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
《想念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要到了,从我到了北京以来,已经五年没有回家过端午节了。
在哈尔滨,端午节是很热闹的节日。小的时候,天不亮奶奶就要给我和弟弟绑上五彩线,其中我最喜欢紫色的线,那个时候的五彩线通常是家里用剩下的毛线,卷起来粗粗的一根,绑在双手双脚和脖子上,以祈求好运,当端午节过后第一个雨天,就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水坑里,奶奶说五彩线会变成小蛇,然土壤变得更肥沃。绑完了五彩线,老妈就会带着我们去松花江边,用崭新的手绢沾着江水擦脸,可是现在的江水变得很臭,不能再擦脸了。早市上,会有卖香草、艾蒿、荷包、扫帚、葫芦、小老虎、布娃娃、充气棒的,老马会给我买一个好看的荷包和扫帚挂在身上,而奶奶会买一些香草、艾蒿和小葫芦挂在门上。二姑和奶奶包好的大枣粽子和白鸡蛋、茶鸡蛋也会在这个时候热气腾腾的端上来。小时候喜欢玩撞鸡蛋,看谁的鸡蛋最坚硬,有的用鸭蛋,有的人用鹅蛋,有的干脆用假的石灰蛋,结果没个端午节都会吃很多的鸡蛋。
上了初中高中,同学们提前很久就会计算端午节的日期,一般是要提前一天晚上去江边玩一个通宵。这个时候江南、江心岛、江北都会灯火通明,年轻人拿着充气塑胶棒互相追打,闪闪发光的项链、戒指都很受,有烤串,有人打麻将,还有人放鞭炮,这样的民间庆祝活动一直会持续到第二天清晨。
上了大学就很少去江边赶这个热闹了,记得同学去玩通宵之后趁我熟睡给我绑上了五彩线,结果掉颜色弄得满手的彩色,真得很怀念。上了研究生之后,北京对于端午节并没有很大的庆祝活动,每年只是在食堂吃几个粽子应节。
如今,在端午节来临之前,真想回家去,想让奶奶给我绑五彩线,想让老妈带我去江边买荷包小扫帚,想**奶包的粽子煮的茶叶蛋,想看到香草艾蒿和葫芦挂在我们家的门前。
又到了端午节。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端午节的粽子。
端午节前几天,妈妈就从市场上买来包粽子的粽叶、糯米、绿豆等,到端午节那天,就把它们拿出来,用水浸湿,洗干净,然后开始包粽子。她拿起一些粽叶,叠成开列一排,随后一层糯米、一层绿豆、一粒猪肉,最后加上一层糯米把绿豆和猪肉包在中间,再把叠好的粽叶,压紧,按平,折叠,最后用线捆住,就这样一个粽子在她们的手上包好了。
粽子包完后,她就把粽子放进锅里,加上合适的水,让它蒸煮。大约煮到两个小时吧,厨房里飘散出一股粽子的清香,深深地闻一口,沁透心脾。这时,馋嘴的我就迫不及待地让妈妈从锅里抓起一条粽子,不管它炙热烫手,就解开线团,送进嘴里,用牙齿咬一口,滚烫的粽子,有时弄得我牙齿根,舌头嘴上顿时起满了大大小小的泡泡,尽管这样我还是不肯吐出来,味道好极啦。
听大人们说,端午节这天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诗人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后,百姓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的还拿出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因此,在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的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时过境迁,人事物非,可端午节一直流传至今,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化。
《赛龙舟》
盼呀!盼呀!终于盼到了我们村一年一度的赛龙舟了。
农历五月初六是家乡的龙舟节。我刚吃过粽子,就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来到潢涌河边看赛龙舟。河两岸人山人海。
下午2时,比赛开始了,龙舟随着鞭炮声起,来自各村的12条龙舟一字排开。锣鼓声霎时震耳欲聋。河两岸顿时沸腾起来,升空的气球、迎接的彩船、划过的龙船……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你们看呀!那些龙舟多么威风呀!像凯旋归来的胜利者。挠手们分别穿着红短衣、蓝短衣、黄短衣、白短衣、青短衣……头上绑了块白布,上面写了几个字——“奋斗!奋斗!努力奋斗!战胜困难!”他们如同军队一样威风。比赛到了紧要关头,人们的心开始紧张起来,突然,从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下二村加油!下二村加油!”的呐喊声,我放眼看去,原来是下二村旗子的红队落后了,在观众的的支持下,挠手们更沉着了,拼命地划着,下二村龙船,迎着汹涌澎湃的浪花,“踏着”乘风破浪的强风,在潢涌大河上划出一条长长的水纹,冲上了前头,其它龙船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你追我赶。最后,下二村龙船一举夺冠。队员们团结合作的精神鼓舞广大群众。
据说,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春秋时代的战国时期,那时,七个皇帝各镇守一方,分别是:楚国、燕国、秦国、鲁国、齐国、魏国、赵国。其中,北方的秦国最为强大,虎视眈眈地想吞并其它六国,想成为中华民族的霸王,屈原推兼楚国与齐国合并攻击秦国,但是,昏庸的楚王不但不听的屈原劝告,还把屈原逐出楚国。最后,楚国被秦国消亡了。屈原不任心看见楚国人民流离失所,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胸中抱着沉甸甸的大石头跳到旧罗江自尽了。楚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后难以置信,纷纷划着小船去救他,又害怕旧罗江中小鱼伤害屈原的尸骨,所以,楚国人民用小竹筒装满糯米饭菜,希望江中小鱼不要伤害屈原的尸骨而吃楚国人民做的糯米饭菜。故事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
赛龙舟需要队员们同心协力、奋力拼搏才能划得快,它宏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精神。
拓展阅读
1、春节看花灯作文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上,老师组织我们到操场上看花灯——注意,可都是我们自己做的喔!
