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平庸3000字作文
【篇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时能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 多年前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告诉我们。
生活平平静静,我来到了工作岗位、一切都在预定的轨道上进行着,许多往事如烟般散去,许多记忆像纸张般发黄干枯。但是,始终不敢忘却自己是一个最为平凡的人,却有着一颗不甘平庸的心,回报国家奉献社会,用平凡打败平庸,用激情成就梦想,当一生走过,可以告诉自己,平凡但有所收获;面对社会,可以告诉世人,渺小但我走过,正如哲人所说,天空没有留下鸟的影子,但它已飞过。
要做到平凡但不平庸,首先我会接受平凡,从容面对平凡,摆正自己的心态,内心多一份宁静,少一份浮躁,因为世界本来就是有平凡的人物和平凡的事物构成的,我并不能打破这个事实,我能够做的是努力做自己该做的。其次,我要努力从平凡中掘取激情,用一个积极向上勇于进去的心态来激活自己,挖掘自己最大的潜力,将社会给予我的,用行动来为我们的社会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情,这样想来,我会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与学习新知识上,心里便少了一份抱怨,多了一份从容。
忽然想起一个将要淡出记忆的名字李素丽,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公共汽车售票员,自1981年参加工作,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她的工作工作岗位无疑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但是,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而且勤勤恳恳,自始至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表面看来的确平凡的很,任劳任怨,但是如果没有内心如火似的工作热情,没有对工作一丝不苟的勤奋,没有对工作深入创新的思想,没有一心奉献不求回报的淡定胸怀,我想,那她的十年便会和多数人一样,在他们身上平凡与平庸就会是一个等号!
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平庸,那是灵魂的死亡,而平凡,只是一件朴素但合身的外衣。记得毛**在张思德追悼会上说过“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会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我认为,张思德便是在一件平凡外衣下不甘庸碌的一个富有思想的灵魂,这种灵魂往往能够具有极大的毅力与任性,因此为了一个信念能够矢志不渝,也就是这样的灵魂往往创造一种精神,一种激励自己和世人的精神,创造一个历史的丰碑,纵观张思德身前身后,雷峰、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 不胜枚举,他们无一不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的灵魂的人!与此相反,我们周围不也存在着许多有肉体的外壳,裹着一具如尸体般灵魂的人吗?他们在某些岗位上,像钟摆一样做着自己的工作,既平凡更平庸!因为他们的灵魂里已经没有了意识,不懂得创新,找不到激情的影子,平庸也是对他们最大的眷顾!
虽然许多平凡着但不平庸的幕后人物我们没有发现,但是他们的确真实的存在着,并且努力的存在着,*着众人,*着社会。杜鲁门当选总统后不久,有一位客人前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称赞道:“有总统这样的儿子,您一定感到十分自豪吧。”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刨土豆。”这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其实,生活原本也是这样。红花绿叶,各有其妙。只要拒绝平庸,平凡和伟大一样令人自豪。因此我认为平凡但不可平庸。我们可以功不成名不就,可以无过人之才,也可无惊世之举,但绝不可以不知为什么而活,绝不可以没有目标、没有责任感,绝不可以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无所用心。
志当存高远,追求无止境。我们既然是个大写的人,就没有理由让自己的一生在不断的挥霍中和无边的埋怨中流失,而应最大限度的寻求人生的价值。因为我们有理想有追求,所以我们虽然平凡但不平庸,我们是通往伟大道路上平凡的奋斗者,我们在努力创造平凡生命中的不平凡!
