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来了一切还是那样过的散文
转眼已到了2018年的12月了,前两日气温还在0°上下游走,该冷了,很多人都这样觉得,可走在大街上,漫天飘舞的雪花一接触到温一热的地表后,就立刻变成了泥水,穿着冬季的服装,多运动一点,就要全身冒汗,稍不注意的话,就难怪前段很多人都感冒了。
在办公室中,同事间聊天,有人说了一句:哎呦!快到2022了!大家的注意力不由被吸引了过来,想起观看《2022》那部影片时的感受,天崩地裂,山呼海啸,人类世界即刻就像是梦幻一般被这叫做“世界末日”的东西摧毁了。于是乎,许多人惊呼:2022快到了,没享受过的人们,抓紧时间享受一下了。
就像“一周的七日”永远是按当初既定的那样轮回一样,2018即将过去,2022就要来临了,如果2022的某一天真的是“世界末日”的话,她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该来的就要来的,谁让你过完了2018了。
似乎又想起谁说过,玛雅人确实计算过2022世界末日之说,但不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公历时间,而是要再过几十年后的那个2022年了。我糊涂了,我虽不热衷这一传说,也没兴趣去计算到底什么时候才是玛雅人所说的2022,我是个活在当下的人。
对于气候来说,一年中的12月是该冷的时候了,今天的节气是“大雪”,毋庸置疑,接下来理所应当是寒冷的季节,像我一样的人们所备下的冬令时节的衣服也派上了用场。而农民伯伯会说,厚厚的雪就像给农作物盖上了棉被,明年就会有个好收成的。是下雪的时候了,雪啊,再来的猛烈些吧!
今天是星期三(2018年12月7日“大雪”),一个同事在办公室自语着说:星期四了,我要和领导去慰问贫困户去了。会有人马上接茬:你是不是过糊涂了,今天星期三。在医院检查时,偶听一病患在聊天时绝望地说,2022到了,和这个世界一起走吧。殊不知,天道轮回,一切皆按顺序走,该是怎样就会是怎样,人人心里都明白,错就错在自己,不是这既定的日子。
我虽说不是个“世界末日”论者,但2022要来了,还是偶会和电一影中的情结联系起来,心里小敲一下边鼓:会不会真在2022的某一天(呵呵,也会在心里笑自己这个可笑的念头)。我的周围,一切日常事务仍在继续,单位该年底总结了,人人都该自查一下了;马上到圣诞节了,年轻的人们早早就会想,该怎样庆祝这个已不再西洋化的节日,尽管不免,大家一起的时候,还会谈到有关 2022的话题。
我是个病人,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愚笨"之人,今日在医院打饭时,我因放疗导致眼神不太好使了,就把头**了打饭的窗口问:师傅,你那盆上面飘着白白的咕里吧冬的是什么,给我来一份吧。那个师傅看了我一眼,无奈地摇摇头说:女士,先看清楚,那不是咕里吧冬的东西,那叫丸子汤。
今日因医院检查请假,找闲暇顾自坐在家中,脑中浮想联翩后,又想起了老人们常说:日子要一天天过,饭要一口口吃。朋友们常说我不好好吃饭,没有体力抗病。赶紧着,把医院买回的丸子汤热了热,连豆腐带白菜美美地补充了一下,嘴里嘀咕着,2022快到了,能吃快吃啊!
