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味儿2500字作文
如果我可以去学习一门中国菜系,我的选择肯定是:川菜。
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名,也不是打算去要开一家菜馆,而是让我能于锅碗酱醋里勾起些经年的川味儿。
人说蜀道难,“关下险固凭三辅,陇右勾连接四川”。山路弯弯,山路长长,川人外出谋生计的何其多。印象中我只知南方人戏称其为“川军”,他们南来北往,东奔西走,似乎习惯了。
那年月赶火车入川是个人如潮涌的节奏,每每趁我放假,父亲便千里迢迢地来接我去绵阳,有时候奶奶也同去。在很少有拉杆拖箱的奔走里,父亲肩扛着,手提着,会不时回头看我和奶奶一眼。我眼前永远晃着一个厚实的背影,回想起来似乎是永恒的定格在那个时代川流不息的人群中。
记得有一年我们没有买到普快或特快的票,坐的是慢车。车过湖北十堰,穿陕西进川,由于慢,平时一天的路要走三天。父亲说慢的除了速度,更多的是等待,大大小小的站点一无例外都要停下来等快车先过。这时间里小贩们便围拢来临窗吆喝叫卖,甫一入川,川味儿直似由这些个诙谐逗趣的川音里喊将出来了。
我们便买上几包零散的袋装小吃,常见的有麻辣豆腐干,怪味蚕豆,麻辣小鱼,也有几次买到很好的灯影牛肉。味觉带来的愉悦感使得等待不再那么难捱,闲话间我问父亲牛肉之前何谓“灯影”。
父亲平日里爱弄花草,也甚喜在餐桌上点评母亲做的菜,顺带讲出几段异域的口味,或者食材的往事来。他告诉我“灯影”之说大概是源自“皮影戏”吧。
皮影戏我在老家县城看过,灯光打在幕布上,透出背后活灵活现的剪纸人物,老艺人会在吹弹说唱间,拉拉扯扯里演绎一出出悲喜的故事。无法考究何时起这门古老传统艺术和“吃”相互融合,大而薄的牛肉片仿佛皮影戏的幕布,倘是夹起一片来看时,它会在夜光里透出车内相对安静的人影,或是于日头下闪过窗外飞驰的山林。
“灯影牛肉”确是第一次让我对于“吃东西”隐约体会到美和艺术的概念。麻辣也在头脑里形成了对川味儿最初的印象。慢车咣当咣当地行在铁轨上,人便如同摇晃着一个慢悠悠的梦。第二天早上睁开眼,列车喇叭里还是重复播放着昨天那几首歌:十五的月亮,故乡的云,渴望,人在旅途……
我们一行捱到家卸下包裹行囊,母亲心里的石头也随之落了地。疲惫过后不单单是轻松,还有缭绕的菜香。每次接风洗尘,我都不知母亲用了什么法子托了盘儿端出一只酥皮的整鸡,另有调好的味汁从头浇下,一霎时那地道的川味儿泼将出来。弥漫小屋里。
母亲回答味汁是将花椒煸熟碾了粉,拌上红油辣子,芝麻等调制而成。母亲自个赐此菜名曰“油淋仔鸡”,大约十几年后我自己初学做菜,几番寻菜谱也没见这个菜名。而第一次品尝“油淋仔鸡”的味道我是难忘的,如今我有时聚友闲话,提及似那般川味儿,朋友们俱都会异口同声于唇齿里蹦出两个字来:“麻辣”。
如果说歌曲“辣妹子”唱出了湘辣的烂漫炽烈,那么重庆的一口“火锅”也由着山城的性子展现出川辣的沸腾和火热。我却只在幼年时去过重庆,但于父母绘声绘色的描述中,仿佛领略到麻辣味籍由着色彩斑斓的汤料,汩汩翻滚起酣畅淋漓的快意,这或许是川味儿极致的体验。
父母的记忆里关于重庆之味是遥远的,也是火红的,鲜明的,滚烫的,那时他们风华正茂。
有趣的是,母亲叙述那会儿我在小菜馆里走丢了,幸亏给一位*叔叔送了回来,但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了。她记得那年我两岁,时间的光影里似乎见到那位*叔叔,帽子上的五角星军徽闪耀,军叔把我交给母亲,转过身在我梦里慢慢走远,岁月只留下纪念。
这纪念是蒸腾在川味儿的香气里了,或是融入川味儿的艳红里了,使得我长大后喜欢四处寻找川味儿的踪迹。它在哪儿呢,在村野里藏着,在山水里淌着,亦或在街市里躲着。“滩声曲折涪州水,云影低衔富乐山”,哦,原来它也来涪城的风光里飘着。