拓展阅读
1、背馍上学那些年纪念袁隆平作文1500字
微信圈里有人发了一篇《背馍上学那些年》,一下子触动了我,让我心有戚戚,唤醒了我遥远的记忆。
我上中学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全乡只有一所初中,学生全部是走读。我家在农村,距离学校大约有三公里远。那时农村穷,很少有自行车。每天早晨,我们几个十几岁的学生娃相互约在一起,步行去街道学校。早晨5点多,寂静的村庄就开始传扬着我们这些娃娃的喊叫声、敲门声,还有鸡鸣犬吠声。我家没有闹钟,每天早上,都是奶奶估摸着时间叫醒我。穿上衣服后,如果还没有同学叫,我还可以眯瞪着再睡一会儿。上学路上,我们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好像也没有觉得有多么辛苦;冬天天漆黑漆黑的,秋天玉米高过人头,一伙人一起走也不觉得害怕。
那时候,几乎没有课外辅导书籍,我们背的书包里,除了少量课本,主要就是吃饭的家伙,碗、筷子、调和瓶、馍(陕西人把馒头和锅盔都叫馍)。调和瓶里面装着盐、醋、油辣椒搅和而成的调和水。记忆中,我们没有早饭的概念,早上肚子饿了,就利用课间啃几口馍。学校没有食堂,中午只供应开水——那种大铁锅烧的开水。打一碗开水,把馍泡进去,倒一些调和水进去,就是我们的午饭了。离家远的每个学生都是如此,每天唯一的一顿正餐是在下午放学回家后,家里人擀的一碗面条,可以好好地吃个饱。到了星期天,才能在家里吃一天可口的热饭馍。早饭一般是玉米糁子或者拌汤泡馍。中午的面条里,下一些青菜。农村人一般不买菜,吃的菜大多来自自家的地里,有很强的季节性,到了秋季,则会凉拌个萝卜丝或油炝一盘青辣椒。肉平时是肯定没有的,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那时,虽然人们还不至于饿肚子,但是也鲜有平时吃肉的人家。
初中三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天天如此。现在回想真是艰苦。可是那时候,我们安贫乐学,无忧无虑,也没有什么抱怨——也许还不懂得抱怨。
高中,我是在益店镇上的。益店镇距我们家有十多公里,一个礼拜才能回家一次,那时候班车很少,我们依然是走着去学校。当然,少不了背一书包的馍,要够吃一个礼拜。
我们住二十几个人一间的通铺,上下床,夏天很热,冬天很冷。背来的一书包馍用钉子挂在宿舍墙上,夏天常发霉,冬天硬似铁。更可恶的是,宿舍经常有老鼠,我们上课时,老鼠在宿舍里上蹦下窜,有些同学的馍保管不善就会被老鼠啃咬,老鼠咬过的馍从来不舍得全部扔掉,而发霉的馍则是剥一剥霉点继续吃。
寄宿的高中有了学生食堂。每学期开学,大家把麦子交到学校食堂换成饭票,吃饭时凭饭票买饭。
学校的早饭和晚饭,不是拌汤就是玉米糁子。背馍上学的目的是把馍泡进拌汤或玉米糁子里吃,为了节省饭票,尽量不买食堂的馒头。当时我们已经有些明白事理,也知道学校的饭总是份量不足,有的学生曾经看到食堂管理员拉着粮食出去偷偷卖掉,但谁也没有办法。背来的馍放一两天就发硬,时间越长,越干越硬,我们就把馍泡进清清的拌汤和稀稀的玉米糁子,等变软了再吃。拌汤里有盐、醋、辣椒,吃起来还有一些味道,玉米糁子泡馍可就很难下咽,每个人都买一小包盐,吃调和糁子泡馍吃。
我的家乡不产大米,学校食堂一年四季都不吃米饭,每天的午饭就是汤面片。面片是用压面机压制的,为防煮烂,压得比较厚。
食堂有多口大铁锅,其中两口大铁锅煮面,其它的盛面。学校几千名学生,面都是放学前提前煮好,盛放在其它铁锅里。面片里放了盐、醋,以及少油的辣椒和偶尔看得见的几个青菜叶。汤多面少,大多数同学一般只吃一碗,肯定不够吃,就把家里背来的馍泡进面里。那个年代,大家只管吃饱,没有人去想吃得香不香、好不好。
我有个同学姓孙,父亲在宝鸡上班,是我们同学中的有钱人家。他每周来校时除了背馍,还会带来一瓶臊子肉。有一次午饭,他给了我一筷头臊子肉,那一碗面,是我记忆中吃得最香的一顿!30年了,高中的好多人和事我都忘记了,而那一碗很香的面和孙姓同学,我至今记忆犹新。
