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望庐山瀑布》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7-22 18:20:16

唐诗《望庐山瀑布》赏析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2.香炉——炉山西北部一座高峰的名字。

3. 紫烟——山上水气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紫色烟雾。

4. 前川——山前面的河水。

5. 银河——天河。

6.九天——天空最高处。

〖译文〗

在阳光照射下香炉生起紫色烟霞,遥望瀑布象白色绸带挂在山川间。

飞流直下的水象似有几千尺,使人怀疑那是银河泻落到人间。

〖译文2〗

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紫色的雾烟,远远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壁川。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观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银河来自于九重之天。

翻译3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 ,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

《望庐山瀑布水》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拓展阅读

1、作文范文400字

人们都说:“天下第一美。”我们今天就来观。我观过云台,欣过黄果树,却从没见到过

真美啊,美得让你感到像是在天堂,太清了,清的可以看见里的打着岩石,这是哪个音乐家都奏不出来的自然音乐,像是我们走进了仙境一般。不但美,也美,我攀登过很多,非常有名的泰,还有红叶似火的香,但和一比,又远远不及,可高了,一个个高大的像巨人在排队,可真险啊,你如果在上往下看,你会想,太可怕了,比我想象中的要高多了,这样的上面流着这样的,再加上天上的太阳放射着光芒,流了下来变成了小河,小船在上面游,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如果我的家在那有多好啊!!你是我心中天下第一美的,你的是天下第一美的。我想,你以后一定会更美,一定会让所有的游客都去你那里。

那时你会更加的闻名,想到这,我犹然而发不禁做了一首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江南·天上月翻译及

天上月,遥似一团银。

夜久更阑风渐紧⑴。

与奴吹散月边云⑵。

照见负心人。

注释

⑴阑:将尽。

⑵奴:古代女子的谦称。

着窗外,朦胧的月亮就好像一团白银。夜深人静,身边风声渐紧。月亮被乌云遮住了。风呀,请你吹散月亮边上的乌云,让它照到我那负心汉。

这首敦煌曲子词,是一首失恋者之怨歌,或是一首民间怨妇词。但仅仅指出其中的怨意,是很不够的;还须体味词中蕴含的那一份痴情,须看到女主人公对“负心人”尚未心死,才能够味。

前两句写景而兼比兴。“天上月”一一是思妇隔窗所见。身处室内I也能见月,表明月已升高,时届更深。更深而月,反转来衬托思妇之无寐。夜深不寐,进一步暗示人被相思所苦。这三个字写月亮,却溶入了时间(深夜)、人物(思妇)以及人物的精神状态(相思)三个连锁意念。“遥似一团银”一一正常的情祝下,月亮虽不比太阳的亮度强烈,却也晶莹刺眼。而思妇所见的月亮,却像质态浑贡、色调灰白的银团。这是朗月通过窗纸透映出来的形象,表现人在室内隔窗视月所得的视觉映象。按照抒情抒发人物主观感受的需要,高挂在天的月,通过人物感官的过滤,所以有如此的描写。这一句承接“天上月”而来,是从隔窗所见的角度对月亮的进一步描写,但它并不单纯是对隔窗之月的描写。用“”字,表明人物在观察,这就巧妙地带出了月的人物。“”前加一“遥”字作空间状语,一则前面承接“月”之远挂高天,一则后面照应“负心人”之远离自己。

从开头两句到下面两句,词意有个跳跃,形成一处空白,这就是夜阑天变,月被云遮,晦暗不明,所以下文有呼风驱散“月边云”之语。词中女子似未感觉到风起正是天变云生的征兆,反而寄于风,求它“与奴吹散月边云”,痴态可掬。其所以这样,是因为她急于让明月“照见负心人”。然而“照见”又如何,却不更说,意极含混,却能启发读者寻思。“听话听反话,心爱叫冤家。”即便骂对方为“负心人”,也未必是决绝语,反而见出自己的未能忘情。

可见此词之妙,全在将俗语所谓“痴心女子负心汉”作了艺术的表现,且写得很有特色。此词表现手法之妙,在于将恋爱故事由女主人公口吻道出,情景浑然一体。而口语化的语言,又为词作增添了活泼生动的情致。

3、《经:有枢》原文翻译及

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子有车马,弗驰弗驱。

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有栲,隰有杻。

子有廷内,弗洒弗扫。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

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有漆,隰有栗。

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

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注释

枢:树名,即刺榆树。

上长着刺榆树,榆树长在洼地中。

你又有衣又有裳,为何不穿在身上?

