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日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结束了长达155年的英国的统治,香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管理。绝大部份香港华裔居民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0年前,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正式实施。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实现祖国统一,从而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一件大事。从那时起,香港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香港同胞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共创香港的光明未来。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纪念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20周年座谈会,回顾“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总结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坚定推进“一国两制”伟大事业的信心,继续推进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全面贯彻落实,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刚才,梁爱诗女士、宋哲**、梁振英先生、马兴瑞**、谭耀宗先生、韩大元教授结合各自的工作与经历,从不同角度,作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谈几点认识和意见。
一、深刻铭记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制定和实施的不凡历程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是伟大时代的非凡创造。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中国**十一届三*的召开为起始,我国开启了实行*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面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的三大任务,***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以**人的宏伟气魄和非凡胆识,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崭新道路。
1990年4月4日,第七届*第三次会议根据宪法规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现了“一国两制”方针的具体化、法律化、制度化。这部宪制性法律把国家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和特别行政区制度确定下来,明确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一国”下的法律地位,明确了*与特别行政区的权力关系,规定了香港居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了特别行政区的*体制以及经济、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劳工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等。
当年,***就指出,“这个基本法很重要。世界历史上还没有这样一个法,这是一个新事物”“我们的‘一国两制’能不能够真正成功,要体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里面”。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科学地解决了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与个别地区实行资本主义、*拥有全面管治权与特别行政区获得高度自治的授权等一系列复杂问题。***高度评价它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创造性杰作。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充分凝聚了包括广大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起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工作。1985年4月,*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由来自内地和香港各方面的人士和专家组成,其中香港同胞占了很大的比例。为更广泛地征集民意,在香港还成立了包括社会各界代表及有关外籍人士在内的基本法咨询委员会,被誉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具规模和代表性的咨询组织”。同时,起草委员会和全国人大*会先后全文公布基本法草案,面向香港和全国各地广泛征询意见,仅从香港方面就收到近八万份意见和建议。
为切实凝聚共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对载入基本法草案的所有条文、附件和相关文件,都采取全体委员以无记名的方式逐条逐件进行表决,需三分之二多数赞成才能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条文中几乎每一处文字和标点符号都是经过反复讨论才最后敲定,以至整部法律起草时间长达四年零八个月。正是在这样全面、细致、深入的民主协商过程中,各方面的利益得以兼顾,各方面的共识得以凝聚。形象地说,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就是香港社会各阶层、各界别、各群体的最大公约数,也是内地与香港的最大公约数。这个最大公约数来之不易,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经历了实践的充分检验,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从国家层面看,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20年来,*始终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是“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坚定守护者,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积极支持者,是香港同胞合法权益的忠实维护者。
*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行使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先后任命五任行政长官和历届特别行政区*主要*,接受特别行政区任免终审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备案,负责管理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行使外交权,组建驻港部队履行维护防务职责,并依法行使基本法解释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特别行政区法律备案审查权、全国性法律在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决定权等。
特别是近些年,*人民*发表《“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及其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功,起到了正本清源、激浊扬清的作用;根据香港的实际情况,严格依照基本法,作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的决定,循序渐进地推进特别行政区的民主发展;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和司法*依法处置非法“占中”活动,维护了香港社会的法律秩序和大局稳定;全国人大*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04条作出解释,明确了参选和宣誓就任特别行政区法定职务的法定条件和要求,坚决遏制和打击“港独”势力,维护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权威。
从香港层面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保障下,香港保持原有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香港居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确保了经济稳定增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确立的特别行政区*体制运行顺利,特别行政区的管治始终维持良好水准。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在*稳定、*效能、规管品质、社会法治、*控制、公民表达及问责等方面的指标,都远远高于回归前。特别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法治水平一项,香港在全球的排名从1996年的60多位大幅跃升至2015年的第11位,比不少西方大国排名都要靠前。
从国际层面看,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维护了香港中外经济交融、中西文化交汇的特色,香港始终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并连续多年被有关国际机构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地区。目前,香港不仅仍是内地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和内地企业最大的境外融资中心,还日益成为人民币国际化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平台。到香港设立总部的外国公司持续增加,有更多的外籍人士和海外华人在港定居、工作。在**的支持下,香港的对外交往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对于“一国两制”在香港取得的成功,国际社会给予了普遍认可和高度评价。
总而言之,香港回归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充分证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符合国家和香港实际情况的一部好法律,是能够为“一国两制”伟大事业提供根本保障的一部好法律,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一部好法律。
十年树木,今年春天,紫荆花盛开了,花开得绚丽、灿烂、芬芳,因为它们还要以更加鲜艳的色彩,庆贺“香港回归十周年”。在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时候,我也整整十岁了,十年来,因为祖国的培养,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爱祖国,爱学习,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小学生。每当看着桌上的紫荆花型的笔筒,我便会想起我心底的梦想,那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能到香港工作,把香港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春华秋实,我衷心希望香港更加繁荣,更加开放,更加和谐 ,我也衷心希望我的梦想能够早日实现!回归的香港,我将和你一同成长!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捧一曲流殇月,流一脉思古情。回想一百多年前,异邦的铁蹄,飘洋过海,惊飞了憩息的海鸥,惊散了香港的美梦:软弱的清朝*让国人被欺压,让国家遭耻辱。一度被各国列强分割得四分五裂。《南京条约》――这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香港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沉沉的枷锁,使香港失去了自由,坠入了深渊。凌厉着海啸,漫卷着台风的香港,已不再属于母亲。
在殖民主义者罪恶的侵略战争中,中国一步一步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那屈辱的历史一页页地在时间的熔炉中熊熊燃烧。但是,中国人民争取回归的*始终没有停息,他们同野蛮的强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香港同胞们一天也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殖民者的扩张行径和狂妄野心激起了他们的愤怒。“叁元里人民抗英”就是铁的明证。但是,他们始终敌不过野蛮的强盗。只有在血与泪中企盼着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那一刻。
然而,对于这个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是从来不承认的,香港是中国的领土,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刻也没有放弃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努力!
