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颐和园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教学难点:1、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感受颐和园的宏伟美丽。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颐和园的;课文的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哪些自然段联系比较紧密。
教学准备:1、挂图。
2、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1、自学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初读课文,了解参观顺序。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1、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2、品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
3、学习本课的写作特点。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我们昨天已经初读了《颐和园》这篇课文,也大概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0页,我想问问你们,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影响呢?(美丽)作者有什么希望呢?(希望我们去细细玩赏)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作者都去了哪些地方呢?(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哪些自然段写了这些景点?
既然作者极力推荐我们去游颐和园,那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颐和园究竟有多美,好吗?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课文,思考:长廊有什么特点?
2、快速地再读第2自然段,思考:课文是怎样具体的写长廊的长和美的呢?
3、学生汇报。
1)出示句子: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师:作者是怎样把长廊的长写具体的呢?(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说明长廊的长)
2)汇报: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师:这句写了长廊什么美?(颜色美、画美)这画是谁画的?(能工巧匠、古代的劳动人民、中国人)能画出内容那么丰富、体裁那么广泛的画,说明我们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那你认为这句我们应该怎么读呢?(赞美、自豪)
――――指名读、评价、指名读
3)汇报:长廊两旁栽满了花草......那一种又开了。
师:这句写了长廊什么美?(花美)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说明长廊两旁鲜花―――常开。多美的景色啊,谁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呢?(比赛读、评价、奖星)
师: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长廊的美呢?
4)微风从......使人神清气爽。
师:“神清气爽”是什么意思?(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师:参观了长廊,看到了那么美的景色,你们喜欢这里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再次感受一下长廊的美。
三、自学3-5自然段。
1、总结前面的学习方法。
师: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学第2自然段的。谁能说说?
生汇报:读课文――画句子――品读――理解――再品读(学生汇报,老师补充)
师:接下来老师准备让你们跟作者去游览万寿山和昆明湖,你喜欢去那个景点就去那个景点,用上老师刚才叫你们的方法去欣赏景点的美。
2、学生自学
3、小组内交流
4、汇报
师:你们都跟作者参观了万寿山或昆明湖,可老师没去,现在我想游览万寿山,谁愿意当我的小导游?
▲小导游俄必备条件:a:声音响亮。
b:仪态大方。
c:能说出大景点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观;突出景点的特点及与众不同之处。
师:同学们的介绍真棒,让我知道了佛香阁是如此富丽堂皇,周围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你们能通过朗读让老师再一次陶醉吗?
5、齐读3、4自然段。
6、这么美的景色,怎能让老师停下来呢?接着带我游览昆明湖,好吗?有请小导游。
7、汇报。
师:我衷心的感谢小导游们为我介绍了这么美的景点,让我真的像置身其中一样,真有点流连忘返啦。难怪作者说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细细地再欣赏一下颐和园的美。
8、齐读全文。
四、写作指导。
1、请你们把2-5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再读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2、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下来。
五、板书设计:
拓展阅读
1、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闹元宵》及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闹元宵》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了解元宵节,理解儿歌意思,学习完整地朗诵儿歌,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闹元宵》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理解儿歌意思,学习完整地朗诵儿歌。
2、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3、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4、能通过表情、动作表现诗歌内容尝试仿编诗歌的最后一句。
活动准备:
油泥、玩具小碗、根据儿歌内容绘制的图标。
活动过程:
1、老师演示搓元宵,谈话导入元宵节。
老师:老师拿的是什么?变变变,我用油泥变出了什么?
一碗香喷喷的元宵来啦!元宵节里人们都要吃甜甜糯糯的元宵。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是哪一天呢?
老师示范朗诵儿歌《闹元宵》。
3、理解儿歌意思老师:正月十五那天是什么节日?
