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送别的诗句有
1)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
3)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孟浩然《过故人庄》
4)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孟浩然《过故人庄》
5)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岑参《逢入京使》
6)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7)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孟浩然《过故人庄》
8)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9)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10)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1)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13)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
14)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適《别董大二首》
15)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7)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8)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 苏轼《和董传留别》
19)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
20)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1)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22)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3)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4)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25)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李白《渡荆门送别》
26)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27)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8)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9)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適《别董大二首》
30)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1)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2)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3)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渭城曲 》
34)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35)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36)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37)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38)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李白《渡荆门送别》
39)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40)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1)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 苏武《留别妻》
42)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 张泌《寄人》
43)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4) 娉娉褭褭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 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拓展阅读
1、徒弟送别师傅的诗句锦集60条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4、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9、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10、愿尔尽得春风意,长风直挂成名家。
别后,漫长的岁月,您的声音,常在我耳畔响起;您的身影,常在我眼前浮现;您的教诲,常驻在我的心田!
地理:“在生活的大海上,老师,您就像高高的航标灯,屹立在辽阔的海面上,时时刻刻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航程!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经典语录,使人崇敬。我还要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
服饰依旧,容光依旧。您那熟悉的板书、熟悉的声音,将我们的思绪牵向往昔的.学生时代。哦,老师!
化学:“您的英姿或许会象水一样慢慢蒸发,但是您的笑容却依然印在我的心中,谢谢您!”
怀念您,亲爱的老师!在我心中珍藏着您明眸的凝视,它们像两眼清泉,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
今天,我在遥远的地方,把您给予我的昨天,折叠成记忆的小船,任其飘荡在思念的心湖里。
蓝天上缕缕白云,那是我心头丝丝离别的轻愁;然而我*怀将永远和天空一样晴朗,因为我会想到恩师那和蔼的笑容。
老师,感谢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我人生的旅途。
老师,今天我们为你而骄傲;明天,您会因我们而荣光。
老师,离别虽然久长,而您那形象仿佛是一个灿烂发亮的光点,一直在我的心中闪烁。
老师,在我小小的心灵中,最了不起的除父母外,便是您!
2、王勃送别的诗句集锦100句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译文】
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很多艰难的路,匆匆忙忙只有一人去寻路。
在千里的行途中悲凉失意,寂寞冷落会摧垮人生不过百年的身体。
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们的生活同样凄苦辛酸。
不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会是对方梦中出现的人。
《重别薛华》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译文】
明月照在冒珍珠似的水泡的江水上,秋风洗刷着能把锦缎洗得更好看的`锦江。
这分别的地方,有楼台,紧靠着又高又陡的江岸;有洲诸,很长很长,长得要跟远天连起来。
旅途飘泊,现在要以千里计数了;而凄凄惶惶的情景,看来要陪伴我一辈子了。
眼前的穷途末路,只能叫我眼泪洗面;回头看看我走过的里程,也只能叫我潸然出涕。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秋江送别二首》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赏析其二: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勃的组诗作品,共两首,都是五言绝句。这两首诗以江、山、亭、月、夜为主要意象,描绘了江边月夜送别的情景,把送别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句句透露着离别的伤感与痛苦,表达了作者独有的内心感受。诗的妙处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诗人的诗笔即画笔,他描绘了一幅江边月夜送友图。月夜,烟雾弥漫,此时友人已经远去,诗人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夜寒心亦寒。
通篇写景,而诗人送别友人后的伫立凝望、留连若失之状和孤寂怅惘、凄凉寂寞之情却自然浮现纸上,无一字写情,却句句含情,把情完美地融化于景中了。
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字眼把画面点活,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3、王勃送别朋友的诗句集合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一首王勃写关于朋友的诗句,也是一句家喻户晓的诗句,诗句中透露着浓浓的友情,出自于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感情真挚,引起人们心里的共鸣。全诗如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解
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简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此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朗读节奏划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写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大约作于乾封(唐高宗年号,公元666年正月—668年二月)年间,是王勃为送别一位到蜀地任县令的杜姓朋友而作,是其游蜀之前供职于长安时期的作品。
翻译
雄伟的`长安城有辅佐的三秦,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因为都是离家在外*之人。
只要四海之内有一知己朋友,纵使远在天涯也如就在近邻。
不要因为我们就要离别两地,就像普通儿女一样泪湿衣襟。
赏析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30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