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粽香满心头随笔
我的童年是飘着粽子的香味儿的,那是因为我的奶奶。我至今也不明白,奶奶怎么可以把一个普通的粽子做得那样味美。
每年在端午节前的两三天,奶奶就开始包粽子了。她会提前选购好粽叶,准备一篮子红枣,一大碗蜜枣,一盆江米,一碗花生和一碗葡萄干。在包粽子之前,江米要提前泡六个小时,每一粒都吸饱了水,这样蒸出来的粽子才会软糯可口;花生要提前泡十个小时,这样才会有香脆可口的口感。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以后,奶奶就会让我把这些东西搬到电视机前,她就开始坐在那里边看电视,边包粽子。
我喜欢**奶泡的花生,妹妹喜欢吃葡萄干,我们两个看着电视,不知不觉已吃掉了一些。奶奶总是会笑着嗔怪我们两个说:“你们两个小馋猫,这可不是给你们吃的,是包粽子用的,你们都吃完了,我还怎么包粽子啊?”可是奶奶虽然这样说,却还往我们嘴里各放了一颗花生、一粒葡萄干。嚼着香脆的花生,我感受到了奶奶对孙女那浓浓的爱!
在我的记忆里,童年的每一个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就是奶奶的粽子,我也是伴随着一年又一年的棕香味儿长大的。虽然商场超市里的粽子名目繁多,可是吃起来总是少了一点儿什么,比起奶奶的粽子,不仅是味道上有所不及,更重要的是这些機器包出来的粽子千篇一律,哪有奶奶的手工粽子包出来的那一份真情呢!
这一刻,我仿佛又闻到了那熟悉的棕香……
拓展阅读
1、我有一颗英勇的心散文随笔
我是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在大家的眼里,我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低年级的小同学经常成群结队欺负我,我也只是懦弱让开,从来没有动过手。直到经过两件事,我勇敢地将那群学生一个个带到老师面前,向老师说明情况。从此我变得勇敢了,你一定好奇是哪两件事吧?
第一件事是因为我有胆结石,每次发病我疼得直冒冷汗而且幻想自己快要*,十分恐惧。有一次犯病,疼痛加上害怕死亡的心理使我大哭起来,哭声引来了爷爷,他说的那句话我到现在还记着“男子汉,哭什么哭,只要平时多运动,多吃蔬菜,多喝水,不就行了!”我听了爷爷的话并且照做了,终于摆脱了这可怕而又“弱小”的病痛。
第二件事是我在上兴趣班的'路上发生的。那天下午,我独自去上吉他课,走到一条小巷口时突然窜过来一条中型的黑犬,“汪汪”地叫着,样子很凶,我吓得撒腿就跑,它立马就追,我跑进了一个死胡同,停住了,嘿!它也停住了。我们僵持并对峙着,我瞟见地下有一根钢管,急忙抄起钢管“突围”,钢管落在黑犬身上,他似乎吓到了,原地不动地冲我叫,我头也不回地跑了。我安全脱险了。
经历了这两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危险或困难面前,如果你退缩,别人就会越来越强大;如果你勇敢面对,他们将不堪一击。当然,我选择勇敢地面对危险或困难,因此,我也拥有了一颗勇敢的心!
2、戒烟心情随笔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烟瘾、酒瘾、赌瘾、网瘾、毒瘾甚至色瘾,都有其存在的土壤,许多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更有甚者家破人亡,“瘾”之一字,害人不浅。
我曾是一名烟民,烟龄达十余年。在十余年的烟海中,造就了我“优秀”的烟瘾,起床“三锅烟”、饭后“三锅烟”、睡前“三锅烟”、赛过“活*”。并非我不知道吸烟的危害,电视、广告、宣传画关于戒烟的内容俯仰皆是,然而我已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很多时候,烟瘾发作,我宁愿减寿十日,也要过过瘾。
终有一日,忽然我决定要戒烟,身边很多烟民同事都劝告我:“别戒烟了,大家在一起吸烟也是朋友交往的一种方式,况且拿着几千元的工资,吸烟吸不完的,何必呢?”在他们认为,你敬我一支烟,我敬你一支烟,似乎“礼尚往来”,朋友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更容易了。然而我不这么认为,俗话说“身体是**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何以努力工作,何以享受生活?吸烟危害着我们的健康,它不但吞噬吸咽者的健康和生命,还会污染空气,危害他人。香烟燃烧时释放38种有毒化学物质,诱发肺病、心血管病、癌症,甚至影响到我们的智力,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我是下定决心必定戒烟。
戒除烟瘾,说容易也不难,只要有毅力与恒心,半月即可。关键期在于刚开始戒烟的半月,烟瘾发作时一定要顶住,切忌不可心想我只吸一口,过过瘾就行,如此一来必然前功尽弃。我采取的办法是口袋里时常装着一点瓜子或其他小零食,烟瘾发作时,以瓜子或小零食“堵”住自己的嘴,半月下来,嘿嘿,烟瘾居然戒了。一月后我想试试烟草的味道,竟然没了香味,只有苦味和呛味,我终于戒烟成功了。
俗话说“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的确如此,我想有了恒心和毅力,不仅是烟瘾、酒瘾、网瘾这些小瘾,甚至是毒瘾也是完全能够戒除的,希望天下的“瘾君子”都能远离“瘾”字,过上正常美好的生活。
3、爱读就读不管其他心情随笔
人生的痛苦是多方面的。但归究起来就是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两者没有可比处,但终归是一种难以释怀的压抑。
天天与书为伍,居然不再读书,这不能不说是我的坠落。以前,很是讨厌那些珍藏诸多书中精品甚至极品的有钱人,因为他们只把这些书籍当作摆设,而从不染指一页的。而今,当我身处书海,居然也是很难静下心来读书了,这确实是一种悲哀呢!