4、看图标跟念儿歌。
分析理解“团团圆圆”、“闹元宵”的意义。
老师:谁知道“团团圆圆”是什么意思?(家里人都来了,很多亲戚朋友在一起。)儿歌叫《闹元宵》,为什么要说“闹”?(人很多,大家在一起很热闹、很开心。)
5、完整朗诵儿歌。
幼儿完整学习,朗诵儿歌2?3遍。
月亮走,我也走,月亮圆,人团圆,团团圆圆元宵节。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元宵是中国汉族传统小吃之一 ,属于节日食俗。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晒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江米沾到馅料表面变成球状,就成了元宵。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均为不同的食品。
2、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闹元宵》及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发芽儿》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理解散文的内容,并鼓励幼儿进行情景表演,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发芽儿》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的内容,并鼓励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2、初步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
3、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家长带领幼儿去踏青。
2、在活动室设口种植角,幼儿可以跟踪观察种子发芽的整个过程。
【活动过程】
l、老师组织幼儿观察种植角种子的发芽情况。
小朋友,我们的种子发芽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老师引导幼儿讨论看到的情况。
老师重点引导幼儿说H;刚发芽的叶子像什么,让幼儿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老师给予及时的鼓励。
3、老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诵散文《发芽儿》。
4、老师朗诵散文,请幼儿扮演种子,自编情景表演,鼓励幼儿大胆创编种子发芽的动作。
5、老师根据幼儿自编动作的情况,引导幼儿表演种子发芽的过程。
活动建议:
1、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当中,可以随时组织幼儿一边朗诵散文,一边进行情景表演,以巩同教.
2、老师组织幼儿精心照顾种子,让班级的种植角充满生机。
附散文:发芽儿
春天到了,春雨落在大地上,有粒种子悄悄地钻进了地面。
种子发芽了,两片新新的叶子真让人喜欢。
看.这芽儿多像两只眼睛!两只眼睛看啊看,啊,这世界多美丽!
瞧,这芽儿多像两只耳朵!两只耳朵听啊听,啊,这世界多美妙!
芽儿越看越高兴,越听越开心,一高兴就蹦起来,一蹦,就变成小苗苗了!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本文扩展阅读:发芽为动词,指植物长出芽。同义词有,萌芽。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开始萌发,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发育成一株完整的幼苗。
3、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闹元宵》及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好宝宝》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认读“自己”和“宝宝”两个词语,欣赏第三课《好宝宝》,幼儿空中手划字,能够听指令做动作,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好宝宝》含反思教案吧。
1、欣赏第三课《好宝宝》,幼儿空中手划字。
2、认读“自己”和“宝宝”两个词语。
3、能够听指令做动作。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设计意图:
根据本班的年龄特点,由于幼儿是新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识字或读儿歌之类的,更不要说有要求、有规律的给幼儿传受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只有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幼儿传受知识,所以我设计了此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通过模仿、说和玩,来完成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就是让幼儿认读“自己”和“宝宝”两个词语。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大范例。
2、“欣赏”字条,“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不出声。”
3、大、小字卡“自己”和“宝宝”若干。(活动贴在教室四周,注意要贴在幼儿能摸到的地方)
4、小鸟、小马、宝宝、袋鼠头饰。
活动过程
1、用谈话形式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小朋友知道是谁吗?(教师带着袋鼠头饰出来)。
今天呀,我给小朋友带了一份大礼物,小朋友猜猜是什么?(大范例挂图)
2、出示大范例挂图
啊!今天,字宝宝也来跟随我们小朋友做朋友了,你们愿意吗?(愿意),好,那么我们看看字宝宝对我们说了些什么好吗?
3、教师念读第三课《好宝宝》,幼儿欣赏,并在空中手划字。
4、教师出示字条,播放录音机,幼儿欣赏课文。
5、教师以袋鼠妈妈的口吻逐一出示头饰。
(1)教师出示小鸟头饰时,向幼儿提问:
小鸟是怎样飞的?(自己飞)教师就出示“自己”的字卡贴在头的下面。并让幼儿模仿小鸟飞的动作。
(2)教师出示小马的头饰,并向幼儿提问:小马是怎样跑的?并模仿动作。(方法同上)
(3)教师出示宝宝的头饰,提问:这是谁呀?(宝宝),他也是自己走的。让幼儿模仿动作。
6、游戏:
(1)游戏的名称:谁在做
(2)交代游戏要求和玩法。
教师说:“小鸟自己飞”,带小鸟头饰的小朋友做小鸟飞的作去摸一下“自己”这个字卡。(下面:小马、宝宝方法一样,只是各自模仿动作不同。)
(3)游戏可用不同的动作重复进行,玩最后一次游戏时可把字卡收回来。
7、活动延伸
教师弹《小鸟自己飞》的音乐,幼儿模仿飞的动作离开活动室。
1.教师对教学内容可以再深华、再提炼。
2.在活动过程然幼儿在亲身参与,身临其境。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检验是否达到预定教学目标,幼儿是否又一定进步,达到文明、和谐了吗?