你又有车又有马,为何不乘又不坐?

到你死去那一天,别人占有尽享乐。

拷树生长在上,镱树长在洼地中。

你有庭院和房屋,为何不洒又不扫?

你又有钟又有鼓,为何不击又不敲?

到你死去那一天,别人占有乐陶陶。

漆树生长在上,栗树长在洼地中。

你又有酒又有食,何不弹琴又鼓瑟?

姑且用它寻欢乐,姑且用它遣时光。

到你死去那一天,别人占有进室中。

钱财皆为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我们是赤条条来到这世上,也是赤条条离开这世上,既无什么可以羁绊,也无什么可以留恋。然而,偏偏有人想不开这个极其明显的理儿,一头钻进钱眼儿里,一头扎进财货中,做钱物的奴仆,变作挣钱聚财的机器。

收集邮票之类的爱好一样吗?纯粹的爱好和实用态度大不相同。

物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它们的使用效益,说穿了就是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仅此而已。对钱

人各有志,不能勉强,守财奴有守财奴的活法,若痛恨他们,不相来往就行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贪得无厌也是一种活法,我们无法剥夺贪得无厌者的生存权,顶多在舆论上加以谴责,在道义上加以抨击。当然也有像仙李白那样的活法: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4、游小学作文

,大家一定很熟悉吧!而有名,因长而有名。李白在《》中,用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赞美它的悠长和壮观。

迈入风景区,你便会觉得空气是“洁白无瑕”的。猛吸两口,令人心旷神怡。走着走着,感觉树木愈来愈密,色彩愈来愈绿,而声也是越来越近。先是一阵“哗哗”声,接着便像狂风巨浪向我们袭来,响彻天空,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在吟唱。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的脚下。凉丝丝的水花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落到水面时还在蹦跳着,好像在欢呼自己的愉快。抬头去,一匹长长的绸带正从悬壁上源源不断的扑了下来,像一头头小狮子,令人又惊又喜。

在“银河”中失散的水花,好像还不愿过早的溜走,他们像长了一双翅膀的小精灵,随风飘飞,漫天浮游,好一派壮丽的景象啊!水花儿玩累了,便主动打着降落伞飘下来了,落在“琴弦”上,奏出了悦耳动听的乐曲。我像漂浮在声浪中,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游人被那乐声陶醉了,我的心也醉了。

忽然,天空中下起了一阵银珠似的急雨,更加壮观了。雨水夹着的水花像赛车从轨道上疾驰而下。

雨过天晴,太阳光折射出一道道彩虹。彩虹仙子大概正坐在彩桥上凝神欣美景呢。彩虹给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彩虹中的更美,更动人。

的魅力是永恒的,它的美丽永远令人心醉。

点击查看更多唐诗《望庐山瀑布》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40017.html

热门阅读

  1. 小班《蛤蟆种瓜》教学反思范文
  2. 员工质量的培训心得体会
  3. 一年级家长会上发言稿范文
  4. 教育实习自我鉴定
  5. 关于三字经的故事视频
  6. 赞美秋天景色的诗句 古诗大全
  7.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老鼠显本领》教学设计
  8. 2016年感恩节送给客户的祝福语
  9. 重阳节孝敬诗句
  10. 拒绝吸烟演讲稿
  11. 沈从文具有的品质随笔
  12. 爱国诗歌朗诵稿五分钟
  13. 最新的青春励志语录分享
  14. 《新型玻璃》的优秀教案
  15. 诗经采薇的教学设计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