母亲期盼的目光穿过了一个世纪,送走了多少春风秋雨,终于盼来了重聚的春天。
历史不会忘记那一刻,中国人民永远记住那一刻:1997年7月1日零时,激动人心的**来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那回归的游子,幸福和激动的泪眼汇成对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追忆,聚成对强大祖国的诚挚祝福!
香港回归祖国,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显着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今天,我们正是沿着这位伟人设计的宏伟蓝图,向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前进。今天,我国*开放的春风早已吹遍神州大地,在**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太平洋上出现了一条条白练,那是中国新一代核潜艇浮出了水面。听,雅典的体育场上空正在回响《义勇军进行曲》,那是中国体育健儿在摘金夺银。瞧,太空上的点点繁星,那是中国火箭发射上去的人造卫星。中华民族真正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香港回归祖国,还源于高瞻远瞩的伟人*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为了使香港在回归后继续保持繁荣稳定,经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批准,我国宣布在香港回归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
“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问题的成功实践,不仅洗刷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耻辱,而且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关系重大、影响深远,还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它是中国**在统一战线史上,精彩绝伦的浓笔重彩,丹青垂史。香港也只有在中国**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才能洗雪百年国耻。这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也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
十年风雨不平常,香港回归十年来,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SARS及*纷争等多种风险的冲击,但是香港都能沉着应对,成功地一次次化险为夷,并不断强化金融系统抗御风险的能力,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形巩固。香港像一艘启锚的巨轮,穿过急流险滩,破浪前进。
目前,香港已超越东京及伦敦,成为全球第叁大融资中心。香港民众富有聪明才智
和艰苦创业精神,这是香港长盛不衰的力量之源。
香港的前途和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香港不仅会从国家的快速发展和繁荣富强中获得莫大利益,还会从国家生气勃勃的进取精神当中,获取自强不息的发奋思路。
香港回归二十年了,确实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我们正在努力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使她傲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深深地祝福:香港明天更美好!祖国明天更美好!香港回归已十年,作为祖国母亲怀抱中一颗美丽的明珠,她日益绽放出瑰丽的光芒。
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是件值得全体炎黄子孙热烈庆祝的大事,是中国近代史、也是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迈向祖国全面统一的重要步骤,又是用「一国两制」的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范例。
准确贯彻基本法
20年来,香港特区在*大力支持下,逐步实施了「一国两制」的方针和以之*内容的香港《基本法》。香港特区历经风雨,有效地抗拒了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挑战,实现了持续繁荣稳定,这一切都向世人昭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完全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的,它不但是行得通的,而且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昔日在西方喧嚣一时的种种「悲观论者」和「唱衰论者」,现已销声匿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组成部分的「一国两制」理论在香港的成功实践,说明它是富有生命力的,它还将在实现祖国全面统一的事业中继续发挥作用。它也为以新的思维采取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树立了榜样,应该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还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和历史意义。
20年来,香港在基本法保障下保持了繁荣稳定
现在大家都赞成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不走样,不变形」。为达此目的,首先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不忘初心」,不忘*在谋划「一国两制」方针时明确指出的各项基本原则,即:「一国两制」是*在「一国」的大前提下允许在一些小块地区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港人治港」必须是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港,而不能相反;「高度自治」是*拥有对香港全面管治权的情况下,按《基本法》的规定赋予特区的自治权力。为此,必须纠正那种只讲「两制」不讲「一国」的偏差,必须正确处理坚持「一国」原则和保持「两制」差异的关系,正确处理维护*的管治权力和保证特区高度自治的关系。