除去我的上班、睡觉时间,其余大多时间我都在照看书店。播放一首首轻音乐,泡杯清茶,捧一本书来读,这曾经是我认为最理想的生活,不仅悠闲,更主要的是一种心灵的放松,还有就是一种淡定的生活态度。而在现实生活的折磨下,我固守的那片精神乐园在渐渐被蚕食,取而代之的是现今物质欲望潮流下的浮躁。
而我又不甘心这样的浮躁,而且还自命清高,甚至还觉得与那些以物质至上者为伍是一种可耻呢!可悲、可怜、可叹!
有时候,实在郁闷了,便抽出几本名家的随笔集来读。林语堂的悠闲我越读越感觉不适合我,其他几本翻来翻去也觉得乏味,到最近,还是郁达夫的文字能让我找到共鸣,因为,我发现我的生活与他有些像似,起码,那分忧郁不是伪装出来的。
已经不止一次说到我喜欢读郁达夫了。不仅仅只停留在说,他的书我确实是差不多读完了,至少是我能够搜集到的全部读完了,而且有很多篇我读得还不止三四遍呢!就在昨天,妻子在做饭时,我随手拿起达夫先生的散文来读,尽兴时诵读出声,惹得她放下手中菜刀说:“别尽弄这些没用的了,你不是天天在做作家梦吗?我看倒是天天坐在家里呢,貌似坐家呢!”
我汗。年轻的时候自有美好的梦想,当然这也是每一位年轻人都会经历的一段美好的过程。只是,路都是靠人走出来的,有的人成功了,而有的人一生碌碌无为,还有的人甚至步入崎途。而我的路,让我走得确实糟得很呢!是非常得糟糕。直到现在,我都不想去想,甚至连别人提到都很痛苦,仿佛是一杯世上最苦的一杯苦酒,被我用一种世上最脆弱的瓶塞勉强封口。
昨夜被一阵吵架声惊醒。“我日姓X的祖宗十八代!”一老妇人高喊着!“我操姓X的八十代祖宗!”一老翁随即应对,大约是凌晨了,他们的对骂声打破了这个静寂的夜,楼道声空的灯一个个的都亮了起来,狗吠声此起彼伏。
声音就从我的窗外传来,几乎是贴着窗子的,而且还能听到悉悉摔摔的声响,这是非常熟悉的声音,这是每天都有的拾拉圾的老人。平常都是这老妇人来的,而这次她可能是带了她的老伴来的,可能是工作时嫌老伴太慢或是其他原因而争吵,最后弄得双方都是怒气冲天的。
唉,这个时候,原来都是睡眠时间,而且像他们这样的老人也该是颐养天年了的,可他们依然要每夜工作着,这是生活在底层的悲哀。
世界上悲哀的事多得很呢!
前些日子无意听到一读师院的女孩很不经意地说出:“在中国,就得要靠关系呢!”
我想想,确实如此,在那女孩看来,也许读书是没有多少用处的,只要关系好前途自然就光明起来了。再回头看看我的读书,再看看很多人再也不读书,包括以前爱书的人也不再读书,包括很多实体书店的倒闭。
也许,一个人靠自己的不懈努力能够成功。但这样的成功者也许仅仅只限于文学艺术界,比如书法家、作家、音乐家等等。甚至连体育界也很难说没有背后的关系推动了。
想想,死读书确实没有多少用处的。除非你真得想法作家。
不过,读些史书还是有利于各项工作的。
当什么家的梦想,倒是没有了。不过,偶尔,读一读我喜欢的郁达夫,还真是一种心灵的归宿呢!至少,在投入阅读那段时光是痛并快乐的。
4、流淌心绪心情随笔
似乎已经习惯了在睡醒的时候静静地躺着,无论何时,不说话、不睁眼、甚至连身体微微地晃动也没有。
只是静静的躺着,回想以前、想想现在、设想未来,任思绪天马行空,任心情千变万化。有时喜疾而泣,有时欲悲无泪,偶尔也会穿越瞬间。
想到累了,想到穷途末路便会默默的让自己平静,摸出手机毫无目的熟练地翻阅着各项功能但并不曾打开。习惯性的登上Q,频繁地展开、关闭分组,看着好友静静地躺在列表里无动于衷。
也许是在等待,等待着谁的上线,但仅此而已,因为在线的时候并不曾说什么。
也会情不自禁的看看空间,品味着网友、朋友、同学、兄弟、家人等所有Q友的心情,猜测他们发生了什么,最近过得怎样,偶尔也会通过评论,安慰、打击、取笑,戏说好友里的死*,跟他们一起患得患失。
一遍又一遍地浏览着网页上的文字、图片,有的嘻笑连连、有的情意绵绵、有的铿锵有力、有的文笔优雅。不经意看到喜欢的也会转载、分享一二。
有时也想表达自己的心情,但直到手指触摸到那熟悉的键盘时才豁然发现自己原本没有心情,于是常常欲言又止。这时突然发现之前的乌云密布,此时已晴空万里、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此时便会断绝所有外部联系,飞快地整理着脑海里残留的思绪,让其慢慢地慢慢地再次飞翔,久了便再次慢慢地沉睡……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itc.cn/articles/1482.html