涪城即绵阳,古时亦称绵洲。绵洲城内,“一座越王楼,诗文天下会”,三江逶迤,远山含黛,城中心人声熙攘,小吃云集。因为靠近成都,据说涪城饮食也有着正宗川菜的美誉。
在吆三喝四的川话里,有人踱步于红油米粉的小店,有人在麻辣串的热气旁指点,临窗的大嫂在嚷嚷:“葱花嘛,要得要得”,几个孩子从我身边跑过,荡起一片孜然里脊的轻风,前面店内,煎饼大哥动作娴熟,铁锅前队列里传来说笑声,看样子他们早已习惯了那一份焦香金*等待…,川味儿,藏在城里。
我初到绵阳的时候还小,脱开母亲相携的手,接过奶奶端来的竹筒豆花。那一刻汤匙搅起回味,香辣抵在舌尖。那也是我初次见到以竹器当碗,后来方知盛器之美,存乎一心。
竹自山中来,川地多山,川人靠山。鱼游于水,人行于山。川人懂竹,人贵有志,竹贵有节。山路蜿蜒,茂林修竹,茅舍其间,三五好友,举箸相邀。情溶于山,志寓于竹。豆花与竹器,食之韵在自然。“浮云望春风动影,绿里嫩白一触红。何处飞瀑惊石鱼,坐品豆花竹林东”。我细观竹筒上刻了一只熊猫,几片细叶。川菜,神韵得于山水。川味儿,亦出山野。
虚怀若谷,不仅是中国人的品格,也是盆地的属性。群山以围,处低而不争高。同在盆地中,比绵洲更为古老的成都,相距不过百十余里,而我那时去却不知其味。仅仅只在天府广场留下了足迹,饿的时候吃了一碗担担面。
后来我知道了青羊宫,杜甫草堂,赖汤圆,龙抄手,再后来我还知道了玉林,锦里,宽窄巷子,糖油果子,钵钵鸡,串串香,手撕兔等。人常言成都是集川菜于大成的地方,但我却由于工作忙没时间再去了,至今对于成都总觉得还有那么一点遗憾,一点向往,一点回味。
父亲那阵子常到成都办事,他喜欢那里的茶馆,竹椅子,老桌子,盖碗茶。川人喜欢烫上一壶,冲壳子,摆龙门阵,不亦乐乎。我也去喝过,但没见到传言中的铜壶长嘴十八式,父亲说那是川人“耍”茶的极致了。把一壶茶翻转倒腾,最后长嘴倾注的,仍是那一碗闲适与恬静。
有人说这种市井与休闲,只在成都。但我觉得如此川味儿也是中国普通老百姓所共有的。
市井之人,无事游荡于街市,或者去溜鸟,打牌,看演出,听胡琴,打太极,在广场舞的队列里手舞足蹈,亦或钓鱼晒太阳,可以在菜场跟小贩嚷嚷,懒得做菜了,就路边吃一碗燃面,川粉。然后手拿锅盔闻着香走,若觉得还不解馋,约好友走进普通的酒楼,也可以去“苍蝇馆子”炒上不算太正统的“夫妻肺片”,“鱼香肉丝”等。
倘是又来了兴致,自家点炉架一锅毛肚,牛片鸡块水煮鱼,柴米油盐酱醋茶,闲花梧桐老方桌,烟火流云扯天涯。这便是市井之味,它其实是在工作的繁忙背后,在生活的艰辛背后,在心灵的浮躁背后,所以它接住盖碗茶,接住那一份涤荡后的温度,腾挪后的从容。盖碗,托于地,盖于天,因此品味,因此气定神闲。市井的茶水,市井的成都,市井的川人,市井的中国百姓,寻常人家。川味儿,也流于市井。
在川的日子里,往往我刚睡醒,母亲便拎着菜回来。一边进厨房一边言语,今天的豆腐比平时贵了,或者鱼又鲜又活。母亲做的菜从巴蜀山水里浸润出来。
豆腐块一定要放肉末的,鱼盘里总看得见香菜和泡姜,但少了花椒可都不行。而且多半是来自汉源,地道的麻香才叫川菜。随时可以取出来切成段斩成末的干辣椒,瓶里永远余着煸熟的芝麻。一大袋的八角茴香桂皮山奈白果香叶豆蔻等,固定在父亲钉好的老竹杆子上随风儿晃。
最妙的还是两个老瓷坛子,泡菜用,一荤一素。素的自然少不了辣椒苦瓜长豆角,萝卜洋葱白菜梗。荤的就更让人砸舌了,泡凤爪一定要慢慢吃,切成丝的泡猪耳裹着红油芝麻,鹌鹑蛋扔进坛子里一夜便好。母亲就信居家自做的豆瓣酱要比郫县的来得有味。而这手艺在奶奶面前却又自愧弗如。这比较我曾于拙作《九月酱香》里提起过,相对于母亲,奶奶的味道似乎更醇厚,因为在我记忆里,那时光啊走得更远。
而母亲的说笑中,某年的那位装修师傅临走时向她讨了一瓶酱料。说道是有了它,大鱼大肉都省了,这料好,且买不到,巴实。母亲善调料,常言川菜五味调合,百菜百味,以味养身。
