1n),川是翘舌音,用三拼连读的方法读准字音(ch—u—1n→chu1n)声调标在a上;用数笔画或书空的方法记字形,字义是水道、河流的意思。组词:山川、四川、川剧、一马平川、川流不息。

习生字要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大部分会用。在识字中,师要以字形为主,加强对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达到正确书写,合理运用的要求。生也经常在形近字、同音字上出错,因此,师要根据一些习题,强化训练、形成能力。例,组词:

疑( ) 庐( ) 卢( )

凝( ) 炉( ) 沪( )

3.解释题,初步理解古内容:

(1)师板书题:望庐山瀑布

解释题:师提问,生回答:

①什么是瀑布?(瀑布,指从陡峭的山崖上河身突然降落的水流,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

②望是什么意思?(望,远远的看。)

题是什么意思?(站在远处看庐山瀑布。)

师明确:《望庐山瀑布》这描绘的就是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2、三年级上册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育数字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依据,努力体现新的观和材观,在中体现互动,创造性。情景模式,体现以生为主体的方式。自动探究为主的习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让生成为习的主人。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生49人。生在二年级习基础上,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字词的自能力较强,并已基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孩子们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有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在说话方面,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句较连贯。片段写作已经没有太大困难,为下一步的完整习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三、本册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32篇,其中精读课24篇,略读课8篇。此外,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每个单元包括导、课例和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三篇精读课和一篇略读课组成。其中,精读课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前有一段连接,既将前后的课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习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课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化”。

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育价值。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读课后。此外,材在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

每个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展示台”或“成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园地中交叉安排次。

材的特点:(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材的整合。(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三)大量更新课,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类课。(四)改进课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习方式的转变。(五)改进“园地”的形式,丰富“园地”的内容。

四、目标

1.在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化的丰厚博大,激发生民族自豪感;习**领袖、科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育;在发展言能力的同时,启迪生的思想,培养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认识20xx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5.继续习默读,习对课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习联系上下,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习略读,粗知章大意。

9.积累课中的优美词、精彩句段。背诵优秀10篇(段)。练习复述课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习,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措施:

1、要转变观念,*,从传统的应试育转移到素质育的轨道上来,建立素质育的目标体系。

2、要十分重视汉的特点和规律。努力从我国传统的经验中吸取养分,重视的积累。

3、树立面向全体联系实际的大育观。重视法知道,培养自能力。

4、重视对后进生的优先照顾,主要是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

5、师本人加强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质量。

6、在课堂中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让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重过程轻结果,生读书写作的方法,培养中年级良好的读书与习作习惯。

六、时间安排:

期从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1月1日,其中节假日、集体活动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周。实际授课时间为十五周。时间紧,任务重。约一星期半一单元,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单元15~17课时

第五单元15~18课时

第二单元13~15课时

第六单元14~16课时

第三单元15~18课时

第七单元15~18课时

第四单元15~18课时

第八单元15~18课时

3、三年级上册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本期我担任三年级(4)班的老师,我将继续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和素质,相信这期我一定可以把好,使本班的工作能更加有效地完成,,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一、任务

1、本期工作的目的和要求:《义务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三年级上册》以《全日制义务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育的规律,顺应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方式,全面提高生的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习、生活和工作,在方面奠定基础。

2、段目标:

(1)对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要求认识常用汉字200个,300个左右会写。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2)阅读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初步会默读。能联系上下,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理解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习略读,粗知章大意。 积累课中的优美词、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言材料。 诵读优秀,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50篇(段)。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3)习作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课内习作每年16次左右。

(4)口交际 :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就不同的意见与人讨。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综合性习 :能提出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结合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活动,在活动中会合作。 在家庭生活、校生活中,尝试运用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情分析

我班现有生63人,其中男生 30人,女生 33人。由于他们各自的家庭不同,家庭育、经济基础等因素都不同,因此习成绩也参差不齐。优秀的孩子较突出,困生也占了相当的比例。但经过了年的习生活,生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习习惯。大部分生喜欢。而且在上一年里通过阅读课外书,扩大了识字量,丰富了课外知识,并积累了很多词,为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三年级的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过渡。把生放在一个大的习情境中习,把习变为实践的过程。

三、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 32 篇,其中精读课 24 篇,略读课 8 篇。此外,材后面还附有 8 篇选读课。每个单元包括导、课例和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三篇精读课和一篇略读课组成。其中,精读课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前有一段连接,既将前后的课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习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课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 “ 资料袋 ” 。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习。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育价值。

重难点

1、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

2、上下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

3、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4、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 和幻想,不拘形式,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习写日记。

5、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言实践中,提高口交际的能力。

四、措施

(一)内容方面。

1、继续重视字的。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坚持在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识字要与低年级有所区别,要使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自生字,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注重培养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钢笔字逐步做到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是整个小阶段的一个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生结合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3、要加强朗读、默读训练。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焦急、综合性习的联系,多给他们提供说的机会,写的机会,多鼓励多表扬。

