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烦恼》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1 15:02:30

《我的烦恼》教学设计

1、能通过一件事把我的烦恼写清楚。

2、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把人物的烦恼写具体、写形象。

【教学重、难点】

把人物具有的烦恼清楚、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

一、 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常听大人们用“无忧无虑”来形容你们,你们赞同吗?(推测:肯定有很多同学反对,表示自己也有很多烦恼。)

说明:作文就是要让学生“有话要说,有话想说”,因此借助这个话题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减轻他们对作文的畏惧感,让他们知道其实作文就是把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

二、 诉说烦恼,累积素材。

1、原来同学们有这么多烦恼呀?请你们选择一个最让你觉得烦恼的方面向你的好朋友诉说一下,注意一定要举出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让你的朋友觉得你的确很烦恼的,说不定还会帮你找出解决的办法。

说明:让学生先把烦恼用“向好朋友诉说心事”的方式说出来,并提出要求要说具体,这一方面是让学生搜集素材,另一方面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语言组织的锻炼,为后面的写打下基础。

3、学生交流,师板书归纳。

(学业过重、压力过大;双休日补习,失去自由;长辈溺爱,不能独立;父母老把自己当小孩,不尊重自己……)

三、抓住烦恼,指导写作。

1、选择一个普遍都认可的方面为例来指导。(估计是双休日补习,失去自由)

2、开头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梳理指导。

(1)开门见山式

如:谁说我们少年没烦恼,我就有许多烦恼,其中让我最最最烦恼的就是没完没了的补习,害得我从来就没有双休日。

(2)场景式

如:“玲玲,都六点了,快起床,今天还要去少年宫上《剑桥英语》呢!”唉,随着妈妈的一声“叫号令”,我的“黑色双休日”就这样开始了。

3、中间部分的叙述

(1)写出自己的忙碌。

(2)写出自己渴望玩耍、渴望自由、对补习的痛恨、无奈等等复杂的情怀。

4、结尾

与开头呼应,进一步点题,还可以发出心底真实的呼唤。

说明:由于学生处于三年级,写作的经验、技能还不够成熟,因此还需要教师比较细致、到位的指导,但教师的知道必须是基于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的,而不是教师“*”、“一厢情愿”。

四、 书写烦恼,点评修改。

1、选择优劣各一篇进行点评。以师启发学生点评为主。

2、学生互相阅读习作并点评。

3、在他人点评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说明:“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评析作文的方法,启发他们从选材、角度、语言等方面进行评析,同时也让他们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拓展阅读

1、小毛虫

材说明:

课文《小蝴蝶和毛毛虫》是冀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探索神奇的大自然”中的一课。这是一篇充满了真挚情感的童话故事,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向孩子们讲述了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将生物常识演绎得活灵活现。在带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萌发出美好的情感。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重难点: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兴趣。

课前准备:小蝴蝶、毛毛虫、卵、蛹图片,生词卡片,小黑板

一、欣赏图片导入

1、出示蝴蝶图片,这是谁?它美丽吗? (贴黑板上)这又是谁?毛毛虫(贴)

2、一只美丽的蝴蝶再花丛中翩翩飞舞时,遇到了一只趴在一片绿叶上的肉嘟嘟的毛毛虫,他们遇到一起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们就来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

3、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读课文,检查生字

1、自提示(小黑板)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加上表情会更棒!

小组检查会认字。

2、师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指名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品析课文

(一)、指导习2-6自然段,体会小蝴蝶和毛毛虫对话时的不同心情。

师:让们再次走进童话世界,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用笔勾画出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对话。 生:读文,勾画。

师:毛毛虫和小蝴蝶都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含有他们对话的段落? 生读文。

1、通过惊喜这个词习看字猜词的方法。

2、师:毛毛虫为什么感到惊喜?

小蝴蝶呢? 生:谁是**妈?

3、生读出惊喜和生气的语气。

4、联系惊喜,习惊讶,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体会到小蝴蝶和毛毛虫不同的心情,让生用声音表达出来!读出惊喜!读出惊讶!

5、师:让们走进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内心,说出他们的心里话,和同桌一起表演一下!可以加上表情,动作。

(二)、指导习7-9自然段,理解小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

委屈的毛毛虫,糊涂的小蝴蝶,都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是让妈妈讲一讲。

1、生读妈妈的话。

2、用自己的话叙述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

3、体会小蝴蝶知道原因后的心情

4、小蝴蝶的心里想法不一样,才有了一连串感情的变化啊!