初入川言母亲食辣皮肤好且不上火,路遇之川妹儿恁地水灵,一番琢磨大概因川地多湿,湿邪攻心,食辣除湿,味与酸和,椒麻祛毒,这人湿邪一解,自然容光焕发了,心底儿敞亮了,便也就豁达,开朗了。食辣椒不止川菜,湘鄂云赣皆有,想来各有其特色。其它如东北,齐鲁,两广以至京杭等,便不太食辣了。各大菜系均有其理。因地置宜,因人而异。
川菜给人丰富的味觉体验,譬如水煮鱼满目椒辣的下面,鱼片仍不失鲜嫩,纷至沓来的味觉层次过后,仍尝到鱼的原味。这好比川剧中的变脸,撕下的仿佛一幕幕多彩变幻的人生,最后还原的仍是人的本真。这是川人的智慧。层次源自丰富,丰富源自博大,博大乃有容。盆地在山底,所以能纳百川,达万壑。所以川菜以质朴服众,以百味亲民。可以说中国的家庭主妇厨男都能像我母亲那般炒出一二似模似样的川菜来,诸如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回锅肉等等。川味儿,在寻常百姓家。
居家 绵洲的时候,倘若是雨天,不便出门,母亲往往会沏一壶蒙山茉莉,说是配桂花糕最合适。
糕点是父亲去成都带回的。父亲眼中有桂湖,都江堰,江油广元,佛影云海,灵猴金顶,或是近一点的北川映秀,而母亲会在巴蜀风光里点燃一把柴薪,姜蒜葱花,蒸煮炒炸,双椒爆香,白糖提味。直至烟火渐熄,暮色起,风雨渐歇渐止。方觉困意生,“茗香一线连川雨,夜阑远灯问窗纱。才道峨眉天下秀,梦里蓉城又落花”。
我唇间的川味儿,是一锅麻辣,一筒豆花,悬一帘灯影。我杯中的川味儿,是一盏香茗,一樽醇酒,映一片山水。我心里的川味儿,是奶奶的眼,父亲的肩,母亲的手。
川味儿,是慢行的列车,流动的乡音,是奔袭的脚步,停歇的光阴…
这一次次,一幕幕,一点一滴,一切一切,汇成远方的诗句:
重峦接雾霭,苍莽云水长,
雄关漫古道,崔嵬越飞鸟。
千里过川陕,还家事母忙,
劝客涪城饮,片鱼水煮香。
拓展阅读
1、家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每当星期五我总会想起这首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它给我温馨,给我快乐和动力。
星期五到了,像我们这样的住校生是很想快点回家的。每个同学都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有的是给家人带的礼物有的是一个星期没洗的衣服,还有的是……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下课铃声的响起,连听老师讲课都没心思了。终于清脆的铃声响起了,同学们一窝蜂地冲出了教室,向自己回家的路走去,好像是在外多年的游子因思念家而疯掉一样。
回到家后,一边是母亲的嘘寒问暖,一边是父亲呵护的手臂,让我像是处在百花丛中甜美极了。打开电视静静地看着,父母不会打扰我,母亲还会削一个苹果递给我,这已经成了一个习惯。晚饭我是不会担心的,在学校努力了五天当然不会让我太累了,母亲会做一桌的美味等着我去消灭,我仿佛品尝到了家的滋味——一种幸福的味道。
星期六,母亲准时把我从床上叫起来,吃完饭后我会按照父亲的安排写两小时的作业,等做完了,就是我该出手的时候了,跑到父母的身边,帮他们锄草挖地。累了,苦了,没关系,只希望父母能高兴。中午就是我当大厨了,挥手三五两下就将菜做好了,看着父母脸上满意的笑容,我感觉到了幸福,幸福就是父母的微笑。
星期天,我又将离开父母,去学校读书,为什么我的家不在学校呢?为什么我要和父母分开呢?我不愿意离开你们,不想离开这个家,虽然只是分开5天,就像分开了5年。临走前父母千叮万嘱让我好好读书,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我爱我的家,这个幸福的家。