远远望去,有一盏颜色特别鲜艳的花灯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插满了花的“小花蓝”,灯架是用粗钢条做成的,上面粘着几朵红艳艳的玫瑰花,周围挂着一圈用银纸包着的小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忽然,我又看到有许多小朋友正围在一只灯笼下,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目光中充满了惊喜。我迫不及待地挤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免子灯,长着一对长长的耳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晃着,细白纱做的身体上绣着几朵小花,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双眼睛,大大的,红红的,像受了委屈、随时都有可能掉下眼泪来的小女孩一样,真可爱啊!
我做的花灯挂在角落里,它很特别,是三角形的,中间用一层薄纸密封了起来,两侧各贴了一朵红丝带扎成的纸花,底部挂着一串流苏,流苏上还有三只憨态可掬的小猪呢。
看来看去,我还是最喜欢我自己做的花灯,它是我和妈妈整整一个上午的劳动成果,虽然不算最漂亮,却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2、春节看花灯作文
西津古渡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令人称奇叫绝的古街。漫步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似乎是在一座巨大的历史博物馆中散步。
快要过春节的前一天,趁着傍晚的寒风,我和家人闻着蜡梅花的香气,兴高采烈地来到西津古渡看花灯。
西津古渡的花灯是由一群心灵手巧的师傅精心制作的,个个活灵活现,就像真的一样,就连平时光秃秃的大树也热闹起来了!蝴蝶、蜻蜓、蜘蛛……各种不同的昆虫花灯,它们都来给大树妈妈拜年了。在花灯的海洋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只“愤怒的小鸟”。只见这只愤怒的红鸟坐在弹弓上,把皮筋拉的长长的,随时准备发射,而另外几只鸟儿也很愤怒,它们在给红鸟加油。它们要打谁呢?原来它是要打那些偷金蛋的肥猪。因为肥猪偷了鸟儿的金蛋,鸟儿要夺回自己的金蛋,才发生了这样的保卫战。看着这些灯,真是好玩极了。
不知不觉,夜已深了,在家人的催促下,我才知道该是离开的时候了。西津古渡的花灯真美啊!来年我还要来看!
3、春节看花灯作文
今天晚上,我们吃过晚饭,就和爷爷奶奶一起去荔枝湾看花灯。
到了荔枝湾,我们看见两排舞狮立在两旁,张着嘴巴,好像在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两条威武的飞龙立在石碑两旁,夺取石碑上面的珠。石碑后有一条江,叫做荔枝江。江里有许多人造的巨大的荷花。有的只是一朵花苞,有的已经开得非常茂盛。我仿佛看见有几只青蛙在荷叶上捕食,蜻蜓在水里产卵的情景,有几只仙鹤立在一座假山上,有的昂首挺胸,有的低头捕鱼,还有的单脚站着睡觉呢!再往前走,会有一座塔,有十二只动物围着它,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也就是十二生肖。听奶奶说,围着这座塔走一圈,就会有好福气。最漂亮的就要指那个用灯做成的一个洞了。这个洞是用许多条灯架成一个半圆形,就像一座桥。走进这里就仿佛走进了一个花的世界用花编织成花藤。花瓣满天飞舞,美丽极了!
我们围着荔枝湾走了一圈,就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4、春节看花灯作文
“哇,好多花灯啊。”上海城隍庙迎来了新年花灯展示。有活灵活现的凤凰、有昂然挺立的金龙、还有精忠报国的岳飞……
让我先说说岳飞吧。你看,他身穿淡蓝色战袍,头戴金色的头盔,身后还披着一件红色的斗篷,还有他骑的那匹白马,白马*前还挂着一个红黄相间的铃铛,真威武啊!
我再说说牛郎织女吧。牛郎织女遥遥相望不能相会,这时他们脚下飞来数不胜数的喜鹊,喜鹊还为他们搭起了一座天桥。最终牛郎与织女相会了,真让我感动。金光闪闪的大元宝灯光吸引来许许多多的游客。你瞧三个儿童在大元宝旁边你追我赶,最有趣的要算那个身穿蓝色旗袍的男孩子,只见他抱了一个小元宝,因为小元宝太重了他拿不动,所以他一**坐到了铜钱堆上。好有趣啊!
金黄色的大马可是花灯中的主角,只见它提起双腿屹立在白云堆中,突然它的两侧飞来两条巨龙,正所谓龙马精神,真是震撼人心!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除了花灯还有许多文化等你去探讨。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46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