(二)习习惯方法指导

1、在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方式,以提高生的能力,发展习思维。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生的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2、合理地安排时间,开展“优差生互助”、“个别辅导”、“小组合作习”等形式,以达到与的同步进行。

3、多以激励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形式的竞赛,激发生的求知欲,提高生的兴趣。

4、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生的习情况和行为习惯。

五、内容的检测与评价

内容的检测和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采用多形式的竞赛,多以激励的评价方法,激发生的求知欲,提高生的兴趣。形成性评价借助的有平常作业、日常观察和形成性测验等。终结性评价它要以预先定的育目标为基准,考查生发展达到目标的程度。终结性评价的次数比较少,一般是一个期或一三次,在期或年结束时进行比如每期有期中期末的测试,平时有月考等等,检测内容包括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写话等。评价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待提高。

六、进度

4、三年级上册

期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切实培养和提高生的素养,养成良好的习习惯,特制订本划:

一、 指导思想:

着力培养生热爱祖国字和中华优秀化的思想感情,指导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交际能力,丰富言的积累,发展感和思维。注重提高生的人素养和科素养,注重培养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爱美的情趣。引导生开发潜能,习,掌握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习惯。

二、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生49多人,大部分生态度端正,有良好的习习惯,能按时完成作业。能熟练利用汉拼音识字,习普通话,能利用字典,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能阅读程度适合的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能写一些看图作,但在词汇的运用、口头表达、与人交往合作、自能习及习作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材分析。

1、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生的素养”的精神,精选课,减少课类型,将课分为精读和略读大类。本册共有32篇课,其中精读课24篇,略读课8篇,8篇选读课

2、本册要求认识303个字,会写300个字。

3、在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4、会使用字典,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开始练习使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5、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6、习联系上下,借助词典,字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积累课中的优美词,精彩句段,练习复述课

9、结合习,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10、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法。

四、单元分析:

1、每个单元包括导、课例和园地。

2、课例由三篇精读课和一篇略读课组成。

3、本册安排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中华传统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的思想方法,爱护周围环境,爱的奉献。

4、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的栏目,“口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5个栏目是机动栏为“宽带网”“趣味”“展示台”或“成故事”。

五、全册总目标

一。*思想方面

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热爱社会主义的育;了解**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习**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刻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育;培养热爱科,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二。知识方面

1、识字和写字

①对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拼音识字,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240个生字,会认85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能背诵指定的课

②初步会默读,能对课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过的词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读通,初步把握课内容,体会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⑤在理解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

习略读、粗知章大意。

⑦积累课中的优美词,精彩句段,鼓励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言的积累。

⑧诵读优秀,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交流图书资料。

3、习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⑤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4、口交际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就不同的意见与人讨。

②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③会接待客人,动脑筋解决问题等。

5、综合性

①能提出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活动,如“举办童话故事会、编童话集”、“动手制作新年礼物、写上祝福“等,在活动中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校生活中,尝试运用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做个社会生。

六、重难点

1、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过的词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言的习惯。

3、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4、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句完整通顺。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习写日记。

5、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言实践中,提高口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交际能力。

七、改进措施和方法

1、引导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生兴盛使用工具书、资料库的意识和习惯。鼓励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索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

3、在方法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习方式。

4、紧密联系生的阅读或是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生注意运用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5、穿插使用多媒体,使生的感受立体化。

6、在口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交际的要求。

7、对生的习作指导做到循序渐进、系统条理,理论服务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激发生习作的兴趣,拓展写作思路,勤练笔是重点。从低段的写话到习作,要求有了大幅提高,生也会有过渡时期,或者出现错别字多、写章不具体、内容不集中、表达顺序混乱等问题,但我们要耐心指导,允许生犯错误,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重要的是不能扼杀了孩子的习作兴趣。

八、进度及每单元目标:

第1周: 1——2课

第2周 3——园地一

第3周 5——6课

第4周 7——园地二

第5周 9——10课

第6周 “十一”放假

第7周 11——园地三

第8周 13——14课

第9周 15——16课

第10周 园地四——17

第11周 18——19课

第12周 20——21课

第13周 22——23课

第14周 24——25课

第15周 26——27课

第16周 28——29课

第17周 30——31课

第18周 32——园地八

点击查看更多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47036.html

热门阅读

  1. 201年新婚搞怪祝福语
  2. 我们的地球村小学品德教案
  3. 最暖人心的平安夜祝福语大全
  4. 关于除夕家宴的作文00字
  5. 巴丹吉林沙漠美文
  6. 朝花夕拾的精选摘抄
  7. 满江红全词翻译赏析
  8. 《偷书贼》的读后感
  9.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反思范文
  10. 2016年经典的大暑节气祝福语短信
  11. 高中二年级班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12. 我喜欢骑自行车随笔
  13. 小猴的菜园的故事
  14. 文天祥及其诗词作品
  15. 关于春天的说说句子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