想起家,就会有阳光流转全身的感觉,家的味道是甜的,就像阳台茉莉花的清香;家的味道是香的,就像妈妈手中的饭菜;家的味道是暖的,就像爸爸杯中的清茶。
清晨,阳光照进窗棂,在书页上跳舞。我沐浴在阳光里,手捧暖茶,坐在阳台的躺椅上,翻着书。忽地,一股清风吹来,竟夹杂着几分清香。放下书去寻,哦,茉莉开花了,俯身细嗅,清新中带有几分甜蜜,就像家的味道,它永远是你心中最清新最美好的味道。
考试失利的我回到家,沮丧地放下书包,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母亲觉察到了我的异常,并没有说话,转身进了厨房,不一会,端出了早已做好的饭菜,用母亲独有的温柔的目光看着我,说:“孩子,你记住,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家永远是你的避风港,而我,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饭菜的香味飘进了鼻腔,这味道,我永远不会忘,因为这饭菜里有家的味道。
父亲爱喝茶,每次回家后,满头大汗的他一定要先喝一杯热茶。母亲看到他笨手笨脚的烧水、冲茶,就假装生气半嗔怪半心疼地向父亲挥挥手:“你看看你,笨手笨脚的,连个茶都冲不好,还是歇着去吧。”这时,父亲便会笑呵呵的说:“还是我来吧。”母亲拿过茶杯,温柔一笑,不再答话,她知道父亲在外的艰辛。每当父亲接过母亲递过的茶杯时,他总会给母亲一个深深的拥抱,他茶杯中氤氲的茶香里有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是一种舒心惬意的香,给你淡淡的亲切;家的味道是一种令人感动的温暖,给你暖暖的幸福;家的味道是一种绵延又长的情,给你点点滴滴的真情。家,我的港湾。我爱家,更爱家的味道。
我有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美丽而温馨的家。虽然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家,但有着家人的陪伴,让我感到很幸福。
我们家里每个人的手都不一样。爸爸是工人,因为要完成许多工作,所以他的手很粗糙,有的地方还有伤痕。又由于是在野外作业,因此他的手也被太阳晒得黑黑的。妈妈一手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许多细纹爬上了她的双手。我的手又细又长,上面时常会有钢笔水的香气。而弟弟的手,白白的,嫩嫩的,摸起来还滑滑的,让人感觉十分舒服。
推开家门,映入眼帘的是餐厅,餐桌桌面是大理石材质,颜色十分漂亮,但想要挪动它,那可得费一些力气才行呢。再往前走,就是客厅了,客厅的布置也十分简单,左手边是沙发,右手边是阳台,沙发对面就是电视,在沙发和电视的中间有一个茶几,上面摆放着一套精致的茶具。
我梦想中的房子和现实中的房子完全不同。梦想中的房子共有四层,一层是客厅,是专门接待客人的;二层是客人的卧室和我的私人游戏厅,在游戏厅里想玩多长时间都可以;三层是起居室,一共有六个卧室;顺着盘旋楼梯往上就到达四层,四层有一个露天花园,到了晚上还可以看星空。我很喜欢游泳,怎么能少得了游泳池呢?游泳池就在露天花园的左边,水十分清,这样我就可以天天游泳了。
房间
我的房间有一个卫生间,卫生间里有一个浴缸。房间正中间是我的床,床头有一个粉色的枕头,被子在枕头上面。床的左边是书柜和书桌,右边是阳台,里面放了几盆绿植。
书柜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有四大名著,还有我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书桌上有一个钟表,表盘底纹画着挺拔的青竹,桌角美丽的凤仙花正含苞待放,我的房间充满了书香味。