本文扩展阅读:宝宝是对小孩儿的亲昵称呼,是爸妈或家人对婴儿或幼儿的昵称。古时候,父母有了孩子之后都是如获珍宝。在父母眼里,孩子都是宝贝。
4、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小兔搬家》及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小兔搬家》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倾听同伴讲述,大胆的想象和表达,能认真观察图片,理解人物动作,用恰当的动词进行表述,感受朋友间的友谊,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小兔搬家》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图片,理解人物动作,用恰当的动词进行表述,感受朋友间的友谊。
2、能倾听同伴讲述,大胆的想象和表达。
3、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准备:
挂图一幅。皮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挂图,请幼儿看图片,提出问题:
(1)师:“小兔子要住新房子了,他在做什么呢?”
(2)一个人能行吗?他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二)进行部分: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人物动作,帮助他们用恰当的动词表示,每个小动物是怎样帮忙的。
(2)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讲述一遍故事。师:这么多小动物帮助搬家,太热闹了。
小兔也想请你来帮帮忙,我们一起帮帮它好吗?
(四)结束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把球宝宝送回家。
这节课有儿掌握的不是很好,由于我班幼儿大多数都是民族幼儿,对汉语的理解能力较差,对汉语的一些词和句子理解不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意识到要想让民族幼儿学好汉语,掌握汉语的词和句子必须要多说,多听,多练习。
本文扩展阅读:搬家指从一个地方搬到一个新的地方。纵观现代人的一生总会有几次的变迁与异动。
5、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小兔搬家》及教学反思
《中班健康优秀教案《小兔搬家》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健康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腿夹物跳的动作,发展腿部力量。
2、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可乐瓶若干,塑料圈人手一个,斜坡一个,杂物若干,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 准备运动:兔子舞师戴头饰: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音乐起)
2、 基本动作:游戏《狼来了》
师:这儿真美,我们在这儿安家吧!(取下圈,放在地上当家)我们还有很多粮食没搬,得把它们搬到仓库里。"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指定一个地点为仓库)示范:走到场地一侧,取一件物品,用双腿夹住,跳到仓库处放下,再继续。(请个别幼儿示范,强调动作要领:在搬时一定要用夹物跳的方法。)当大灰狼出现时,小兔要立即在塑料圈中蹲下,大灰狼走了,再继续搬东西。
3、 游戏:小兔搬家师:大灰狼真讨厌,经常欺负我们,我们还是搬家吧。
讨论:怎样把这么多的东西都搬走?引出夹物跳。
(1) 造新家兔妈妈介绍路线,与几只小兔示范夹物跳的搬家方法:背着圈跳过小树林(可乐瓶搭成),褡个新家,将粮食放在指定位置,再冲上山坡,跳下,返回原地。
(2) 搬家(音乐起)小兔在妈妈的带领下沿路线搬家。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指导。为小兔鼓励、加油。
4、 整理活动:
师:哈,终于搬完了,这里很安全,大灰狼再也不会欺负我们了!(幼儿做高兴状:耶!)真累呀,让我们放松一下吧!(互相敲敲腿,捶捶背,揉揉肩)天快黑了,妈妈给你们讲个《小兔搬家》的故事吧!(幼儿边听故事边作休息状结束)
〈纲要〉中指出的:“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游戏过程中,学会轻轻的跳来避免招来大灰狼,让整个活动充满了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itc.cn/articles/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