小黑板出示:毛毛虫:惊喜—不好意思—认真—委屈

小蝴蝶:生气— 惊 讶 —糊涂

正是这些词语把小蝴蝶和毛毛虫描写的活灵活现。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词语,大家可以把他们收集起来,帮助们自己表达!

四、拓展延伸

小蝴蝶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小时和长大了不一样的? 生:青蛙,小时候是小蝌蚪,长大了就成了青蛙了! 生:蚕、蜻蜓……

五、全课小结

大自然中蕴含着无数秘密,只要你仔细观察细细去想,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六、作业

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和小蝴蝶类似的小动物。

2、小毛虫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探索用绿毛虫吃东西、蠕动、蜕皮等动作来表现音乐结构,体会其情趣。

2、借助图片及语言的提示创编相应动作,并会等待最后一拍时静止造型给别人带来惊喜。

3、初步体验用身体动作表现动物的生长过程,体验自成长的快乐。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幼儿倾听音乐,自由想象音乐所表现的现象。

师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自由猜想音乐所表现的动物形象。

——们一起来听听、猜猜,今天们将和哪个动物一起玩游戏?

师出示挂图。

——们来看一看,是哪个小动物最先跑来和们一起玩的?

2、幼儿在师引导下理解图的内容,并创编动作来表现图的内容。

师逐幅出示小图,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其中内容,并创编相关动作。

——你发现这个故事里有什么事情?绿毛虫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绿毛虫的动作吗?

师在引导幼儿做出蜕皮动作时,有意识地说:还差一点,还差一点,直到音乐最后一拍时,用夸张的动作使劲将粘在身上的“皮”用脚踹下,让幼儿体验成长必须经过的努力,激发幼儿期盼并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按顺序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绿冒充变蝴蝶的音乐情节。

——绿毛虫们,们今天要听音乐变蝴蝶了!

3、幼儿用动作参与,进一步感受并表现音乐。

师的带领下,幼儿听音乐用动作表现绿毛虫。

——绿毛虫们,们今天要听音乐变蝴蝶了!

4、幼儿创编蝴蝶造型。

师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不同蝴蝶。

——们比比哪只绿毛虫变的蝴蝶最漂亮。

幼儿吸纳他人做的蝴蝶动作,再次表演。

——刚才你发现哪只蝴蝶最漂亮?这次请你来她(他)的蝴蝶动作。

5、师和幼儿共同小结,体验用身体动作边县小动物的快乐。

——们今天是和哪个小动物一起听音乐、玩游戏的?原来们的身体也可以表演绿毛虫变蝴蝶的过程。下次们还会和其他小动物一起玩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的韵律活动——《绿毛虫》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现有水平。整个活动以绿毛虫角色导入,并以绿毛虫游戏贯穿始终,气氛活跃,幼儿的兴趣都非常浓厚,大部分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师在导入环节师利用“谁来和们做游戏”的神秘口吻,和幼儿一起边听音乐边猜测,加上师丰富的表情、有趣的毛毛虫动作让幼儿兴趣浓厚,做到为目标服务,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师提出的问题指向性明确、有效为理解歌词和游戏服务。如:变成了什么?机器人变身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 变声的时候声音和动作是怎么配合的3、师创的毛毛虫变蝴蝶的游戏与活动很吻合,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在模仿游戏中习。

3、小毛虫

活动目标:

1、习粘贴的技能,能连续粘贴圆形,贴出毛毛虫的身体

2、能在合理的位置粘贴,大胆想象,拼贴出毛毛虫的不同造型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乐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⑴印有一个毛毛虫的头,若干大小相同的各色圆形的硬纸卡,毛毛虫的头和圆形可以从硬卡纸上取下。

⑵印有叶子的硬纸卡,叶子能从卡上取下。

2、胶棒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1、出示材料,引发幼儿制作兴趣

2、师示范制作过程

⑴、先把材料从硬纸卡上取下

⑵、把毛毛虫的头的背面涂上胶,粘贴在树叶上的合适位置

⑶、挨着毛毛虫的头一个一个粘贴圆形,注意每个圆形要挨在一起,中间不能有空隙。

3、幼儿制作,师巡回指导

⑴、幼儿制作,师巡回指导,指导个别幼儿正确的粘贴方法,

⑵、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拼贴出毛毛虫的不同造型

4、幼儿作品展示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发现幼儿对画毛毛虫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比较敏感。通过活动可以看出,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好,做出来的作品很美丽。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大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

点击查看更多《我的烦恼》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itc.cn/articles/3991.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