我的家是可爱的,美丽的,温馨的,我爱我的家。
我的家,是一个有味道、有颜色、有形状的地方。
我的家味道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酸、有时是辣。爸妈搂着我亲吻说宝贝真棒的时候,我的家全是甜甜的糖果味;我撒谎不诚实时,那味道就会转化成难闻的辣和苦甚至是辣苦结合;至于酸,是在一次妈妈要出差,进了安检口又跑回来抱着我亲亲,当时酸的眼泪都出来了,把咸味也直接给带出来放嘴巴里了。我喜欢家里的这些味道,酸甜让我觉得很幸福,但辣苦让我得到成长。
后来,我认识了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我的家也有这么多的颜色在变换着,早晨醒来和爸妈道早安时,我们的笑脸就像初升的太阳橙红橙红的;奶奶准备的早餐,散发这带着香味的金黄色;一家人齐动手养殖的盆景,青绿青绿的;爸爸哼着歌儿时,天空一片蓝蓝的;混合彩色的时候也是很美的,红色里还有阳光的味道,绿色会有泥土的芳香,黄色会有麦穗的气息,蓝色会有点点海水的咸味……这些我都很喜欢。
我的家有各种形状,三角形、多边形、圆形……大多数时候,我们家是三角形,爸爸妈妈和我,我们仨。我画了个等边三角形,三个角,挺像的。但妈妈说应该是直角三角形,爸爸是90度的角,妈妈和我是被撑起来的另两个角,我也同意的。角里面有爸爸妈妈我。不管是直角和等边,那都是有甜味、带着阳光红、三角形状的家;爷爷奶奶来的时候,我们家就变成了一个小小五角星似的多边形。这时的我像颗球似的,在每一个角的怀里逗留和玩耍,每个角都有很神奇的力量,温暖坚实;大家庭聚会时,所有人在一起,我们每个小家就都变成了圆形,全部套在一起。爸爸说这叫五环,有时最多可能是八环十环,环环相扣,热闹的氛围里,五颜六色的特别漂亮,味道也是香香的。
我爱我的家,爱这个家里的味道、颜色和形状。
我的家是快乐的家庭,五彩缤纷,像彩虹般绚丽。我们三口人各有各的“颜色”。
“黄色”妈妈
我的妈妈头发长长的,眼睛大大的,鼻子小小的,嘴边总是挂着微笑。是个勤劳的家庭主妇。
虽然妈妈平时很忙,但是,一到双休日,她总是闲不住,把每一个房间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家里收拾得窗明几净。她还经常亲自下厨给我们做好吃的。不管妈妈下班有多晚,都会关注我的学习,每天都问我:“一茗,做好作业了吗?我要检查你的作业。”这就是我勤劳的妈妈,我把黄色送给她。
“橙色”爸爸
爸爸头发短,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色的眼镜,一副书生样。的确,他很有学问,最爱搞发明,心灵手巧,还会修很多东西。
有一次,爸爸坐在桌前,不知在捣腾什么。不论我怎么问,他总是说:“*。”我只好跑到房间去做作业。过了一会儿,爸爸拿着一个盒子进来了。这个盒子外观像一个发胖的计算器,有一个开关,还有一个感应区。我好奇地问:“这是什么?”“这是一个太阳能节能灯,白天晒一晒太阳,晚上就能亮了。”爸爸说。真是一个爱动脑爱搞发明的爸爸。我把橙色送我他。
“红色”的我
我在其他人眼里比较文静,其实我很活泼。在家里就会突然淘气。我也喜欢捉弄爸爸。
有一次,我把爸爸的手机藏了起来。爸爸怎么找都找不着,我卡爸爸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忍不住哈哈大笑。爸爸盯着我,说:“是不是你把手机藏起来了?”我只好投降,把手机还给了爸爸。这就是淘气的我,我把红色留给自己。
这就是我彩色的家,一个每天充满阳光的家。