早在1982年初,在*一次高层会议上就决定了解决香港问题的两点方针,即:一、必须在1997年全部收回香港地区和在不损害国家主权的前提下,保留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二、要根据会出乱子的这种可能来安排一切。一个是强调国家主权不容损害,「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另一个是充分估计出乱子的可能并做好应对。这两点论是「不忘初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于香港回归前后的全过程的。
果断遏抑港独闹剧
毋庸讳言,香港社会在向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因素。考虑到香港遭受一个半世纪的外国殖民管治,存在这些因素是不足为奇的,问题是要充分认识和面对这一现实,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方针。
在中英联合声明签字的同时,小平**就指出:「应该想到,总会有些人不打算彻底实行这份协议的。」他一再提醒大家:「动乱的因素,捣乱的因素,不安定的因素存在于香港内部,也存在于某些国际势力」,「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一点都不管,就万事大吉了,没有这种自我安慰的根据」,「要知道,要搞动乱是很容易的,如果出现动乱,如果要把香港变成**大陆社会主义的基地,*就要干预,不干预就会越搞越大」。
《基本法》中关于保留*对特区行使管治权的有关内容和第二十三条反**条款,就是在他的关怀下制订的。谈判过程中,他坚持回归后*必须在香港驻军,除了显示国家主权之外,还由于这对可能出现的动乱起到遏制作用。他坚持要在过渡时期派驻联合联络机构进驻香港,也是出自同样的考虑。近来许多香港爱国人士认为,在香港陆续出现所谓「占中」和「港独」的闹剧以后,更凸显了早日以适当方式实现《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的必要性。他们还提出有必要落实*对特区的全面管治,有必要促进香港行政主导原则的真正全面贯彻落实,要排除来自不同方面对行政当局依法施政的干扰,要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配套的制度和机制,要加强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尤其要认真落实青少年接受国史和国情教育的权利,等等。这些主张都是全面准确贯彻《基本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在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不久前,全国人大*会针对少数人搞所谓「港独」的闹剧,采取果断措施,及时行使了《基本法》所赋予的权力,「主动释法」,从而有效地遏制了少数人挑战国家主权的非法行为,对于维护香港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全面准确贯彻《基本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例证。
瞻望未来,香港发展的前景是十分良好的。中国的和平崛起,已是不可阻挡的现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肯定将在本世纪中实现。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首先是香港的机遇。香港特区只要能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同时又能够全面准确地按照《基本法》办事,全面准确不走样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香港特区在未来岁月中肯定会发展得更好,并在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中作出更大贡献。
谨祝香港的明天更加辉煌!
拓展阅读
1、2023年香港回归心得体会
。
“在广东生活久了,觉得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在香港长大的梁绰言,自小立下学中医的志向。2016年,他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深造,学习中医。每逢长假,他就和朋友到全国各地旅游,饱览秀美山川,体验民俗文化。
现在,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读研的梁绰言成了港澳新生的“向导”,带他们熟悉学校的教学实践,帮他们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活。
最近几年,许多香港年轻人做出了与梁绰言一样的选择,赴心仪的内地高校就读已不是新鲜事。统计显示,今年通过各种途径报考内地高校的香港中学毕业生有13190人。截至去年5月,在广东的港澳青年创业团队接近600个,从业人员超过4000人。
山河辽阔,同心同行。当香港青年将目光投向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他们发现人生的舞台更加宽广。
“请保持一米距离”“请戴好口罩”……今年1月,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办事处*黄科毅,连续多日值守在核酸检测点。他于2018年从香港到暨南大学求学。“经历了疫情,目睹很多内地*在一线抗疫,给我很大触动。恰逢深圳定向招录来自港澳的*,我就报名了。”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研究推进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报考内地*工作”。2020年,深圳市在专项招录*考试中首次设置5个定向港澳选拔职位,吸引了446名港澳人士报名。
迈步跨过深圳河,此心归处是吾乡。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正在内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对香港人而言,祖国是遮风挡雨的家园,是力量的源泉,是成就梦想的广阔舞台。
回归祖国25年来,香港与内地守望相助、携手并进,家国情怀在一代又一代香港人之间传递。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首在内地广为传唱的歌曲,如今时常会在香港街头响起,成为越来越多香港人熟悉的旋律。
2、2023年香港回归心得体会
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年,弹指一挥间。20xx年是特别的一年,皆因同时迎来新中国成立74周年、中葡建交26周年、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及*换届之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亦出台一段日子,连串大事喜事紧接而至。笔者相信在此关键之年,社会各界务必团结一心,继续弘扬爱国爱澳优良传统,共同建设我们更美好的家园,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助力推进“一国两制”的实践行稳致远。
