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孝敬父母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5-07-16 12:07:26

弟子规孝敬父母读后感 1

今年,我们按学校的要求亲子一起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确是一本家庭教育的好教材,同时也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它走进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我们的家庭,规范着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为了使学习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们逐字逐句诵读、理解、背诵。将《弟子规》的行为规范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切实从行为习惯上抓好孩子的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努力使传统道德精华渗透到孩子的心田,让润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经典文化和启蒙读物提升孩子的生命质量,熏陶气质,从而学会为人处世,懂得尊敬师长。

〈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读了弟子规中的的《入则孝》后,让我感到十分惭愧。我发现其实什么是”孝“我一点都不懂。反而,父母对我百依百顺,照顾到家,我想要的东西想方设法的满足我,还反倒觉得父母为自己做的是理所当然,甚至有时候他们对自己过于担心还觉得他们很烦。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间到了,妈妈喊我吃饭,而不听话的我却始终沉迷于精彩的电视节目中不肯离去,妈妈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应付,等到爸爸妈妈都吃完了,我也没有去。等到节目结束了,我有感觉肚子饿了,走出房间一看,桌上的饭菜已经凉了。于是妈妈急匆匆的又为我去热饭菜……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弟子规孝敬父母读后感 2

我读了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和出则弟,我知道了: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

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一般人总认为,父母要对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

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草率马虎,祭祀时要尽到诚意。对待已经去逝的父母亲,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的恭敬。

拓展阅读

1、合集

有很多人他都误以为在现在文明的社会,高科技、高物质享受的社会当中,传统的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所以有很多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这些文化精髓,可以说是遭人所遗弃,很多人都不晓得这些宝藏它的可贵。尤其近一、两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动乱,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失去了。很多人也很叹,当今的社会不安宁,人在茫茫的人生当中,不知所为何来,可以说是茫然无知。

""有很多块:"入则、谨、信、泛爱众、亲仁、有余力"在看完的时候,在我生活不足的地方改进了。比如说:在吃饭的时候,长者没坐下吃饭,我们应该等着大人们吃饭。

还有,我们都知道,人一生出来,与我们最接近的就是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才能孕育优秀的下一代。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社会它的动乱,我们可以说源于家庭不健全。如果说来改善这样的社会,应该要从我们的学习中着手,而我们最根本的基础点,就建立在家庭当中。所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有可能学校的教育,社会教育才有可能更进一步的发挥出来,所以,家庭教育才是我们的根本。

你知道吗?在古时候,他们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从小就了解应该如何把儿童教好。为什么他们这么重视?因为小孩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们很纯洁。如果你恶他就恶,你善,他就善。

2、合集

“《》,圣人训;首悌,次谨信。”开篇第一段即点名主旨:首悌,次谨信。“万恶淫为首,百善为先”,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只有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只有对亲人以礼相待,他的名声和社会地位才会被世人所承认和接受。

古时评论一个人品德如何,首当其冲要考察的便是其为人和道,这与当代是大不相同的。几乎凡是古之贤人的传记,在其个人介绍中总会有这样一句“性至”,可见“”是古代评点人好坏的重要依据。在古时候,即使你身份显贵、腰缠万贯、位居*,假如你不,同样会被世人所不齿。北宋有*名叫李定,为谋*厚禄瞒丧不报,其行为实属大逆不道,为世人所鄙夷。古人是很重“行”的,因此说“首悌”。一个人只有对顺,他的内心才会有恩,才会对社会有好的作为。所谓“谨信”即做事谨慎、诚实守信。“人以信立其本处其世”,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如果缺失了“信”,那也就证明他的社会生命宣告完结,“人无信则不立”。

纵观《》,全篇体现了两个字即“”与“信”,这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短短千余言为人留下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真有春秋笔法之遗风!教人以为先,以信立身,在这个以利为主的物质社会就像吹进一阵轻风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觉,孰不知这就是人的本性呢?!这大概也就是《》的现实意义所在吧!在我看来,《》包含了《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范。所谓,也就是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出生于八十年代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现在,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学习《》,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某些*礼教迂腐的色彩,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学到其中“信”的主旨,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重》,重塑中华礼仪之邦、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便不言而喻。从这方面来讲,《》仍不失为一本传世经典。“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亲尊师,与人为善”,《》教人“信”的本意便在于此

3、合集

学校近日举行了“国学经典朗诵活动”,我有幸阅了中国远祖着作——《》。其中,我明白了做人要和诚实守信这两个道理。

呼,应勿缓,命,行勿懒。教,须听;责,须顺承。”掀开《》的扉页,这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引起了我的深思。在古代时,人们已经懂了“百德为先”的道理。可如今,我们却对横蛮无理,面对的热切呼唤,我们却不理不睬;面对的再三交代,我们只是口头答应,却迟迟不肯动身;面对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并非虚心接受,反而强词夺理……为此,我们应在“”上下苦功,尽量做到“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做人不仅要,还要诚实守信。这在《》中的“信”便有提及——“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其意思是: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的确,古往今来,人与人之间十分讲究诚信,因此,我们要时刻牢记着“轻诺必寡信”的忠告;坚持着“君一言,驷马难追。”的信念;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对《》有了认识,还树立了新的人生观。在以的岁月里,我应该严以律己,做一个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和知书达礼的人。

4、合集

今天,我了《》里的《余力学文》,里面的内容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到“方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它的意思是:研究学问,要专一,要专精,才能深入,不能打开这本书才看了一会儿,又欣羡其它的书,想看其他的书,这样永远也定不下心,必须把这本书完,才能另一本书。这时,我的脸一下红了,因为我平时经常一边看百科全书,一边还要要翻翻故事书,结果百科知识没有学到,故事的精彩也没有好好欣赏到。

我又到“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它的意思是,房间要整理清洁,墙壁要干净,书时,书桌上的物品要放端正。我又到非常惭愧,因为我平常总以为书桌墙壁等环境与书学习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我的书桌很乱,各种笔放得乱七八糟,墙壁上也有我的涂鸦,结果没有一个令人心情舒畅的学习环境,一下找笔找不到,一下书本又不见了,一下又想画只大鸭…….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完《余力学文》,我受益非浅,我明白了以前对自己的要求太低了。我以一定要改正学习上三心二意的习惯,要学会打理良好舒适的学习环境。只有做到了这些,学习成绩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点击查看更多弟子规孝敬父母读后感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tc.cn/articles/29531.html

热门阅读

  1. 201年送给孩子的新年祝福语
  2. 银球飞舞爱情诗歌
  3. 左边是理性右边是感性读后感范文
  4. 关于励志的名言警句
  5. 关于国庆节祝福语大全
  6. 关于写春景的诗句
  7. 冬天优美句子大全
  8. 家庭教育的正能量语录
  9. 201年教师节祝福语送朋友
  10. 201年新春鸡年拜年贺词精选
  11. 春节印象作文范文
  12. 敬老院的演讲稿范文
  13. 青春励志个性签名较长
  14. 201年送长辈的腊八节祝福语
  15. 201年小年给领导的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