初、高中上学阶段,我背的馍在我们班级总是最好的。家人不懂得教育,关心我的方式,就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给我。我们家就我一个上学,全家人寄予我厚望,那时吃不起肉,就在馍上下功夫。奶奶每次磨面粉时,会把最好的上等面粉单独分出来装,留给我做白面馍。奶奶是做馍的高手,她做的馒头白而圆,剥起来一层一层的,吃起来有嚼劲。奶奶烙的锅盔,两面颜色金黄,着色均匀,撒了芝麻,吃起来酥脆油香,拿到集市去卖,十里八乡的人赞口不绝。我考上大学以后,奶奶幸福地逢人就说,“这娃,几年馍没白吃。”
在我求学的中学阶段,馍是离不开的主食。背馍上学,是我们那一代人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2、小学三年级作文250字:平面“三八线”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三年级250字的作文,题目为:《平面“三八线”》,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我的同桌叫潘扬,是个讨厌的“烦人精”。他总是越到我的桌子上做作业。我要治治他这毛病!
有一次,我在桌子上用尺子画了一条直线后,对潘扬说“这叫同桌平面‘三八线’!
不许越线!
”。潘扬愣了半晌,说:“你也是!
”。一连几天,他都没越线,我得意极了!
第二天,我发现他没带语文书,就好心地把书推到他面前。他不但不感谢我,反而凶巴巴的对我说:“哈哈!
你越线了,送我一块橡皮。”我不理他,把书收了回来。过了一会儿,潘扬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我在心里暗暗地笑他敬酒不吃,吃罚酒。不料,他一下子就答对了。原来他还是看了我的书!
下了课,我对他说:“算了,本小姐看你今天表现很好,放你一马。”说完,我把“三八线’”擦了。从此,他再也没越到我桌上了。
现在想起这件事,还觉得很好玩!
3、平遥一日游作文600字
平遥是我的家乡,我为我的家乡感到自豪,因为我的家乡有远近闻名的平遥古城。
走到平遥古城,我们会看到大大小小的瓦房,头顶上是蓝蓝的天空,四合院里的荷花池可真美,走近一些,我不知不觉被池塘中的落叶构成的图案吸引了。深浅不一的黄叶,在浮沉时,有的孤零零的飘在水面上,像湖中一叶扁舟,有的三五片汇集在一起,被风吹的若隐若现,有分有合,在人眼前变换出小狗,小猫,高楼大厦的模糊的形象来。一阵秋风吹过,池中泛起粼粼波纹,他们便一起跑到池塘的那一边去,什么都不像了,只有依偎在池中的落叶,任凭风吹不动始终保持着固定的形状。还有那后花园里隔着一道门都能闻到的大自然的淡淡清香,也能听到树叶沙沙沙沙的响声,仿佛在歌唱。
古城里不光景色很美也很独特。古城里的城墙很高,向下望去就会想到这可是古代原模原样的建筑,那时候都是这座城墙保护着平遥古城,当然也少不了那时刚强的战士,有的四合院外面是一堵墙,而里面则是半个房梁,原来在古代水十分的珍贵,在下雨时雨水都顺着房梁流进了自家的院子。
古城的历史很悠久,比如那时候最大的一个单子就是护送慈禧太后回宫。那时候,银行是一个姓侯的老爷爷开的,而且还有一个地下金库哇,真有钱呐。
逛着平遥古城,大家都很饿吧,古城小吃可有名了,有画糖人,想要什么形状厨师都会给你做,还有一些名菜,有碗团,软软的味道浓极了,还有古城的水果茶超级好喝,有好多好多小吃我都介绍不完了!
平遥古城这么好玩,大家一定要来哦。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41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