20xx年是重要的一年、不平凡的一年,特区*能积极引领广大居民,继续以*精神为指引,坚持整体社会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深耕“一中心”和“一平台”的定位,感恩**对澳门的厚爱、关爱。
澳门回归祖国近二十年,经济腾飞,城区高速发展,特别是特区的生产总值、*收入、居民收入中位数等皆有明显的进步。回归多年以来,高等教育、非高等教育和*卫生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很多民生问题亦相继浮现。行政长官崔世安去年十一月发表其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提到“加码”派钱,重申*持续聚焦民生改善,加大力度完善社保体系、住屋、教育、*、人才培养五大长效机制,尤其增强爱国爱澳教育,深化青年工作,强化法治建设,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维护国家安全相关配套立法。并多番强调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对于未来如何更好地融入湾区?笔者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参考“中国心·粤澳情”活动模式,推出湾区情系列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让澳门当代青年学生进一步走进湾区,了解政策,做好各方准备。“中国心·粤澳情”是笔者早年首创的活动,如今已交由相关青年组织策划,多年来成功地吸引不少青年学子前往广东各地参访,启益良多。在未来的大湾区城市群中,料必有着良好的合作前景和互补空间,希望广大青年多参加不同活动,主动走进湾区各市,力促粤港澳青年交流、学习及互动,用好政策和优势。
二是希望特区*切实地于湾区各市,尤其澳门人较集中居住的城市设立咨询机构,方便居民尤其青年了解相关政策,做好准备,更积极地参与祖国建设,融入国家大发展的快车道。
三是希望青年人时刻提升个人素养与竞争力,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并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襟,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连系起来,肩负使命。正如有学者曾言,大湾区建设是泛珠合作以至粤港澳合作的延续和深化版。前期合作属于优势互补,各显所长、各取所需、各有所得,而大湾区建设则是一个新区域共同体的创建。
四是希望澳门青年进一步增强爱国爱澳意识,提升家国情怀。在此前提上,青年人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毕竟国家安全并非空泛的概念,诸如*、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等具体内容涵盖其中,青年人必须弄通弄懂。安邦定国,人人有责,青年更是责无旁贷,必须时刻培养和发扬好爱国爱澳的精神,与社会各界一道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总的而言,笔者作为侨界的一份子,未来将继续努力以“侨”搭桥,善用侨智与侨力,推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发展,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引领侨界融入大湾区发展大局之中。同时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民族梦”,说好中国故事、澳门故事、湾区故事,作出新的贡献。
3、2023年香港回归心得体会
。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即使在鸦片战争后被英国占领,仍是中国领土。”“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去年9月2日开学伊始,香港汉华中学30多名中四学生怀着期待的心情,开始了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的第一课。
“这一课加深了我对国家的了解和认同。”汉华中学学生洪悦自豪地说,“现在我更加愿意说我是中国香港人,这是一份荣耀。”
树高千尺终有根。明白根在哪里,心就有了归宿;培根固本,幼苗才能长成栋梁之材。
“推动国民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是理所应当的,也是民心所向。”香港培侨中学教师穆家骏说,他的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2021年,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国旗及国徽(修订)条例》。今年起,全港中小学每个上课日和重要节日都升挂国旗,每周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同时奏唱国歌。
今年7月1日开始,香港警队将全面转用中式步操。配枪贴胸、昂首正步的升旗手们使用普通话口令。目前,金紫荆广场每天的升旗仪式已改用中式步操,吸引不少市民扶老携幼到场观看。
一名香港网络博主兴奋地发文表示:“看到香港警队改用中式步操,作为一个中国香港人,感到好骄傲!”
维多利亚港畔的西九文化区,一座状似方鼎的巨型建筑面朝大海昂然矗立,金色外墙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就是新落成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来自故宫博物院的914件珍贵文物,将于7月初在这里向公众展出。消息一出,短短几天内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门票已预售出逾5万张,香港市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祖国是源,祖国是根,香港同胞对国情的了解在不断加深。
去年以来,“时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动、《国家相册》图片展等大型活动相继在港举办,《长津湖》等主旋律电影走进香江,中国**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深深震撼了香港观众,引发强烈共鸣。
“中国路,真的不容易。中国梦,请继续坚持!”一位香港市民参观《国家相册》展览后在明信片上留言。
“历史有一种感召的力量,激发香港同胞尤其是年轻一代积极参与到国家发展进步和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香港工联会会长吴秋北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4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