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画谐音类歇后语

发布时间: 2025-07-12 13:32:17

四画谐音类歇后语

井口接电线→机警(井)

井水浇坟→欺(沏)祖

井里丢石头→不懂(咚)

井里丢石头,蛤蟆跳上鼓→两不懂(咚)

井里捞皇上→劳(捞)驾

井底里响鞭炮→有原(圆)因(音)

开大会请了假→没出息(席)

开水锅里煮空笼→不争(蒸)包子争(蒸)口气

开水碗里的葱花→华(花)而(儿)不实

开花不结果→无子(籽)儿

开汽车按喇叭→走着想(响)

开滦打官司→没(煤)的事

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天上抹浆子→胡(糊)云

天上的蜘蛛网→高师(丝)

天天拾煤核→勤俭(捡)

天师过河不用船→自有法度(渡)

天亮才烧炕→赶不上趟(烫)

天亮公鸡叫→白提(啼)

天津卫的娃娃→你(泥)小子

韦驮扔兵器→抛主(柞)

韦驮耍宝剑→无主(舞柞)

五十两元宝→一定(锭)

五十两银子下炉→一定(锭)

五人加一人→遇(六)人

五圣堂里遭火烧→妙哉(庙灾)

五件夹衣→实践(十件)

五两挂面→半疯(封)

五更里阉鸡→不提(啼)

五管笔→半疯(封)

不三的弟弟→不是(四)

不放酱油烧猪蹄→白提(蹄)

不拾柴火不买煤→你**(烧)啥

不是铜器→是习(锡)气(器)

不种芝麻不养蚕→无忧(油)无愁(绸

不倒翁盖被子→人小辈(被)儿大

中秋节的月亮→原谅(圆亮)

中堂里挂草帘→不是话(画)

中堂里挂碾盘→实话(石画)

中堂里夹条幅→话(画)里有话(画)

中堂背后贴灶爷→话(画)里有话(画

书生打架→未必(为笔)

书店失火→自然(字燃)

长虫过道→莽(蟒)行

长虫水→一溜歪邪(斜)

长虫没眼睛→盲从(虫)

长虫爬到犁头上→狡猾(绞滑)

长虫钻到犁辕下→妥贴(驮铁)

长虫脱皮→一节节退(蜕)

长虫熬汤→有啥(蛇)味道

长虫碰壁→莽(蟒)撞

长虫戴草帽→细高挑(条)儿

长沙问路→一样(益阳)

长颈鹿睡觉→白(背)脖子

乌龟上岸遭雹打→缩手(首)缩脚

乌龟过门槛,只听壳壳响→好阔(壳)

乌龟抬轿子→硬做(坐);硬抗(扛)

乌龟变黄鳝→解甲归(龟)田

乌龟爬门槛→就看此一番(翻)

乌龟拜年→规规(龟龟)矩矩(鞠鞠)

乌龟掉在靛缸里→确难(壳蓝)

乌龟锁到鸟笼里→大概(盖)出不去

云头上挂剪刀→高才(栽)

云彩翻花→添(天)美

从河南到湖南→难(南)上难(南)

从景德镇买来的→新词(瓷)

从盐堆里爬出来的→闲(咸)话不少

公鸡害嗓子→不能提(啼)

公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

公鸡戴嚼子→没题(啼)了

六、八万在手→等吃饭(七万)

六七八九→没食(十)

六月天长疥疮→热闹(挠)

六月天的剩饭→要搜(便)

六月天晒瓦→坏胚(坯)

六月里长疥疮→热闹(挠)

六月里生孩子→孽(热)障(涨)

六月里吃生姜→服(伏)啦(辣)

六月里吃薄荷→好良(凉)心

六月里的火炉→谁想(向)你

六月里的芥菜→起心(芯)

六月里的鱼汤→不动(冻)

六月里的蚊子→钉(叮)*

六月里的腊肉→有言(盐)在先

六月里穿皮袄→武汉(捂汗)

六月里烧鲜鱼→懂(冻)也不懂(冻)

六月里戴手套→保守(手)

六必居的伙计→辈(酱)小子

切菜刀剃头→玄(险)得厉害

反转龟→猛扒(爬)

反穿皮袄→出洋(羊)相;装洋(羊)

太保先生待老爷→奉承(神)

太湖里的虾子→白忙(芒)

孔夫子的搭链→书呆(袋)子

孔夫子的手巾→包输(书)

孔夫子的坟→久慕(墓)大名

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孔夫子的箱子→尽输(书)

孔夫子背搭子→两头输(书)

孔夫子掉进河里→诗(尸)书长流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王八吃西瓜→规矩(龟举)

王八吃烧饼→原(圆)顶原(圆)