呵呵,其实别担心,从2022年的元旦开始,一切还是那样过的。、
拓展阅读
1、不是一切都会过去作文600字
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事物都在过去,而有些是不会随时间流逝而过去的。
一切都会过去。这是一句生活中安慰自己与他人的话,在自己遇到挫折时,总会有人和自己说这句话。张艺兴在十七岁的时候去韩国SM公司当练习生,在那里,他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会过去的”。每天他只有几小时时间睡觉,其余的是时间都在练舞。有一次,她的腰受伤了,躺在床上几个月起不来。当他的母亲哭着求他回去时,他很理解母亲。但他坚决不肯离开,他不想丢了梦想。他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是的,一切都过去了,他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一切都会过去,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能给你无限的鼓励,让你重新站起。
一切都不会过去,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受的耻辱,《南京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以及一战后凡尔赛条约的不平等……这些中华民族所遭受的耻辱,是想过去就能过去的吗?或许有人认为,中国现在综合国力加强,应该让过去的一切都过去,重新来过。不,一切都不会过去。中华民族的耻辱怎么能轻易过去?我们应不忘耻辱,以史为鉴,增强综合国力。一切都不会过去,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带着几分硬气,让你不忘过去,以过去为警戒。
不是所有的一切都会过去,也不是所有的一切都不会过去。那些触碰底线,践踏尊严,侮辱自尊的事是永远过不去的。而那些行路中的挫折,经历的困难,失亲之痛,分离之苦都是会过去的。我们应学会以“一切都会过去”的态度面对挫折,以“一切都不会过去”的态度面对耻辱。
过去了就永远过去了,过不去的永远也过不去。
2、读《街头写自传原来是行乞》有感作文450字抒情散文初一作文
今天早上,我看报纸时,被一个特别的新闻标题吸引住了——《街头写自传,原来是行乞》。
新闻中说一天下午5时,在禅城区建设一街,有一位50来岁、独脚的阿伯在机动车道上写粉笔字。看了报道,我才知道他是在用文字来介绍自己可怜的身世,向路人行乞。老伯写的每一个字对得整齐,清一色的仿宋体,刚劲有力,吸引了路人注意,很多过路人给钱给他。
这使我想起小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中一个盲人乞丐的故事,那盲人乞丐举了个牌子——“我什么也看不见”,老半天也没有人因为可怜他而给钱给他,一位诗人在他原来的牌子上的文字前面仅仅加上了几个字——“春天来了”,结果连过路的穷人也同情他,施舍东西给他。我发现两个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乞丐都是用知识、文化来引起别人的注意,从而得到人家的同情,进而获得一些生存所需要的钱。
这启发了我,即使是乞丐,有了知识,有了文化,命运也会不一样,更能赢得别人的注意和同情心。而平常的乞丐只会采用类似于抱别人大腿或干等着来博得别人的同情。从中我也明白到知识的重要性,要学好知识,掌握文化,有了知识将来就能自己养活自己,不用等着别人来施舍。即使是有文化的乞丐,我也不想当,我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
3、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什么是温暖作文500
12岁,这个豆蔻年华?不,我不这么认为。
这的确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年纪。
天灰蒙蒙的,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以前的我是多么喜欢这样的天气,可现在我却觉得厌烦。
回到家,直接无视了看到我回家而高兴的妈妈,径直走向卧室,关上房门。
“这孩子,不知道想干什么,越来越搞不懂了?”妈妈看着我紧闭的房门,柔和似湖的眸子透露着担忧和疑惑。
我坐在桌前,默默地听完妈妈说的话语,顿时,心中弥漫出一种迷茫。
我到底想干嘛呢?可是我自己也不知道,总是想发脾气。
我看着桌上久违的相册,轻抚去上面的灰尘,慢慢翻阅,这些片刻是纪实熟悉也陌生。
翻着翻着,戛然而止——我的泪,悄然落下。
好长时间没有和妈妈一起拍张照了。
我抬头看着那仿佛近在咫尺又不可以触手可得的天,如果,今天晚上不下雨了,就找个时间约妈妈出去散散心吧!
谁知到,这次,是妈妈约的我。
一下楼,便见到了妈妈,她此刻穿着我送妈妈的那件生日礼物——杏色的那件风衣。
平时妈妈都没舍得穿,还像新的一样,哪像我,衣服鞋子多了去了。
我们母女俩并排走在小区的竹林小道上。
一阵风吹过,带来些许寒意。
“还记得我们那年在这里拍的那张照片吗?”妈妈走着,“好久没有再照一张了,那年,你9岁。
”突然间,鼻头酸酸的,我不得不吸了吸鼻子。
我是个喜怒哀乐极不易表现在脸上的人,但这一刻,我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在“高大”的妈妈面前,我始终是一个孩子,妈妈的孩子,妈妈的女儿。
泪,又一次落下。
“记得。
怎么会忘了呢!我一直都记得。
”我哽咽着,努力的平复自己的情绪,“妈妈,以前有,现在也有,只不过我大了,你老了,而已。
”我掏出口袋里的手机,环抱着妈妈的肩膀,保存了这熟悉幸福的回忆。
温暖始终在身边,只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流逝。
等你再一次寻找并抓住它时,你已经损失了再也找不到的温暖。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38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