2、品味母爱作文350字
去年六月,我被同学传染上了流感,当时妈妈心疼地对我说:“宝贝,你怎么了?”我说:“我头昏脑胀,站都站不起来,只能躺在床上”。
每天,妈妈都在家里给我擦擦身子,给我读读书,她非常辛苦。
我连着发了两次烧,每次都是一个礼拜,妈妈牺牲上班时间去给我看病,陪护我,侍候我,为我担心,我发现妈妈消瘦了许多,就这样熬了两个礼拜,我的病终于好了。
病好了以后,我开始上学了,每天晚上写完作业,都是妈妈给我批改作业,给我讲题,给我签字,就这样坚持着,她也不说一声累,只是给我认真的讲题,看着我和哥哥错了很多题,妈妈满脸都是忧虑,我也把妈妈的心情看在眼里,所以,我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仔细做题,现在已经基本上不出错了。
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来回报妈妈。
妈妈,我想对您说:“您辛苦了,谢谢您那么多天对我的精心照料,我爱您!”
3、初中毕业的滋味作文500字初中初一作文
时光飞逝,初中三年的生活已经化成一滴滴清水,我的心中像是打翻了五味瓶:酸,与朝夕相处两年的同学说再见了;甜,最苦的初中三年生活已经熬到了头;苦,同学们分别后,不知道何年何月何日再相见;辣,我们告别母校后,母校就面临着*,心中已有说不出来的依恋。
回忆起操场上,同学们生龙活虎的打篮球;回忆起教室中,同学们认认真真的听讲;回忆起餐厅里,同学们那有秩序的就餐;回忆起因打扑克停课的我们四个。回忆起在一中的两年,我懂得了很多,懂得了抉择,懂得了珍惜,懂得了……唉!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啊.我们现在都在希望毕业典礼来得更晚一些,因为我们还有许多要说的没来得及说,还有许多要做的事没来得及做。我们不想留下遗憾。
现在回忆已将我的脑海中的遗忘慢慢的吞噬,我已憔悴到了极点。
我曾经发表过这样一个说说:“在学校,把昨天一粘贴,再一复制,那就是今天”。现在我已大错特错了,因为在学校,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事件发生。每天发生的事,我都会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我不能把他们都忘掉,因为在以后回忆起来,那就比什么都要甜,都要好。
在多少年以后,我们拿起了这本册子,看着曾经幼稚的我们,每个人都会甜甜的笑。因为这本册子里面有现在我们每个人,里面记录着我们初中时的写真。
4、品味母爱作文350字
在橙黄色的灯光下,我的笔沙沙地写个不停,作业写了2个多小时,不觉将头枕在桌上!
累了吗?在这时,我的耳边传来了一声熟悉而亲切的问候!桌面上已经放上了一杯浓香的牛奶,是妈妈刚端过来的!
我端起了这杯浓香的牛奶,贪婪地吸了一口气,是那样的香,我不觉陷入沉思……
淡淡的灯光下,妈妈陪伴着我,坐在我的书桌旁,她的影子静静的,一坐就是3个小时!在学习上,妈妈是我的老师;在生活上,妈妈更是我的知心朋友!每当班内发生了奇闻趣事,我便告诉她,这时,妈妈总是微笑着听我说!
伟大而又深沉的母爱不就像这杯浓香的牛奶吗?一句亲切的问候,一声嘘寒问暖的关怀,一堆苦口婆心的唠叨,甚至是严厉的责备……这不都是爱的表现吗?我又该如何才报答妈妈那如阳光般博大而深沉的爱呀!
在静谧的夜,我又一次细细品味牛奶!但我品出的不仅是牛奶的味道,而是那阳光般的母爱!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39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