王八坐月子→完(玩)蛋

王八肚里插鸡毛→归(龟)心似箭

王八盖量米→不是声(升)

王八睡觉→归(龟)宿

王麻子哭哥→凶(兄)啊

王羲之看鹅→渐渐消磨(墨)

木头人跳河→万万不成(沉)

木头敲鼓→普通(扑通)

木头骸骼过海→不成(沉)

木匠打石碑→赞(钻)不成了

木匠的刨子→抱(刨)打不平

木匠的钻子→追(锥)到底

木匠的锯子→不具(锯)实(石)

木匠吊线→正直(真直)

木匠破板→一句(锯)一句(锯)来

木板上的钉子→定(钉)了

木虱钻进花生壳→硬充好人(仁)

木轴小车不上油→干儿(耳)子

木偶的手→有限(线)

木偶流眼泪→假仁(人)假义

木锨拆火→一猜(拆)就着

木撅儿钉墙上→大小算个角(撅)儿

车儿纺线→闲(弦)鼓劲

车上的轮子→不妨(方)

车上拉客→宰(载)人

车后头拴小牛→歹毒(带犊)

车伙计抡拳头→没边(鞭)了

车胎渗气→纸(皮)漏

车轴辘割眼镜→实(石)打(实)石

瓦匠的婆娘→多疑(泥)

瓦匠拿瓦刀→默契(抹砌)

瓦房上盖篙草→怪物(屋)

瓦罐脱坯→土著(铸)

日本船→满完(丸)

日头晒黄瓜,→倒反讲(卷)

水上葫芦→不深(沉)

水牛角,黄牛角→各(角)管各(角)

水打灯草→留心(流芯)

水池里长草→荒唐(塘)

水缸里捉鱼→冤枉(怨网)

水桶没把→不成体(提)统(桶)

水蝎子→不怎么着(蛰)

牛皮衫领→真顶劲(颈)

牛角上抹油→又奸(尖)又滑

牛角尖敲锣→只想(响)一点

牛角尖对牛角尖→一对奸(尖)

牛蹄子→分两半(瓣)

牛蹄子上供→就显你角(脚)大

牛戴夹板→没样(鞍)儿

月下提灯笼→虚挂名(明)

月半前一天→失事(十四)

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纹)

风吹马尾→乱思(丝)

风吹灯草→心(芯)不定

风沙地里吃炒面→有口难言(咽)

风筝点火→飘飘然(燃)

风摇竹竿→稳不住神(身)

风箱板做塞子→气概(盖)

风箱板做棺材→昔日等气今成(盛)人

火上浇油→忘(旺)了

火车站里→鬼(轨)多

火车撞头→出鬼(轨)

火烧灯草→无叹(炭)

火烧对联→事(字)坏了

火烧竹子→空叹(炭)

火烧竹筒→自报(爆)

火烧胡子→练(炼)嘴

火烧眉毛→只图(秃)眼前

火烧棺材→大叹(炭)

火烧棉花→无舅(救)

火烧筷子→小叹(炭)

火烧旗杆→长叹(炭)

火烧碑记→自(字)不然(燃)

火烧红莲寺→妙哉(庙灾)

火烧云不叫火烧云→添(天)美

火筒垠鳗鱼→死得值(直)

斗大的元宵→难玩(丸)

斗笠出烟→冒(帽)火

斗笠丢了→冒失(帽湿)

心口上搭热敷→置之度(肚)外

心坎上挂筑篱→劳(捞)心

心坎上挂棒褪→打杂(咱

心里头长草→慌‘荒)啦

拓展阅读

1、三国演义中的内容

董卓进京——没安好心。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庞统做知县——大才小用。

曹营里的徐庶——人在曹营心在汉。

吕布来到白门楼——死到临头。

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刘备卖草鞋——本行。

诸葛亮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诸葛亮舌战群儒——座。

诸葛亮三气周瑜——着着胜算。

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或“真灵”)。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七擒孟获——叫他心服口服。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张飞骂阵——人硬嘴也硬。

张飞打督邮——给他个下马威。

张飞喝当阳——嗓门儿大。

张飞卖铁——人硬货也硬。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喝酒——胡(壶)来。

张飞捉耗子——大眼儿瞪小眼儿。

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张飞烧火——猛灶。

张飞娘姓吴——无(吴)事(氏)生非(飞)

关羽斩华雄——马到成功。

关公过五关——英雄当年。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关云长单刀赴会——谁敢动他一根毫毛。

关公离曹营——不安心。

关羽放曹操——念旧情。

关羽射黄忠——手下留情。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幸中之幸。

曹操来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关老爷看春秋——一目了然。

关公失荆州——太大意。

关公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云长踩高跷——只知道自己高。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公*——不知脸红。

关公脖子挂葫芦——脸红脖子粗。

关帝庙里找美髯公——*你不扑空。

关公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公卖石料——人货两硬。

关公卖肉——没人敢来。

关云长卖马——周仓不肯押。

关云长做木匠——大刀阔斧。

关公面前舞大刀——不自量力。

关公使大刀——不用急(戟)。

周仓扛刀——老爷无事。

关老爷干活——劳神。

关老爷告辞——走神了。

关帝庙里失火——慌了神。

关帝庙里求子——跨错了门。

关帝庙里拜观——走错了门。

2、三国演义中的内容

1、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2、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3、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4、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5、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6、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7、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8、主降魏——不知羞耻

9、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10、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

11、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12、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13、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14、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15、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16、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17、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18、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19、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20、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21、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22、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23、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24、张飞睡觉——不闭眼

25、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26、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27、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28、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29、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30、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31、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2、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33、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34、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35、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36、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37、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38、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39、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40、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41、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42、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43、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44、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45、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张

46、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47、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

48、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49、张飞讨债——声势凶

50、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51、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52、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

53、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54、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55、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56、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57、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

58、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59、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60、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61、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62、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63、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64、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65、关帝庙里拜观——找错了门

66、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67、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68、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69、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

70、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71、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72、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73、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74、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

75、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76、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77、关公开凤眼——要*

78、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79、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80、诸葛亮对魏延——见不得离不得

81、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82、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83、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84、诸葛亮丢了荷包——没有计了

85、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86、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87、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88、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89、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90、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91、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92、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93、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94、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95、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96、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97、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98、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99、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100、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101、阿斗的江山——白送隔门

102、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103、张飞讨债——声势凶

104、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105、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106、刘备编草鞋——内行

107、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108、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109、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110、挨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111、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112、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113、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114、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115、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

116、关云长*——不知脸红

117、诸葛亮哭周瑜——虚情假意

118、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119、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120、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121、曹操转胎——疑心重

122、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3、年级文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之纪昌学射课堂笔记常见多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生字词,理清课文的行文思路。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寓言的寓意,体会纪昌的认真和恒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纪昌练习眼力的过程。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做事要有毅力的道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谈话导入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大家听一听。(亡羊补牢,守株待兔)进而引出课题《纪昌学射》。

、初读

2.主要内容:

纪昌向谁学习射箭?(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

纪昌是如何学习射箭的?(练眼力)

五、析读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飞卫要求纪昌如何练眼力呢?

(一)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1.从飞卫说的话中,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呢?(严肃、严格、认真)

2.能否把牢牢地删掉?(不能,删掉无法体现飞卫的性格特点和纪昌练习眼力时的专注)

3.想象飞卫是如何说出这些话的?(直视纪昌,背着双手,满脸严肃)

4.那面对飞卫的建议,纪昌是如何做的呢?(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5. 那从这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呀?(纪昌全神贯注,练得十分认真)

(二)飞卫让他去把一个小东西看成一个**。

1.这次飞卫又是怎么对他说的呢?(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

2.那这次纪昌又是如何做的呢?(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shī)子,把它吊在窗口。然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3.同学们,你们见过虱子吗?知道虱子多大吗?(出示视频,比芝麻还小)

4.纪昌最终练习的结果是什么呢?(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六、品读

通过纪昌的练习,最终他成为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七、小结作业

作业:续写故事结局,成为射箭能手的纪昌,他会如何感谢自己的恩师飞卫呢?

八、板书设计

4、三国演义中的内容

1、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2、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3、阿斗的江山--白送

4、操遇蒋干--倒霉透了

5、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6、曹操败走华容道—兵荒马乱

7、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8、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9、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10、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11、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12、曹操下宛城--大败而逃

13、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14、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15、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16、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17、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18、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19、曹操转胎--疑心重

20、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21、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22、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23、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24、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25、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吃里爬外

26、单刀赴会-胆识压人

27、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28、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29、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30、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31、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32、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33、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34、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35、关帝庙里拜观--找错了门

36、关帝庙里挂观像--名不符实

37、关帝庙里找美髯公--笃定

38、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39、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40、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41、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42、关公开凤眼--要*

43、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44、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45、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46、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47、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48、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49、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50、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51、关羽刮骨疗毒--无痛苦之色

52、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53、关羽进皇宫--单刀直入

54、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55、关羽开凤眼--要*

56、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57、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58、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59、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

60、关羽走麦城--末日来临

61、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

62、关云长*--不知脸红

63、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64、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65、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66、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67、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

68、主降魏--不知羞耻

69、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70、黄忠叫阵--不服老

点击查看更多四画谐音类歇后语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itc.cn/articles/6014.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